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經(jīng)典兒童歷史故事
歷史就是過去出現(xiàn)過、發(fā)生過的人和事,具有時間久遠、不可重現(xiàn)的特點。故事是歷史傳承的主要途徑,故事取材于歷史,而將歷史故事運用于中學(xué)教學(xué)中又具有其獨特的真實性、趣味性、針對性和教育性特點。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有關(guān)經(jīng)典兒童歷史故事,歡迎查閱。
有關(guān)經(jīng)典兒童歷史故事1
唐朝時,封建經(jīng)濟繁榮,國勢強大,中國和日本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空前繁榮。為了學(xué)習(xí)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唐太宗貞觀年間至唐末期,日本派到中國的遣唐使并成行的就有13次之多(有一次僅達百濟),還有一次是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赴唐的日使,久未歸國,派使團前往迎接),兩次是"送唐客使"(送回唐朝的專使)。使團中有許多留學(xué)生,還有留學(xué)僧,其中不乏好學(xué)之士和學(xué)識淵博之人。
中國人也不斷東渡日本進行中日文化交流,其中貢獻的是鑒真和尚。
鑒真俗姓淳于,生于唐武則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逝于唐代宗寶應(yīng)二年(公元763年)。他是揚州江陽縣(今江蘇省揚州)人,14歲時進揚州大云寺,從聞名天下的智滿禪師受戒學(xué)禪門。在名師的指引下,鑒真的學(xué)業(yè)突飛猛進。三年后,他離開大云寺到越州(今浙江紹興)龍興寺學(xué)戒律,并受"菩薩戒"。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他云游四方求學(xué),到過洛陽、長安。景龍二年,他20歲時,由律宗法師弘景主持,他受了"具足戒"。此后,他不斷鉆研佛教經(jīng)義,對律宗有很深的研究。733年,他被譽為江淮一帶的授戒大師,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為一方的宗首。
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鑒真回到揚州大明寺宣講戒律,聽他講經(jīng)和由他授戒的弟子達四萬多人,這時,他已是學(xué)識淵博、威望很高的佛學(xué)大師了。他還不斷組織僧人抄寫經(jīng)書,多達33000多卷,他還設(shè)計建造過寺院80多所,日本來到大唐的留學(xué)僧也都仰慕他的佛學(xué)造詣。
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來到大唐。隨團前來的日本留學(xué)僧榮睿、普照受日本圣武天皇之命,約請鑒真東渡。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冬十月,榮睿、普照來到揚州大明寺拜謁鑒真,表達日本仰慕之意,并說:佛法雖然流傳到日本國,可是還沒有傳法授戒的高僧,請"大和上東游興化"。鑒真問寺內(nèi)諸僧,有誰愿意應(yīng)此遠請。眾僧默然。良久,才有一僧名祥彥者說:"彼國太遠,生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人生難得,中國難生,進修未備,道果未克,是故眾僧緘默。"鑒真聽后說:"為法事也(為了宏法傳道),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也。"鑒真去意已定,從此,就開始了東渡日本的準備。
第一次東渡日本,鑒真和弟子祥彥等21人從揚州出發(fā),因受到官廳干涉而失敗。第二次東渡他買了軍船,采辦了不少佛像、佛具、經(jīng)疏、藥品、香料等,隨行的弟子和技術(shù)人員達85人之多??墒谴鲩L江口,就受風(fēng)擊破損,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觸礁而告失敗。
公元744年,鑒真準備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溫州途中被官廳追及,強制回揚州,第四次東渡又沒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鑒真進行第五次東渡,他從揚州出發(fā),在舟山群島停泊三個月后橫渡東海時又遇到臺風(fēng),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了海南島南端的崖縣。在輾轉(zhuǎn)返回揚州途中,弟子祥彥和日本學(xué)僧榮睿相繼去世,鑒真本人也因長途跋涉,暑熱染病,雙目失明。
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十月十五日,日本第10次遣唐使歸國前夕,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備真?zhèn)洹⒋蟀楣怕閰魏褪颂贫嗄?、歷任唐光祿大夫、御史中丞、秘書監(jiān)等職的日本留學(xué)生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等也準備回國,他們同到揚州延光寺參謁鑒真。藤原大使說:"早聞大和尚曾五次東渡日本欲去傳教,今日得見,萬分榮幸,若大和尚仍有此愿,弟子等有船四艘返日,應(yīng)用物品俱備,不知肯同行否?"鑒真雖已66歲高齡,且雙目失明,但為了傳教授戒,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及文化交流,便應(yīng)允了日方懇請。
鑒真欲再度赴日的消息在揚州傳開后,有關(guān)寺院為阻撓此行,嚴密防范。這時正好鑒真弟子仁干從婺州(今浙江金華市)來揚州,密知師父將要遠行,遂暗中約定由他備船在江頭接候。十月二十九日晚,鑒真及弟子工匠等24人從揚州龍興寺潛行至江頭,迅即登船啟程,出大運河入長江,直趨蘇州黃泗浦(今江蘇省常熟縣黃泗,即黃歇浦)與日本遣唐使船隊會合。
鑒真帶去的物品有如來、觀世音等佛像8尊,舍利子、菩提子等佛具7種、華嚴經(jīng)等佛經(jīng)84部300多卷,還有王羲之、王獻之真跡行書等字帖三種。
有關(guān)經(jīng)典兒童歷史故事2
耶律父子建遼后,又經(jīng)過了遼世宗、遼穆宗兩朝。到遼景宗耶律賢即位時,中原已進入北宋時期。北宋初年,日漸強盛的遼國一直是宋朝的勁敵。為了爭奪黃河以北的土地,兩國之間進行了四十多年的戰(zhàn)爭。在遼國的統(tǒng)治階層中,有一位在政治上有遠見卓識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蕭太后,為遼的強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蕭太后名綽,字燕燕,契丹人。生于公元953年,是遼國北府丞相蕭思溫最喜歡的女兒。蕭太后自小聰明智慧,有一次,蕭思溫讓幾個女兒一道掃地,觀察下來,只有燕燕掃得最干凈。他心里在說:“這個姑娘以后最有出息?!?/p>
后來,蕭燕燕被招入宮封為貴妃。遼景宗耶律賢即位后三個月,她就被立為皇后,那一年她才十六歲。契丹族的女性對射箭、打獵等十分擅長,燕燕在這方面同樣拿手。
景宗即位時,面對的是一片亂糟糟的局面,他想大干一番,蕭皇后給他出了不少好主意。景宗常對大臣說:“你們凡是寫到皇后的講話,也要用‘朕’字,這可要作為一條法令定下來!”可見,蕭皇后那時就已初步顯露了政治才干。
景宗三十五歲時患病去世,兒子耶律隆緒繼承了皇位,他就是遼圣宗。景宗在遺囑中強調(diào):今后國家大事都要聽皇后的指揮。圣宗當(dāng)時只有十二歲,蕭皇后就以皇太后的身份攝政,開始掌管遼國政權(quán)。那一年她才剛剛?cè)畾q。
一個寡母,一個幼子,面對的是部族許多人不服的眼光,外邊又傳來不少打仗的消息,蕭太后感到十分擔(dān)憂。她哭著向丈夫的舊臣流露了內(nèi)心的憂慮。這時,耶律斜軫(zhěn)、韓德讓等說:“我們都是先皇的老臣,只要你信得過我們,有什么可怕的!”
韓德讓出于對朝廷的忠誠,對蕭太后忠心耿耿。無論是外出作戰(zhàn),還是對內(nèi)管理國家,他都竭盡全力,使蕭太后與遼圣宗逐步鞏固了統(tǒng)治地位。后來他被遼圣宗賜名為耶律隆運。
公元983年六月,遼圣宗尊自己的母親為“承天皇太后”,這就是歷的“承天后攝政時期”。在軍事上,她全力信賴和依靠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耶律休哥被蕭太后任命為南方軍事總負責(zé),鎮(zhèn)守燕(今北京);而耶律斜軫因為有治國的才干,蕭太后早就將讓他娶了自己的侄女,并委任他為北方的機要大官。
過了三年,宋朝將領(lǐng)曹彬、米信等人向遼國發(fā)起進攻。耶律休哥率軍斷了宋軍的糧道,以一支輕騎兵對宋軍脫離大部隊的零星官兵進行打擊。蕭太后也親自率軍追擊。宋朝官兵在逃跑中驚惶失措,互相踩踏,死的死,傷的傷,損失過半。還有不少宋兵跌入河里,結(jié)果造成河水阻塞。由于戰(zhàn)功顯赫,耶律休哥被蕭太后封為“宋國王”。
與此同時,耶律斜軫率領(lǐng)軍隊與宋朝名將楊業(yè)在山西展開激戰(zhàn),并將楊業(yè)俘虜。耶律斜軫立了大功,被蕭太后加封“太?!钡拿?。后來他隨太后南下,途中不幸逝世,蕭太后還親自賜予棺材,參加了他的葬禮。
蕭太后在掌管遼國期間,虛心依靠將領(lǐng),任用漢人不加懷疑。她制訂了重視耕種、減輕農(nóng)民賦稅的政策,教育兒子學(xué)習(xí)中原文化。在她的教誨下,遼圣宗通曉中原文化,能寫出“樂天(唐代詩人白居易)詩集是吾師”的詩句,還能用契丹文翻譯白居易文集與臣下共同欣賞。遼圣宗還喜歡讀《貞觀政要》這部書,從中吸取治國的經(jīng)驗。
當(dāng)蕭太后把政權(quán)交還給遼圣宗時,遼國的國力已經(jīng)相當(dāng)強大了。
有關(guān)經(jīng)典兒童歷史故事3
晉國自從晉悼公起用了趙武,又做了中原的霸主。到了他兒子晉平公的時候,就慢慢地衰落下去了。公元前531年,楚莊王的孫子楚靈王進攻陳國和蔡國。這兩個國家派使者向晉國求救,普平公回絕了。這等于說晉國不再是中原諸侯的領(lǐng)袖了。齊國的國君齊景公[齊桓公第四代的孫子]就打算接著晉國來做霸主。他聽到楚靈王進攻陳國蔡國,嚇得晉國不敢出兵去救,特意打發(fā)使者到楚國去觀察一下,想看一看這個“蠻子國”到底有多大的實力。齊國的大夫晏平仲做了使者。
楚國君臣聽見齊國派使臣到這兒來,成心要把齊國的使臣侮辱一番,顯一顯楚國的威風(fēng)。他們知道晏平仲是個小矮個兒,就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窟窿,叫他從這個窟窿鉆進去。晏平仲看了這個窟窿,聽了招待的人說的話,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他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要是我上‘狗國’來,就得鉆狗洞。要是我來訪問的是‘人國’吶,就應(yīng)當(dāng)從城門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煩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國家?”招待他的人立刻把晏平仲的話告訴了楚靈王。楚靈王沒說的,只好吩咐人大開城門,把他迎接進來。
那些個迎接他的楚國的大臣們說了好些個難聽的話譏笑齊國和晏平仲,全都給他拿話駁回去。他們再不敢隨便張嘴了。
楚靈王見了晏平仲,取笑他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平仲說:“這是什么話?臨淄城里擠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一舉起來,就能夠連成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能夠下一陣雨;走路的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吶?”楚靈王說:“那么,為什么打發(fā)你來吶?”晏平仲打著哈哈說:“大王您這一問哪,我實在不好回答。撒個謊吧,又怕犯了欺君之罪;實話實說吧,又怕大王生氣。大王,您說我該怎么辦吶?”楚靈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标唐街俟傲斯笆终f:“敝國有個規(guī)矩:訪問上等國,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國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沒出息,就派到這兒來了。”說著他故意笑了笑,楚靈王也只好陪著笑。
到了坐席吃飯的時候,武士們拉著一個囚犯從堂下過去。楚靈王問他們:“那個囚犯犯了什么罪?哪兒的人?”武士回說:“是個土匪,齊國人!”楚靈王笑嘻嘻地跟晏平仲說:“齊國人怎么那么沒出息,做這路事情?”在場的楚國大臣們得意洋洋地笑了起來,他們以為這一下子晏平仲可丟了臉了。哪知晏平仲臉不變色,正經(jīng)八百地說:“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橘柑,又大又甜??墒沁@種橘柑,一種到淮北,就變成了又小又苦的枳[zhǐ]。為什么橘柑會變成枳吶?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yè),好好地干活,一到了楚國,就當(dāng)上土匪了,也許是水土不同吧?!背`王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倒給大夫取笑了!是我不好,請別見怪?!背拇蟪紓兌加X得自己不是晏子的對手,大家對他不得不尊敬起來。
晏子使楚回來,對齊景公說:“楚國雖說城墻堅固,兵馬強盛,可是國君狂妄自大,文武大臣中沒有了不起的人才。咱們沒有什么怕他們的地方。主公只要整頓內(nèi)政,愛護百姓,提拔有才干的人,遠離小人,齊國就能強盛起來的?!彼旬?dāng)時稱得起數(shù)一數(shù)二的兵法家田穰苴[ráng-jū]推薦給了齊景公。后來晉國發(fā)兵侵犯齊國的邊疆,奪去了幾座城,燕國也趁著機會來侵略。齊國的軍隊經(jīng)過田穰苴的訓(xùn)練,跟以前大不相同,紀律很好,士兵們很勇敢,晉國和燕國的兵馬遠遠地望見就給嚇跑了。田穰苴率領(lǐng)著大隊兵馬一直追下去,殺了好些個敵人,收復(fù)了給敵人奪去的那幾座城。晉國和燕國只得來跟齊國講和。
齊景公任用晏平仲為相國,田穰苴為大司馬[官名,管軍政]。中原的諸侯知道了,不由得對齊國就另眼看待。晉國的名聲和勢力反倒不如齊國了。
有關(guān)經(jīng)典兒童歷史故事4
吳三桂殺害永歷帝后,清順治帝給他很重的獎賞,封他做平西王,讓他鎮(zhèn)守云南、貴州,給他許多特權(quán),管轄兩省的文武官員,可以隨意任免官員;處理軍民一切事務(wù),還可以開礦山,煮井鹽,鑄造錢幣,清廷每年還要撥給他餉銀九百多萬兩,占了國庫的很大一部分。吳三桂自恃功高,在云南稱王稱霸。
公元1662年,順治帝去世,才八歲的康熙帝即位。順治帝臨死前有遺詔,命鰲拜等四個滿洲大臣做康熙的輔政大臣,幫助處理國家大事。鰲拜立過戰(zhàn)功,手握兵權(quán),根本不將小皇帝放在眼里,更不愿意與其他三個輔政大臣商量,什么事情都獨斷專行。甚至到康熙帝年滿十四歲親自執(zhí)政以后,他還把持朝政,敢在朝堂上誣陷輔政大臣蘇克薩哈,逼迫康熙帝違心地將蘇克薩哈處死。
鰲拜成了康熙帝頭一個心腹大患,成為康熙帝要清除的一個目標。但宮中衛(wèi)士多是鰲拜挑選的親信,不能信任。康熙帝就借口要練習(xí)摔跤,從貴族子弟中,挑選十多個棒小伙進宮,陪他摔跤。暗地里卻給這些小伙伴作了布置。一天,鰲拜大搖大擺地走進內(nèi)宮時,宮門突然關(guān)上,他自己的衛(wèi)士被隔離在宮門外,十多個身強力壯的少年,突然跳出來,將他團團圍住,拽手的拽手,扳腳的扳腳,將他摔倒在地,捆綁起來。接著,康熙帝下詔宣布鰲拜的罪行,將他投入監(jiān)獄。
清除鰲拜后,就該解決吳三桂的問題了。當(dāng)時,驕橫跋扈的藩王,不止吳三桂一個。廣東有平南王尚可喜,福建有靖南王耿仲明、耿精忠。他們都是早期投降清廷的原明朝官員。因為跟隨清軍入關(guān)打農(nóng)民軍,打明朝軍隊,打反清義軍賣力,立了“大功”,受到清朝的獎賞,都有許多特權(quán),因而非常驕橫起來,不再肯服從清朝的指揮,妨礙清廷政令的統(tǒng)一,成為潛伏著的新國家的特大禍害。這三個藩王,被稱為“三藩”。
康熙帝深感三藩危害的嚴重性,他將“三藩”與治理黃河、辦理漕運作為三件最重要的國家大事,寫成字條,懸掛在宮殿的柱子上,天天念叨。他一直在苦苦思索,找個什么辦法,削弱并消滅“三藩”。
“三藩”也深知清廷對他們的不信任,遲早會對付他們,但一時還吃不準會采取什么措施,嚴厲到什么程度。他們心懷鬼胎,要試探一下朝廷的態(tài)度。平南王尚可喜老了,就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告老還鄉(xiāng),但要求將王爵傳給兒子,繼續(xù)帶兵鎮(zhèn)守廣東??滴醯垡蚕虢璐藱C會試探“三藩”對撤藩的承受程度,就順水推舟,批準尚可喜告老還鄉(xiāng),但要撤銷靖南王府,王爵不能繼承。理由是廣東安定,不必再設(shè)藩王鎮(zhèn)守。
這個答復(fù),深深震撼三家藩王。吳三桂一面加緊準備造反,一面邀靖南王耿精忠一道再上奏章,請求康熙帝同時將“三藩”都撤掉。接到奏章,康熙帝冷笑說:“他們竟想威脅我!”就交給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大臣們意見不統(tǒng)一,有主張撤的,有主張不撤的。最后康熙帝決定,這些藩王掌握兵權(quán)太久,拖得越久,越不容易解決,索性一次解決,三藩都撤,將全部人員、兵馬遷到關(guān)外去。
吳三桂本意是希望康熙帝會作出些挽留的姿態(tài),他們就順水推舟留下來。誰知康熙帝會這樣決斷,他又驚又恨,決定起兵造反。公元1673年農(nóng)歷十一月,吳三桂殺掉云南巡撫朱國治,發(fā)布討伐清廷的檄文,自稱“總統(tǒng)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并寫信與平南王、靖南王及各地老部下,還有臺灣的鄭經(jīng),要他們共同起兵造反。
吳三桂宣布恢復(fù)明朝的發(fā)飾、服裝,革除滿洲的習(xí)俗,要替明朝報仇雪恨。但是,他引清兵入關(guān)、絞死永歷帝的斑斑劣跡如在眼前,人們怎能相信他“興明討虜”的宣傳?他的造反,完全是個人野心所致。
不過,對清王朝高壓政策長久感到憤怒的人們,還是找到了一次抒發(fā)胸中悶氣的機會,所以,頭幾年內(nèi),許多地方都起兵響應(yīng),大半個中國都沸騰起來,清廷的統(tǒng)治岌岌可危。吳三桂的兵馬打到了湖南、江西。
康熙帝臨危不懼,停止執(zhí)行耿精忠、尚可喜兩藩的撤藩命令,將他們從造反行列中暫時分化出來,孤立吳三桂;同時迅速調(diào)兵遣將,阻擋吳三桂的進攻。
由于吳三桂在軍事上犯了錯誤,他的軍事攻勢持續(xù)了幾年就停止了。雙方在西北、西南、中南、華南相持了八年。公元1678年,吳三桂七十八歲,等不及了,在湖南衡陽匆匆忙忙地登上皇帝寶座,國號大周。可是到這年秋天,他就病死了。
此后,形勢大變,清軍的進攻越來越猛烈。到公元1681年,清軍攻下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自殺,“三藩”的叛亂終于徹底平定。
有關(guān)經(jīng)典兒童歷史故事5
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的改革,楚國的內(nèi)外政策也發(fā)生了變化。
楚國的大夫屈原屢次三番勸楚懷王聯(lián)合齊國共同抗秦,可是楚懷王專聽接受秦國張儀賄(huì)賂(lù)過的靳尚和公子蘭這一伙人的話,受秦王的騙,到秦國去,被扣押在咸陽,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國。太子橫立為國君,就是楚頃襄王。他反倒重用靳尚、公子蘭這批一味向秦國遷就讓步、割地求和的人。屈原擔(dān)心楚國要亡在這批人手里,心里非常苦悶。他不斷地勸楚頃襄王遠離小人,收羅人才,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為國家爭氣,替先王報仇。靳尚、公子蘭就怕楚頃襄王反抗秦國,自己不能過好日子。他們把屈原看作眼中釘,非拔去不可。他們勾搭起來在楚頃襄王跟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大怒,就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今湖南洞庭湖一帶)去。
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國強兵的打算,反倒給排擠出去,他簡直要氣瘋了。他不想吃,不想喝,憋著一肚子憂憤沒處去說。他在洞庭湖邊、汨(mì)羅江(在今湖南東北部)上,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歌。他面容憔悴,披頭散發(fā),骨瘦如柴。
有個漁父勸他:“你何必這樣呢?楚國人哪一個不知道你是忠臣!你為什么不跟世人一樣呢?”
屈原說:“國王他們是糊涂人,只有我清醒啊!我傷心的不是自己的遭遇,楚國弄到這個樣兒,我心里像刀割一般。我怎么能夠眼看著國家的危險不管呢!只要能救楚國,就是叫我死一萬次我也愿意。如今,大王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國家大事我沒法兒管,我的主張沒處去說,我大聲呼喊君王,君王也聽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瘋了?!?/p>
屈原在流放中,抱著這樣的想法,經(jīng)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恨秦國搶楚國的土地的人民,他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地,還是經(jīng)常受凍挨餓,生病沒錢醫(yī),死了沒錢葬,遇到天災(zāi)人禍,就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種悲慘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歡把他的歌寫下來,這會兒寫得更多了。《離騷》這首有名的長長的詩歌,就是他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日子過得挺快,十幾年過去了,屈原還沒有得到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他憂慮國家的前途,日里夢里,老想回楚國的國都郢都。他想借山川景物來排解他的愛國憂愁,結(jié)果反而更加傷心。楚國的政治這么腐敗,秀麗的河山逐漸被秦國搶去,楚國太危險了。
屈原想立刻回郢都去,再勸楚王,事實上已不太可能。有人對他說:“你何必留在楚國受這份罪呢!”屈原說:“我怎能扔了家鄉(xiāng)、扔了父母之邦啊!鳥飛倦了,想回到自己的老枝上去歇息啊;狐貍死了,頭還向著土山啊!救國的道路漫長漫長啊,我不能離開楚國,我要上下尋找救國之路啊!”
壞人掌權(quán),楚國的大難終于臨頭了。公元前278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楚國,打下了楚國的國都。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傷心得放聲大哭。這時,他已經(jīng)是六十二歲的老人了。他知道楚國已經(jīng)沒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眼看楚國被毀,自己的土地、人民落在敵人手里,他要和楚國同存亡,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里,以身殉國了。
漁民和附近的莊稼人趕緊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墒谴笏?,哪兒有屈原的影子呢?他們劃著船在江面上祭祀他,把竹筒子里的米飯撒在水里獻給他。他們?yōu)樗谢辏骸扒蠓颍慊貋戆?”后來,人們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這一天稱為端午節(jié),也叫端陽節(jié),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成粽子,把小船改為龍船在江面上競賽,用這樣的儀式來紀念屈原。再后來,逐漸就變成全中國的一種風(fēng)俗了。
楚國的屈原死了,趙國呢?趙主父死后,趙惠文王拜他的弟弟趙勝為相國,封為平原君。平原君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結(jié)交天下各種人物,把他們收留到門下供養(yǎng)著。這種收養(yǎng)門客的做法,當(dāng)時成了風(fēng)氣。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都像平原君那樣收養(yǎng)著門客。他們每家都有幾千名門客。連秦昭襄王聽說平原君收養(yǎng)門客,都想跟他結(jié)交呢。
有關(guān)經(jīng)典兒童歷史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有關(guān)經(jīng)典兒童歷史故事
上一篇:有關(guān)兒童歷史故事
下一篇:古代歷史小故事一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