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知識點下冊筆記
學習從來無捷徑,循序漸進登高峰。如果說學習一定有捷徑,那只能是勤奮,因為努力永遠不會騙人。學習需要勤奮,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奮。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二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數學重點知識點總結
一、映射與函數:
(1)映射的概念:
(2)一一映射:
(3)函數的概念:
二、函數的三要素:
相同函數的判斷方法:
①對應法則;
②定義域(兩點必須同時具備)
(1)函數解析式的求法:
①定義法(拼湊):
②換元法:
③待定系數法:
④賦值法:
(2)函數定義域的求法:
①含參問題的定義域要分類討論;
②對于實際問題,在求出函數解析式后;必須求出其定義域,此時的定義域要根據實際意義來確定。
(3)函數值域的求法:
①配方法:轉化為二次函數,利用二次函數的特征來求值;常轉化為型如:的形式;
②逆求法(反求法):通過反解,用來表示,再由的取值范圍,通過解不等式,得出的取值范圍;常用來解,型如:;
④換元法:通過變量代換轉化為能求值域的函數,化歸思想;
⑤三角有界法:轉化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數,運用三角函數有界性來求值域;
⑥基本不等式法:轉化成型如:,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公式來求值域;
⑦單調性法:函數為單調函數,可根據函數的單調性求值域。
⑧數形結合:根據函數的幾何圖形,利用數型結合的方法來求值域。
高二數學重要知識點整理
不等式的證明
(1)不等式證明的依據
(2)不等式的性質
(3)重要不等式:①|a|≥0;a2≥0;(a-b)2≥0(a、b∈R)
②a2+b2≥2ab(a、b∈R,當且僅當a=b時取“=”號)
2.不等式的證明方法
(1)比較法:要證明a>b(a0(a-b<0),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比較法.
用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步驟是:作差——變形——判斷符號.
(2)綜合法:從已知條件出發(fā),依據不等式的性質和已證明過的不等式,推導出所要證明的不等式成立,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綜合法.
(3)分析法:從欲證的不等式出發(fā),逐步分析使這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條件,直到所需條件已判斷為正確時,從而斷定原不等式成立,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分析法.
證明不等式除以上三種基本方法外,還有反證法、數學歸納法等.
高二年級數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導數是微積分中的`重要基礎概念。當函數=f(x)的自變量x在一點x0上產生一個增量Δx時,函數輸出值的增量Δ與自變量增量Δx的比值在Δx趨于0時的極限a如果存在,a即為在x0處的導數,記作f'(x0)或df(x0)/dx。
導數是函數的局部性質。一個函數在某一點的導數描述了這個函數在這一點附近的變化率。如果函數的自變量和取值都是實數的話,函數在某一點的導數就是該函數所代表的曲線在這一點上的切線斜率。導數的本質是通過極限的概念對函數進行局部的線性逼近。例如在運動學中,物體的位移對于時間的導數就是物體的瞬時速度。
不是所有的函數都有導數,一個函數也不一定在所有的點上都有導數。若某函數在某一點導數存在,則稱其在這一點可導,否則稱為不可導。然而,可導的函數一定連續(xù);不連續(xù)的函數一定不可導。
對于可導的函數f(x),xf'(x)也是一個函數,稱作f(x)的導函數。尋找已知的函數在某點的導數或其導函數的過程稱為求導。實質上,求導就是一個求極限的過程,導數的四則運算法則也于極限的四則運算法則。反之,已知導函數也可以倒過來求原來的函數,即不定積分。微積分基本定理說明了求原函數與積分是等價的。求導和積分是一對互逆的操作,它們都是微積分學中最為基礎的概念。
設函數=f(x)在點x0的某個鄰域內有定義,當自變量x在x0處有增量Δx,(x0+Δx)也在該鄰域內時,相應地函數取得增量Δ=f(x0+Δx)-f(x0);如果Δ與Δx之比當Δx→0時極限存在,則稱函數=f(x)在點x0處可導,并稱這個極限為函數=f(x)在點x0處的導數記為f'(x0),也記作'│x=x0或d/dx│x=x0
高二數學知識點下冊筆記相關文章:
高二數學知識點下冊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