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長刀型形解說
劍道長刀型形解說
劍術(shù)在古時又稱劍法、擊劍、平法、兵法、小兵法、刀法、太刀打等。明治以后始稱劍道。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劍道長刀型形解說。
劍道長刀型形解說
說明及統(tǒng)一指導(dǎo)事項
●攻方持雙手左上段(1)守方以雙手右上段(2)應(yīng)付。
1.左足夠成左自然體,握劍左拳離左額部一拳之隔,劍尖向后上方約成45度略偏向右。
2.握劍左拳在前額上方約一拳之隔,劍尖在正中線指向后方。
●攻方自左足,守方自右足互相前進,接近打擊距離時,攻方伺機(3)右足出一大步,向守方(4)正面打下(5)。
★3.所謂伺機乃指對方之心、體、術(shù)將變時所顯出之「兆」也,此時乃攻方欲使守方習得致勝之機會,故攻方得視守方已充分作好準備時才劈下。
4.攻方要有欲將守方之正面連同其刀柄一并劈開之氣勢為要,故而劈下之劍尖要比下段之架勢低些。
5.a.原文之「打」字乃劈斬之意。
b.上身雖略微前傾,但不要使頭頸有上舉之傾斜度為要(才能注目對方)。
c.后腳向前腳靠攏,不要留后。
d.視線不離,眼睛與眼睛對視為原則,故須看對方之眼睛。
●守方自左足將身體略向后以自然體退開同時,雙手也向后抽開(6)使攻方刀尖落空。再踏出右腳,向攻方正面(7)劈斬。
6.尖后抽做拔擊時不要向后下垂(大約上段之程度),自左足(右腳也要跟上)退后做拔擊動作。
7.a.以「物打」部劈之。
b.拔與擊要同時為之。
●攻方劍尖應(yīng)以持下段之勢以送足(8)后退一步(9)。
8.共以送足退后二步。
9.攻方得視守方已有充分之氣勢才可后退。
●而守方得以充分之氣勢邊壓攻方,并以劍尖指(10)其顏面中心(11),待攻方再退一步(12)之同時,守方邊踏出左腳(13),邊持左上段架勢以示「殘心」。(14)
10.所謂「指」乃作延長線之謂。
11.所謂顏面之中心,乃指其兩眼之間也。
12.攻方以略微前傾之姿勢后退二步。
★13.有欲刺對方顏面之氣勢,邊舉雙手作左上段架勢壓之。
14.自第一招到第七招不管其形(上段或脅腰架勢)有顯示或無,皆要以充分之氣勢作能反擊對方之身形、心態(tài)為要。
●因攻方將劍尖自下段開始上移成中段(15)守方亦同時退左足將雙手左上段架勢下移,成互相中段,各自將劍尖放下解劍回原位置(16)。
15.邊起上身,邊回復(fù)中段架勢。
16退回原先對峙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