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小麥的散文:小麥的自述
關(guān)于小麥的散文:小麥的自述
小麥的自述
一粒粒胖乎乎的小麥種子,滾進了翻開的肥沃的土壤中,開始了一場生命的輪回。大約第7天,我嫩嫩的尖芽兒鉆出了地面,慢慢地長著,看著外面這個精彩的世界。
是農(nóng)民給我創(chuàng)造了生長所必需的條件,土壤中施了充足的肥料,土壤是濕潤的,我出生在10月,秋播前下了一場透雨,這還得感謝上天的眷顧呢!
寒冷的冬天就快要來了,小麥苗快樂地生長著,我貪婪地吸收著冬日小陽春溫暖的陽光,時而伸伸懶腰,這時我已經(jīng)分出了三至五個分蘗,每個分蘗就像是我的孩子。
我生長得更茁壯了,葉子綠油油的,在這寒冷的冬天里,地面上停止了生長,而我會利用12月到來年2月這長達四五十天的時間,努力擴大自己的根系,向四面八方和深處擴大自己的領(lǐng)地,農(nóng)民說這是上閑下忙,積蓄一個冬季的能量,是為了來年更好的生長。老天又下了一場大雪,給我蓋上厚厚的被子,暖暖和和的。
陽春二月我加快了生長的速度,褪去冬裝,起身拔節(jié),孕穗開花,灌漿黃熟。我在夜里快要黎明時揚花授粉,大約10天。
農(nóng)諺說“一麥分九頭”,“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我也一樣最多時一個麥穗上要生出六七十粒麥子,一畝地播種二十斤種子,最高產(chǎn)可以達到一千四百多斤,是播種量的70倍。夏收多在六月初進行,白居易的《觀刈麥》寫道:“田間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垅黃……”這是古人為我唱的一首田園風光的贊歌。
我的家族眾多,分為早,中,晚熟多個品種,還有冬小麥和春小麥之分,我國北方是冬麥集中產(chǎn)區(qū),小麥是我國糧食作物的主導(dǎo)品種,在國計民生中佔有重要地位。
我的品種很多,上世紀五十年代,小麥條銹病大流行,西北農(nóng)大著名小麥育種專家趙宏璋敎授培育出了“碧瑪一號”優(yōu)良品種,為國家爭了光,七十年代又培育出豐產(chǎn)三號良種,在全國推廣種植三千多萬畝,成為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李振聲敎授在八十年代又培育出“小偃六號”,“小偃22”系列小麥良種,在我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上作出突出貢獻,曾獲得國家重大科技獎。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的新品種更多更好了,農(nóng)業(yè)實現(xiàn)了機械化,種植收割全部機械化,連噴藥都用上了現(xiàn)代化的無人機。
“民以食為天”,“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雖然只是一粒小小的種子和糧食,但我并不渺小,人們只要把我抓緊抓牢,時刻不放松糧食生產(chǎn),我就能為強國富民再立新功!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本文作者:楊正前
公眾號:一瓣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