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念劉和珍君》知識點大全精選
本文題為《記念劉和珍君》,但是筆之所及并非限于劉和珍一人,通讀全文,看看作者的筆觸涉及到哪幾類人?對每一類人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念劉和珍君》知識點大全精選,希望大家喜歡!
《記念劉和珍君》知識點大全精選一
1、本文的大體脈絡(luò)是怎樣的?
通觀全文,作者悲和憤兩股情感的烈焰,無處不在迸發(fā),無處不在燃燒,升騰交織,無可抑制。追悼會的氣氛,程君的發(fā)問和要求,引起對烈士的痛心的憶念,并且激起對殺人者的滿腔仇恨和憤怒的揭露控訴。同時,作為革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終沒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對慘案的經(jīng)驗教訓進行了沉痛的總結(jié),對烈士的死難意義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發(fā)展和文章結(jié)構(gòu)上的大體脈絡(luò)。
2、本文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
文章第一、二、三部分,側(cè)重于悲痛的憶念、哀悼;第四、五部分側(cè)重于憤怒的揭露控訴;第六部分側(cè)重于對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三者交錯融匯,始終統(tǒng)一于“記念”這一中心。
3、本文的思想意義是什么?
本文的內(nèi)容,其實是對“三·一八”慘案的述評。魯迅憤怒地控訴段政府虐殺愛國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無恥的流言。他無比沉痛地悼念劉和珍等遇害者,奉獻他的悲哀和尊敬。魯迅一方面告誡愛國青年改變斗爭的方式,一方面頌揚“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頌揚她們的勇毅,激發(fā)人們“更奮然而前行”。
作者記念一個劉和珍,評述的是“三·一八”慘案整個歷史事件,要理解這篇課文,應(yīng)首先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義。
4、怎樣從理清思路入手來解讀難句?
遇到難句,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這樣就容易理解了。根據(jù)語境揣摩語句的含義,就是根據(jù)思路去解讀。理清思路是閱讀理解的一把鑰匙。例如:
?、拧罢娴拿褪?,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p>
從思路上看,這里說的是記念死難者應(yīng)取的態(tài)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奮斗者理想的人格。從悲哀、憤懣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視”,是思想感情的飛躍,要做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這樣,中國才有得救的希望。他們當然要承受超乎尋常的哀痛,但是為改變慘淡的人生,創(chuàng)造幸福的人生,他們本身也是幸福者。
?、啤拔叶盟ネ雒褡逯阅瑹o聲息的緣由了?!?/p>
“緣由”就是反動統(tǒng)治者不但極端兇殘地_民,而且還用文的一手,進行嚴酷的思想統(tǒng)治。作者的思路是從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反革命的兩手是中國歷反動統(tǒng)治者慣用的手法,屠刀加箝口術(shù),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無聲息,衰弱不振。
⑶“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輾轉(zhuǎn)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中_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lián)軍的懲創(chuàng)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p>
“偉大”指三個女子偉大?!皬娜莸剌氜D(zhuǎn)”是概括她們互相救助的情況。如此沉勇如此友愛,其精神之偉大確實令人驚心動魄。“槍彈的攢射”給兇殘的執(zhí)政府以辛辣的嘲諷。屠戮婦嬰與懲創(chuàng)學生,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慘案。在三個女子從容沉勇友愛的偉大精神反襯下,中外殺人者顯得更加卑劣兇殘?!皞タ儭薄拔涔Α笔撬麄冏约旱目湟?,魯迅用這兩個詞,當然是反語。
?、取捌埢钫咴诘t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茍活”,茍且圖生存的意思。“茍活”是魯迅的自我貶抑,說明他對自己的解剖確實到了無情的地步,他不惜貶抑自己來映襯劉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實魯迅是大智大勇的真的猛士?!罢娴拿褪俊笔紫仁亲髡叩淖晕也邉睢M瑫r,這又是戰(zhàn)斗的號召,魯迅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像他一樣,看到希望,為希望所鼓舞,奮然前行。
本句的“茍活者”與第三部分“茍活”一語相對照,但范圍擴大了。本句肯定了劉和珍犧牲對兩類人(“茍活者”和“真的猛士”)所起的積極作用,抒發(fā)了崇敬之情,表現(xiàn)了決意奮進、義無反顧之意。
?、伞拔覍⑸钗哆@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于逝者的靈前。”
本句既承接上文,也引起下文?!斑@”所指的主要是:對反動軍閥和所謂學者文人的無情揭露,對血的教訓的冷靜總結(jié),以及自己絕不妥協(xié)的抗爭精神。
?、省霸谒氖啾缓Φ那嗄曛?,劉和珍君是我的學生。學生云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現(xiàn)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我應(yīng)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她不是‘茍活到現(xiàn)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p>
引號明確了“茍活到現(xiàn)在”所修飾的中心詞是“我”,而不是“學生”。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說,劉和珍的確是自己的學生;另一方面又說但與她的偉大的犧牲精神相比,自己不過是“茍活者”。這樣寫,是對第一部分“程君”那段話從另一方面的補充,即自己并不是以一個老師的身份來給一個喜歡自己文章的學生寫悼念文字,自己所悼念的其實是一位真的猛士。這樣寫,既把第一、二部分的內(nèi)容緊緊熔鑄在一起,又突出了魯迅對這位學生極高的崇敬。這種崇敬之情貫穿于第三、四、五部分的記敘,至第七部分的議論進一步發(fā)揮??傊揪渲幸柶饛娬{(diào)作用,表現(xiàn)了作者對烈士的崇敬之情,也表現(xiàn)了作者以死難烈士為榜樣,英勇奮斗的強烈愿望。劉和珍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作者為此感到驕傲和崇敬。
?、恕皢韬?,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
這是總收全文的一句,是全文思路的收束。對于“此”所概括的內(nèi)容,既有對敵人的控訴、揭露,又有對烈士的崇敬和悼念;既有對“三·一八”慘案的評價,又有自己奮然前行的斗志。即“此”涉及對烈士的崇敬,對其犧牲精神的評價,對其斗爭方式的總結(jié),對反動軍閥的憤怒聲討,對所謂學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對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奮然前行的決心等等。
5、從表達方式上看,本文寫法有何特點?
本文采用了敘述、議論、抒情三種表達方式相結(jié)合的寫法。敘事簡練,清楚地寫出了劉和珍思想性格的特點和壯烈犧牲的情景;議論深刻,有力地揭露出_反動本質(zhì),總結(jié)了對敵斗爭的經(jīng)驗教訓;抒情強烈,頌揚了烈士的崇高精神,抒發(fā)了自己的無限悲憤之情。三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相互交錯,融于一體,使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高度的說服力。
《記念劉和珍君》知識點大全精選二
一
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zhí)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在禮堂外徘徊,遇見程君,前來問我道,“先生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么沒有?”我說“沒有”。她就正告我,“先生還是寫一點罷;劉和珍生前就很愛看先生的文章。”
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編輯的期刊,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之故罷,銷行一向就甚為寥落,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yù)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雖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卻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夠相信真有所謂“在天之靈”,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現(xiàn)在,卻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我只覺得所住的并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難于呼吸視聽,那里還能有什么言語?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diào),尤使我覺得悲哀。我已經(jīng)出離憤怒了。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于逝者的靈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shè)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已有兩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三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劉和珍君是我的學生。學生云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現(xiàn)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我應(yīng)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她不是“茍活到現(xiàn)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為我所見,是在去年夏初楊蔭榆女士做女子師范大學校長,開除校中六個學生自治會職員的時候。其中的一個就是她;但是我不認識。直到后來,也許已經(jīng)是劉百昭率領(lǐng)男女武將,強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著一個學生告訴我,說:這就是劉和珍。其時我才能將姓名和實體聯(lián)合起來,心中卻暗自詫異。我平素想,能夠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無論如何,總該是有些桀驁鋒利的,但她卻常常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賃屋授課之后,她才始來聽我的講義,于是見面的回數(shù)就較多了,也還是始終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待到學?;謴?fù)舊觀,往日的教職員以為責任已盡,準備陸續(xù)引退的時候,我才見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見。總之,在我的記憶上,那一次就是永別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zhí)政府請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說衛(wèi)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shù)百人,而劉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于這些傳說,竟至于頗為懷疑。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于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還有一具,是楊德群君的。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_”!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五
但是,我還有要說的話。
我沒有親見;聽說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請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誰也不會料到有這樣的羅網(wǎng)。但竟在執(zhí)政府前中彈了,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創(chuàng)傷,只是沒有便死。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仆;同去的楊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還能坐起來,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于是死掉了。
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沉勇而友愛的楊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只有一樣沉勇而友愛的張靜淑君還在醫(yī)院里呻吟。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zhuǎn)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lián)軍的懲創(chuàng)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
但是中外的殺人者卻居然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臉上有著血污……
六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請愿。人類的血戰(zhàn)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jié)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當然不覺要擴大。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縱使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陶潛說過,“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碧饶苋绱耍@也就夠了。
七
我已經(jīng)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于我的意外。一是_竟會這樣地兇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于去年的,雖然是少數(shù),但看那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jīng)屢次為之感嘆。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shù)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于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
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
四月一日
發(fā)表于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故事會》周刊第七十四期
選自《華蓋集續(xù)編》(《魯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記念劉和珍君》知識點大全精選三
一、注意下列詞語的讀音
寥liao落 長歌當dang哭 菲fěi薄 躊chou躇chu(躕) 詫cha異 桀jie驁ao
賃lin屋 不憚dan 攢cuan射 喋die血 尸骸hai 緋fēi紅 浸漬zi
二、掌握下列字形
斐然 翡翠 悱惻 誹謗 慘淡 淋漓 洗滌 造化 黯然 噩耗 推測
虐殺 衰亡 欣然 呻吟 輾轉(zhuǎn) 屠戮 懲創(chuàng) 抹殺 蜚短流長
屢次 氣概 勇毅 干練 編輯 徘徊
三、詞語解釋
1殞身不恤:犧牲生命也不顧慮。
2長歌當哭:以放聲歌詠代替哭泣,多指用詩文抒發(fā)胸中的悲憤。
3驚心動魄: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4百折不回:無論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志堅強。也說百折不撓
《記念劉和珍君》知識點大全精選四
一、基礎(chǔ)部分
1.下面詞語的解釋和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倭嚷?liào):稀少,冷落。②長歌當哭(dānɡ):用寫文章代替哭泣。③菲薄(fěi):顏色很淡。④廣有羽翼(yì):到處都有幫兇。⑤不憚(dàn):不忌諱。⑥喋血(dié):血流滿地。⑦攢射(cuán):集中射擊。⑧干練(ɡān):又有才能又有經(jīng)驗。⑨屠戮(lòu):_⑩浸漬(zì):浸潤,滲透。
A.①③④⑦B.②⑤⑥⑩C.④⑥⑦⑩D.④⑤⑦⑧
答案:C
解析:①“寥”應(yīng)讀“l(fā)iáo”;②“當”應(yīng)讀“dànɡ”;③“菲薄”應(yīng)為“微薄”;⑤不憚:不怕;⑧“干”應(yīng)讀“ɡàn”;⑨“戮”應(yīng)讀“l(fā)ù”。
2.下列詞語的書寫,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欣然前往黯然泣下陰謀鬼計殫精竭慮
B.肆無忌憚編緝期刊啖以重利致命創(chuàng)傷
C.桀驁不馴人生殘淡不屈不撓慘淡經(jīng)營
D.流言蜚語時光流逝洗滌舊跡砥礪意志
答案:D
解析:A.“鬼”應(yīng)為“詭”;B.“緝”應(yīng)為“輯”;C.“殘”應(yīng)為“慘”。
3.依次填入下列空白處的詞語,正確的一組是()
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編輯的期刊,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之故罷,銷行一向就甚為__________,然而在這樣的生活__________中,__________預(yù)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A.冷落困難欣然B.寥落艱難毅然
C.稀少艱苦居然D.寥落艱難居然
答案:B
解析:居然:表出乎意料;欣然:高興的樣子;毅然:剛毅果斷。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
A.你們這些十七八歲的中學生,正值豆蔻年華,要努力學習才是。
B.黃山怪石、青松千姿百態(tài),真是巧奪天工,令人贊嘆不已。
C.他對這問題的一些過激看法,不能不說是失之偏頗的。
D.普通美國人的理智舉動讓人感慨贊許,相比之下,美國那些不以賴賬為恥,反而振振有詞的政客們則只能叫人貽笑大方。
答案:C
解析:A.“豆蔻年華”形容女子十三四歲;B.“巧奪天工”形容人工的精彩勝過天然,不能用于自然物;D.“貽笑大方”指讓有見識的內(nèi)行見笑,此處使用與前面的“叫人”重復(fù)。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語意明確的一句是()
A.趙校長說,全體教師要把工作重點都放在教學上。
B.我校將舉行校規(guī)模的校級運動會,各班班委要作好各項準備工作。
C.機場雷達失靈同飛機能否安全降落關(guān)系極大。
D.去買蘋果的時候,小個的孩子都不要,專挑大個兒的。
答案:B
解析:A.語序不當,將“都”移至“要”前;C.前后不一致;D.有歧義。
6.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李清照紀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a:“大明湖畔,b,故居在垂楊深處;c,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弊x后頓然喚起人們對這位婉約詞家的懷念。
A.a.郭沫若撰題了紀念堂的門聯(lián)b.趵突泉邊c.漱玉集中
B.a.郭沫若撰題了紀念堂的門聯(lián)b.漱玉集中c.趵突泉邊
C.a.紀念堂的門聯(lián)為郭沫若撰題b.漱玉集中c.趵突泉邊
D.a.紀念堂的門聯(lián)為郭沫若撰題b.趵突泉邊c.漱玉集中
答案:D
解析:引文為直接引用,陳述對象為紀念堂,故先排除A、B兩項。再由對偶知識排除C項。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_人類的血戰(zhàn)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jié)果卻只是一小塊,但_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當然不覺要擴大。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縱使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陶潛說過,“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碧饶苋绱?,這也就夠了。
7.選出對第一段判斷錯誤的一項()
A.“街市依舊太平”,是指街市之上依舊像過去那樣平和、安定。
B.“不算什么”寫出了_菅人命的兇殘本性。
C.“無惡意的閑人”“有惡意的閑人”本質(zhì)是不同的,但作者對他們都給予憤恨之情。
D.“總覺得很寥寥”,是極言意義很少,但并不是說沒有。
答案:A解析:A.應(yīng)理解為政治形勢、社會狀況沒有改變。
8.選出對第一段語句關(guān)系判斷錯誤的一項()
A.“不過”是對前面的轉(zhuǎn)折。
B.“至于”表示對前面的遞進。
C.“因為”是對“很寥寥”的解說。
D.“更”表示對前句的遞進。
答案:B
解析:B.應(yīng)表并列,引出新的話題。
9.選出對第二段判斷錯誤的一項()
A.“當然”在這里是“一定會”的意思,表明作者相信烈士的死難一定會影響生者。
B.“浸漬”,形象地寫出影響之深。
C.“微笑的和藹的舊影”應(yīng)泛指一切革命者,即“真的猛士”。
D.“倘能如此”中的“此”應(yīng)指代“托體同山阿”。
答案:C
解析:C.應(yīng)指“三一八”慘案中流血犧牲的革命者。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10.這一段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反復(fù)對偶反問B.反復(fù)排比反問
C.反復(fù)對偶設(shè)問D.排比擬人夸張
答案:A
解析:沒有使用“排比、擬人、設(shè)問”的修辭方法。
11.“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中的“緣由”所指的具體內(nèi)容是()
A.類似“三一八”的慘案時有發(fā)生。
B.一方面是反動政府的血腥_另一方面是反動文人的_弄。
C.由于_于強大,人民的反抗常常遭到血腥_
D.由于御用文人的反動宣傳愚弄了民眾。
答案:B
解析:B.概括全面。
12.對“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這個句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點明擺在中華民族面前的路只有兩條,或“爆發(fā)”,或“滅亡”。
B.既有對_警告,更有對“后死者”的呼喚和鼓舞。
C.重點強調(diào)沉默的結(jié)果必須是爆發(fā)。
D.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當時的思想局限性,認為中華民族已是衰亡民族,不可能在沉默中爆發(fā)。
答案:D
解析:D.作者強調(diào)“爆發(fā)”。
13.對上面這一段話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時間副詞“已”和程度副詞“尤”聯(lián)用表示遞進關(guān)系,表示流言更使作者憤慨。
B.“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這是作者面對慘案過后的沉默無聲的社會現(xiàn)實發(fā)出的感慨,表達出強烈的憤懣之情。
C.火山噴發(fā)式的議論性抒情,是作者憤怒感情發(fā)展到極點時的宣泄。
D.面對“慘象”和“流言”,作者內(nèi)心是復(fù)雜的,有憤怒,有哀痛,也有幾分無奈。
答案:D
解析:D.“有幾分無奈”分析不當。
《記念劉和珍君》知識點大全精選相關(guān)文章:
《記念劉和珍君》知識點大全精選
下一篇:語文《小狗包弟》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