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的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父與子》的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父與子》就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著作。這本書成書于1860年代初,當(dāng)時俄國是最痛苦混亂的時候。在1854年,俄國的家門口克里米亞被萬里迢迢趕過來的英法大軍打得慘敗,被迫求和。尼古拉一世自殺身亡之后,亞歷山大二世登基,開始了農(nóng)奴制改革,短短時間內(nèi)改變了數(shù)百年來俄羅斯的社會舊有結(jié)構(gòu)。改革的好處不會很快見到,但是改革的動亂會立即投射到社會當(dāng)中。舊有的社會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的崩壞,自然而然會帶來思想結(jié)構(gòu)的迷亂。俄羅斯究竟要向何處去?當(dāng)時幾乎每個知識分子都在想,屠格涅夫自然也不例外。
一個古老的國家,好像老人一樣,步履蹣跚;許多年輕人看不慣這種保守、封建與積習(xí)。這種形勢下,凡有志青年,誰不思改革弊病,振興國家?由此,作為俄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個俄國“新人”——巴扎羅夫應(yīng)運而出。
這本書主要講了帕威爾和巴扎羅夫兩個人的辯論,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幾乎每次巴扎羅夫是以那種玩世不恭、蔑視一切的態(tài)度來進行辯論的,因此從一開始,兩個人的辯論就只能是驢唇不對馬嘴。這種近乎于精神錯亂的公開嘶吼好像要否定一切推倒一切,正是屠格涅夫的困惑,也是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困惑,他們看不到出路,因而想當(dāng)然地認為虛無才是本質(zhì)。為什么會有巴扎羅夫這樣一個形象呢?因為屠格涅夫本質(zhì)上是一個和托爾斯泰一樣,以自上而下或者居高臨下的憐憫來面對下層大眾的人。他不理解到底在發(fā)生什么,也不樂于去理解在發(fā)生什么,因而他生造了一個巴扎羅夫,把他對下層知識分子的想象(既有贊美也有偏見)投射到了這個人物身上,也把自己的憐憫和蔑視投射到了這個人物身上。巴扎羅夫只是作者迷惘的產(chǎn)物,屠格涅夫知道舊有的一切已經(jīng)維持不住了,但是他又覺得新的事態(tài)只能變得更糟糕,因而他塑造了一個巴扎羅夫。
正如大多數(shù)人所評論的那樣,帕威爾是個無用之人,把自己的才華和一輩子的生命消磨在了一段似是而非的愛情上面,毫無建樹。然而,巴扎羅夫的狂暴和“什么都沒意義”的宣言難道有任何作用嗎?巴扎羅夫的愛情和斗爭有過任何意義嗎?帕威爾和巴扎羅夫的決斗戲,是無用之人的貼面舞,既沒有高貴,也看不到正義,更加沒有任何意義。為什么巴扎羅夫需要猝然死去?因為他不能有任何意義,否則就無法成為舊時代的挽歌。屠格涅夫不自覺地用自己證明了,為什么俄羅斯舊知識分子解決不了“俄羅斯到底向何處去”的問題。這誠然是一個巨大的悲劇。
我覺得對我們這個時代的讀者來說這些其實并不重要。父與子之吸引人,正在于屠格涅夫自己就是其中即將沒落的貴族知識分子的代言者。屠格涅夫?qū)ζ矫裰R分子是有好感的,但這種好感更多的來自他的原則而不是本能,屠格涅夫贊美平民知識分子但本質(zhì)上還是貴族,就像很多資產(chǎn)階級出身的社會主義者可以參加五一大“散步”但一旦坐到餐桌邊,其生活方式還是布爾喬亞一樣。屠格涅夫之可愛并不在于他對歷史潮流的表現(xiàn)而在于他對于歷史大潮中即將沒落的貴族階級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