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免费,看黄色片子免费,色综合久,欧美在线视频看看,高潮胡言乱语对白刺激国产,伊人网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碰就硬老熟妇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 > 于丹論語心得心靈之道感想

于丹論語心得心靈之道感想

時間: 俊梅871 分享

于丹論語心得心靈之道感想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開解現(xiàn)代人的心結(jié)嗎?下面請看于丹論語心得的心靈之道,歡迎閱讀。

  于丹論語心得篇一

  孔子曰君子敬而無失,恭而有禮孔子的意思是說,君子對工作謹慎認真,不出差錯,與人交往態(tài)度恭謙而合乎禮節(jié)這句話不僅適用于君子,當今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以此而勉之于丹教授對我們說:做事先做人,這是最樸實而最深邃的職業(yè)之道和人生之道一切都應(yīng)該從修身立德開始確實,誠以為人,誠以立業(yè),誠以興國

  既然做事要先學會做人,那么我覺得,心態(tài)最重要記得美國成功學家拿破侖 希爾關(guān)于心態(tài)的重大作用講過這樣一段話: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tài)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好的心態(tài)決定我們好的狀態(tài),健康積極樂觀上進的心態(tài)會使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在狀態(tài)

  今天我非常慶幸,成為了河北省第七人民醫(yī)院的一員,得到了這次非常珍貴的學習機會即將成為一名護士的我,每天都會問自己,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得越來越好呢?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努力所能及的于丹老師讓我明白,我應(yīng)該把心態(tài)調(diào)整到最佳,對工作認真負責恪盡職守,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嚴于律己,才能對得起身邊所有關(guān)愛我的人,對得起自己

  一個人一生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你的心態(tài)就是你的主人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tài);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可以改變現(xiàn)在;我們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態(tài)度

  人,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什么,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做好自己的本分,這就夠了!

  于丹論語心得篇二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開解現(xiàn)代人的心結(jié)嗎?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

  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這么多學生,也是家家都有難心的事情。那么他們是怎樣看待人生遺憾的呢?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有一天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

  他的同學子夏就勸導他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夏自稱自己的名字叫“商”。他的話分幾個層次:

  既然死生、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并且順應(yīng)。

  但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卻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yǎng)做到的。

  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么普天下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

  所以,做一個有良好修養(yǎng)的真君子,又何愁沒有兄弟呢?

  盡管這段話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也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tài)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些遺憾,將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呢?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我曾經(jīng)看到過一個報刊的轉(zhuǎn)載,寫的是英國著名網(wǎng)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的故事。

  這個女孩子小的時候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著媽媽去看牙醫(yī),這本來是個很小的事情,她以為一會兒就可以跟媽媽回家了。但是我們知道,牙病是會引發(fā)心臟病的??赡芩膵寢屩皼]有檢查出來存在這種隱憂,結(jié)果讓小女孩看到的是驚人的一幕:她的媽媽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術(shù)椅上!

  這個陰影在她的心中一直存在著。也許她沒有想到要看心理醫(yī)生,也許她從沒有想過應(yīng)該根治這個傷痛,她能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遠回避,在牙痛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yī)。

  后來她成了著名的球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牙病折磨得實在忍受不了,家人都勸她,就請牙醫(yī)到家里來吧,咱們不去診所,這里有你的私人律師,私人醫(yī)生,還有所有親人陪著你,你還有什么可怕的呢?于是請來了牙醫(yī)。

  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正當牙醫(yī)在一旁整理手術(shù)器械、準備手術(shù)的時候,一回頭,吉姆·吉爾伯特已經(jīng)死去。

  當時倫敦的報紙,記述這件事情時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吉姆·吉爾伯特是被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zhì)量。

  當然很多人不見得會面臨上述這種極端的例子,但大家一定聽到過這樣的說法,一個人在憤怒或憂慮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來檢測你呼出來的空氣,它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會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于人生的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zhì)量是會有所損害的。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tài)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zhì)量。

  有一個寓言,它說在某小鎮(zhèn)上有一個非常窮困的女孩子,她失去了父親,跟媽媽相依為命,靠做手工維持生活。她非常自卑,因為從來沒穿戴過漂亮的衣服和首飾。在這樣極為貧寒的生活中,她長到了十八歲。

  在她十八歲那年的圣誕節(jié),媽媽破天荒給了她二十美元,讓她用這個錢給自己買一份圣誕禮物。

  她大喜過望,但是還沒有勇氣從大路上大大方方地走過。她捏著這點錢,繞開人群,貼著墻角朝商店走。

  一路上她看見所有人的生活都比自己好,心中不無遺憾地想,我是這個小鎮(zhèn)上最抬不起頭來、最寒磣的女孩子??吹阶约禾貏e心儀的小伙子,她又酸溜溜地想,今天晚上盛大的舞會上,不知道誰會成為他的舞伴呢?

  她就這樣一路嘀嘀咕咕躲著人群來到了商店。一進門,她感覺自己的眼睛都被刺痛了,她看到柜臺上擺著一批特別漂亮的緞子做的頭花、發(fā)飾。

  正當她站在那里發(fā)呆的時候,售貨員對她說,小姑娘,你的亞麻色的頭發(fā)真漂亮!如果配上一朵淡綠色的頭花,肯定美極了。她看到價簽上寫著十六美元,就說我買不起,還是不試了。但這個時候售貨員已經(jīng)把頭花戴在了她的頭上。

  售貨員拿起鏡子讓她看看自己。當這個姑娘看到鏡子里的自己時,突然驚呆了,她從來沒看到過自己這個樣子,她覺得這一朵頭花使她變得像天使一樣容光煥發(fā)!

  她不再遲疑,掏出錢來買下了這朵頭花。她的內(nèi)心無比陶醉、無比激動,接過售貨員找的四美元后,轉(zhuǎn)身就往外跑,結(jié)果在一個剛剛進門的老紳士身上撞了一下。她仿佛聽到那個老人叫她,但已經(jīng)顧不上這些,就一路飄飄忽忽地往前跑。

  她不知不覺就跑到了小鎮(zhèn)最中間的大路上,她看到所有人投給她的都是驚訝的目光,她聽到人們在議論說,沒想到這個鎮(zhèn)子上還有如此漂亮的女孩子,她是誰家的孩子呢?她又一次遇到了自己暗暗喜歡的那個男孩,那個男孩竟然叫住她說:不知今天晚上我能不能榮幸地請你做我圣誕舞會的舞伴?

  這個女孩子簡直心花怒放!她想我索性就奢侈一回,用剩下的這四塊錢回去再給自己買點東西吧。于是她又一路飄飄然地回到了小店。

  剛一進門,那個老紳士就微笑著對她說,孩子,我就知道你會回來的,你剛才撞到我的時候,這個頭花也掉下來了,我一直在等著你來取。

  這個故事結(jié)束了。真的是一朵頭花彌補了這個女孩生命中的缺憾嗎?其實,彌補缺憾的是她自信心的回歸。

  而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里?它來自內(nèi)心的淡定與坦然。

  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內(nèi)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

  要做到內(nèi)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為“鄙夫”。

  鄙夫,意義幾乎等同于小人,就是不上臺面的鄙陋的人。

  孔子曾經(jīng)說過,像這樣的小人你能讓他去謀國家大事嗎?不能。這樣的人在沒有得到利益時抱怨不能得到,得到了以后又害怕會失去。既然害怕失去,那就會不擇手段維護既得利益。

  這種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

  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它和匹夫之勇有怎樣的區(qū)別?《論語》中對于“勇敢”有怎樣的詮釋?

  大家知道,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路,他很率性,對于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別在乎。

  孔夫子曾經(jīng)調(diào)侃說,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這個世界上推行不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時還能跟隨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

  子路聽到這個話非常得意。結(jié)果老師后面還有一句話說,我之所以這么說,就是因為子路這個人除了勇敢,別的什么都沒有。(《論語·公冶長》)“好勇”是子路的特點,但他的勇敢又缺少點內(nèi)涵。

  偏偏有一天,子路真的去問老師說:“君子尚勇乎”?君子應(yīng)不應(yīng)該崇尚勇敢呢?

  孔子對他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

  意思是說,君子崇尚勇敢并沒有錯,但這種勇敢是有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犯亂,一個小人會因為勇敢淪為盜賊。

  我們想想,小偷劫匪穿門打戶,甚至越貨殺人,你能說他不勇敢嗎?但是這種沒有道義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zāi)害。

  那么這個“義”、“道義”又是什么呢?

  那是一種內(nèi)心的約制??鬃诱f,“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一個人內(nèi)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

  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勇于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后來蘇軾在《留侯論》中也曾經(jīng)論述過勇敢,他把那種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他說: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人情有所不

  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

  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在蘇軾看來,真正的勇者有一種“過人之節(jié)”,他們能夠忍受像韓信那樣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輔佐劉邦決勝千里、掃平天下那樣的大業(yè)。他不會像平常人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快。這是因為他的內(nèi)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zhèn)定,這是因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

  所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很難做到的。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別人,但當別人沒有任何緣由地時常冒犯你,你能做到不怒嗎?

  我們經(jīng)??吹降氖沁@種情況:

  比如一個人在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頓暴打,他星期二就開始向各個朋友復述這件事,到星期三的時候,他已經(jīng)郁悶得不想出去見人了,到星期四的時候就開始找碴兒跟家人吵架了……

  其實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你每復述一遍就像又被打了一頓,意味著事情過去之后,你每天還在繼續(xù)挨打。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tài)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宋人的筆記中記載過蘇軾與佛印交往的故事。蘇軾是個大才子,佛印是個高僧,兩人經(jīng)常一起參禪、打坐。佛印老實,老被蘇軾欺負。蘇軾有時候占了便宜很高興,回家就喜歡跟他那個才女妹妹蘇小妹說。

  一天,兩人又在一起打坐。

  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么啊?

  佛印說:我看你像尊佛。

  蘇軾聽后大笑,對佛印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么?就活像一攤牛糞。

  這一次,佛印又吃了啞巴虧。

  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

  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呢,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么?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這個故事適用于我們每個人。大家想想,為什么我們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他們的生活真的相差那么遠嗎?

  其實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則說,這么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緣于心態(tài)不同。

  在今天這么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要。

  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君子因為有心態(tài)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詳舒泰是由內(nèi)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現(xiàn)出來的則是故作姿態(tài),驕矜傲人,因為他內(nèi)心多的是一股躁氣,氣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閑。

  我曾經(jīng)在鈴木大拙的書中讀到一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日本江戶時期的一個著名的茶師,這個茶師跟隨著一個顯赫的主人。大家知道,日本提倡的是茶禪一體,茶道與參禪是二而一的過程。

  有一天主人要去京城辦事,舍不得離開茶師,就說,你跟我去吧,好每天給我泡茶。

  那可是一個社會很不穩(wěn)定的時期,浪人、武士依恃強力橫行無忌。

  這個茶師很害怕,對主人說,您看我又沒有武藝,萬一路上遇到點事可怎么辦?

  主人說,你就挎上一把劍,扮成武士的樣子吧。

  茶師只好換上武士的衣服,跟著主人去了京城。

  一天,主人出去辦事,茶師就一個人在外面。

  這時迎面走來一個浪人,向茶師挑釁說,你也是武士,那咱倆比比劍吧。

  茶師說,我不懂武功,只是個茶師。

  浪人說,你不是一個武士而穿著武士的衣服,就是有辱尊嚴,你就更應(yīng)該死在我的劍下!

  茶師一想,躲是躲不過去了,就說,你容我?guī)仔r,等我把主人交辦的事做完,今天下午我們在池塘邊見。

  浪人想了想答應(yīng)了,說那你一定來。

  這個茶師直奔京城里面最著名的大武館,他看到武館外聚集著成群結(jié)隊的前來學武的人。茶師分開人群,直接來到大武師的面前,對他說,求您教給我一種作為武士的最體面的死法吧!

  大武師非常吃驚,他說,來我這兒的所有人都是為了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這是為什么?

  茶師把與浪人相遇的情形復述了一遍,然后說,我只會泡茶,但是今天不能不跟人家決斗了。求您教我一個辦法,我只想死得有尊嚴一點。

  大武師說,那好吧,你就再為我泡一遍茶,然后我再告訴你辦法。

  茶師很是傷感,他說,這可能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泡的最后一遍茶了。

  他做得很用心,很從容地看著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然后把茶葉放進去,洗茶,濾茶,再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捧給大武師。

  大武師一直看著他泡茶的整個過程,他品了一口茶說,這是我有生以來喝到的最好的茶了,我可以告訴你,你已經(jīng)不必死了。

  茶師說,您要教給我什么嗎?

  大武師說,我不用教你,你只要記住用泡茶的心去面對那個浪人就行了。

  這個茶師聽后就去赴約了。浪人已經(jīng)在那兒等他,見到茶師,立刻拔出劍來說,你既然來了,那我們開始比武吧!

  茶師一直想著大武師的話,就以泡茶的心面對這個浪人。

  只見他笑著看定了對方,然后從容地把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放在旁邊;再解開寬松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面;又拿出綁帶,把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緊;然后把褲腿扎緊……他從頭到腳不慌不忙地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閑。

  對面這個浪人越看越緊張,越看越恍惚,因為他猜不出對手的武功究竟有多深。對方的眼神和笑容讓他越來越心虛。

  等到茶師全都裝束停當,最后一個動作就是拔出劍來,,把劍揮向了半空,然后停在了那里,因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該怎么用了。

  此時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說,求您饒命,您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有武功的人。其實,是什么樣的武功使茶師取勝呢?就是心靈的勇敢,是那種從容、篤定的氣勢。所以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而技巧之外的東西則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悟。

  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么你可能會收獲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愿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與此相反,那么即使是有教無類的孔子,他也不見得會對牛彈琴。

  孔子說過,一個人能夠聽你講道理但是你沒去跟他講,就叫“失人”,你就把這個人錯過了,不好;相反,假如這個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講道理,那就叫“失言”,也不好。

  你要想做一個別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guān)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這種心境和胸懷,既可以彌補你先天的遺憾,也可以彌補你后天的過失;同時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你的生命飽滿、充盈,讓你有一種大歡心,讓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讓你的每天進行著新鮮的輪回,并且把這些新鮮的養(yǎng)分疏導給他人。

  《論語》給我們的,永遠是一個人生動態(tài)的系統(tǒng),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不可以僵死地去理解。這些古圣先賢的思想精華,當在你的血液中流動起來的時候,你歡欣的態(tài)度本身就是我們今人對于古典最高的致敬!

  于丹論語心得篇三

  視頻片頭語一:

  俗話說: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那么如果人生有了缺憾之事,如果我們遭遇不得意之時,我們應(yīng)該采取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呢?兩千多年前的論語對于我們當今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有什么啟示呢?請收看于丹教授《論語》心得之《心靈之道》。

  視頻片頭語二: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這種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將永遠生活在陰影之中。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我們無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難。但于丹教授認為,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夠開解現(xiàn)代人的心結(jié)嗎?請收看于丹《論語》心得之二:《心靈之道》。

  于丹:

  今天我們說一個話題,人生百年,孰能無憾呢?

  人的一生中遺憾的事情誰都在所難免,《論語》中有沒有遺憾的事呢?也有很多人。想想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這么多學生,家家都有自己煩心的事情。那么他們之間是怎么來討論關(guān)于人生遺憾的呢?

  有一個學生司馬牛,他的遺憾是什么呀?

  FLASH:

  “唉!我家只有我一個兒子。”

  “我們家有哥仨。”

  “我們家有五兄弟。”

  “我們家有八個兄弟,號稱八大金剛呢。”

  “為什么人家都能夠有那么多兄弟,為什么我就一個都沒有呢?哪怕有一個也好啊。為什么啊?為什么啊?太郁悶了。”

  于丹:

  他的一個同學子夏就開始勸他。子夏是自稱,稱自已的名字商,他說我聽說呀,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論語.衛(wèi)靈公篇)

  盡管這段話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是他也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就是人首先要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當你面對一件想不通的事情的時候,你怎么樣避免最大的傷害呢?就是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為什么呀,為什么呀,偏偏這倒楣事怎么就落在我頭上呢?

  其實化解遺憾第一個前提是先認可這個遺憾的存在,就是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這件事接受下來。說,好了,這就是一種安排,我已經(jīng)知道有這個遺憾了。那么第二個態(tài)度是什么呢?是盡可能的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補足這個遺憾。這就是子夏告訴他同學兩句話,叫“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論語.顏淵篇),敬,是指人內(nèi)心的一種端莊,一種正直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態(tài)度,使大家都可以尊敬你,那么你再去做事情,盡可能讓自己少一點失誤。另外一點就是真正跟別人共事的時候,要恭而有禮,內(nèi)心保持著一種恭敬,彬彬有禮,真正能夠?qū)θ擞幸环葑鹬兀绻隳茏龅竭@樣,少一點過失,多一分尊重,那你能夠達到的是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所以一個真正的君子,你還真正會內(nèi)心憂患沒有兄弟嗎?

  畫外音:

  于丹教授告訴我們,承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如何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但對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沒有兄弟,已經(jīng)不是什么缺憾了,因為這是一個獨生子女的時代,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遺憾總是存在的,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生活帶來的遺憾,將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呢?

  于丹:

  而這樣的一種遺憾,其實如果我們放大的話,那可能它會被 放得很大很大。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他說“如果你因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將失去星星了”。也就是說,你總看著自己人生的遺憾,你總在念叨著這個遺憾,這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呀,甚至這個遺憾有可能會變?yōu)槟闵械囊粋€陰影。這個陰影在你的內(nèi)心極而言之,它對你的生命質(zhì)量是會有所損害的。

  我曾經(jīng)看到過一個報刊的轉(zhuǎn)載,說英國曾經(jīng)有一個著名的網(wǎng)球名星,叫吉姆.吉爾伯特。這個女孩子在小的時候經(jīng)歷了一次意外,就是她跟著她的媽媽去看牙醫(yī)。這本來是一個很小的事情,但是一般我們知道,牙病是會引發(fā)心臟病的,可能她媽媽沒有檢查出來有這種隱憂,所以孩子蹦蹦跳跳地去了,以為跟媽媽一會兒回家了,結(jié)果她就面臨了她生命中令人驚詑的一幕,她看見她的媽媽就死在了牙科的手術(shù)椅上。

  這個陰影在這孩子的心中被放大到多大?也許她沒有去經(jīng)歷心理醫(yī)生的調(diào)整,也許她這一輩子沒有想過怎么去根治這個傷痛,她能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遠回避,所以她牙疼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yī),直至她成為了著名的名星,她已經(jīng)擁有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她疼痛的牙齒折磨得實在受不了了,家人都安慰她,說牙醫(yī)請到家來,咱們不去診所,在家還有你的私人律師,有你的私人醫(yī)生,有所有親人陪著你,咱們就把牙治了不行嗎?結(jié)果就在她海濱豪華的寓所,牙醫(yī)在旁邊整理手術(shù)器械的時候,一回頭,看到這個人死了。還沒有開始,這個人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所以當時記載這件事情的報紙,倫敦的報紙用了這樣一句評價,說她是被自己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這個念頭有多重呢?這就是一個人心里面暗示的力量,這就是她生命中一個至極的遺憾,這個遺憾以令人驚詫的方式放大,能夠結(jié)束一個人的生命。

  其實我們不見得會面臨這種極端的例子,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生命的缺憾。那么這個缺憾有的時候會變成我們自己的一種暗示。

  大家聽說過這個說法吧,說人在憤怒的時候和憂郁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會看到你測出來的這個呼出的空氣,它都是灰色的,它的二氧化炭會特別多,這個人會有一種抑郁,能夠改變你的內(nèi)分泌,這一定會影響到我們生命的質(zhì)量,但是你可以怎么樣去補足它呢?就是你如何用一種方式正視你內(nèi)心的遺憾并且改變它。這種改變有可能也是驚人的。

  畫外音:

  于丹教授認為,如果說生活中的缺憾是不能避免的,那么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用不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zhì)量,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美好的愿望,也許一個不經(jīng)意的點化會改變你的心態(tài),同時也就完全改變了你的生活。

  于丹:

  我還看到過一個寓言,他說在一個小鎮(zhèn)上有一個非常窮困的女孩子,她家里沒有父親,她跟自己的媽媽相依為命,做手工品,然后這樣長到了18歲,18年來她過著太貧寒的生活,所以她從來沒有自己漂亮的衣服和首飾,因此她也很自卑很自卑,這就是她生命里的缺憾。

  后來在她18歲那年的圣誕節(jié),媽媽破天荒給了她20美元,跟她說,這是你的勞動所得,你用這個給自己買個圣誕禮品吧。她簡直是大喜過望,但是她還沒有勇氣從這個小鎮(zhèn)上堂而皇之地走過,她捏著這個錢繞開人群,貼著墻角,走在路邊上,一路上她看著所有人,都認為這些人的生活比她美好。她心中不無遺憾地想說,我是這個小鎮(zhèn)上最抬不起頭來的一個寒磣的女孩子。路上她看到了自己特別心儀的小伙子,她就酸溜溜地想:今天晚上有個盛大的舞會,不知道誰是他舞會上的新娘,誰能夠有這個榮耀呢?

  她就這樣一路嘀嘀咕咕躲著人群,來到了那個商店。一進門她就覺得自己的視線被刺痛了,她看到那個柜臺上擺著一批特別漂亮的緞子做的頭花、發(fā)飾,那么她呆呆地在那的時候售貨員就叫她:小姑娘,你過來,你的亞麻色的頭發(fā)那么漂亮,我挑一個淡綠色的頭花給你戴上。她一眼看到價簽,寫著16美元,她先說我一定買不起,我不試了,這個時候那個售貨員已經(jīng)把頭花給她戴上了。拿起鏡子跟她說你看一眼,就在她看一眼的時候,她突然就驚呆了,她覺得這一朵頭花改變了她整個人的容顏,突然之間,她變得像一個天使一樣容光煥發(fā),她從來沒看到過自己這個樣子。她就特別驚訝地想說,有如此神奇的力量,那我買了吧。所以她就飄飄欲仙地掏出錢來說我買了。人家找給她四美元的時候,她仍然像飄著一樣轉(zhuǎn)身就往外飛跑,然后咣一下,撞在一個剛剛推門進來的老紳士身上,然后她隱隱約約聽到那個老人叫她,她就飄飄忽忽地跑了。

  一路上她就在想,我怎么會有了如此的改變,她不知不覺地就跑在了小鎮(zhèn)最中間的大路上,她看見所有人迎向她,都是驚訝的目光,她聽到人們在議論說,這個鎮(zhèn)子上還有這么漂亮的女孩子,她是誰家的女孩子,我們怎么從來不認識她?就在這個時候,她又一次踫到了她暗暗喜歡的那個男孩,那個男孩也很驚訝,叫住她,說,我有沒有榮幸請你做我今天晚上圣誕舞會的舞伴?這個女孩子簡直心花怒放,她想了想,說我索性就奢侈一回,我手里這四塊錢我回去再給自己買點東西。所以她又這樣一路飄 飄 然地回到了小店。

  她一進門,就看到那個老紳士微笑著站在那。這個老人跟她說,孩子,我就知道你會回來的,你剛才撞到我的時候這個頭花就掉下來了,我一直在等著你回來取回它。

  這個故事到這就停止了。

  這像是個寓言,這個婦孩子生命中的遺憾真的是被一個頭花改變的嗎?其實是被她自己的自信心驅(qū)除的。也許我們沒有這樣一個靈異的時刻,我們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有幸遇到寓言一樣的機緣,但是這些東西會啟迪我們的心智。

  這些個故事里面其實也有很多跟孔子在《論語》中的觀點不謀而合。其實孔子說一個人內(nèi)心的在乎與不在乎,他的悟性能夠讓他明白這個世界很多很多的事理,也就是說,一個真正的君子,他內(nèi)心的坦然與淡定是可以讓他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的。

  字幕:

  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缺憾。

  于丹:

  這前提是什么?就是要求一個人在心中不要把現(xiàn)實中很多的陰影看得過重,不要自己認同在陰影之下,就像泰戈爾還說過一句話,他說,“烏云自己遮住了太陽,但是它卻怨天氣不明朗。”有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心遮住了陽光,我們太在乎得與失,而在乎得失的人,在孔子的價值判斷體系中被指責為鄙夫,就是一個不上臺面的比較低級的人。鄙夫是什么呢?幾乎意義等同于小人。

  孔子曾經(jīng)說:“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論語.陽貨篇)像這樣一個小人,你能跟他共事,去謀國家大事侍奉國君嗎?不能。

  人沒有得到無所謂,但得到以后你再拿走,這個受不了。就是說已經(jīng)過不了簡樸的日子。所以為了讓自己的得之更久,為了讓自己不失之,就會無所不至。

  其實讓我們回到本初,誰的生命沒有遺憾?如果你能夠用一種內(nèi)心的富足和飽滿,能夠用一種內(nèi)心鮮活的力量去彌補這些遺憾,那你會成為一個坦蕩、磊落而勇敢的人??鬃铀岢木辰纾?ldquo;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說的就是這樣的境界。當所有這些憂煩、迷惑或畏懼壓在眼前的時候,讓自己變得更加寬厚仁達,變得更加智慧聰穎,變得更加勇敢無畏,那么外在的一切不也就沒有了嗎?

  所以,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遺憾而不要借助外在物質(zhì)的得與失讓自己擁有一份淺薄的驕傲,這就是論語里所倡導的一種人生觀。

  畫外音:

  說到勇敢,有人會說,大仁大智恐怕不容易做到,但做一個勇敢的人總不難吧?那么于丹教授在這里所說的勇敢到底指的是什么?是不是僅僅用匹夫之勇就可以使自己有能力化解生命中的遺憾?論語中對于勇敢的定義又是怎么說的呢?

  于丹:

  我們知道,孔子有一個大弟子,就是特別率性勇敢的子路,他對于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別在乎。因為他老師曾經(jīng)還調(diào)侃過,說過一句話,說這個世界要是有一天道不行我的道理真推行不了的話,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天,我就帶著子路。子路特別高興,他說老師到那個時候就想帶我一個人。結(jié)果老師后面還有一句解釋,說就是因為子路這個人除了勇敢別的什么都沒有,我也就把他帶在我身邊吧。所以子路呢,是很勇敢,但是呢他勇敢又缺點內(nèi)涵。他偏偏有這么一天,找老師問勇敢的事去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說老師你說,君子 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崇尚勇敢?老師就給了他一個明確的界定。

  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篇)

  老師告訴他說,君子崇尚勇敢這沒錯,但是君子的勇敢是有約制的,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只有一個字,就是“義”。一個君子只要有了這個義字當先的勇敢,他才是一種仁義之勇,如果沒有這個字的話,他會以勇去犯亂,因為勇敢可能會攪動起來大亂,而這種情形如果發(fā)生在一個小人身上,就更麻煩了,如果他心中沒有義字的話,那他就會直接成了小偷、劫匪。就為盜了。我們想想今天,真正小偷劫匪你不能說他不勇敢,他穿門打戶,甚至可能越貨殺人,你說他不勇敢嗎?也就是說,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災(zāi)害。

  那么道義是什么呢?君子之勇真正崇尚的是什么呢?就是這種內(nèi)心的制約,所以《論語》中還有這樣著名的一句話。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篇)

  內(nèi)心有所約制,而在社會上還經(jīng)常有過失的人我見得不多,也就是說,一個人內(nèi)心要經(jīng)常對自己有日三省乎己的反躬自問,問問我今天有什么事做得好,做得不好,看看周圍的人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肖則內(nèi)自省。反省一下我可不可能這樣。這就是約制,也就是說,我們剛才說人生有遺憾,人的行為也有遺憾,但是你做錯了以后,如果你自己這樣去糾正的話,這就是一種真正的儒者所倡導的勇敢。這種勇敢就是君子之勇。

  關(guān)于君子之勇,后來蘇軾在《留侯論》中曾經(jīng)有這樣的論述: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哉也。”

  這是什么意思呢?他解釋了真正的豪杰志士心靈之勇是何等境界,這種過人之節(jié)能夠忍受人情有所不能忍者的人,這是一種胸懷,所以什么人是勇敢的?像韓信那樣,可以受胯下之辱的人,最后他可以為劉邦決勝千里之外,他不會像一般的人,所謂匹夫見辱,拔劍而起,一瞬間就繃不住了,這樣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也就是說,你自己真知道你是誰的話,這種勇敢有時候表現(xiàn)為氣度,有的時候表現(xiàn)為一種理性約制下內(nèi)心的自信和鎮(zhèn)定。

  這就是一種力量。

  所以蘇軾在論述的這種勇敢中,他說,真正的大勇是那種突然面臨一件事,所謂泰山崩于前而不瞬,卒然臨之你不要驚恐,你能夠每臨大事有靜氣,去先面對這個格局。而無故加之不怒,這可不容易。我們想想,生活里面我們可以要求自己是一個道 德君子,我們努力不去冒犯別人,但你時不常就被別人冒犯了,你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就遭受了一個事情的傷害,你能做到不怒嗎?

  其實當我們遭致這種意外的甚至無聊的傷害時候,你可能有兩種態(tài)度。

  一個人可能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頓暴打,然后他可能星期二就開始給各個朋友打電話,他要復述這件事,他跟十個人以上復述這件事,每復述一次他可能又挨了一回打,到星期三的時候,他已經(jīng)郁悶地說,我不上班了,這事太郁悶了。所以要找派出所,去給我通緝這個人,然后再找朋友,為什么會這樣,然后到星期四,就情緒更抑郁,開始跟家人吵架了,你說我為什么挨這頓打?這一個星期有可能就這樣過去了。其實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你每天還在繼續(xù)挨打。當然你也可以一件事情發(fā)生了,你可以把這個傷害縮到最小,那就是讓它盡快過得去,找一個更為積極的事情,去抵消負面的意義。這樣做的話會騰出你更有用的生命,更有價值的時間,和一種更美好的心情,讓你去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說,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夠真正做到心靈的勇敢。是因為你的內(nèi)心有美好的東西,所以你看到外在的世界,才能氣定神閑。

  畫外音:

  于丹教授用這樣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雖然我們憑借個人的力量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能憑借我們勇敢的心靈去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tài)度。于丹教授認為,一個人外在的表現(xiàn)與他內(nèi)心的世界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于丹:

  大家知道宋代的筆記小文中記載過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就是著名的蘇東坡他有個好朋友叫佛印,他經(jīng)常跟佛印在一起兩個人參禪打坐。佛印老實,老受他欺負

  FLASH:

  蘇東坡:你睜眼好好看看我,你覺得我坐在這兒像什么呀?

  佛 印:我看你坐在那兒就像尊佛。

  蘇東坡:哈哈。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么嗎?你坐在那兒就像一堆牛糞。哈哈。。。。。。

  于丹:

  占了便宜以后就很高興。回了家以后,就跟他那個曠世才女的妹妹蘇小妹說,“佛印今天又吃虧了。我們倆打坐,在那參禪,我就問他,說你看看我像個什么呀?佛印呢就老老實實地說,我看你就像尊佛。”他說,“我就大笑著說,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我看你坐在那就像攤牛糞。”他說完了以后他妹妹就冷笑。蘇小妹說,“哥哥,就你這個悟性,你還參禪啦?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么?是見心見性,就是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要是說看你像佛,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說佛印像牛糞,你回頭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其實這個故事可以適用于我們每個人。大家想想,一樣的生活,對吧?大千世界,相差無幾,為什么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整天指責抱怨,指責抱怨的人生活就真的那么差嗎?其實就像同樣的一瓶酒放在那,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唉呀,這么好的酒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么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心態(tài)不同。就在于你看見了什么。而這種看見,是一種由德,由仁,而生發(fā)出來的曠達的勇氣 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這種心靈的勇敢可能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間更加重要。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在《論語》中被表述為:

  畫外音: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篇)

  于丹:

  其實這是孔子習慣的一種句式。就是把君子跟小人他的表現(xiàn)兩者這么來參照。

  所謂“君子泰而不驕”,就是一個人心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靈的勇敢,他可以泰然自若,但是他沒有一種驕矜之氣。那小人是什么?就是一個人張揚,一個人表現(xiàn)出來處處驕傲,甚至處處攻擊,他少了一種氣定神閑。關(guān)于這種驕傲,我們要分清一個人一生不可無傲骨,但不可有傲氣。小人之驕驕傲 和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 之驕驕傲的是內(nèi)心風骨。

  一個有風骨的驕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張揚的,這就是所謂“泰而不驕”。那么這樣一種篤定的生命力量,其實在東方文化中一直是被倡導的。我曾經(jīng)看到過鈴木大拙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一個日本江戶時期的故事。大家知道日本參禪過程中提倡的是茶禪一體,人喝茶,茶道本身就是參悟的過程。那么他寫道,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茶師,他跟隨著他一個顯赫的主人,有一天主人要去京城里辦事,舍不得離開他這么多天,說你跟我去吧,每天好給我泡茶。那個時候是一個浪人、武士很紛亂的時候,所以這個茶師就很害怕,他說你看我又沒有武藝,咱們路上遇到點事可怎么辦?他主人說沒關(guān)系,你打扮成武士的樣子,你挎一把劍不就完了嗎?你跟著我走吧。那茶師呢就哆哆嗦嗦地換上了武士的衣服跟著主人走了。

  等到了京城主人去辦事了,茶師自己在外面溜達,一出門,就真碰上了一個浪人。浪人上去就挑釁,說你也是武士啊?那咱倆比比劍吧。這茶師只好老老實實地說我就是個茶師,我不懂武功。這個浪人就得寸進尺,說你既不是一個武士,你穿著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嚴,那我就更應(yīng)該跟你比,你就更應(yīng)該死在我的劍下了。茶師一想,也是啊。就跟他講,你看我主人給我的事還沒辦完,你容我?guī)仔r時間,今天下午我跟你還約在這個池塘邊見。那個浪人想想就答應(yīng)了,說那你一定來。

  這個茶師就走了,他直奔京城里面最著名的大武館,去了一看,所有學劍的人在門前都排著大隊。他來不及等,分開人群就沖進去,直接到大武師的面前跟他說,求你教給我一種作為武士最體面的死法。武館的主人當時就驚詫了,他說來我這兒所有的人都是為了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你是為什么?

  他說我是個茶匠,我就只會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這么個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決斗了,我想死得有尊嚴一點。

  武館的主人說,你是這么著名的一個茶師,那好吧,你再為我泡一遍茶。

  茶師想了想,很傷感,說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后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從容地看著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很從容地把茶葉放在里面,洗茶、濾茶、然后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捧給這個武館的主人。

  這主人就這么一直看著他這個過程,看完了以后他喝了一口茶,他說: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這個時刻,我可以告訴你,你已經(jīng)不必死了。

  茶師說:哦?你要教給我什么嗎?

  他說:我不教你,你只記住,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對那個浪人,我就告訴你這一句。

  這茶師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見那個浪人已經(jīng)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囂張,當時就拔出劍來,說:你回來了,那我們來開始比武吧。

  茶師就老在想著那句話,說我心泡茶的心面對他。所以他就不著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對方,然后從容地把自己頭上的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放在旁邊,然后解開身上寬松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他還笑笑地看著對方,拿出綁帶把自己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緊,再拿出綁帶把褲腿也扎緊,他從頭到腳,一點一點地在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閑。對面這個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為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給嚇得內(nèi)心心虛起來。

  等到這個茶師全都裝束停當,最后一個舉動就是拔出他的劍來,欻,就揮向了半空,然后棒喝一聲,停在了那里。因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該怎么用了。

  他停在那以后,這個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說我求你饒命,你是我這一輩子見過最有武功的人。

  畫外音:

  于丹教授通過這個小故事再次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我們往往感到無力應(yīng)付,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zhèn)靜的內(nèi)心,有一種心靈的勇敢,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就可以表現(xiàn)出勇敢,所以毫無武功的茶師憑借內(nèi)心的定力能夠戰(zhàn)勝囂張的日本浪人。

  于丹:

  其實在這里是什么樣的武功致勝呢?這就是那種心靈的勇敢,是那種從容、篤定,是一種氣勢。所以武功永遠不是最重要的,武功無非是一種技巧,而武功這樣的東西,包括我們的知識系統(tǒng),所有這些東西的得到,都是可以由你自己一種真誠去感悟,你都可以把它化入生命,就看我們自己是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你的心很敞亮,你有一種仁厚,你有一種坦率,你有一種心靈的勇敢,那么外在你遇到的人都是機緣,每個人都愿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不是這樣的人,包括稱有教無類的孔子,他也不見得見到不可教之材一定追著趕著告訴你道理。所以孔子在《論語》中有這么一句話: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wèi)靈公篇)

  就是這個人可以講道理,但是你沒去跟他講,你就把這個人錯過了。相反,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那也不好,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著趕著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琴,追著不可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這也就是說,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之人,當自己是一種對對世界,有敞亮的心懷,那么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它都是要教育你的,所有的東西都會是彌補你這種遺憾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其實《論語》給我們的永遠是一個人生動態(tài)的系統(tǒng),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截取任何一個橫斷面,我們不可以僵死的去理解,所有古典、圣賢思想的精華無非要化入我們每一個生命,當它在你的血液中流動起來的時候,你那種歡欣的態(tài)度本身就是我們今人對于古典最高的致敬。

  結(jié)束語:

  《論語》之所以流傳兩千多年而不衰,就在于它對于人類的心最本性的理解,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的關(guān)系可以說更進了,也可以說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guān)系,是每一個人必需面對的問題,那么在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為人處世的分寸?明天請繼續(xù)收看于丹論語心得處世之道。

  看了于丹論語心得之心靈之道的讀者還看了:

1.于丹論語心得心靈之道讀后感

2.于丹論語心得理想之道讀后感

3.于丹論語心得讀后感范文

15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