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的發(fā)病原因 治療尿毒癥的方法 治療尿毒癥的藥物
引起尿毒癥的原因有哪些?尿毒癥該怎么治療?治療尿毒癥的方法有哪些?尿毒癥是這幾年較流行的疾病,病發(fā)人群普遍。那么尿毒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療好呢?下面與小編一起來了解。
尿毒癥的發(fā)病原因
1、消化系統(tǒng)
體內堆積的尿素排入消化道,在腸內經細菌尿素酶的作用形成氨,可刺激胃腸粘膜引起纖維素性炎癥,甚至形成潰瘍和出血。病變范圍廣,從口腔、食管直至直腸都可受累。以尿毒性食管炎、胃炎和結腸炎較為常見。病人常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血等癥狀。
2、心、肺病變
水鈉潴留、腎缺血、腎素分泌增加引起的高血壓長期作用于心可引起心力衰竭。血液內尿素過高滲入心包和胸膜可引起纖維素性心包炎和纖維素性胸膜炎,聽診時可聽到心包和胸膜摩擦音。心力衰竭可引起肺水腫。血尿素從呼吸道排出可引起呼吸道炎癥,有時沿肺泡壁可有透明膜形成;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腔內有大量纖維蛋白及單核細胞滲出,很少中性粒細胞,稱為尿毒癥性肺炎。
3、造血系統(tǒng)
主要改變?yōu)?a href='http://m.rzpgrj.com/yangsheng/pinxue/' target='_blank'>貧血和出血。貧血原因:①嚴重腎組織損害時促紅細胞生成素產生不足。②體內蓄積的代謝產物,有些如酚及其衍生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另一些毒物如胍及其衍生物可縮短紅細胞生存期,加速紅細胞破壞并可引起溶血。③轉鐵蛋白從尿中喪失過多,造成體內鐵的運輸障礙。
4、皮膚
尿毒癥病人皮膚常呈灰黃色并有瘙癢,皮膚的顏色與貧血和尿色素(urochrome)在皮膚內積聚有關。體內蓄積的尿素可通過汗腺排出,在皮膚表面形成結晶狀粉末稱為尿素霜,常見于面部、鼻、頰等處。瘙癢的原因不清楚,可能與尿素對神經末梢的刺激有關。
5、神經系統(tǒng)
腦組織中大量尿素沉積,滲透壓增高,可引起腦水腫,有時有點狀出血和小軟化灶。毒性物質并可損傷神細胞引起神經細胞變性,血管通透性增高加重腦水腫。尿毒癥晚期病人可出現(xiàn)昏睡、抽搐、木僵、昏迷等癥狀。
常見的治療尿毒癥的方法
1、臍療
臍在胚胎發(fā)育中為腹壁最后閉合處,皮下無脂肪組織,臍下腹膜血管豐富。敷臍治療尿毒癥的方法就是將藥物敷置于臍眼或臍部,以達到治療尿毒癥的一種外治療法,由于臍與諸經相通,能使經氣循環(huán)并交通于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將藥物以循環(huán)直趨病所,從而驅除病邪,促進機體康復。本法是將大黃、附子、細辛、黃芪、益母草、車前子制成丸劑,敷于臍部,使藥物經臍進入血液,發(fā)揮藥物的作用,起到滋補脾腎、降濁排毒、消腫利水的治療作用。
2、藥浴
一般多選用易透過皮膚進入體內發(fā)揮作用的藥物,也是很好的治療尿毒癥的方法。如麻黃、桂枝、羌活、丹參、紅花、川芎、防風、細辛等,它借助藥浴水的溫熱效應,將藥物成分直接作用于體表,由于體表皮膚溫度升高,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huán),使毒物隨汗液排泄增多,故可使已經受損傷的腎臟有機會自行恢復,尿量增多,水腫消退,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目前研究表明,麻黃能改善腎血流量,紅花能改善循環(huán)功能,而起到利尿作用。由于體內水分大量排出,水腫消退,尿素氮、肌酐得以排出體外,不僅惡心嘔吐癥狀緩解,還能迅速改善高血鉀癥狀帶來的危險,起到皮膚透析的作用。
3、藥帶
用大黃、丹參、黃芪、生附子、川芎等中藥加工后,裝入腰帶樣的布袋中,纏于腰部使藥物直接作用于人體發(fā)病部位,可使經絡通暢,降邪去毒,瀉肺利水,保護腎氣,活血養(yǎng)血,化濕解毒,降低血中尿素氮、肌酐。本療法一般日夜纏縛,如影響睡眠,可在睡時取下。這種治療尿毒癥的方法流傳許久,具有操作簡便、無副反應等優(yōu)點。
治療尿毒癥的藥物
(1)飲食治療。低蛋白飲食,避免含氮代謝廢物及毒物在體內蓄積,使腎功能進一步惡化。低磷飲食,可使殘存腎單位內鈣的沉積減輕。供給足夠熱量,以減少蛋白質分解,有利于減輕氮質血癥,"一般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應占40%,脂肪應占30%~40%。
(2)治療高血壓,有效控制高血壓,可延緩病情的惡化速度,常用藥物如下:
a、利尿劑;
b、鈣離子拮抗劑;
c、β受體阻斷劑;
d、a受體阻斷劑;e.ACEI、ARB等。
(3)應用鈣離子拈抗劑,如心痛定等。
(4)口服氧化淀粉,尿毒清,腎衰寧,海昆腎喜膠囊等吸附劑,使血尿素氮下降。
(5)口服鈣劑和維生素口治療腎性骨病。
(6)增加鐵劑和葉酸的攝入有利改善腎性貧血,必要時可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
尿毒癥相關文章:
3.引起尿毒癥的原因
4.尿毒癥的飲食禁忌
6.尿毒癥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