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故事2020匯集
中華文化歷史久遠,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2000年以上。華夏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演繹出了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故事,出現(xiàn)一個個叱咤風云的人物,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guān)于傳統(tǒng)故事,方便大家學習。
傳統(tǒng)故事1
鹿邑縣太清宮鎮(zhèn)的人們都知道,太清宮西邊不遠的小吳莊有一口出土的石匣,上面刻有十個大字:“要得石匣開,還得唐王來?!边@十個字引出一段歷史傳說來。
唐朝李淵追封李老君為自己的祖先,后來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當了皇帝,便特意從京城長安趕到曲仁里老子廟祭祖燒香。
李世民來到老子廟,老道姑派個十七歲的小道姑侍侯。這小道姑身穿道袍,頭扎道角,白白嫩嫩的臉蛋,襯著黑絲一般的頭發(fā),長得要多齊整有多齊整,小道姑給李世民端來一盆洗臉水,盆沿上放條手巾,李世民洗過手,暗道:“這小道姑長得這樣好,咋舍得出家呢?別看人家是出家人,瞧那三宮六院都沒著女子長得齊整?!彼贿呄耄贿厯甘种讣?,摳著摳著用手指頭一彈,把一滴水彈到了小姑子的臉上,小道姑臉一紅,抿嘴一笑走了。
這小道姑是個聰明女子,她回到自己住房,越想越覺得唐王對她有意。三更半夜從床上爬起來,悄悄走到李世民住的客廳里,往李世民床前“撲通”一跪:“萬歲在上,小女子俺討封來了?!崩钍烂駟査秊樯队懛?,小道姑把他彈水的事和回房后心里想的敘述一遍。李世民裝模作樣地說:“寡人實在無意,你是出家人,不該有這種想法?!?/p>
小道姑又羞又恨,轉(zhuǎn)身就走,她回到自己住房里,越想越難過,就用三尺白綾懸梁自盡了。
再說李世民在客廳里剛剛閉上眼睛入睡,就看見一位白胡子老頭來到他的床邊,指著他說:“我是老子,世民哪世民!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小道姑本來無意,明明是你看上了她,一見鐘情,彈她一臉水,反說人家不該討封,你們二人前世有緣,本該今日成親,不可為了自己的身份看不起地位低賤的人?!崩钍烂裥褋硪幌?,才知道是做了一場夢。他對剛才的說法感到很后悔,正要派人去叫小道姑,聽人說小道姑已經(jīng)上吊死了。
李世民想起是自己把小道臊死的,心如刀絞,后悔萬分。為了贖回自己的過錯,就把小道姑死后封宮,用大石匣把小道姑金鼎玉葬,石匣上的蓋上刻了十個大字:“要得石匣開,還得唐王來?!爆F(xiàn)在這個石匣還在太清宮大殿旁邊放著呢。
傳統(tǒng)故事2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達七百里,高達七八千丈。它們原來位于冀州的南部、黃河北岸。
北山有個愚公,年紀將近九十歲,住在兩座大山的正對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進來都要繞遠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和你們盡力挖平兩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您的力量,并不能削減魁父這樣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況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紛紛說:“把土石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庇薰谑菐ьI(lǐng)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運送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著阻止愚公說:“你太不聰明了。憑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頭怎么樣?”北山愚公長嘆一聲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不能改變的地步,還不如寡婦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的,可是山不會增高加大,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命令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山。從此,冀州的南部,漢水的南面,沒有高山阻隔了。
傳統(tǒng)故事3
很久以前,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jié)為夫妻。
到了帝堯的時代,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有了食物。同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等也開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堯命令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九嬰誅殺于兇水之上,將大風戰(zhàn)敗于青邱之澤,射十日,殺死猰貐,將修蛇斬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豨。萬民歡喜,擁戴堯為天子。
后來,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
羿聽說嫦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為二人的真誠所感動,于是允許嫦娥每年在月圓之日下界與羿在月桂樹下相會。據(jù)說民間有好多人都曾經(jīng)聽到羿與嫦娥在月桂樹下竊竊私語呢。
傳統(tǒng)故事4
過去,城關(guān)牟家村有一座關(guān)帝廟,在當?shù)厮闶怯悬c名氣。
關(guān)帝廟獨門獨院,三間大房。廟內(nèi)正中一間供著關(guān)羽的神像,左右各有一小侍童。東西兩間也分別供著幾個神。東面一間從外向里供著關(guān)平、王甫,還有一個拿笏板的文官,可能是水將,面朝西;西面一間供著周倉、趙累,也有一個文官,面朝東。關(guān)平是關(guān)羽的兒子,也有一說是其義子,與周倉、王甫、趙累都是關(guān)羽的愛將。生前追隨,死后依然盡忠,令人感佩。
廟院四周是一人多高的院墻,正前是高大的山門,東邊有幾間道房。山門前還有一照壁。山門南、照壁東,有一夾桿石,用來插旗桿。
中國人崇拜關(guān)羽,把他追封為“帝君”、“菩薩”,供人頂禮膜拜,應(yīng)當不僅僅是祈求關(guān)羽消災解難或賜金贈銀(因為關(guān)羽是武財神),更主要的應(yīng)當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國人崇尚在關(guān)羽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忠勇仁義”。過去,牟家村的關(guān)帝廟,一年到頭香火不斷,許多人有病有災都會到廟里來燒香燒紙,求藥問道,讓關(guān)老爺保佑。相傳,在這里還發(fā)生過一件神奇的故事。
清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八日,夜已深沉,連續(xù)幾天的大雨讓靠河邊的很多人家里都進了水,全村人心惶惶。就在這樣一個雨夜,在外闖“南洋”的陳家村人邢通,走到南山,站在山頂往村里一望,隱約看到山腳下的河里洪水一片,遠遠地便聽到巨大的水吼聲,于是在山上停了下來。
邢通四五十歲的年紀,一直從“南洋”(過去日照、海陽一帶被稱作南洋或金口,就是現(xiàn)在的青島東,海陽一帶)販魚販海貨。從事海貨販賣也已多年,邢通從來沒遇到今天這種情況,心里怕極了,是過河還是不過河,一個人站在山上不知所措,他拿不定主意。就在這時,他遠遠地看到從對面村東頭的關(guān)帝廟里飄出一盞燈,看不到人的影子,卻聽到一個人大聲地叫著他的小名,喊道:“發(fā)洪水,別過河,千萬別過河!”接著便聽到河里一片“咔嚓咔嚓”的斷裂聲。
天亮了,雨住了,河里的水也消退了許多,邢通往河里一看,不由得心里一驚,只見河岸上的樹枝橫七豎八地堆成一片。他才知道昨天晚上那“喀刺喀刺”的斷裂聲,原來就是樹枝折斷的聲音,正是這些樹枝,把水擋了過去。后來,他過了河,就挨家挨戶地問:昨天晚上是誰在村里喊不讓我過河?村里人都說不知道。于是,他想到了關(guān)帝廟里飄出的那盞燈,便起身往關(guān)帝廟里趕。進得廟門,一眼就看到關(guān)大老爺依然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谀抢铮墒窍ドw以下的小腿全部濕透了。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關(guān)老爺救了我一命!
這事一傳開,許多人都感到神奇。從此以后,關(guān)帝廟里的香火便更旺了。
傳統(tǒng)故事5
古人把牡丹稱為花中,又把“姚黃”稱為牡丹,把“魏紫”稱為牡丹王后?!耙S魏紫”幾乎成了牡丹的代名詞。關(guān)于花王和王后,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故事:
相傳,唐朝時候,牡丹山里有一個小樵童,是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父母早亡,一個靠打柴為生,小樵童酷愛牡丹,砍柴時遇到牡丹,總是要為它理理枝,澆澆水等,從沒有毀壞過一株牡丹。
樵童每天上山砍柴,總要經(jīng)過山坡上一個石人身邊。石人不知是從什么時候就立在這里了,有模有樣的,十分可愛。上山時,樵童把干糧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掛,說:“石人哥,你吃吧!”下山時,又取下來,笑笑說:“石人哥,你不吃,我可要吃了!”在山中打柴,難得遇見生人,樵童對石人也感到很親熱,有時還對著它自言自語,訴說自己的心事,他感到,石人哥能聽得懂。
轉(zhuǎn)眼間,小樵童長成了十七八歲的年輕后生。一天,他照例打完一擔柴,下山時,到石人前,準備休息一會。忽見一年輕女子從石人背后閃現(xiàn)出來,樵童感到異常驚訝。樵童轉(zhuǎn)身要走,那姑娘卻攔住了他,告訴他她叫花女,孤身一人,愿與他結(jié)為百年之好。樵童聽后連連搖頭,說道:“花女大姐,咱們倆素昧平生,一無媒,二無證,此事不妥。再說,我很貧窮,跟了我,你會受苦的。”花女說:“石人為媒,牡丹山作證,不行嗎?若我們結(jié)為夫妻,憑我們的辛勞,我們會好起來的?!遍酝匀徊豢希骸笆撕湍档ど侥茏髅阶C嗎?”話音未落,沒想到石人竟開口說話了:“老弟,我就當媒人,你就答應(yīng)吧!”說罷,石人手上現(xiàn)出一顆明晃晃的珠子:“拿去吧,這叫二花長生珠,可作為你們的媒證。”樵童又驚又喜,從石人手中接過寶珠,對石人拜了又拜:“石人哥既肯作媒,這是上天有意,我答應(yīng)了?!被ㄅ吲d地笑了。樵童和花女挽手正在離開,石人又告訴他們:“這顆寶珠,你們夫妻二人轉(zhuǎn)換著,每天都要噙在口中一個時辰。否則,你們夫妻就會拆散?!遍酝枺骸盀槭裁茨?”石人說:“一百年后再問我吧?!闭f罷,便不再開口。
春去冬來,一百年過去了。樵童和花女都已白發(fā)蒼蒼,可奇怪的是,他們雖然都已年過百歲,仍然身強體壯。樵童每天上山砍柴,花女在家操持家務(wù),二人生活得和睦幸福。這一天,樵童再次來到石人身邊,說道:“石人哥,一百年已經(jīng)過去,你能不能再開金口,告訴我為什么我們要每天噙那寶珠呢?”石人真地開了口:“老弟,那顆寶珠本是一丸仙丹,噙到口中百年以上,你就可以長久地活在這牡丹山里?!遍酝f:“說真的,我真不想離開這牡丹山,可現(xiàn)頭發(fā)都白了,還能活多久呢?”石人告訴他:“回去后,你把那顆寶珠等他兩半,你和花女各吃一半,你就全明白了?!?/p>
樵童回到家,依言把那丸仙丹一分為二,他和花女各吃了一半。霎時,樵童變成了仙童,花女復原為仙女。清風吹來,他們飄飄悠悠地飛上了云天,整個牡丹山盡收眼底。
原來,花女是牡丹山上的紫花仙子。她愛上勤勞誠實又酷愛牡丹的樵童,帶仙丹一顆,讓護花仙翁做媒,與樵童結(jié)為夫妻,寧愿在人間受苦百年,決心超度樵童成仙。
樵童與花女升上云天,從空中飄下一黃一紫兩條手帕,落在地上,立即化作兩棵牡丹。一株開黃花,一棵開紫花,花朵奇美。都說它們是樵童和花女的化身。黃花最美,人稱花王;紫花稍次,人稱花后。即后人所說的姚黃和魏紫。
傳統(tǒng)故事2020匯集相關(guān)文章:
傳統(tǒng)故事2020匯集
上一篇:傳統(tǒng)故事2020最新
下一篇:傳統(tǒng)故事合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