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文言文是語文考試里的必考內(nèi)容。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網(wǎng)絡(luò)整理的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以供大家學(xué)習(xí)。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琵琶行》并序
一、通假字
曲終收拔當(dāng)心畫(畫通劃)
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齒梳)
二、古今異義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婦(老大:古:年紀大了 今:長子、長兄等)
又聞此語重唧唧(唧唧:古:嘆息聲 今:一般指蟲鳴)
因為長句(因為:古:因此寫了 今:表原因)
暮去朝來顏色故(顏色:古:容貌 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聲(向前:古:剛才 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詞多義
(1)言
感斯人言(言: 話語)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說)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為
因為長句(v 寫、作)
初為【霓裳】后【六幺】(為:彈奏)
為君翻作【琵琶行】(為:介詞,為、替)
(4)暫
凝絕不通聲暫歇(暫:副詞,短暫)
如聽仙樂耳暫明(暫:副詞,頓時、忽然)
(5)幽
別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難(幽:形容低微,隱晦,不暢達)
野芳發(fā)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幽:昏暗)
(6)語
琵琶聲停欲語遲(語:說話,回答)
今夜聞君琵琶語(語:曲)
(7)暗
尋聲暗問彈者誰(輕聲地)
別有幽愁暗恨生(隱藏的)
偏聽則暗(糊涂,愚昧)
四、詞類活用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夜:名詞作狀語,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詞作動詞,擺酒席)
歌以贈之(歌:名詞作動詞,作詩)
商人重利輕別離(重、輕:形容詞作動詞,看重、輕視)
五、文言句式
1、倒裝句
轉(zhuǎn)徒于江湖間(于江湖間,介詞結(jié)構(gòu)作狀語,后置)
嘗學(xué)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詞結(jié)構(gòu)作狀語,后置)
2、省略句
問其人,本(是)長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彈數(shù)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動句
感斯人言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寡人之于國也》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剛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通“毋”,不要)
(2)無失其時(通“毋”,不要)
(3)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通“斑”,此處指頭發(fā)花白)
(4)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僅僅)
2.特殊詞義
(1)河內(nèi)兇(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鄰國之民不加少(副詞,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過)
(4)數(shù)罟不入洿池(細密)
3.一詞多義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食:前一個為動詞,吃;后一個為名詞,食物)
(2)數(shù)
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譯(幾,若干)
數(shù)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補黑衣之?dāng)?shù)(數(shù)目)
扶蘇以數(shù)諫故(屢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過)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彎曲)
系向牛頭充炭直(通值,價錢)
(4)勝
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盡)
驢不勝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yōu)美的)
(5)發(fā)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打開)
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派遣)
百發(fā)百中(發(fā)射)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花開)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窮兵黷武(軍事力量)
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軍隊)
草木皆兵(士兵)
4.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填然鼓之(敲鼓)
樹之以桑(種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稱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吃)
5、古今異義
(1)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古:黃河 今:泛指河流)
(2)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兇惡,厲害)
(3)棄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 今:行,走路)
(4)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古:供養(yǎng)活著的人 今:保養(yǎng)身體)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憑借 今:表示同意,認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為這樣,而意為卻 今:轉(zhuǎn)折連詞)
(7)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歸咎 今:沒有罪過)
二、文言虛詞
1.而
(1) 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表修飾:棄甲曳兵而走
(2) 連詞,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 連詞,表轉(zhuǎn)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4) 連詞,表并列: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2.其
(1) 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那”“那里”: 則移其民于河?xùn)|
(2) 代詞,作定語成分:移其粟于河內(nèi)(代河?xùn)|的)/ 無失其時(它們的)
3.之
(1)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寡人之于國也/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2) 結(jié)構(gòu)助詞,的:察鄰國之政/王道之始也
(3)襯音助詞,無義:填然鼓之/樹之以桑
⑷代詞,作賓語成分:申之以孝悌之義(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說的事)
4.焉
(1) 句末語氣助詞:盡心焉耳矣
(2) 代詞: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 指示代詞,這樣:河?xùn)|兇亦然/然而不王者
(2) 形容詞詞尾,相當(dāng)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 介詞,對于: 寡人之于國也
(2) 介詞,表比較,比: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3) 介詞,在: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斷)
(3)非我也,歲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問句
(1)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問代詞, 與“也”連用,表疑問)
(2)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疑問代詞“何”與“如”連用,表疑問)
(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疑問代詞 “何”在此表示反問)
3.省略句
(1)(寡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語“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棄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語“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當(dāng)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語“梁惠王”)
(5)(孟子)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省去主語“孟子”)
(6)(國家)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語“國家”)
(7)(王)則日:“非我也,歲也。”(省去主語“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裝句
(1)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于鄰國多,介詞賓語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義(以孝悌之義申之,介詞賓語后置)
(3)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詞賓語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勸學(xué)》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輮以為輪(通“煣”,用火烘木使彎曲)
(2)雖有其槁暴,不復(fù)挺者(通“又”,再;通“曝”,曬)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通“性”,資質(zhì),稟賦)
2.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以為,古義:把……做成;今義:認為)
(2)金就礪則利(金,古義:文中指金屬制成的刀劍等; 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博學(xué),古義:廣泛地學(xué)習(xí); 今義:學(xué)問淵博)
(4)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為 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
(5)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參:古:驗,檢驗 今:參加,參見)
(6)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 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3.詞類活用
(1) 動詞使動用法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使……彎曲)
(2) 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其曲中規(guī)(彎曲的弧度)
(3) 名詞作狀語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
(4) 名詞作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這種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 數(shù)詞作形容詞:
用心一也(專一)
4、一詞多義
(1)絕
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斷)
以為妙絕(到了極點)
佛印絕類彌勒(非常)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終止)
(2)假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憑借,借助)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與真相對,不真,假裝)
(3)聞
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聽見)
博聞強記(見聞、知識)
不能稱前時之聞(聲譽、名聲)
(4)強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強大,強健)
挽弓當(dāng)挽強,用劍當(dāng)用長(有力的弓)
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有余)
乃百強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強)
(5)望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向遠處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希望)
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圓之時,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
二、文言虛詞
1.而
?、胚B詞,表修飾: 吾嘗終日而思矣/吾嘗跂而望矣
⑵連詞,表轉(zhuǎn)折: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p>
?、沁B詞,表并列: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連詞,表承接: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連詞,表遞進: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2. 于
(1)介詞,從: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介詞,比: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3)介詞,表對象,可以不譯: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詞: 青,取之于藍(代靛青)/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代冰)
?、浦~,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⑶助詞,的: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
?、戎~,用于定語和中心詞間,無實義: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
4.焉
⑴兼詞,于之,從這里: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凭淠┱Z氣助詞,了: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斷)
(2)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斷)
(3)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斷)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為輪(分別省動詞、介詞的賓語“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省介詞“于”)
3.倒裝句
(1)青,敢之于藍,而青于藍(于藍取之、于藍青,介賓后置)
(2)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乎己參省,介賓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賓后置)
(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之爪牙、強之筋骨,定語后置)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