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語段習(xí)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語段習(xí)題
七年級語文上冊的文言文語段習(xí)題有哪些值得同學(xué)們練習(xí)呢?接下來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語段習(xí)題,希望會給大家?guī)韼椭?/p>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語段習(xí)題:
一.童趣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余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1.為加點字注音。
怡然稱快: 龐然大物:
癩蝦?。?項為之強:
2.上文選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解釋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義。
(1)物外之趣 ( )
(2)昂首觀之( )
(3)為之怡然稱快( )
(4)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
4.翻譯句子
?、傩闹颍瑒t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诔6灼渖恚古c臺齊,定目細(xì)視。
③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
5.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6.文中敘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7. 文中出現(xiàn)了好幾個成語,請寫出三個來。
8.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表現(xiàn)了作者幼小心靈中怎樣的思想感情?
8.文中所寫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卻產(chǎn)生了“物外之趣”,你認(rèn)為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論語〉十則》
(一).理解填空
1《論語》中認(rèn)為能保持君子風(fēng)格的一句
2 談“學(xué)”與“思”辨證關(guān)系的句子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
4 在全國中學(xué)生夏令營大連會場開營儀式上,主持人說“孔子說過 !”對遠(yuǎn)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歡迎大家來大連!“
5孔子認(rèn)為認(rèn)識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是 .
6曾子以為治學(xué)的人應(yīng)該重視品德修養(yǎng)的句子
7《論語》中說向一切人學(xué)習(xí),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xué)習(xí)的句子
8論述要學(xué)習(xí)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的句子是
9曾子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xiàn)“仁”的理想而奮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認(rèn)為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是 ,并闡述為
(二).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1)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把這則語錄譯為現(xiàn)代漢語。
2.解釋下列詞語。
何以: 是以: 下問:
3.孔子從哪兩方面解釋了子貢提出的問題?這樣解釋的目的是什么?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對文中兩個“其”、兩個“之”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兩個“其”含義相同,兩個“之”含義也相同。
B.兩個“其”含義不同,兩個“之”含義也不同。
C.兩個“其”含義相同,兩個“之”含義不同。
D.兩個“其”含義不同,兩個“之”含義相同。
2.對文中四個帶“ ”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三人”指三個人 B.“焉”是語氣助詞,可不譯。
C.“擇”是選擇之意。 D.“從”是跟從,意譯為學(xué)習(xí)。
(3)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學(xué)生),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選自《論語·為政》)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選自《論語·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給它注音并解釋。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偃瞬恢粦C( ) ②溫故而知新( )
③誨女知之乎( ) ④知之為知之( )( )
?、菔侵? )
3.翻譯下列句子。
?、僦疄橹恢獮椴恢?,是知也。
?、诓粦嵅粏?,不悱不發(fā)。
?、叟e一隅不以三隅反。
4.這兩則語錄哪則是論述學(xué)習(xí)態(tài)度的?哪則是論述學(xué)習(xí)方法的?它們表明了孔子怎樣的教育思想?
三.《山市》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shù)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fēng)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fēng)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shù),樓愈高,則明漸少。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
1.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未幾,高垣睥睨(城墻上如齒狀的矮墻) B.城市依稀而已(模糊不清)
C.惟危樓一座(危險的樓) D.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才)
2..句中加點詞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恒(經(jīng)常)不一見 相顧(看)驚疑
B.始悟為(成為)山市 以(用)億萬計
C.惟(只有)危樓一座 則明(明顯)漸少
D.或憑(憑借)或立 與世無別(差別)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 B.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C.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D.既而,風(fēng)定天清,一切烏有。
4.判斷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1)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 )
(2)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 )
(3)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
5本文說明的順序是( )
A.空間順序 B.游蹤順序 C.時間順序 D.邏輯順序
6.從文中依次摘出五個表示時間的詞語,加以解釋,然后說明它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賍____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_____。
?、踎____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_____。
?、躝____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_____。
?、輄____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切烏有”中的“烏有”意為________________,有一個含有“烏有”的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最后一句話:
9.將“始悟為山市”改為“始知為山市”可否?為什么?
10.為什么那時候的人把“山市”又稱為“鬼市”?
11.山市的出現(xiàn)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從 到 為初生階段; 為發(fā)展階段; 是高潮階段。
四.《傷仲永》
細(xì)讀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的問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1.解釋加點的字。
(1)未嘗識書具( ) (2) 指物作詩立就( )
(3)不能稱前時之聞( ) (4)稍稍事言其父( )
2.下列加點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稱前時之聞 D.于舅家見之
3.指出下列加點字詞的詞義或用法。
A.父異焉 ( )
B.稍稍賓客其父 ( )
C.父利其然也 ( )
D.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 )
E.邑人奇之 ( )
4.下列句中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
A.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B.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聞之也/久
5..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釋義。
6.翻譯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7.回答問題。
(1)方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有何特征?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歸納回答。
(3)開頭介紹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4).作者為什么要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
(5)聯(lián)系全文,說說本文闡述了一個什么道理?
五.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ldquo;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文中加粗的詞。
?、僦校篲_______ ②不:________
?、垡篲_______ ④顧:________
2.給文中劃線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陳元方不再理會“友人”的原因是因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陳太丘不守信用,約好跟朋友出行,結(jié)果不等友人來自己先走了。
B.陳元方小時候傲慢無禮,竟敢教訓(xùn)長輩,目中無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親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無信”,“對子罵父”是“無禮”,可見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車引之”,是想哄陳元方帶自己去找他的父親。
5. 下列句中加粗詞與“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誨女知之乎
B.學(xué)而不思則罔
C.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D.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6.辨別下列詞語哪些屬于敬詞,哪些屬于謙詞?
①敝人 ②卑職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謙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已經(jīng)感到慚愧,元方還是“入門不顧”,這樣做過分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這則故事選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dá)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學(xué)家。從故事主人的言談中可知,做人要 。
六、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本文選自 ,此書為西漢淮南王 編著。成語“ ”出自于此。
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沤现擞猩菩g(shù)者( )⑵馬無故亡而入胡( )
?、瞧漶R將胡駿馬而歸( )?、却霜氁怎酥? )
3.翻譯下面的句子:
?、糯撕五岵粸楦:?
?、平耍勒呤?。
4.本文是一則 (文體),其蘊含的道理是是: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語段習(xí)題答案:
童趣
1.y¨ chēnɡ p¨nɡ l¨i h¨ ma jiānɡ?
2.《閑情記趣》 沈復(fù)?
3.(1)的 (2)它 (3)此
4、①心里想像的是鶴,那么呈現(xiàn)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飛舞著的蚊子便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 、跁r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與花臺一樣齊,定睛仔細(xì)地看。③看見細(xì)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xì)觀察它的紋理。
5、第一段總述物外之趣,起著總領(lǐng)全文的作用。
6、觀蚊如鶴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7、龐然大物、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8、反映了作者嚴(yán)懲強暴、同情弱小的純真的童心。
9、作者觀察細(xì)致,想象奇特。
《論語》十則
(一). 理解填空
1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 學(xué)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xué)則殆
3 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有朋自遠(yuǎn)方來 不亦樂乎
5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6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xí)乎
7 三人行 必有我?guī)?/p>
8 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9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yuǎn) 仁以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10 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三)(1)1.子貢問道:“孔文子(的謚號)為什么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且又喜歡學(xué)習(xí),(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因此稱他為‘文’。” 2.憑什么;因此;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3.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學(xué),二是虛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題發(fā)揮,教育弟子要勤奮好學(xué),虛心求教。(2)1.C 2.A
(3)1.“女”通“汝”,讀rǔ,作“你、你們”講;“是知也”中的“知”通“智”,作“聰明”講 2.①了解 ②知道 ③記住 ④知道 知道⑤通“智”3.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啊 ②不到他想弄清楚問題而弄不明白的時候,不去開導(dǎo)他;不到他想說而又不知道怎么說的時候,不去啟發(fā)他③不能舉一反三 4.第一則是論述學(xué)習(xí)態(tài)度的,第二則是論述學(xué)習(xí)方法的。第一則中,孔子認(rèn)為要以老老實實的態(tài)度去對待知識,不可不懂裝懂。這是一句很好的治學(xué)格言。第二則中,孔子認(rèn)為教育學(xué)生時要及時開導(dǎo)啟發(fā),特別強調(diào)要舉一反三,即善于類推,觸類旁通。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學(xué)方法
三、山市
1. C(“危樓”即高樓)2.A 3. C 4.(2)夸張 (2)比喻 (3)排比5.C 6.①無何:不一會兒 ②未幾:不一會兒 ③既而:不久 ④逾時:過些時候 ⑤倏忽:轉(zhuǎn)眼之間 作用:表現(xiàn)山市景象瞬息變幻的特點 7.沒有 子虛烏有 8.我聽說,起早趕路的人,曾經(jīng)看到山上有居住的人家,集市和商店,與人間毫無差別,所以山市又叫做“鬼市” 9.不可改。“始悟”有“恍然”之意,此“悟”照應(yīng)開頭的“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用“知”則無醒悟的意味10.回答抓住山市變幻莫測這一特征即可。11.孤塔高聳;宮殿出現(xiàn);城郭的出現(xiàn);危樓的出現(xiàn)
四、傷仲永
1.( l)曾經(jīng) (2)完成( 3)相當(dāng)( 4)漸漸 2. C
3. 對……感到詫異 名作動 當(dāng)作賓客 以……為利 意動用法 同“攀”,牽引 通假字 以……為奇 意動用法 4.B 5.“扳”通“攀”,pān,牽,引
6(1)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2)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xué)習(xí)。
7.(1)第一階段是他幼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是十二三歲時的方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是又過七年后,他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2)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xué)”。從道理上說,是因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3)表明其家庭絕無詩禮的熏陶。(4)為后文議論鋪設(shè)了充分的基礎(chǔ)。
(5) 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變,后天的教育和學(xué)習(xí)在一個人的成長中是十分重要的。
五 1.①中午 ②通“否” ③拉 ④回頭看 2.友 太丘 友 3.無信無禮 4.C 5.B 6.敬詞③④⑥⑦⑨ 謙詞①②⑤⑧ 7略. 8.世說新語 劉義慶 南朝宋
六、1.《淮南子•人間訓(xùn)》 劉安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2.擅長、善于。 逃跑。 帶領(lǐng)。 因為。3.(1)這一損失怎么就不會變成好事呢?(2)靠近邊塞的人家,戰(zhàn)死的青壯年占十分之九。4.寓言 禍與福和可互相轉(zhuǎn)化,看待事物要持辯證的態(tài)度,要懂得努力將壞事變成好事的工作與生活方法。
看過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語段習(xí)題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