短篇勵志小故事激勵人心的
短篇勵志小故事激勵人心的
閱讀一些可以激勵人心的勵志小故事,立志成為一個不同凡響的人。小編為大家力薦了激勵人心又富有哲理的短篇勵志小故事,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短篇勵志小故事篇1:一位作家的忠告
有一次,我偶然聽到一位教授對一個剛起步的撰稿人說:“一切都已經被寫過了,而且你無法寫得更好了。如果你有意寫愛情、寫悲劇、寫冒險生活,趁早打住,因為這全被莎士比亞、狄更斯、托爾斯泰寫過了。因此,別當作家,除非你有特別新鮮的想法。”
這種說法有多愚蠢,因為一切未被講述完,而且永遠也不會講述完,何況,寫作的先輩們沒有一個完全如你,他們的愛恨觀也不可能完全像你。記住,只要你有想象力,就去使用它吧。
當然,你要每天鍛煉你的想象力,寫作不僅僅是一門醉人的藝術,還是一項艱辛的勞動。
盡管靈感是重要的寫作要素,但要寫出一本書,你還需要把它當作嚴肅的職業(yè)來對待。為了做準備,你必須不斷練習——寫日記、寫信、寫片段。而且你要大量攻讀作家們的作品,從而學習他們如何塑造人物、穿插沖突、駕馭情節(jié)。
接下來你就要不斷地寫,每天寫,不僅僅在精神煥發(fā)、靈感泉涌的日子里,如果有些時候狀態(tài)確實很糟糕,你可以扔掉這一天所寫的,但記住,必須每天寫,假裝你要靠它掙工資生活,假裝你必須交上這篇稿子,否則就要被炒魷魚,寫下去,為你自己,靠你自己。
當我應約為雜志寫短文或接電影劇本時,我心里總是有一種畏懼,有一種忐忑:別讓我寫大部頭的書。
但有一天,當我跟小說家杰羅姆·魏德曼搭檔為某電影制片廠趕劇本時,他給我出了一個克服恐懼的點子:“你要暗暗叮囑自己,每天寫一頁,只寫一頁。那么到年底,到365天的最后一天,你就有了365頁,那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你已經寫出了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
最后我要說的是,你應該喜歡寫作,而不是只想著當作家風光出名。這就是為什么你必須把你的創(chuàng)作,當作一個嚴肅職業(yè)的原因。你不要夸夸其談,凈是些口頭功夫,即使處境孤獨,你也必須去寫——從想寫作到熱愛寫作,以致當你寫的時候,你會覺得,地球上沒有比寫作更重要的職業(yè)了。
正是因為我認為沒有比寫作更重要的職業(yè),所以盡管有教授的雄辯在前,我仍然要據理力爭——我們周圍的世界已經大大不同于莎士比亞時的世界——誰都知道,我們的世界已經擴展到了月球之上。對于每一個新作家來說,新的歲月仍然是陌生而神奇的,等待他或者她去探索,去敘寫。
短篇勵志小故事篇2:跳河的兔子
兔子的膽小是出了名的,經常受到的驚嚇總是像石頭一樣壓在它們的心上。
有一次,眾多兔子聚集在一起,為自己的膽小無能而難過,悲嘆自己的生活中充滿了危險和恐懼。
它們越談越傷心,就好像已經有許多不幸發(fā)生在自己身上,而這也就是它們之所以成為兔子的原因。到了這種地步,負面的想像便無止境地涌現出來。它們怨嘆自己天生不幸,既沒有力氣和翅膀,也沒有牙齒,日子只能在東怕西怕中度過,就連想要拋棄一切大睡一覺,也有什么都聽得見的長耳朵的阻擾,赤紅的眼睛也就變得更加鮮紅了。
它們覺得自己的這種生活是毫無意義的,這又成了它們自我厭惡的根源。它們都覺得,與其一生心驚膽戰(zhàn),還不如一死了之好。
于是,它們一致決定從山崖上跳下去了結自己的生命,結束一切煩惱。就這樣決定了,于是它們一齊奔向山崖,想要投河自盡。這時,一些青蛙正圍在湖邊蹲著,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如臨大敵,立刻跳到深水里逃命去了。
這是兔子每次到池塘邊都會看到的情景,但是今天,有一只兔子突然明白了什么,它大聲地說:“快停下來,我們不必嚇得去尋死尋活了,因為我們現在可以看見,還有比我們更膽小的動物呢!”
這么一說,兔子們的心情奇妙地豁然開朗起來了,好像有一股勇氣噴涌而出,于是它們歡天喜地回家去了。
不要為我們現在的遭遇就埋怨命運的不公,實際上,世界上還有很多比我們更不幸的人,想想那些更不幸的人仍舊堅強地活著,我們又為什么不能呢?
短篇勵志小故事篇3:老人與黑人小孩子
一天,幾個白人小孩在公園里玩。這時,一位賣氫氣球的老人推著貨車進了公園。白人小孩一窩蜂地跑了上去,每人買了一個氣球,興高采烈地追逐著放飛的氣球跑開了。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一個黑人小孩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貨車旁,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您能賣給我一個氣球嗎?”
“當然可以,”老人慈祥地打量了他一下,溫和地說,“你想要什么顏色的?”
他鼓起勇氣說:“我要一個黑色的。”
臉上寫滿滄桑的老人驚詫地看了看這個黑人小孩,隨即遞給他一個黑色的氣球。
他開心地接過氣球,小手一松,氣球在微風中冉冉升起。
老人一邊看著上升的氣球,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后腦勺,說:“記住,氣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為它的顏色,而是因為氣球內充滿了氫氣。”
成就與出身無關,與信心有關。這個世界是用自信心創(chuàng)造出來的。有自信,積極的面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這種積極和自信會幫助人登上成功的山頂。
>>>下一頁更多精彩“短篇勵志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