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重要知識點總結(jié)必修一(5)
高一生物重要知識點總結(jié)必修一
32、(B)細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實例
概念:已經(jīng)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實例: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快速繁殖植物。
動物克隆(多莉的誕生)
33、(A)細胞衰老的特征
(1)細胞內(nèi)水分減少,結(jié)果使細胞萎縮,體積變小
(2)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zhì)固縮,染色加深
(3)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zhì)運輸功能降低
(4)細胞色素隨著細胞衰老逐漸累積
(5)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6)呼吸速度減慢,新陳代謝減慢
34、(A)細胞凋亡的含義
由體內(nèi)外因素觸發(fā)細胞內(nèi)預存的死亡程序而導致的細胞死亡過程
35、(B)細胞衰老和細胞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細胞凋亡與疾病的關系—— 該“死”的細胞不死,不該“死”的細胞卻死了,也就是說無論凋亡過度或凋亡不足都可以導致疾病的發(fā)生。正常的細胞凋亡對人體是有益的,如手指的形成、蝌蚪尾的凋亡
細胞凋亡不足:腫瘤,自身免疫病,
細胞凋亡過度: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神經(jīng)元退行性疾病,病毒感染
不足與過度并存:動脈粥樣硬化
細胞凋亡是一個程序化過程,可以通過不同的手段在不同的階段進行干預而治療疾病
36、(B)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和惡性腫瘤的防治
1、癌細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夠無限增殖,形態(tài)結(jié)構發(fā)生了變化,細胞表面發(fā)生了變化,
2、癌細胞形成的外因主要是三類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3、原癌基因的激活,使細胞發(fā)生轉(zhuǎn)化而引起癌變。
4、一般多細胞生物體的發(fā)育起點是一個細胞(受精卵),
5、惡性腫瘤的防治:遠離致癌因子。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37、(C)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zhì)
1、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是還原糖
2、雙縮脲試劑的成分是質(zhì)量濃度為0.1 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zhì)量濃度為0.01 g/mL的硫酸銅溶液。蛋白質(zhì)可與雙縮脲試劑產(chǎn)生紫色反應。
3、蘇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顏色反應為橘黃色,蘇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顏色反應為紅色。
40、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1實驗原理(B):
酶的催化作用受溫度的影響很大,通常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度加快一倍左右,最后反應速度達到最大值。另一方面酶的化學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溫度過高可引起蛋白質(zhì)變性,導致酶的失活。因此,反應速度達到最大值以后,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速度反而逐漸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應。反應速度達到最大值時的溫度稱為某種酶作用的最適溫度。
方法步驟:
1、取3支試管,編號后各加入淀粉溶液2毫升。
2、將第l、2號試管放入37℃恒溫水浴中保溫,第3號試管放入冰水中冷卻
3、5分鐘后,向第l號試管中加人煮沸5一15分鐘的稀釋唾液l毫升;向第2、3號試管加稀釋唾液各l毫升。搖勻,
4、20分鐘后取出3支試管,各加碘化鉀-碘溶液2滴,混勻,比較各管溶液的顏色。判斷淀粉被唾液酶水解的程度,井說明溫度對唾液酶活性的影響。
PH對酶活性的影響
1、實驗原理
酶催化反應需要適宜的PH值,過酸或過堿都能使酶變性失活
2、 實驗步驟:
?、僭?~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0.5%的淀粉液2mL。
?、诩油甑矸垡汉螅蚋髟嚬苤屑尤胂鄳木彌_液3.00mL,使各試管中反應液的pH值依次穩(wěn)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別向1~5號試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進行37℃恒溫水浴。
④反應過程中,每隔1min從第3號試管中取出一滴反應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顯色,待呈橙黃色時,立即取出5支試管,加碘液顯色并比色,記錄結(jié)果。
3、比色板在某一范圍不呈蘭色,但是高于或低于最適PH時,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蘭色。說明酶的作用有一個最適PH值。
考試可能要考到的問題
(1)實驗過程為什么要選擇37℃恒溫?
在該實驗中,只有在恒溫的條件下,才能排除溫度因素對結(jié)果的干擾;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適宜溫度
(2)3號試管加碘液后出現(xiàn)橙黃色,說明什么?
淀粉已完全水解
(3)如果反應速度過快,應當對唾液做怎樣的調(diào)整?
提高唾液的稀釋倍數(shù)
(4)該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什么?
唾液淀粉酶的最適pH值是6.8,高于或低于此pH值時,酶的活性逐漸降低
41、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實驗原理(B)
葉綠體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如:丙酮(酒精)等。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
材料用具(A)
新鮮的綠色葉片(如菠菜葉片);干燥的定性濾紙,燒杯(100mL),研缽,小玻璃漏斗,尼龍布,毛細吸管,剪刀,小試管,培養(yǎng)皿蓋,藥勺,量筒(10mL),天平;丙酮,層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鈣。
方法步驟(A)
1、 取綠色葉片中的色素
2、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
(1)制備濾紙條
(2)畫濾液細線
(3)分離色素
注意: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到層析液。用培養(yǎng)皿蓋蓋上燒杯。
4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實驗原理:(B) 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都能生存,屬于間性厭氧菌
用具:錐形瓶、葡萄糖、橡皮球、NaOH、石灰水
2、步驟(A):
1、 酵母菌培養(yǎng)液的配置
2、 檢測co2的產(chǎn)生
3、 檢測酒精的產(chǎn)生
4、 實驗結(jié)果的分析
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