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夏天輕微中暑的解決方法
2023夏天輕微中暑的解決方法-中暑解決方法
2023夏天輕微中暑的解決方法推薦給大家采納。中暑是在暑熱季節(jié)、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由于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zhì)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jīng)、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疾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夏天輕微中暑的解決方法,歡迎查閱。
2023夏天輕微中暑的解決方法
1、夏天輕微中暑的體外降溫法
中暑時,人的體溫會比日常高,多因暴曬所致。迅速體外降溫是治療中暑的根本原則,常見方法有吹送涼風法、涼濕床單包裹法。中暑后,人應立即轉(zhuǎn)移到溫度較低的室內(nèi),然后脫去不必要的衣服,并用風扇吹身體。吹送涼風時,應注意人體溫度,若溫度低于38.5攝氏度時,停止吹送。如此方法未能降溫,可用涼濕床單包裹全身。包裹時,中暑者可同時口服生理鹽水補充身體所流失鹽和口服葡萄糖補充身體所流失的糖。
2、飲食降溫法
中暑時,人可飲綠豆湯、酸梅湯消暑。綠豆湯是一種較佳的降暑食品,很多人夏季都喜歡食用。日常,人們也可以多喝菊花水。菊花水也具有較佳的解暑功效。
3、夏天輕微中暑的按摩降溫法
中暑后,人的身體比較虛弱,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出冷感的癥狀。按摩太陽穴可緩解暈厥癥狀;按摩內(nèi)關(guān)穴,可舒緩胸口不適癥狀;按摩百會穴,可緩解休克癥狀。若中暑者不會運用此方法降溫,可用其他方法治療。
4、輕微中暑的刮痧療法
側(cè)過身子,用犀牛角或水晶、翡翠多次刮背部?;蜥槾檀笞?、耳根后、舌尖、舌下出血以泄熱。還有一點必須要申明,夏天熱感冒,不可用辛溫藥過于發(fā)汗,一旦過汗傷陰,容易轉(zhuǎn)成熱射病,內(nèi)臟隨之受損。當然每天早餐時吃幾片姜,或者早餐約一小時后喝一杯姜茶,也有一定的通氣生津防中暑的作用。若已中暑,已傷陰,則不適合用喝姜茶來治療,因為姜屬于辛溫發(fā)散之物。
5、輕微中暑的刺血療法
取穴部位:大椎、曲池、十宣、曲澤、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規(guī)消毒后,以三棱針點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對輕癥中暑,刺血后擠出數(shù)滴血,片刻諸癥即可消失。重癥中暑者每天可擠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給予清涼飲料,針后約10分鐘患者神志即可轉(zhuǎn)清,繼而熱退汗出,諸癥消失。
應對中暑的方法有哪些?
1. 外出后立即進入室內(nèi)休息,保持安靜。
2. 暴露給太陽下的皮膚,可以用冷毛巾擦拭,但是不宜用冰水或冰塊讓身體降溫,以免引起驚厥。
4. 適量飲用溫水或含鹽分的飲料,如橙汁、酸梅汁等,但不能飲酒,飲酒容易加重脫水癥狀。
5. 如果癥狀比較嚴重,如意識模糊、呼吸急促等,則需要立即送醫(yī)院進行治療。
中暑“三大類別”有哪些
1、先兆中暑
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頭暈、眼花、無力、惡心、心慌、氣短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存在障礙,體溫通常低于37.5攝氏度,在離開高溫作業(yè)環(huán)境進入陰涼通風的環(huán)境時,短時間內(nèi)即可恢復。
2、輕癥中暑
病人除有先兆癥狀外,有的表現(xiàn)為體溫升高至38攝氏度以上,皮膚灼熱、面色潮紅;面色蒼白,嘔吐,皮膚濕冷,脈搏微弱,血壓下降等周圍循環(huán)衰竭的表現(xiàn),通常休息后體溫可在4小時內(nèi)恢復正常。
3、重癥中暑
輕度中暑進一步加重,出現(xiàn)皮膚蒼白,出冷汗,肢體軟弱無力,脈細速,體溫正?;蜃兓^小,意識模糊或昏厥。劇烈頭痛、頭暈、耳鳴、嘔吐、面色潮紅、頭溫40攝氏度以上,體溫一般正常,嚴重者昏迷,引起多臟器損害而死亡。
中暑后急救妙招有哪些?
1、迅速將中暑者移至涼快通風處;
2、脫去或松開衣服,使患者平臥休息;
3、體溫升高者予以物理降溫,冷水或酒精擦浴,按摩四肢、軀干,直至皮膚發(fā)紅,以促使循環(huán)血液將體內(nèi)熱量帶到體表散出,必要時可在額頭、腋窩、腹股溝處放置冰袋;
4、給患者喝含鹽清涼飲料或0.1%~0.3%食鹽的涼開水,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氣水等清熱解暑藥;
5、若病人昏迷不醒,可掐病人的人中穴(位于鼻唇之間中上1/3交界處)和虎口等,促使病人蘇醒;
6、出現(xiàn)嘔吐的,應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cè),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窒息。
夏季如何預防中暑
1、建議在露天或高溫環(huán)境下的工作者,要加強通風降溫措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2、合理調(diào)整工作時間,注意勞逸結(jié)合,避免過度疲勞。
3、外出時宜穿寬松透氣性好的淺色衣服,并戴防護眼鏡和遮陽帽,隨身帶上必要的防暑藥物。
4、出現(xiàn)出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等癥狀時,應盡快在通風涼快的地方休息,補充水分,如果有明顯的惡心、頭痛、四肢酸軟等癥狀,早點就醫(yī)。
5、合理飲食,及時補充水分,飲食以清淡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