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研活動心得
語文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宗旨的一種實踐性、反思性的專業(yè)發(fā)展研究活動。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于語文教研活動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語文教研活動心得(一)
我們中心小學每周三的語文教研活動每周都按時進行,不管是看視頻上的名師課堂展示,還是我們學校語文教師出的公開課,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位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對于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收獲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我校語文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完幾位老師的課后,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但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魯少寧老師在教學《螞蟻和蟈蟈》時,她出示了一組詞,讓學生選個詞說一句話,這樣不僅引導學生積累了詞語,又使學生在詞語中感受到了詞語不同的特點,為學生學習新課打好了扎實的基礎。郭春玲老師《學寫日記》一課中,采用吹泡泡的游戲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jié)課在郭老師優(yōu)美生動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學生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寫日記。
第二、注重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并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王景燕老師在上《黃河的主人》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課文的重點段落,抓住重點詞句朗讀,文章就是成功了一半;配樂讀,讓學生深情并茂的體會文言文的奧秘之處。學習中還穿插著齊讀、開火車讀、示范讀,進而激發(fā)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黃河的主人—艄公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著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獲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王新景老師在上《鳥島》一課時,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于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埰G芳老師在上《水》一課時,她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fā)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么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個寶、你的眼睛已經(jīng)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后的課堂上,我也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每周的語文教研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閱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鉆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語文教研活動心得(二)
10月20日下午,我有幸參加了教研室在第一小學舉辦的語文教研活動,收獲頗多?,F(xiàn)在聯(lián)系我近三十年的教學實踐,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在這次教研活動中,首先由第一小學的張準老師做了關于如何寫作的講座。在講座中,張準老師是從以下三個方面談的:
第一,關于閱讀。她說“要想筆下有,先要肚子里有”。這個觀點我很是贊同。是啊,不是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說法嗎?為了讓學生達到這個目標,張準老師一方面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大閱讀活動,讓學生的視野得以開闊,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為此,在每個學期初,她都認真研讀教材,結合每個學期不同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另外它還給學生推介影片,并指導學生反復觀看,讓電影大師引導學生的思維,這個創(chuàng)意很好,很有指向性,目的性。
第二,關于作文教學。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張老師也談了三點:
(一)、重視小本本。小本本也就是收藏積累和記錄心靈感受的本本。在這個小本本上,學生可以摘記平時學到的好詞佳句,也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感受體會,還可以用畫筆隨意涂抹自己喜歡的畫面、色彩。為了讓學生能持之以恒的堅持收藏和積累,張老師還在每周抽出一點時間,來使用小本本。
(二)、多寫多練,分類指導。為了讓每位學生的寫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張老師從低年級就開始不厭其煩的訓練,在每次習作后都注意觀察那些學生會選材,那些學生有悟性,那些學生比較木訥,需要一對一的輔導。這樣幾年下來,學生的寫作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第三、關于作文的形式。張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真是煞費苦心。中低年級。他利用學生愛涂抹愛畫畫的他點,讓學生在他的小本本上隨意涂抹,隨意涂鴉。只要是學生真情流露,畫啥寫啥都可以。到了高年級,她便提高了要求,學生的作文以水平高低來評價。另外,張老師還采用作文專題集的形式,常期積累,不斷整合,這樣,不論是哪個學生在畢業(yè)還時都能得到一本作品集,這樣學生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并且寫作水平也不斷提升。
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使我們受益匪淺。我們很欽佩張老師那種敬業(yè)精神,也很贊同他的那些觀點。只是由于城鄉(xiāng)的差別,我們有些手段不能照搬,但可以創(chuàng)造性的去訓練,用適合自己學生的方法去鼓勵和督促學生,爭取讓自己的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也都能得以大幅度的提升。
這次教研活動的另一個內容是聽何慧云老師的閱讀鏈接課。這節(jié)課是五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的連接內容《永遠的榜樣——雷鋒》。通過觀摩何慧云老師的課,發(fā)現(xiàn)這位年輕的老師備課很充分,很用心。她搜集了那么多的關于雷鋒事跡的影像資料,做了那么多課件,真可謂不遺余力。在課堂上,她雖然略顯緊張,但她充沛的活力依然可見一斑。
這次觀摩課給我們引領了鏈接課的教學方向,做到了鏈接教材、鏈接主題和鏈接生活。老師通過鏈接點激發(fā)學生利用各種方法進行課外閱讀的欲望,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還擴展閱讀了許多的雷鋒日記,并讓學生說出學習每則日記的收獲和感悟,大大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使“雷鋒精神”得到升華,實現(xiàn)由課內感知逐步過渡到實際生活。同時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所提升。通過尋找身邊的雷鋒,回想包括同學、朋友及生活在自己身邊的人學雷鋒的故事這個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拉近了雷鋒與學生的距離,引導學生留意生活,觀察和思考生活,樹立向雷鋒學習的價值觀,讓大家感覺到雷鋒就在我身邊。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發(fā)言不夠積極,教師的板書不夠美觀,也不夠醒目。有些課件的背景和文字有些沖突,不夠搶眼等。不過瑕不掩瑜,我們從何老師的課中依然收獲了許多,為我們以后的教學起到了示范作用。
最后,希望教研室多組織一些這樣的活動,讓每一位老師都有機會接觸到新的教學信息,接受新的教學觀念,也都有機會向別人學習。
語文教研活動心得(三)
陽春三月,在溫潤的春光中,我們語文組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在我們縣城的臥龍學校,有幸觀摩了市教研室組織的三節(jié)公開課,其中有閱讀課、古文復習課、作文課。同時也悉心聽取了專家的對這三節(jié)課的精彩點評。學習之后,獲益匪淺,現(xiàn)將體會和心得整理如下: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新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tǒng)一的。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yōu)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教學中要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jīng)過短暫的困惑后馬上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fā)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jié)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jié)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
教師引導孩子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么樣的影響?”長期“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jù)地說”,“任意地說”,“編造著說”,“不負責任地說”,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采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xiàn)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yōu)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輒就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不管內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jié)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jīng)??吹饺缦聢雒妫?、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fā)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fā)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為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
語文教研活動心得(四)
在這個生機勃勃的五月,我有幸參加了木洞片區(qū)首次語文教研活動。教師們扎實深厚的基本功,獨到智慧的教學設計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這就是我們身邊的課堂:沒有過多地追求形式,沒有刻意地去運用多媒體,沒有過度追求課堂的熱鬧。引起了我對教學的思考:
一、 以讀為主,讀中悟。
葉圣陶先生說過:“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我在教學中也進行了嘗試,可結果并不是很成功。這次聽了冉老師的課,她用“三讀”的方法,讓學生以讀為主,自讀自悟,結果學生既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又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課文,輕松而愉快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原來冉老師為學生的每一次閱讀都提出了正確、合理的閱讀要求:一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說說本文主要講了什么?(讓學生大概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二讀:默讀課文,課文給我們介紹了玻璃家族哪些新成員,他們各自神奇的地方在哪里?邊讀邊勾畫,找關鍵詞概括他們的神奇之處。(既閱讀的任務,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又有學法指導,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三讀:1、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選自己喜歡的對話)2、提示:找到角色,合理分工,抓角色神態(tài)、表情、動作,注意角色語氣。(在閱讀要求中默默地交給了學生朗讀課文的技巧)。三次閱讀帶著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要求,層層遞進。正因為有了冉老師的正確引領,學生們才能在短時間里自讀自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給學習方法
聽了三位老師的課,又一處值得學習的是他們的課堂教學中都默默地滲透著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從題目的理解、詩意的理解、課題的質疑、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等方面都交給了學生方法。其中連老師對“題”字的理解給我很深的啟發(fā)。平時我在教學中遇到這種情況,只要學生說出了字的意思,我只會追問:“你是怎么理解的?”學生回答后就予以表揚,并沒有繼續(xù)讓學生尋找更多的理解字詞的方法。而連老師卻為孩子們歸納了看注釋、查字典、善于提問、上網(wǎng)查資料、多讀等多種理解字詞的方法,供學生今后的學習中運用。
三、教學中的激勵性評價
在課堂中,教師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及時、準確的激勵性評價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冉老師的課堂上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很會發(fā)現(xiàn)”、“真會觀察”、“真細心”、“找的很準確”、“要是在朗讀時加上動作,就夠好了”……不僅僅是學習好的同學能等到她的表揚,幾乎每一個參與學習的孩子都能等到她準確的稱贊。正因為如此,她的課堂上孩子們總是那么踴躍的發(fā)言,課堂氣氛是那么的活躍。可見,激勵性評價的作用可真不小!
“三人行,必有我?guī)?”這次活動真是讓我受益匪淺,他們的優(yōu)點指導我今后的教學,他們的不足之處也提醒著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真是不虛此行!
看過“語文教研活動心得”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