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在參加完參觀活動之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要怎么寫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參觀活動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為了加深我們對黨史的認識,培養(yǎng)我們與黨的感情,領會這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深刻意義,讓廣大黨員干部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在2017年6月31日,紅色十月的最后一天,學校組織黨員同志外出參觀學習,作為剛剛畢業(yè)大學生,剛剛加盟到同升湖這個大的家庭中,這次能夠有幸享受黨對我們的“關懷”,倍感榮幸。
“紅色之旅”盡管只有2天,卻勝似平時千百堂政治課。使我深受一次豐富而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使我真切感受到共和國江山來之不易,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來之不易!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富而思源,富而思進”。
首先我們的汽車是到婁底市雙峰縣蔡和森紀念館,聽取和學習了蔡和森的英雄事跡,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為黨和國家艱苦奮斗的偉大精神,深刻認識到我們黨的偉大的歷程。紀念館中陳列的各項事務,都讓我這個歷史教師更加深刻的認識了這段艱辛的歷史,讓我學到了書本上不能體現(xiàn)的革命精神,由衷的敬佩這些革命先輩們的革命精神,敬佩他們那堅定的信仰,佩服他們勇于革命的堅定信念?,F(xiàn)如今的社會,太缺少這樣的精神了,這種吃苦耐勞的革命精神。
接著我們參觀了曾國藩故居,讓我感受頗深的是曾國藩的教育模式,教育思維,教育理念,以及為人處世的觀點,這對于我這樣一個新教師來說,意義重大。從曾國藩早年時期的懷才不遇與處世之道,看到他對社會、對國家的遠大抱負卻屢屢碰壁,結合現(xiàn)如今的時代,剛剛畢業(yè)的我們,滿懷對工作的期待,積極的投身到工作中,卻往往因為自身的各種缺陷、方法及經驗不足,而屢遭挫折,因此,要學會為人處世之道,學會生存。
曾國藩中年時期,因為早年在官場仕途的不得志,他自我調節(jié)學習,改變了方法方式,學習程朱理學,結合自身的經歷,加以改變,形成自己獨有的治學、治家、治軍之道。他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人在世界萬物紛擾交錯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稟賦自“理”的本性,社會便失去“禮”。由於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所以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格物致知”的道理。在他的這套理論的基礎上,他的仕途越來越好。在我們的工作中,也更加應該學習運用程朱理學和黃老之學的理論,在我的工作中,更應該保持一個自然的心態(tài)。
曾國藩的治家之道,特別是家訓讓我感觸頗深,曾國藩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員中人人孝悌的原則。孝容易理解,就是對父母、對長輩的感恩、尊敬與贍養(yǎng)。悌是指兄弟之間和睦友愛,也就是同輩之間的融洽與和諧。在曾國藩家書里,一般都以為他給孩子寫的信最多,事實上他寫給弟弟的信才是最多的,可見他對兄弟之間關系的重視。曾國藩有段著名的評論,說家庭興旺的規(guī)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傳一代就蕭條了,因為大多是紈绔子弟;商賈之家,也就是民營企業(yè)家的家庭,一般可傳三代;耕讀之家,也就是以治農與讀書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興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講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綿延十代八代。
曾國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還特別強調“勤以持家”。這個勤以持家在曾國藩那有兩層意思,一是家庭成員要克勤克儉,一是做家長的要勤以言傳身教。曾國潘說的這些,他自己就能一絲不茍地帶頭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比如大兒子曾紀澤喜歡西方社會學,曾紀鴻喜歡數(shù)學和物理學,曾國藩雖然一竅不通,也能盡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學一點。這樣的父親,才不愧是一個真正“勤以持家”的父親。在曾國藩的影響下,曾紀澤總是會親自教孩子們學英語、數(shù)學、音樂,還教他們練書法、寫詩文、講解經史典章,不論再忙,每日總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陪家人,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所以,曾家子弟為什么代代皆有英才。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次的紅色之旅,讓我感受很深。我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中國革命事業(yè)的巨大貢獻,必須永遠銘記;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黨的建設十分緊要,必須始終加強;人民是革命勝利的力量源泉,必須緊緊依靠。
總之,我將把此次“紅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運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學習當中。以實際行動,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勤于學習、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熱情、更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取得長足的進步。
篇二
20**年7月1日,我隨黨校學員一起,參加了東蘭革命傳統(tǒng)教育學習活動。東蘭—-右江革命的腹心地,這里不僅有著綺麗的風光,更因它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啟人緬懷的革命勝跡成為令世人敬仰的紅色革命圣地。我是東蘭人,這次又有幸成為黨校研討班的一員來到東蘭,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接受了兩天的學習和教育,在革命紀念碑前、拔群墓前、拔群廣場、拔群紀念館、列寧巖,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瞻仰了鄧小平、韋拔群等革命先烈偉績,全身心地融入到了東蘭的紅色文化中,學到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充分領悟學習了東蘭的精神和真諦。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淺談我此次學習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第一、要學習革命先輩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的事業(yè)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靠的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靠的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對黨的事業(yè)無比忠誠,靠的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犧牲,敢于奪取勝利。我們要象韋拔群等革命先輩那樣,對黨的事業(yè)無比忠誠,在實踐中把這一堅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中,落實到我們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地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確保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社會主義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第二、要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國革命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展的。但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團結一致,以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戰(zhàn)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不畏艱難,勇于開拓,善于創(chuàng)新,全面做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各項工作,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全面、協(xié)調、健康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我們黨組織的先進性。
第三,要學習革命先輩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發(fā)展壯大、成就偉業(yè)的。沒有艱苦奮斗,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新中國的歷史、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的歷史。歷史和現(xiàn)實一再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fā)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fā)達的。
黨的十六大剛開過不久,胡錦濤同志帶領中央書記處的領導同志到西柏坡學習考察,重溫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要求全黨要牢記“兩個務必”,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艱苦奮斗精神,這在今天仍有特殊意義。發(fā)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
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堅韌的革命品格。牢記歷史責任,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弘揚艱苦樸素的作風,堅持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情,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經受住執(zhí)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考驗,做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共產黨人,做清正廉潔的黨的干部。
篇三
20**年4月3號,在我們黨支部的組織下,我們支部所有黨員去西安烈士陵園掃墓,這次活動對我們黨員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使我對黨員身上的義務與責任有了更充分的理解。我們不僅僅要敬仰那些烈士,更要學習他們那種為革命、為祖國、為人民犧牲一切的信念。
在解說員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烈士陵園紀念館,令我非常震驚的是許多烈士只有20多歲,他們?yōu)榱烁锩鼮榱俗鎳慕夥奴I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雖然在每個地方只有幾分鐘的參觀時間,但我對他們所做出的感人事跡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們當中不僅僅有革命時期為革命而犧牲的同志,也有在解放后為了人民的安危而犧牲的。其中我記憶最深的一個女共產黨員,為了救一名兒童而被鍋爐爆破炸死的,他犧牲時只有24歲,正是青春年華享受美好生活的時期,但她卻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為人民而死雖死猶生在她身上實現(xiàn)了。她使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黨員應該學習的,她的精神令我們敬仰。
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戰(zhàn)爭年代的戰(zhàn)亂不能向戰(zhàn)爭年代犧牲的烈士一樣為了光榮的革命事業(yè)而犧牲,但我們作為共產黨員同樣可以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我們要向那些烈士學習,時刻準備為人民犧牲一切,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黨員,應該學習英勇無畏的烈士精神,在各方面都要起到帶頭作用,在學習上,我們要刻苦努力學好專業(yè)課程,為祖國明天的建設積聚力量,在生活中,我們要關心身邊的每一位同學,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在思想方面,我們要積極進取永遠與黨保持一致,認真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武裝自己。
不是只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才能體現(xiàn)一個優(yōu)秀黨員的品質,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時刻為人民服務,踐行自己的誓言,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做到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品質就是一個好黨員。我們會為之努力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