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傳》觀后感1000字作文5篇
《甘地傳》觀后感1000字作文5篇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隸之邦,一個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則是不可救藥的生物之群。”這句話是革命先烈郁達夫在魯迅追悼會上說的。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甘地傳》觀后感1000字
是的,每個民族都有它的英雄,每個民族的英雄,都需要我們的尊重與愛戴。在那歷史的長河中,在那印度的土地,有著這樣一位英雄,他用他的一生,為印度人民的人權(quán),為印度的獨立事業(yè),獻出了他畢生的精力。他,就是人民心中平凡而偉大的甘地,人民心中永恒的“圣雄甘地”?;蛟S,它的一生都是平凡而困苦地度過,然而他做的,卻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yè)。
在大英帝國統(tǒng)治下的印度,民不聊生,印度人民的生存權(quán)和人權(quán)嚴(yán)重地遭到破壞,許多的印度人民忍饑挨餓,受到歧視和不公正的對待。甚至,多少的生命,在無力的抵抗中死去。然而,一代英雄在危難中出現(xiàn)了,他慘睹了在英國統(tǒng)治下,印度人民受到的種種不公與悲慘命運。于是,他站了出來,他為印度人民的人權(quán)與獨立展開了最堅決的斗爭。他寫了許許多多的文章,作了許許多多的演講,他的頑強抵抗受到了大英帝國的強烈反應(yīng),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忠實擁戴。他以最獨特的方式,不暴力,不合作,不妥協(xié),勇敢地與大英帝國作斗爭。即使,他總遭到英國軍隊的威脅,或者無理逮捕,但是,他卻以此作為獲得勝利的籌碼,迫使英國政府對他妥協(xié),而事實上,他成功了。
在他的領(lǐng)導(dǎo)下,印度人民空前地團結(jié),他們緊緊的圍在甘地的周圍,與他一同作戰(zhàn)?;蛟S,在這場無盡黑暗籠罩著的斗爭中,他們會為了堅持正義而犧牲,然而,他們就像他們的英雄一樣勇敢,為了印度的自由與獨立,為了民族的尊嚴(yán),他們勇往直前。多少的流血事件,多少無辜的生命。
在電影中,我看到一個年邁的老人,為了人民的事業(yè),飽受著無盡的折磨。他常常遭到無故的逮捕,坐過不一樣性質(zhì)的牢,他常常無奈的選取絕食,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妥協(xié)與勝利。終極甘地一生,他是偉大的,正因他奮斗的一生,是人民的事業(yè)。他總是和人民一齊,一齊受苦受難,一齊斗爭到底。
在許多人看來,或許他的所作所為是如此的不可思議,然而,他卻勇敢地去做了,并且獲得了屬于他的勝利。當(dāng)一代民族英雄在幾聲槍鳴中永世,當(dāng)歷史的長河涌向了無盡的前方,人們已不再追究那歷史英雄的殺害者,正因,那只能是歷史的殘酷事實,人們懷念與銘記的是那永恒的圣雄-甘地,還有他偉大的一生!
“當(dāng)我絕望時,我會想起,在歷史上,只有真理和愛能得勝,歷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兇手,在短期內(nèi)或許所向無敵的,但是終究總是會失敗,好好想一想,永遠是這樣······”
甘地傳觀后感
這天看了《甘地傳》,再一次加深了對甘地的印象。
高中的時候歷史課上有他的一個說,那個時候覺得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很傻,甚至有點自虐的傾向,但是在這天看了《甘地傳》后,我了解了他的那種思想。(lz13)不一樣地方,不一樣國家的人有各自的思維習(xí)慣,有各自的信仰,又有各自的國情,因此不一樣的群體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也不一樣。
甘地所在的那個時候的印度已經(jīng)完全是英國的殖民地,那那個時候的中國只是半殖民,因此中國能夠為了趕走帝國主義而發(fā)起武裝斗爭,而且我也堅信,如果在那個時候的中國實行非暴力不合作的話,中國就不會那么快獨立。而至于印度,已經(jīng)在英國的統(tǒng)治下,突然發(fā)起武裝斗爭,只會遭到資本主義國家的血腥鎮(zhèn)壓。因此甘地很聰明,利用他們自以為是禮貌講法律的國家,發(fā)起非暴力不合作戶外,讓他們不得不讓印度獨立。
然而在看到最后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位印度國父是那么的悲傷。他也是一個人,一個瘦弱的老人,他為印度奉獻了一身,可最后,他們?yōu)榱四莻€所謂的黨派紛爭,那個所謂的權(quán)利爭奪而忘了他以前的貢獻,甚至想要殺了他,而最后他也確實被殺害了。
真的很讓人心寒,好不容易爭取了印度的獨立,可又眼睜睜的看著內(nèi)亂的發(fā)生,看著印度子民自相殘殺,這比那次屠殺更讓他心痛
甘地是一個偉人,一個了不起的人,他那瘦弱的身軀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甘地傳》觀后感
印度甘地,被人們稱為“圣雄”,曾為印度的獨立立下不巧的功勛——這是我在看該影片之前對甘地和印度唯一的了解,從不曾關(guān)心過印度這個國度,更不曾想過在這個國度生活的人們,甘地又是怎樣一個圣雄。最近我開始喜愛看人物傳記的電影,于是我選取性的下載了幾部影片,其中之一為《甘地傳》。我先是看了影片的說——該片是由英國拍攝的彰顯印度民族精神的影片。看到此種說,我下意識地好佩服英國精神。導(dǎo)演查德·安頓巴羅醞釀了整整二十年,他苦心孤詣、費勁心思終是成就了他迄今為止最高的榮譽。同時,飾演甘地的本金斯用他高超的演技讓“圣雄”重生。該影片獲得了1982年第55屆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剪接、最佳服裝設(shè)計、最佳攝影、最佳創(chuàng)作劇本七項奧斯卡獎?;谝陨线@些,我熬夜看完了片長為三個多小時的《甘地傳》。
影片的開端是甘地被射殺,然后為他舉行了場面極其恢宏的國葬。國葬場面之壯觀使我略吃一驚,并吊起我繼續(xù)看下去的胃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圣雄”才能配的上如此盛大的葬禮?他到底優(yōu)秀在何處?
整部影片平鋪直敘地反映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人物心理以及故事情節(jié)。沒有什么特效效果,也沒有什么令人出乎意料的情節(jié)或者場景,但是甘地在南非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民權(quán)斗爭理念,讓我真的震驚了。在如此復(fù)雜和沒有人性的民族戰(zhàn)爭中,他竟然倡導(dǎo)“非暴力不合作”!此方法是好的,但是實施起來該有多么困難!他在南非帶頭燒良民證、拒絕打指紋,同時在印度不顧英國的禁令帶領(lǐng)群眾公然自制私鹽,他在法庭上,不服從,不辯解,坦然理解坐牢等等。他的追隨者成千上萬,為了得到應(yīng)有的自由和權(quán)利,他的追隨者寧愿死也響應(yīng)甘地“非暴力”的號召。那些血的洗禮和民族信仰的斗爭情節(jié)依然回蕩在我的腦海!然后總結(jié)為兩個字“佩服”!
每個看過該影片的人都就應(yīng)會記得甘地的名言吧:
“當(dāng)我絕望時,我會想起,在歷史上只有真理和愛能得勝。歷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兇手,在短期內(nèi)或許是所向無敵的,但他們終究總會失敗,好好想一想,永遠都是這樣。”是的,永遠都是這樣,甘地。
一個自己孩子被別人殺死并親手殺害了別人孩子的異族人用沾滿鮮血的手向甘地拋出一個干薯片讓他“吃吧”,以免甘地死去。原來,異族人也不期望甘地死去!這就是甘地的個人魅力!他無助的問甘地如何才能不下地獄,甘地回答:“找一個孩子,一個父母都被殺死的孩子,把他當(dāng)成你的孩子撫養(yǎng),而且要把他養(yǎng)成回教徒。”多么精彩而經(jīng)典的回答!大概只有超脫于世人并對人民懷有深深的愛的甘地才能想到如此的答案吧!
有人說甘地擁有最偉大的靈魂,有人說甘地擁有真正的大愛,說他是圣者,是神話。在看完影片后,對以上觀點我都表示贊同。當(dāng)然也有一些相反的論調(diào),我身邊的對甘地略知一二的一些朋友對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持萬分否定的態(tài)度,他們擁護毛主席說的“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的論調(diào)。我也同意毛主席的主張,偉大的新中國也是透過“槍桿子”得來的,并且發(fā)展的越來越好。但甘地坦然地坐牢、極端地絕食,僅靠信仰和個人魅力竟然取得了天方夜譚般的民族勝利!難道這不是一個傳奇?
其實,回歸歷史,回歸當(dāng)時的社會背景,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理念是有前提條件的,比如英國政府愛面子、那時的媒體報道很自由等等。每一次成功都需要適合的背景環(huán)境,無論是“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還是“非暴力不合作”,只要真理用對了時機,就會有偉大的效果!只是,甘地用自我犧牲的方式來反對統(tǒng)治者的殘暴,他太有勇氣了!向他致敬!勝利永遠屬于有勇氣和堅持不懈的人!
甘地傳觀后感
一個光著頭戴著圓眼鏡的老頭,以其獨特卻又和平的方式贏取了國家與民族解放,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甘地傳》用一種蕩氣回腸的寫實拍攝手法表現(xiàn)了一代偉人充滿坎坷卻堅定不移的一生。
《甘地傳》所描述的故事是從史實改編過來的。甘地在印度歷史上確有其人,甘地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國統(tǒng)治的精神領(lǐng)袖,他發(fā)起和領(lǐng)導(dǎo)了聲勢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戶外,以非暴力方式抵制英國統(tǒng)治和英國商品,手紡車戶外便是其中的一項資料,旨在杜絕對英國紡織物的需求。甘地贏得了許許多多男女老少對他的愛戴和忠誠,包括各種宗教信仰的歐洲人以及幾乎不一樣政治傾向的所有印度人。
影片中主要描述了甘地偉大的一生:影片從甘地被暗殺開始倒敘。十九世紀(jì)九十年代,印度還處于英國殖民統(tǒng)治之下,年輕的律師甘地在南非旅行時,目睹了同胞所受的欺凌,決心為維護同胞的權(quán)利而斗爭?;貒螅实靥岢潜┝φ?,他讓印度人自己紡織,拒絕購買英國人的衣服,他甚至讓人民自己制造鹽,以種種方式來尋求解放,并到全國旅行,甘地的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斗爭最后使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移交了權(quán)力,贏得貧苦人民的信任和愛戴,然而他在印度獨立后四天遭暗殺。
影片從主角恢弘的葬禮上切入,借主持人的口來粗獷地勾勒出甘地非凡的一生。隨后鏡頭一閃回到五十五年前,在表現(xiàn)甘地這位最具“神性”的人物時,影片完全跳出刻意美化的窠臼,采用人性化的視角。影片的后半部分筆墨濃重地刻畫了觸目驚心的種族大仇殺,讓觀眾與甘地一同在這場浩劫里反復(fù)傾軋、難以脫身,讓仇恨的毒汁慢慢浸透我們原本寬容的心靈。
在視聽語言方面,音樂隨場景的變化而變化,貼合情境。整個片子節(jié)奏有松有馳,基調(diào)統(tǒng)一,音畫和諧,情節(jié)動蕩感人。
影片中的主角甘地表演是可圈可點的。片中飾演甘地的是有著英國、東印度和南非的血統(tǒng)的本-金斯利。由于外形酷似甘地又具有印度人血統(tǒng)和氣質(zhì),導(dǎo)演邀請他出演史詩傳記片《甘地》。金斯利成功地將和藹善良的甘地,宛如再生般地呈現(xiàn)于世人面前,把這位偉人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和其非暴力和平思想體現(xiàn)得出神入化。使甘地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愈加豐滿起來,變得有血有肉了。金斯利憑借對甘地這一具挑戰(zhàn)性的主角淋漓盡致的刻畫,無可爭議榮獲奧斯卡影帝頭銜。影片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nèi)的8項奧斯卡獎(第55屆)。
整個影片的鏡頭特點比較活,如推拉鏡頭用的比較多,也有跟鏡頭。角度常用俯仰,這樣有利于觀眾看到演員有做動作時的一個空間位置關(guān)聯(lián)和調(diào)度關(guān)聯(lián)。整體來說,影片中的鏡頭貼合了導(dǎo)演所要表現(xiàn)的效果的要求。從光線色彩方面來講,光線很多用的是輪廓光與側(cè)逆光。在色彩上,服裝與環(huán)境的搭配顏色的搭配比較和諧。在當(dāng)時動蕩的時代里,演員的服飾大多是暗色調(diào)的,以黑白居多。
整個影片的節(jié)奏比較緩慢,只有后面一些爭斗的畫面節(jié)奏稍快點,貼合觀眾觀看的心理。影片也適時的加以背景音樂,更具感染力。在甘地的葬禮上,哀傷而又莊嚴(yán)的音樂,讓人的情緒也不由的跟著變化。
這是一部質(zhì)樸的英雄史詩,展現(xiàn)了印度圣雄甘地奮斗的一生。導(dǎo)演兼制片人為這部影片籌劃二十年,最后用三年的時刻,雇傭八十名英國演員和一百名印度演員并完成了這部巨片。無疑的,這是一部十分好的好萊塢影片。
甘地傳觀后感
《甘地傳》,圣雄甘地的無暴力、不抵抗戶外給印度帶來了獨立,卻沒能帶來和平。他一次次坐牢,一次次絕食,每一次都平安度過劫難,最終卻死在自己同胞的槍口下。他所到之處,總能給人帶去安寧,能使暴躁的人停止瘋狂,他自己卻沒有意識到。本來他是一個上等的印度人,在殖民地生活的他原本有著律師這一上等人的職業(yè),能夠過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然而,一次被歧視的經(jīng)歷使他認識到自己作為下等人的事實,無法忍受這種精神上的虐待,他選取了苦行僧的生活,他用自己的行為向神靠攏
他使苦難的祖國從殖民地統(tǒng)治下獨立。我并不能很好地說出我的感受,但甘地那種認準(zhǔn)目標(biāo)就一向走下去的韌勁卻給我很大的啟發(fā)。我對新教育是認同的,然而,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環(huán)境下,新教育人能夠走出一條路,也可算是一個奇跡了。正如甘地的不抵抗,在誰看來都是不可能的狀況下居然贏得了勝利,他有堅定的信念。新教育的講師們,新教育的踐行者們是同樣有著堅定的信念的一群人,雖然我已不再年輕,但我被他們的精神所感染,最后加入其中。還不能算是加入,正因我總覺得自己讀書無法沉入書中,難以到達魏老師所說的“與作者對話”的程度,很容易被作者的觀點所左右,難以質(zhì)疑書中的觀點,即使認同作者的觀點,卻又說不出理由。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