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對孩子來說,一年級數學是學習的起始階段,這一階段學習質量的好壞,對孩子今后的學習有著無法估量的影響。作為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和孩子家長,一定要幫助他們學好數學。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guī)砣私贪嫘W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一)
課堂動態(tài)生成就是指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合作、對話、碰撞的課堂中,現時生成的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但在實踐中,不少教師卻機械的解讀了“生成”。信口開河,任意生成。非數學的“節(jié)外生枝”,無謂爭辯,擠占了學生有效的學習時間,課堂表面的熱鬧卻掩蓋不了實質的蒼白。我們關注“生成性”,不能僅停留在捕捉到教學實踐中即時生成的生動情境,充滿童趣的問題,孩子反饋的信息。要進行價值引導,那么數學課堂,如何有效生成呢?
一、精心預設,是有效生成的起點
教學是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那是否意味著不要預設,或者淡化預設?課程專家指出:新課程改革應該把握平衡,在平衡中才能使改革進一步深化。新課程改革不是對預設要求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而預設就是在課堂教學之前,根據教學目標要求,運用系統(tǒng)方法,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諸因素做分析和策劃,是如何指導學生學習探究并獲得發(fā)展的一種操作預案。新課程呼喚生成,更關注精心的預設。
1.目標預設從凝固型到滲透型
課堂教學是個準備-實施-目標達成的過程,雖然我們在每一次的教學中都會思考:這節(jié)課的目標是什么?卻很少關注目標的落實。教學設計中,目標雖然能完整地記錄三維目標的整合,可在詳細的設計中卻沒有緊密結合起來。教學目標成了一種擺設!因此設立過程性目標,將目標滲透到每一環(huán)節(jié)中,顯得很有必要。預設時要考慮怎樣在過程中,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當學生夠不著目標時,要考慮過程的再展開。預設的目標并不是不可調整的唯一行為方向、也不是行為檢測的唯一標準。課堂教學具有較強的現場性,學習的狀態(tài)、條件隨時會發(fā)生變化,當條件發(fā)生變化的時候,目標需要開放地納入彈性靈活的成分。隨著課堂的推進,教學就要合理地刪補、升降預設目標,從而即時生成目標。
2.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從單線型到多線型
這就要求教師在寫教案時,要突破對課堂框架進行程序設定-這節(jié)課什么時候進行什么環(huán)節(jié),這環(huán)節(jié)到下環(huán)節(jié)應如何度過等傳統(tǒng)備課模式,進行假設性備課,著力對課堂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從多方面進行估計,并設計出多角度、多層次的策略庫,以備在課堂中能迅速調用,包括:如何指導學生學?什么情景下適宜采用自主探索?什么情景下適宜教師講解?同一個問題,如果學生的反饋信息太容易,那該如何調整?如果學生反映太難,有怎樣調整?這個問題準備讓學生單獨回答還是集體回答?答對了應該怎樣回應?錯了,會是什么原因,又如何糾正?
3.教學時空預設從緊湊型到留白型
葉瀾曾說:“一個真正把人的發(fā)展放在關注中心的教學設計,會使師生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提供時空余地。” 然而我們的在備課時往往把學生的思維與活動束縛在周密詳盡的一個又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課堂仿佛成了一條高速運行的“流水線”。如果課前設定過多,課上學生的自由空間也許就越小。因而我以為教學的預設要通過“刪繁就簡”學習素材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探索和交流空間。如在教學“容積和容積單位”我預設理解容積含義時就設置了這三個小環(huán)節(jié):①用自己的話說出什么是容積 ②舉例中感知物體中,有些是容器,有些不是。③描述身邊物體容積。這樣的課堂設置,充分削減了許多瑣碎的提問,擴大了學生領悟、交流的空間。由于沒有紛繁的頭緒,沒有生硬的環(huán)節(jié),給師生活動留有很大空間。
二、重點關注,是有效生成的觸發(fā)點
數學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再現的是師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經常會有與課前預設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況發(fā)生。教師必須獨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時納入于臨場設計之中,巧妙運用于教學活動之中。這樣,我們的教學必將在動態(tài)生成中踏上充滿激情的行程。
1.關注新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由于認知在不斷地深化和發(fā)展。他們往往和以前的舊知識產生了不同的聯系,從而迸發(fā)出種種問題,我們要將課堂教學中這種生成的問題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如在教學“萬以內的退位減法”,在學生歸納出法則之后,再次組織學生質疑:你還有什么新問題?學生提出:2431-1641=790一題,問:我的算式十位上3減4不夠減從百位退1,如果百位上是0那怎么辦?這個問題在新授課中提出,確實讓我覺得意外。但仔細想想,知識在學生腦中不是孤立的,新舊知識時時發(fā)生著聯系,這些預設外的問題該如何對待呢?我當時由衷地表揚學生,并把這問題轉交給學生來討論。雖然當時學生的能力僅停留在解答沒有 0的退位減法,但后面緊跟著就要學習,解答這個問題不可回避。所以關注新問題不僅進促進了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更可貴的是保護了須生這種善于聯想的思維熱情。
2.捕捉新創(chuàng)意
課堂就象個網絡,學生則是網絡的節(jié)點,課堂上網絡的節(jié)點都在活動,每個學生都想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時教師更應該特別關注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如教學連續(xù)退位減法2000-426學生已經交流歸納出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仍有一位學生高舉著小手,我雖擔心課堂的節(jié)外生枝,但讓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結果,她的算法是這樣的:
1999+1
- 426
1573+1=1574
不拘一格的算式顯示了她不凡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調整原先計劃,請她介紹想法。全班同學一致認可她這種把退位減法轉換成不退位減法的可行性和獨創(chuàng)性。她的想法又刺激了其它同學的思考。又有一些同學提出了新的想法:
2000—426=1574
2000 1999
— 426 — 425
1574 1574
學生的思維火花在碰撞中閃光。我雖然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完成教學內容,但關注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發(fā)散的思維的過程和成果,有效的生成。
3.重視數學思想
新課標對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數學的思想方法是蘊涵在知識的發(fā)生、拓展、應用過程中動態(tài)生成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常結合解題策略的溝通、比較、總結中,滲透數學的思想,使數學課堂顯示出豐富的教育內涵。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小學數學思想方法主要有轉化思想、分類思想、符號思想、集合思想、統(tǒng)計思想等等,這些都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挖掘滲透。例如,圖形面積計算教學就是利用轉化概括出結論。這里的歸納,不僅使每個學生明確了不同圖形面積計算的相應方法,而且領悟到了還有比計算公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把新知轉化為舊知,再利用舊知解決新知的化歸思想方法。學生轉化思想的理解就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
三、合理駕御,是有效生成的中心點
教學過程真正呈現出動態(tài)生成的創(chuàng)新性質,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主觀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于無形的、動態(tài)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里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把握促使課堂教學動態(tài)生成的亮點和切入點。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1、學會傾聽 ,即時應答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沒有想到的“可能”,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 這時教師要善于傾聽,善于發(fā)現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問題,通過課中捕捉學生的信息,處理信息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輕松地解決課中出現的各種可能。例如我在教學認識整時,小朋友已經有了看時間的經驗了,很多學生能讀出整時,這時就即時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告訴大家嗎?假如學生讀出了鐘面時間,由于超越了老師預想,而被一句“是嗎?你真聰明!”的話巧妙擱置,那課堂教學的生成價值也就截然不同。教師要學會傾聽,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學生身上,要學會及時作出合適的應答(包括評價、追問、啟發(fā)、判斷、組織等)通過多向交往作用,推進教學進程。
2、學會整合,順勢調整
在交流互動、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過程中,來自學生的信息大多處于原生狀態(tài),往往是零星的、模糊的,這就需要老師自始至終研究學生,“選擇”學生的創(chuàng)新信息,加以匯集、豐富,形成更為綜合、完善的新認識,并引出新的開放性問題,引領學生把教學過程向更高水平推進。如教學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是,教師采用先讓學生仔細觀察量角器,通過觀察: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發(fā)現和疑問。“為什么會有內外圈?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刻度,量角器是怎么造出來的?量角器為什么是半圓的?量角器是怎么量角的?90°為什么只出現一次?”這些問題中我重點選擇了最后一個問題展開教學先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到90°的角,再引導學生發(fā)現半圈的度數是180°,順勢解答了第三個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去發(fā)現1°,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讀出各種角的度數,在讀數過程中利用學生的爭議來學習內圈和外圈,確定測量方法,最后放手讓學生自主測量,歸納方法。教學中有效的選擇了學生生成的問題,同時加以整合提煉。
3、學會等待,彈性控制
生成需要空間,空間是生成的前提條件。生成需要時間,時間是生成的必要條件。彈性控制就是為了在課堂教學中動態(tài)生成留有時間和空間,充分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在等待中,把握節(jié)奏,當教師的時間掌握與學生的整體思維速度吻合時,學生的生成達到教師的預設要求。例如在課件出示統(tǒng)計表,參加語文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學生計算的方法算出總人數:8+9=17(人)而用數數的方法算出總人數是14人。為什么算出的總人數比實際人數多出了3人呢?我便以此為契機,生成探究性問題: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研究研究,學生一開始很迷惑,討論了一會兒后,學生就有了許多精彩的看法,從探究中學會了利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優(yōu)化練習,是有效生成的延續(xù)點
練習是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溫故知新的主要途徑??梢越o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設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1、定準難度,設計開放式練習
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定準作業(yè)難度,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一些開放性練習。所謂開放性練習,是指能引起學生發(fā)散思維的一種練習或條件不充分(需補充條件),或答案不唯一。通常開放性練習主要有兩種類型:(1)“一問多答”,即一個問題不是唯一固定的答案,而是有較多個答案。如: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16厘米,它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等等。(2)“一問多思”,即一個問題的答案雖然是唯一的,但解決問題的思路不是唯一等等。通過開放練習訓練,可以有效地預防學生思維定勢,同時使學生在實踐中尋求最佳解題方法,優(yōu)化解題策略,發(fā)展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2、拓展知識的應用面,設計靈活性的練習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數學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顯得更為重要。因此,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計課堂練習時既要考慮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要體現靈活有趣。
在一次數學活動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用一張長40厘米,寬20厘米的長方形硬紙板,做一只深5厘米的長方體無蓋紙盒,這個長方體的容積最大可能是多少?”大部分學生得出了這樣一個剪法:
30×10×5=1500(立方厘米)
對此,老師不置可否,不做評價。稍頃,有一個學生站了起來,到黑板上畫出了另外一種剪法。
35×10×5=1750(立方厘米)
剪法一屬常規(guī)思路,從四個角中剪去了四個邊長為5厘米的小正方形,浪費了硬紙板,顯然不可取;剪法二材料的利用率達到百分之百。盡管剪法二在思維的深度和獨創(chuàng)性上都較方法一進了一步,但還不是最佳剪法。我在表揚了剪法二的學生,并肯定其思維靈活性的同時,指出這不是最好的方法。接著進行誘導:“在周長相等的前提下,是長方形的面積大?還是正方形的面積大?”“那么這道題,你還有別的剪法嗎?”在老師的啟發(fā)點撥下,學生創(chuàng)新的意識極大地調動了起來,終于有學生畫出了如下剪法:
20×20×5=2000(立方厘米)
學生通過練習,既可以激發(fā)求知欲望,調動學習積極性,又可以開闊視野,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了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總之課堂有效生成有賴于教師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是融于現實的教學實踐活動之中的,它的顯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在此之前長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積累,擁有教育智慧的教師是面對各種教學情境都能以種開放的心態(tài),把師生互動和探索引向縱深,使課堂再產生新的思維碰撞,從而再有所發(fā)現,有所拓展,有所創(chuàng)新,促進教學的不斷生成和發(fā)展。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二)
剛擔任一年級的數學科時,翻開教材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并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怎樣才能使學生愿意學并學好數學呢? 以下是本人從教一年級將近兩年的一點點體會:
1、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并不是一無所知,但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jié)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huán)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chuàng)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 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后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yǎng)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
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跳繩》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列算式為:2+6 (2個搖繩的,6個跳繩的),這時,有個小女孩卻膽怯怯的舉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 我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說:“有4個小男孩,4個小女孩,共有8個小朋友在玩跳繩。”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并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后,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通過這幅圖還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梢姡灰覀兡苓m時抓住機會,并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么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分類》課以后,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按什么規(guī)律把物品進行歸類的,之后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東西,叫學生扮演“商場小經理”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歸類。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三)
最初打開一的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并把知識融入到的生活當中,與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在實際中,我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方式和習慣,初步學會用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的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獨立性、互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的培養(yǎng),怎樣才能使愿意學并學好呢?
1、培養(yǎng)主動的愿望剛入學的一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所以說,他們對并不是一無所知,但對于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jié)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觀察他們新的環(huán)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后告訴:“這就是,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使對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chuàng)設活躍的氛圍和生動有趣的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 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認識了數,還為以后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yǎng)了孩子的合作習慣。再如:上《小貓釣魚》一課時,先讓觀察貓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態(tài),再讓戴上小貓的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fā)揮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引導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時,很多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跳繩》這一課時,大多生都列算式為:2+6 (2個搖繩的,6個跳繩的),這時,有個小女孩卻膽怯怯的舉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 我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說:“有4個小男孩,4個小女孩,共有8個小朋友在玩跳繩。”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并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后,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通過這幅圖還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fā),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題,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來解決問題??梢?,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并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 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么盡如人意了。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中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分類》課以后,布置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按什么規(guī)律把物品進行歸類的,之后又讓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東西,叫扮演“中。商場小經理”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歸類。這樣,使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
看過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論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