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題北師大版
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題北師大版
只要努力復習七年級歷史,無愧天地!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題北師大版,希望你們喜歡。
七年級歷史下復習題北師大版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小題,40分)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 )
A.農(nóng)民起義奪取政權 B.少數(shù)民族奪取政權
C.外戚奪取政權 D.外來侵略奪取政權
2.歷史往往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具有下列相似之處的兩個王朝是( )
?、賴\短促 ②結束分裂,一統(tǒng)江山 ③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承前啟后和繼往開來的意義
A. 隋朝和西晉 B.秦朝和西晉 C.秦朝和隋朝 D.漢朝和唐朝
3.我們知道中國歷史在歷經(jīng)西晉末年到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隋朝統(tǒng)一全國的時間是( )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8年
4.(2013•蘭州中考)“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詩中的“河”指的是( )
A.黃河 B.長江 C.淮河 D .大運河
5.(2013•安徽中考)唐太宗是我國古代一位有作為的開 明君主,下列言論不屬于他的治國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B.“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C.“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6.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寫道:“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其中的“文皇”是指( )
A.漢文帝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7.唐太宗時,某地發(fā)生災荒。假如你是當時的一名中書省的官員,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災政令,接下來你應該交由( )
A.尚書省裁決 B.門下省審核 C.尚書省執(zhí)行 D.門下省執(zhí)行
8.(2013•湛江中考)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史稱為( )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光武中興”
9.其統(tǒng)治措施有“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基礎的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
10.(2013•廣東中考)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生活。下列詩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B.“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D.“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11.“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與下列哪項制度的推行直接有關( )
A.禪讓制 B.郡縣制 C.分封制 D.科舉制
12.飲茶習俗在哪一朝代風靡全國,使茶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 )
A.隋朝 B.唐朝 C.西漢 D.東漢
13.下列遺址、遺跡中最能體現(xiàn)國內(nèi)民族團結友好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馬俑遺址 B.唐蕃“甥舅會盟碑”
C.唐招提寺鑒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14.受唐朝文化影響很大,至今還保留著唐朝時的某些風尚的國家是( )
A.印度 B.羅馬 C.伊朗 D.日本
15.某校七年級(1)班的學生本月負責學校文化長廊的黑板報設計,他們選定的主題是“唐代的對外交往”,并擬定了如下四個標題,請你幫他們指出哪一項是不恰當?shù)? )
A.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成親
B.鑒真東渡宣揚中華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經(jīng)
D.日本派遣唐使來華
16.他歷經(jīng)艱辛苦難,西行天竺求取佛經(jīng);回國后又潛心譯經(jīng)二十余年。梁啟超稱其為“千古一人”;魯迅曾高度贊揚其“舍身求法”的精神,稱他是“中國的脊梁”。他是( )
A.張騫 B.鑒真 C.玄奘 D.魏征
17.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單孔大石橋的設計者是( )
A.李冰 B.李賀 C.李白 D.李春
18.(201 3•蘭州中考)在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的歷史中,唐朝在文學方面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
是( )
A.詞 B.小說 C.詩歌 D.戲劇
19.(2013•南京中考)“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抒發(fā)了杜甫對唐都長安遭安史之亂破壞的悲愴情懷。他的詩,語言精練凝重,藝術技巧高超,被后人稱為( )
A.醫(yī)圣 B.書圣 C.詩圣 D.詩史
20.甘肅敦煌莫高窟是我國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窟內(nèi)眾多泥塑造像與壁畫,多取自于( )
A.民間故事 B.佛教故事 C.道教傳說 D.名人軼事
二、非選擇題(21題12分,22題12分,23題15分, 24題9分,25題12分,共6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皮日休《汴河懷古》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
請回答:
(1) 材料一中詩人贊頌的“此河”是哪項偉大的工程?你認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別是指現(xiàn)在的什么地方?(4分)
(3)你認為詩人皮日休對大運河的評價是否恰當?為什么?(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憶昔》
材料二 開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間,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讜《唐語林》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開元 全盛”時代是哪個皇帝當政時期?材料一中涉及的唐朝的農(nóng)作物是什么?“小邑猶藏萬家室”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是什么關系?(6分)
(2)閱讀材料二,結合教材知識指出,開元年間統(tǒng)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除了“開元盛世”,唐朝前期還出現(xiàn)了什么治世局面?(2分)
23.公元6—8世紀,隋唐時期的中國進入蓬勃興旺的隆盛時代,其繁榮與開放光耀世界,令人神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進士科始于隋大業(yè)中,盛于貞觀、永徽之際??N紳雖位 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故有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唐摭言》
(1)材料一反映的是隋唐實行的什么制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這一制度對隋唐社會的影響。(4分)
材料二 唐朝對外交往的幾件大事
國別 人物 內(nèi)容 結果
天竺 ① 西行取經(jīng) 游歷十幾年,帶回許多佛經(jīng)
日本 ② 東渡日本 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很大
新羅 崔致遠 入唐求學 寫下大量詩文,流傳至今
( 2)結合所學知識,表中①②處的兩個人物 分別是誰?材料二說明唐朝在對外交往中實行了什么政策?( 5分)
材料三 “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百姓)誠可畏也。”“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3)唐太宗采取的哪些措施體現(xiàn)了上述思想?他能得出“(百姓)誠可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4.一個社會的發(fā)展不僅表現(xiàn)在物質生活方面,也體現(xiàn)在精神生活等諸多方面。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李淵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長安(今陜西西安)為都城。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唐朝在文化、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
步驟一:物質生活是一個社會發(fā)展的基礎部分。
(1)唐朝是封 建社會的繁榮時期,那么,在物質生活方面都有哪些表現(xiàn)呢?(3分)
步驟二:精神生活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唐朝在物質生活上很豐富,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的情況如何?(2分)
(3)你認為唐朝時期出現(xiàn)這些情況的原因是什么?(4分)
25.學完唐朝歷史后,某班計劃以“繁榮開放的唐代文明”為主題出一期板報。下面是小明同學設計的板報樣式。請根據(jù)要求,在空白處各舉一例史實,幫助小明完成這期板報。
(12分)
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題北師大版參考答案
1 .C 點撥: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所以C項符合題意。
2.C
3.C 點撥:589年,隋沿長江兵分八路全線出兵,僅用四個 月就以摧枯拉朽之勢滅掉南方的陳朝,結束了分裂割據(jù)局面。繼秦漢之后,中國又一次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
4.D 點撥:本題考查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從“隋亡為此河”“若無水殿龍舟事”等信息可知,這首詩評述了隋朝大運河的開通與隋朝滅亡的關系。D項符合題意。
5.C 點撥:本題考查對唐太宗治國智慧的理解。C項是唐朝詩人 李白評價秦始皇功過的詩句,不屬于唐太宗的治國智慧。
6.C
7.B 點撥:中書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政令后,應交由門下省審核。所以B項符合題意。
8.B 點撥:唐太宗年號為貞觀,貞觀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貞觀之治”。故本題應選B項。A項發(fā)生在西漢;C項是唐玄宗統(tǒng)治時出現(xiàn)的;D項是東漢時出現(xiàn)的。
9.C 點撥: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注重減輕農(nóng)民負擔,采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chǎn)繼續(xù)發(fā)展。當時,人口明顯增 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史稱有“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10.C 點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初唐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其作者不是唐玄宗時期的詩人,排除A項;“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都是宋代的文學作品,排除B、D兩項;“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中“開元”是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的年號,詩句反映了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的盛世景象,故C項符合題意。
11.D
12.B 點撥:飲茶習俗在唐代風靡全國,茶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所以B項符合題意。
13.B 點撥:唐蕃“甥舅會盟碑”至今仍屹立在 拉薩大昭寺門前,成為漢藏團結友好的歷史見證。
14.D
15.A 點撥: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成親屬于漢藏民族關系問題,不是唐朝對外交往的事例,故A項符合題意。
16.C 點撥: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稱三藏法師。為了求取佛經(jīng) 精義,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他用大約十七年的時間遍游各地,尋師訪友,研習佛法,獲得了極高聲譽。
17.D 點撥:趙州橋的設計者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
18.C 點撥:本題考查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唐朝文學的主要成就表現(xiàn)在詩歌領域,中國古代詩歌在唐朝進入黃金時代。故C項正確。
19.D 點撥: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杜甫被人們稱為詩圣,他的詩被后人稱為詩史。 醫(yī)圣是指張仲景,書圣是指王羲之。
20.B 點撥:敦煌莫高窟內(nèi)眾多的泥塑造像與壁畫主要以佛教故事為主,故B項符合題意。
21.(1)隋朝大運河。隋煬帝的暴政 。(2)北京、江蘇揚州。(3)恰當。因為皮日休指出了大運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績,也指出了 其巡游江都的腐化,其評價比較中肯。
22.(1)唐玄宗。水稻和粟。關系:經(jīng)濟發(fā)展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人口增長又推動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2)重 用賢能,大力整頓吏治,對軍事制度、財政制度、漕運制度等進行一系列 改革。(3)“貞觀之治”。
23.(1)科舉制度。影響:改善了用人制度(擴大了中央政權的社會基礎);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或使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增強了國家機構的活力和辦事效率;給 社會帶來革新氣象和創(chuàng)造精神。(2)玄奘 鑒真 對外開放(或對外友好交往)。(3)知人善任(或重用賢才,或重 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虛心納諫;完善科舉制;輕徭薄賦等。主要原因:親歷隋朝滅亡,吸取隋亡教訓。
24.(1)唐代物質生活豐富多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的飲食習慣和服飾時尚自然地融入中原文化,體現(xiàn)出帝國自信開放的宏大氣度和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飲茶習俗在唐代風靡全國,茶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騎馬出行變得普遍而富于情趣。(2)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都體現(xiàn)出胡漢交融和中西貫通的特點,展示了博大開放、匯納百川與充滿創(chuàng)新活力的時代精神,整個社會激蕩著為國建功立業(yè)的進取精神。(3)國家統(tǒng)一,經(jīng)濟繁榮,政治清明,交通發(fā)達,民族融合,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頻繁,教育制度先進等。
25.選官制度:①進一步完善科舉制。②唐太宗擴充國學規(guī)模,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
?、畚鋭t天創(chuàng)立殿試和武舉。④唐玄宗把詩賦作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nèi)容 民族關系: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對外關系:①日本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唐朝文化。②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③玄奘前往天竺學習佛法 科技:唐朝時印制的《金剛經(jīng)》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詩歌:詩歌繁榮,大詩人有李白、杜甫等 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
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題北師大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