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飛向太空的航程》教案大全
《飛向太空的航程》是高一語文必修<一>“溝通與應用”板塊中的一篇通訊。通訊是新聞體裁的一種,它除了具有新聞真實性、及時性的特點外,還有生動性、完整性和評論性的特點。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飛向太空的航程》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語文《飛向太空的航程》教案大全一
《飛向太空的航程》教學設計
一、課題:《飛向太空的航程》
二、課時:一課時
三、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分析文章的層次與脈絡結構,提高分析長篇新聞的能力;
2、能力目標:繼續(xù)學習新聞的寫作特色和方法,學習擬定標題和撰寫導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多關心國家大事,感受中國人在航天事業(yè)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激發(fā)其民族自豪感,使之樹立為祖國繁榮發(fā)展而努力學習的信念。
四、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耐心閱讀較長篇幅新聞,整體把握文章脈絡、線索,獲取有用信息;
2、引導學生多關心國家時事政治,培養(yǎng)其多讀報紙,增長見聞的好習慣。
五、教學難點:
1、體會本新聞的寫作特色:標題的雙重含義,背景材料占導主體地位,首尾圓合型結構;
2、初步學習撰寫新聞,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的模仿與創(chuàng)新。
六、教學方法:材料分析整合法、引導法
七、教具:彩圖系列《嫦娥奔月》、《萬戶飛天》、《“神六”雙雄》、《太空風光》
八、教學課型:略讀、導讀課
九、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遠古時期的嫦娥奔月,到敦煌的飛天壁畫,屈原的仰望宇宙發(fā)天問,再到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聞名中外的“愛國飛行師“馮如……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飛天夢已經做了幾千年。(邊講解邊展示彩圖,讓學生輪流傳閱)然而,只有到了今天,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國人才能親眼目睹這一夢想的實現。當舉國歡慶“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中國自己的航天員飛向太空的時刻,我們更多的是喜悅和自豪,卻很少知道夢想到底是如何變成現實的。今天,我們有幸了解到這個歷程,解開先前的種.種疑惑。那么,就讓我們馬上進入《飛向太空的航程》的學習,領略我們期待已久而驕傲自豪的“飛天”歷程。
(二)整體把握,理清文章脈絡:找出導語、主體、結尾部分。
導語:(1—3)點明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場面,具體說明“神五”發(fā)射時間、地點、意義。(描述式+評論式)
主體:(4—26)敘述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人的“飛天”航程。(時間為線索,特點為“時間為經,事件為緯”)?
航1957年,蘇聯(lián)發(fā)射衛(wèi)星,激勵中國也立項研究;
1958年,毛澤東提出“人造衛(wèi)星”計劃,專家學者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方案;
天1960年,第一枚液體火箭發(fā)射成功(關鍵)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成功升空/“長征”一號火箭首發(fā)成功
大1980年,返回式衛(wèi)星和原蘇聯(lián)的飛船重量相當
1986年,“863”計劃出臺
事1992年,作出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戰(zhàn)略決策
1999——2002年,“神舟系列(一至四號)”成功飛天?
記2003年,“神五”成功飛天,楊利偉順利進入太空
結尾(27—30)呼應開頭,回到導語重點內容——中華民族迎來飛天夢圓的時刻!
?(干凈利落、突出中心、深化主題、錦上添花)
(三)情感教育指導:引導學生了解成就的背后是無盡的艱辛與數不清的付出,我們在激動與興奮之余,要多想想那些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以及集體力量的可貴。
?1、那些已經載入史冊的光輝讓我們重溫了成功的自豪與喜悅,但是有位教授的話讓我們感慨良深:“為了這一天,我們付出了很多?!痹谶@里,“我們”主要指的是誰?“付出了很多”到底又是付出了些什么呢?
明確:“我們”——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員、航天員……
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付出”——智慧和心血、精神和個人力量……
點評:他們將幾千年來民族的夢想變成了現實,用自己的努力和心血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奇跡,譜寫了一曲飛天壯歌。曾經有那么多樸實無華卻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敲打著我們的心靈:
?⑴“神四”發(fā)射時工作人員為了扶住即將傾斜的儀器而雙手嚴重受傷亦無怨無悔;
?、啤胺堑洹备綦x時期的電話指揮、堅決不下火線,保證“神五”的成功發(fā)射;
所以,我們要為他們鼓掌,要感謝他們的付出。這倒是讓我們想起了魏巍作品中的一句話:“他們是最可愛的人?!蔽覀兛磥恚麄儾粌H是最可愛的人,還是最敬業(yè)、最偉大、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人。
2、航天事業(yè)的成功離不開一系列強而有力的保障,除了技術與人員的投入以外,其實還需要什么呢?(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提及的知識進行再深入思考分析)
明確:⑴國家領導人的正確領導和決策。如:毛澤東的“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鄧小平的“863計劃”、江澤民的“下決心搞載人航天”等關鍵時刻作出的正確決策,極有力地推動了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
?、坪駥嵉奈镔|基礎——強而有力的物質保障。這是離不開改革開放,更準確來說是離不開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出一切物質財富的全國勞動人民。沒有經濟實力,根本談不上航天工程近十億的經費。夢想的實現,沒有勞動人民的付出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過去就是因為經濟跟不上而無奈地讓飛天夢想塵封在一張張構圖中;如今終于有條件實現了,是因為經濟與綜合國力的提升。所以說,正如一首歌曲所唱的:“軍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焙教焓聵I(yè)的成功,有國家的功勞,更有人民的功勞。
小結: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要具體指出誰的功勞最大,確實很難,應該說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說這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有理想的民族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我們社會主義新中國里的一個建設成就。老師相信高一(3)班也將會是這樣的集體,將來書寫一個個令人欣喜的成就,最終邁向高考成功的彼岸。希望當你們邁向大學校園的時候,會記得向老師報個喜訊。(笑)
(四)探討文章的寫作特色:作為新聞報道,忠實地傳遞現場信息是其不容推卸的責任,但是這篇新聞關于“神五”升天的現場報道似乎不多,更多的篇幅讓給了背景材料——中國航天史的敘述,僅在首尾談及現實場景——“神五”升天。這樣的新聞是不是有點不像新聞了?你怎么理解這樣的寫法呢?可以回想前面幾篇新聞(特別是《別了,“不列顛尼亞“》)的寫作特色,結合本文思考。
?預設:補充過去的重要事件更有說服力/?把更多的背景放進文章使文章更有歷史厚實感/?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航天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理解能力)?
明確:⑴背景材料雖然不一定是最新的消息,但是對于補充說明新聞事實有很大作用,是新聞報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文的大篇幅敘述中國航天史,是建立在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基礎上,面對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會擁有自豪感,同時也迫切想知道當中的一些細節(jié),想更深入地了解這個艱辛的歷程到底是怎樣的。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提供了翔實的資料以及一些首次披露的資料,且把資料以歷史的形式系統(tǒng)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這對于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無疑是及時的,這就體現了本篇新聞的價值所在。另外,這種狂歡之中的冷靜回顧,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義更加突出,從而反映出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們認識到“神舟”五號發(fā)射的成功是中國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們的目光不應該只是關注現實的場景,還需了解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歷史的深處,把事件放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去考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⑵文章的結構分析:首尾圓合型的結構
“神五”發(fā)射是重大新聞,關于它的現場報道千千萬萬,如果只把目光聚在這個現實場景上,那就沒有太大的特色了。作者寫這篇文章時,在安排結構上巧動腦筋,以飛船發(fā)射作為線索,以“神五”發(fā)射為引子巧妙地回顧了中國航天史,讓讀者較全面地了解有關信息后,又以“神五”的發(fā)射作為結束。這樣,首尾都是最新消息,體現出新聞的時效性,中間部分合理安排背景材料補充說明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就使得文章的內容充實,結構合理了。這樣首尾呼應的寫作結構又叫“首尾圓合型的結構”,形成了一個。我們知道,給人的感覺是和諧、圓融、平穩(wěn)的,在中國文化中,它也代表著一些特殊的含義,特別是和諧圓融,它正是不少人所追求的完美的象征。所以,這篇文章也就給人舒適平穩(wěn)的感覺了。
(五)綜合全文,理解標題——“飛向太空的航程”?的雙重含義。
明確:其一,本文要傳達的新聞事實是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飛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標題可認為實指“神舟”五號飛船發(fā)射的過程。
其二,中國的航天夢經過幾千年不懈努力終于取得了成功,標題也喻指這一探索過程。
點撥:俗話說:“畫龍還須巧點睛?!比绻褜懳恼卤扔鞒伞爱孆垺?,那么擬題就是“點睛”,這對于新聞來說就更為明顯,因為新聞的最大目的是供人閱讀,標題的吸引度往往決定了文章的閱讀率,所以標題就是新聞的“眼睛”。新聞界有個“三分之一時間寫標題,三分之一時間寫導語,三分之一時間寫主體”的說法,可見新聞標題、導語、主體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分析了文章的這三個部分,希望大家能從中吸取經驗,在后面的新聞寫作練習中得到啟發(fā),鍛煉出自己的新聞寫作水平。
(六)古有屈原發(fā)天問、嫦娥奔月宮,今有國人赴太空、飛天夢終圓。這個偉大的夢想,經過無數人的努力,終于成為了現實,這是我們的驕傲,也是對于我們的激勵。在最近的“珠海航展”上,“神五”、“神六”的3位航天英雄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透露:目前包括他們3位在內的多位宇航員都在接受“神七”的選拔訓練?!吧衿摺币笥詈絾T在太空出艙活動,因此選拔要求將比以往更加嚴格。但是,所有的宇航員都無怨無悔,認真刻苦地接受著所有的訓練和挑戰(zhàn),這也說明了我們的航天事業(yè)要邁向高峰,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和英雄。那么,這個目標交給了誰呢?那就要靠在座各位同學的努力和進取了。
十、作業(yè)布置:
1、課外再找資料,補全“中國航天大事記”;
2、本文語言看似樸實平淡,但常常隱含著作者的感情傾向。請你找找?guī)в凶髡吒星閮A向的句子,品味當中的情感,學習這種含蓄而有韻味的筆法。
十一、板書設計:
導語(1—3)“神五”成功發(fā)射場面、意義
?首尾圓合型結構主體(4—26)中國航天大事記(見前面部分)
結尾(27—30)“神五”成功發(fā)射——一個民族的飛天夢想終于實現
十二、教學后記:
1、思路清晰,表達順暢。備課功夫充足,思路清晰,內容熟悉,鉤連恰當,指點細膩到位,板書清晰明了。能夠跟隨著自己的計劃進行教學,密切聯(lián)系時事進行補充講解,使課堂教育充實而有說服力,很好地帶動學生對課文正確把握。不足的是表達順暢之暴露出語言有時過于累贅,拖泥帶水的弊病,應注意“過猶不及”的道理,適當修飾授課用語,使之簡潔到位,不顯得過滿、過實。
2、情感教育準確,學生反映踴躍。能夠在課堂上把情感教育和愛國知識教育緊密結合,擺脫枯燥說教模式,以親切的感染力制造合適的氣氛,感情豐富飽滿,帶動學生接受一次生動形象的愛國情感和價值觀教育,效果明顯。學生紛紛響應,回答眾志成城,真切誠懇。
3、講解編排仍需多多琢磨。一份好教案,一堂好課除了問題設計合理,講解細膩,指點中肯外,還需要特別注意步驟之間的順序編排。本次授課的標題含義理解步驟放在課文進入時,學生不容易領悟,若放在課文總結時探討,相信學生的理解會更透徹。
4、分析銜接過于平淡,語言音調起伏不明顯。語言的區(qū)分度是引起聽課者興趣,加深其理解和把握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應該恰當運用好這手段調動學生的聽課積極性,制造不同程度的起伏,保持課堂的活躍性。自己過于平實的語調,使課堂的步驟銜接不甚明顯,有點影響課堂末段的聽課效果。
5、操控課堂能力仍有待提高。課堂開始階段的圖片導入由于圖片數量有限,課堂稍微有點混亂,學生注意力有些分散。授課過程中偶有學生出現分心、竊竊私語的情況,自己操控能力不足,未能作出很有效的管制。必須加強自己的課堂組織管理意識,使自己熟練地掌握堂上的主動權。同時,要多留心學生的表情和反應,以便恰當地對難題多作講解,對容易問題輕輕帶過,提高授課效率,做到“一切為了學生”。
6、心態(tài)要放松,笑容要更多。多注意自己上課的表情,盡量放松心情,給學生更多的感染力,切忌表情過度嚴肅過度繃緊。適當添加笑容,以既親切又吸引學生的方式進行有效的授課。
《飛向太空的航程》教學設計與反思
語文《飛向太空的航程》教案大全二
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神舟”五號升天的相關事宜,關注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
2、引導學生了解新聞稿的基本結構特征,整體把握本文的結構。?
3、培養(yǎng)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關注本文所涉及的歷史背景材料,體會這種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寫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以一代代航天人的默默奉獻精神為榜樣,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為民族騰飛奉獻自己的力量。
2、引導學生養(yǎng)成關注時事、關注科技進步的習慣,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新聞稿的基本結構特征,整體把握本文的結構。
2、?關注本文所涉及的歷史背景材料,體會這種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點撥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預習提綱?
1、?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報紙查找有關“飛天”的資料。?
2、閱讀《系統(tǒng)集成》56頁、59頁,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和“中國航天大事記”
3、?仔細閱讀課文,思考本文標題的含義。?
3、?篩選新聞主體部分的重點內容。?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 PPT展示“天宮一號”的圖片及其發(fā)射過程的視頻)
天宮一號(Tiangong-1)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3秒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
它的發(fā)射,標志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zhàn)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按照計劃,神舟八號、神州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將在兩年內依次與天宮一號完成無人或有人交會對接任務,并建立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
(回顧:)楊利偉——第一個圓了中華民族幾千年飛天夢的人!2003年10月15日中國成功發(fā)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飛船。2005年、2008年又相繼發(fā)射第二艘、第三艘載人飛船“神6”“神7”。
?遠古時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話,敦煌也有飛天壁畫,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做著飛天夢。 也只有到了今天,隨著中國國力的富強,科技水平的提高,國人才能親眼目睹這一夢想的實現。當舉國歡慶“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中國自己的航天員飛向太空的時刻,我們更多的是喜悅和自豪,卻少有人知道為了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經努力了近半個世紀。
中國到底是如何讓飛天夢想變?yōu)楝F實的呢?今天讓我們走進新聞報道<<飛向太空的航程>>?,一起來了解這段艱辛而輝煌的歷程!
二、信息篩選
瀏覽課文 理清結構
齊讀課文1~3段
提問:這三段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 導語 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發(fā)射成功
分析:導語部分點明這則新聞想要傳達的最主要、最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發(fā)射,并且指明“這是人類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響的發(fā)射,它標志著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這一方面指明了這一事件的意義,同時點明這則新聞的新聞價值所在。?
(二) 了解新聞的主體部分
【過渡語:按一般新聞的常規(guī)寫法,接下來應該寫什么?
一般應很詳細地描述“神5”發(fā)射的經過,黨中央以及國人對此事的關注,飛船上天后楊利偉的所見所感等等。
那本文是不是這樣寫的呢? 那寫了什么內容?】
1、主體 回顧航天歷程。?(時間順序)
2、提問:第四段在文章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分析:后面的部分是新聞的主體,作者并沒有繼續(xù)敘述“神舟”五號飛船發(fā)射的經過,而是叉開一筆,用一個過渡段過渡到對中國航天研究史的回顧中。?
3、?學生展示自己篩選出的各時間段的航天成就。?
?、?958年5月17日,毛澤東提出“要搞人造衛(wèi)星”,拉開了我國航天事業(yè)的序幕。?
語文《飛向太空的航程》教案大全三
【教學目標】
1.鞏固新聞報道的一般結構,了解本文的層次與脈絡。
2.提高分析新聞結構的能力,嘗試寫作一般的新聞報道。
3. 感受中國人在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中的貢獻,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激發(fā)民族自豪感,樹立為祖國發(fā)展做貢獻的信念。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文章脈絡,了解新聞寫作的特點;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
【教學難點】
了解新聞報道的特點,學會寫作。
【教學方法】
《飛向太空的航程》是必修1新聞單元的最后一篇新聞報道,同時,課文是針對中國航天事業(yè)這樣一個重大題材的報道,既記錄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的壯觀場面,更著力揭示了幾代航天人近半個世紀的奮斗歷程,凸顯了國人的喜悅和自豪。
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圖片激趣法、信息歸納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學習新聞寫作,關注國家大事。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運用圖片激趣法)
遠古神話嫦娥奔月,敦煌飛天壁畫,都反映了先民對神秘天空的探尋欲望,直到萬戶做出飛天嘗試,才拉開了人類挑戰(zhàn)蒼穹的序幕。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飛天夢已經做了幾千年。然而,只有到了這一天,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國人才能親眼目睹這一夢想的實現。這一天就是201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中國自己的航天員飛向太空。讓我們馬上進入《飛向太空的航程》的學習,領略我們期待已久的“飛天”歷程。
二、回憶舊知
1、回憶新聞的一般結構:標題、導語、主體、結尾。
2、結合本單元的第一篇新聞《別了,不列顛尼亞》,理解并區(qū)分新聞中的“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
三、理清結構、熟悉內容
1、對照新聞的一般結構,理清本篇新聞的結構,完成表格:(運用信息歸納法)
讀新聞 析結構
段落 結構 內 容 1-3 導語? ?“神五”發(fā)射,舉國關注,不同凡響 ?4-26 主
體 新聞
背景? 中國航天歷史回顧? ?27-29 新聞
事實? ?“神五”發(fā)射成功 ?30 結尾? ?中華民族飛天夢圓 2、重點學習“主體”部分(運用合作探究法)
解決思考題:一、背景材料部分回顧了哪幾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二、給主體部分擬個對仗式標題。
語文《飛向太空的航程》教案大全相關文章:
10.飛向太空的航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