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這么長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這么長原因是什么
長頸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動物,它們的脖子可以達到2.5米長,占了它們身高的一半以上。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會那么長呢?這個問題曾經(jīng)引起了生物學(xué)家們的激烈爭論,不同的理論都試圖解釋這一奇妙的現(xiàn)象。一起來了解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這么長吧。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這么長
取食理論
最早提出長頸鹿脖子演化原因的是法國生物學(xué)家拉馬克,他認為長頸鹿的祖先是一種短脖子的動物,它們生活在森林中,以樹葉為食。由于環(huán)境變化,樹葉變得稀少,只有高處才有。為了吃到高處的樹葉,長頸鹿的祖先不斷地伸長脖子,使得它們的脖子逐漸變長。這種變化可以遺傳給后代,經(jīng)過多代的累積,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長頸鹿。
這種理論被稱為“用進廢退論”,它認為生物的性狀是由使用和不使用決定的,使用越多就越發(fā)達,不使用就會退化。這種理論后來被英國生物學(xué)家達爾文所否定,他提出了“自然選擇論”,認為生物的性狀是由環(huán)境壓力和遺傳變異決定的,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性狀才能被保留下來,不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性狀就會被淘汰掉。
達爾文也認為長頸鹿的脖子是為了取食高處樹葉而演化的,但他認為這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他認為,在長頸鹿的祖先中,總會有一些個體因為遺傳變異而擁有較長或較短的脖子。在食物稀缺時,擁有較長脖子的個體能夠吃到更多的樹葉,從而更有可能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而擁有較短脖子的個體則更容易餓死或被捕食。經(jīng)過多代自然選擇,就使得長頸鹿越來越多地擁有較長的脖子。
取食理論看起來很合理,但也有一些問題。首先,如果只是為了取食高處樹葉,那么為什么沒有其他動物也演化出長脖子呢?例如大象和犀牛等大型動物也需要大量食物,但它們卻沒有演化出長脖子。其次,如果只是為了取食高處樹葉,那么為什么長頸鹿的脖子不是更長或更靈活呢?例如長頸鹿的脖子只有七節(jié)椎骨,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而且它們不能把脖子彎曲到背后或側(cè)面。這些都說明取食高處樹葉可能不是長頸鹿脖子演化的唯一原因。
求偶理論
除了取食理論,還有一種理論認為長頸鹿的脖子是為了求偶而演化的。這種理論認為,長頸鹿的脖子不僅是取食的工具,也是雄性間求偶競爭的武器。雄性長頸鹿在繁殖季節(jié),會用它們長有骨質(zhì)角的頭骨重重地砸向?qū)κ植弊拥谋∪醪课?,這種行為被稱為“頸摔”。脖子越長,頭越重,摔擊的時候力量也越強。摔擊能力越強的雄性長頸鹿越容易獲得與雌性交配的機會。從性選擇的角度看,長頸鹿的脖子就是雄性為了吸引雌性而演化出來的。
這種理論是根據(jù)對現(xiàn)代長頸鹿行為和生理特征的觀察和分析提出的。首先,雌性長頸鹿比雄性矮,往往吃低處的樹葉,所以很難說長脖子僅僅是為了吃高處的樹葉。其次,雌性長頸鹿到了十歲時候就停止生長了,而雄性的脖子則可以維持生長達二十年以上。這說明雌性對脖子長度沒有太大的選擇壓力,而雄性則有更大的選擇壓力。最后,一些實驗表明,雌性長頸鹿更傾向于選擇擁有較長脖子和較大角的雄性作為交配伙伴。
求偶理論也有一些問題。首先,如果只是為了求偶而演化出長脖子,那么為什么雌性也有較長的脖子呢?如果雌性對脖子長度沒有太大的選擇壓力,那么她們應(yīng)該保持較短的脖子,以節(jié)省能量和避免捕食者。其次,如果只是為了求偶而演化出長脖子,那么為什么沒有其他動物也演化出類似的行為呢?例如牛科和鹿科等動物也會用頭部進行求偶競爭,但它們卻沒有演化出長脖子。
綜合理論
由于取食理論和求偶理論都有一些不足之處,有些科學(xué)家認為長頸鹿的脖子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演化出來的。這種理論認為,長頸鹿的脖子既有取食高處樹葉的優(yōu)勢,也有求偶競爭的優(yōu)勢,而且還有其他一些可能的優(yōu)勢,例如能夠更好地觀察周圍環(huán)境和敵人。這些優(yōu)勢共同促進了長頸鹿脖子長度的增加,并且在不同環(huán)境和時間下可能有不同的相對重要性。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那么長,是一個有趣而復(fù)雜的問題。不同的理論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證據(jù),但也都有一些缺陷和疑問??赡軟]有一個單一的答案能夠完全解釋這一現(xiàn)象,而是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長頸鹿的脖子是自然界中一個奇妙的創(chuàng)造,它反映了生物演化的多樣性和復(fù)雜性,也展示了生物為了適應(yīng)環(huán)境和競爭而進行的各種嘗試和變化。長頸鹿的脖子不僅是它們生存的工具,也是它們美麗的標志,值得我們敬畏和欣賞。
各大動物園里都有的長頸鹿,已經(jīng)發(fā)生區(qū)域性滅絕!
毫無疑問,長頸鹿就是地球上已知現(xiàn)存最高的陸生動物,隨便拉一只長頸鹿出來,如果從腳量到頭,基本都能達到6米以上,哪怕是剛生下來的長頸鹿幼仔,往往也有1.5米高的樣子,這相當于很多人十一二歲時的身高。
長頸鹿長這么高,頸就能占到2米左右,大家在動物園里面都看到過長頸鹿,即便在野外環(huán)境下壽命都能達到20到25年。長頸鹿更沒有固定的繁殖期,可以說一年四季都能發(fā)生交配行為,剛生下來的幼仔,20分鐘左右就能夠獨自站立起來。
但是,你知道嗎?長頸鹿實際上原產(chǎn)于非洲,分布范圍并不是特別大,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到南北的部分地方,如今西非大部分地區(qū),甚至都已經(jīng)找不到野生長頸鹿的蹤跡,區(qū)域性滅絕是不爭的事實,早在2016年的時候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
雄性的求偶競爭是長頸鹿頸部演化的重要驅(qū)動力。
拉馬克曾提出了“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的假說:根據(jù)前者,長頸鹿進食樹木頂端的葉片,需要不斷使用脖子,因此頸部變得更長;而根據(jù)后者,這些新的性狀有可能遺傳給后代,使得長脖子成為普遍性狀。
達爾文則根據(jù)適應(yīng)性演化的觀點反駁道,長頸鹿的長脖子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在非洲大草原的林地中,擁有更長頸部的長頸鹿能攝取樹木頂端的葉片,因此在生存競爭中更具優(yōu)勢,這樣的性狀也更有可能遺傳下來。
達爾文為長脖子的來源提供了完整的解釋,但這個問題并沒有蓋棺定論。此后,也有科學(xué)家提出了其他的觀點:長脖子其實是雄性長頸鹿求偶競爭的武器,有助于爭取交配權(quán)。
根據(jù)這個假說,雄性長頸鹿在求偶競爭時,會用它們長有骨質(zhì)角的頭骨重重地砸向?qū)κ植弊拥谋∪醪课弧T谶@個過程中,長脖子的擺動就如同是流星錘的鐵鏈,可以讓頭部的撞擊擁有更大的動能。簡單來說,脖子越長,對對手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求偶競爭的假說雖然有趣,但如何驗證這個假說,成為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在最新論文中,研究團隊從一個早期長頸鹿物種身上找到了關(guān)鍵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