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詩:未到黎明聽鳥聲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一到春天就會發(fā)困。一則,是春天的氣候特點所致;二來,是睡眠質(zhì)量有問題。
大概現(xiàn)在很多人都離不開電子產(chǎn)品吧。比如說我,有兩三年了,都一直是晚睡,每次上上網(wǎng),寫寫文章,就十一點鐘來。而且,有一年的時間,晚上不聽半個小時的文學講座音頻,那絕對是要失眠的。
今年初春,偶爾的一次,我發(fā)了狠,決定要睡個好覺。
晚上八點多洗了腳,上床。本來想聽一聽文學講座音頻的,還是放下了。突然的早睡,還有些不適應(yīng),于是,搬來本《西游記》來看。大概看了四五回,實在覺得無趣,又把《紅樓夢》的前三回給仔仔細細地看了個遍。一看時間,才十點四十。恰好,困意涌上來了。終于不用對著電腦了。
像慵懶的貓一樣,蜷縮在被窩里。放下所有的思緒,就這樣,很放松地睡下了。大概五點左右,窗外還是漆黑,我就醒來了。不是吵醒的,而是驚醒的。因為我做了一個夢,一個很奇特的夢。醒來就聽見窗外小鳥嘰嘰喳喳地叫了。我睜著兩個大眼睛,仰望著天花板。怔怔地回想著夢境是什么。
而此時,窗外的小鳥非常歡鬧。大概是為了爭食,大概是為了交談??傊菄\嘰喳喳個沒完。聽到鳥叫聲,心里一陣歡喜。腦海里不由地想起了《春曉》那句詩了。
心里想著詩,索性就把窗戶打開,想看一看鳥兒,順便放鳥聲進來??上?,不見其鳥,只聞其聲。而鳥聲時而近,時而遠,時而激烈,時而舒緩。真是錯落有致,別有一番聽味。
沒多久,大概是困意又襲來,我躺下來,又小憩一會兒。六點半的時候,我醒來,窗外各種聲音都來了,只是聽不到鳥叫聲了。
回想《春曉》,突然發(fā)現(xiàn)內(nèi)容對,也不對。對的理由是,春天來臨,覺不夠用來睡。醒來時,一拉窗簾,陽光一下子全擠了進來。而不對的地方是,天亮了的時候,往往聽不到鳥的叫聲。
這種詩人般的體驗非常奇妙,而這種體驗也加深我對這首詩的理解。
我想,詩人在夜里至少是要醒過一次的。因為,詩還有下一句,“夜來風雨聲”。如果夜里沒有醒來,那他至少朦朧中聽到風雨聲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而我的經(jīng)驗倒是讓這首詩多了一種可能。“不”,是沒有的意思。“覺”可以理解成睡覺的覺,“曉”是黎明。某個春日,還沒有睡到黎明,就聽到處處的鳥叫聲了。(在那個沒有手機、電腦、廣場舞時代,古人眼睛的受輻射程度絕對不會像現(xiàn)代人那么嚴重,當然,也不會像現(xiàn)代人那么疲倦。夜里醒來也是常有的。)
詩人在風雨夜之后,在那個黎明之前醒來能做什么呢?下地干活大概是不可能的。如果身邊有人,也是醒著的,可以一起卻話巴山一段兒。如果是自己,大概也就是靜處或遐想吧。
人剛從從夢中醒來,那種狀態(tài)是恍惚的。鎮(zhèn)定了一會兒后,就會想很多事情。而首先是最令自己惦念著的那件。我想,詩人獨處的時候,大概會這樣想:
明天要離開到另外一個城市去,路上會不會泥濘?
明天去郊外拍照,順便讀一本書,陽光會不會足夠明媚?
西園里的花兒開得正艷,說好了帶著他(她)去賞的,花兒會不會落了很多?
靜靜的思考,淡淡的擔憂和憐惜都在那等待與猜想中了……
有些詩,如果只是讀,沒有詩人般的那種體驗,那么,讀的詩也只不過是一首詩了。這次體驗還給我一個啟示,詩,應(yīng)襯時襯景襯境,如此,才會有更多的體悟和美感來。
在某個春天的早晨,有那么一首詩來玩味,其實挺好。
【本文作者:朱子興(微信公眾號:子興作文系列)】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品味古詩:未到黎明聽鳥聲
上一篇:對于愛情的看法:愛情只是維他命
下一篇:簡單的生活隨筆:春夜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