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拳帶口令好還是不帶好
打太極拳帶口令好還是不帶好
打太極拳帶口令好還是不帶好?打太極拳是增強體質(zhì).預(yù)防疾病和對某些慢性病的治療或輔助治療行之有效的體育運動,那么打太極拳帶口令好還是不帶好?下面學習啦小編帶你了解一下吧。
打太極拳帶口令好還是不帶好
1、打太極拳帶口令好還是不帶好
跟著音樂練太極操想慢也慢不下來,從一起勢,就著急忙慌地向前趕,趕到收勢,好像在完成某樣勞作,全然不注意拳中的各種體驗和感受。尤其是放著音樂喊著口令,那更是不能慢了。
時間長了,大家都以為太極操就是太極拳,全然沒了打拳者那份悠然自得、寧靜志遠的感覺。不能慢,就不能沉,拳打在上半身,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半身太極。
練太極拳最好不要音樂,讓拳路不受音樂的催促,而是跟著自己的呼吸,一層一層的向前推進,去感受每招每式的陰陽開合、陰陽轉(zhuǎn)換。最理想是找環(huán)境幽靜,(最好是接地氣而不是水泥地面)獨自慢慢練習。
2、如何練太極拳
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dǎo)動作,呼吸平穩(wěn),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云流水,輕柔勻緩。
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zhuǎn)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連貫協(xié)調(diào),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wěn)定。
3、練習太極拳的要領(lǐng)
虛領(lǐng)頂勁:頭頸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轉(zhuǎn)動;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即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聳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應(yīng),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指打拳時必須上下呼應(yīng),融為一體,要求動作出于意,發(fā)于腰,動于手,眼隨手轉(zhuǎn),兩下肢弓步和虛步分清而交替,練到腿上有勁,輕移慢放沒有聲音。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1、忌神不守舍
太極拳是三分形式七分意,十分技巧在神氣。招為術(shù),神為勢,有招無神招無力,招術(shù)神通才靈威。神力透心,神威難測,神光威嚴賽銳器。練太極拳一定要達到手、眼、身合步,精神氣意通。
2、忌松散無力
松是太極拳之門,是太極拳練者入門的第一關(guān),松是使關(guān)、節(jié)、椎松開,使肌、腱、膚擴張,讓氣血直達梢端。不是松散、松懈。
3、忌僵硬練力
太極拳是用意不用力,是柔中藏剛,松是太極之門,僵硬是太極之絆,用氣滯氣,用力傷氣,是太極拳之大忌。
4、忌突擊使招
太極拳的技擊法則是:不撞不頂,逆來順受,以力而化力,以四兩拔千斤。突擊使招不但不能取勝,反而容易兩敗俱傷。
5、忌輕浮奇舞
身沉則氣沉,輕浮則氣燥,平、穩(wěn)、沉、實是太極拳的基本要求,“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是太極拳之拳法,“圓、旋”是太極拳法運動的軌跡。是拳則有擊,沒有不打人之拳,太極拳是一種“巧妙力”之拳,輕浮奇舞,花花架子,好看不中用,也與養(yǎng)生無益。
6、忌串門走戶
太極拳是內(nèi)家拳,重點要內(nèi)外雙修,如參雜外家拳的招式修煉就很難登堂入室。
7、忌雜拳同練
練太極拳與其他雜家拳同練,容易造成體內(nèi)氣血散亂,很難練通周天。
練太極有什么好處
對骨骼肌肉——矯正脊柱
打太極,對我們身體的脊梁骨脊柱,有很明顯的鍛煉效果。練太極幾乎每個招式都會用到腰,長期的積累下來,對脊柱的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有良好的作用。“很少能看到練太極的老人會發(fā)生脊柱畸形的,駝背的也很少。”
駝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結(jié)果,但是經(jīng)常打太極拳的人,駝背的發(fā)生率就遠比一般人少。經(jīng)常打太極拳,脊柱的活動幅度比較好,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生率也會較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骨骼就會老化,這是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的重要原因,通過習練太極拳可以鍛煉骨骼,讓骨骼更加有韌性,這樣,我們才能更加年輕,才有長壽的可能。
對呼吸——擁有“開闊”的心胸
太極愛好者,經(jīng)常都擁有一顆“開闊”的心胸,這就要歸功于長期的堅持。經(jīng)常練習太極拳的人,肺組織的彈性好,胸廓的活動度也大,同時還會增強肺的通氣功能。
太極拳,多半是以腹式呼吸為主,呼吸深長均勻,在反復(fù)的動作中,腹肌和膈肌經(jīng)常運動,因此可以增加透氣功能。又能通過腹壓有規(guī)律地改變,使體內(nèi)的血流加速,增進肺泡的換氣功能,這些都有助于保持老人旳活動能力。
因此,我們經(jīng)常看到打太極的老人,不氣喘,恢復(fù)又很快,秘密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