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2課金子教案設計(3)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2課金子教案設計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2課《金子》教學札記
第一次上《金子》,是我自己的班級帶到三年級。我們是國標本教材首輪使用的實驗區(qū),所以,自己研究完教材,閱讀了一下“教參”,我就開始上課了。沒想到,整個課堂異?;钴S,孩子們在課堂上思維靈動,閃現了一個個火花,我及時的捕捉住,寫成了一篇教學隨筆《讓體驗撥動生命之弦》,用體驗教學的理念將三個教學小片斷串連以來,并洋洋灑灑的寫了近三千字的實錄和反思,發(fā)表在《小學語文研究》上。于是,《金子》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第二年,正值我校和其他兩所學校結成了教育集團的時候,作為師傅之一,我承擔了為徒弟們開課的任務。時間緊張,我就想起了《金子》。到下一屆4班去借班上課,效果也很好。那些孩子聰明活潑,甚至讀出了我班學生沒有讀出的意思,也促進了我對這篇教材價值取向的進一步思考,我進一步思考了如何突破“理解真金”這個教學難點的策略,構思了設置情境,角色對話,層層推進的教學方法,并進一步完成了《讓體驗在生命對話中走向深入——<金子>教學設計》。沒想到,這個設計還真派上用場了:在好友相約推脫不了之后,我只能帶著《金子》來到了常熟練塘小學,和那里的老師們就文本解讀問題推敲了一番,那是2004年的秋天。
這學期初,當蘇州緊急通知各縣市推出成熟的課參加選拔時,新任教研員薛老師把其中一個機會給了我。我受寵若驚,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了《金子》。雖然這幾年我上了很多課,但是,哪一課都沒有《金子》讓我喜歡。于是,在幾位老師的幫助下,我又一次的對這篇課文進行了磨課: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層的鋪墊、每一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我都細細的琢磨,在充分的預設和多次的執(zhí)教中調整著自己的教學。到蘇州上課,我真的是滿懷信心:因為上課的學校是十多年前我在無錫讀書時就聞名的**學校。我想:我們朱棣文小學的學生尚且能上出如此濃厚的味道,更別說蘇州這樣大城市里的知名學校了??墒牵业倪\氣好像真的很差。在蘇州借班的學生文本閱讀感悟能力是我上了六七次以來從沒有見到過的。雖然我很篤定的駕馭著課堂,很扎實的引領著學生,可是,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的主人是學生。這堂課的主人們的木楞讓我狠狠的被“將”了一“軍”,心里的“木楞”好久都沒有解開。
于是,我不再害怕借班上課。我想:這么尷尬的課堂我都遭遇到了,我還怕什么?我的倔勁上來了,一時回不了頭。接連下來的“送課下鄉(xiāng)”,我兩次都選擇了這篇課文??墒牵闆r還出人意料的順利。雖然學生有時候會答非所問,但有了那次的墊底,我的耐挫力出奇的好:及時調整,放慢節(jié)奏,適當放低一些要求,引領著孩子在一點點的讀懂、讀好,讀出一點韻味來。一堂課,對于提高孩子的閱讀感悟能力,提升其語文素養(yǎng)的幫助也許微乎其微,但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這樣的課堂教學對于其他老師也許是一種很好的引領——這一點,已經在老師們的評課中得到了證實,這使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今天,我用上了一位老師給我評課時用到的一個詞:“飽滿”。我要真誠的感謝她。因為,我一直反思著這一堂課,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加以概括,一直不知道怎樣很準的表述自己的教學想法,這位老師的這個詞語,讓我一下子遇到了“知音”。
確實,語文老師,應該努力使自己的教學“飽滿”起來:
一、努力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諧的統(tǒng)一起來。
二、努力讓學生的語文知識和語言能力得到不斷發(fā)展
三、努力將學生的讀書感悟和教師的巧妙引導結合起來
四、精心成就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讓孩子的思維靈動起來
……
以上這些,是我一些粗線條的整理,接下來的時間里,我要進一步細細的咀嚼,讓每一點想法都“飽滿”起來,成就更多“飽滿”的語文課堂……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