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5篇
2021期待已久的《感動中國》節(jié)目終于上映了,《感動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jié)目,它能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淚下,觸動著我們的心靈,通過觀看《感動中國》,每個人能寫出不一樣的觀后感,那么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要怎么寫呢?了解相關精彩內容請參考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文章: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5篇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1
從6月16日黃文秀同志因公犧牲以來到現(xiàn)在的近半個月時間里,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在全國各地廣為傳誦、經久不息??芍^,“文”灑扶貧路、“秀”亮新時代。
天之驕子,“文秀”于時。27歲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說她是天之驕子真是毫不為過。“她本可以有很多選擇,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國都沒問題!”她的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郝海燕滿懷遺憾地說。但她卻義無反顧地考取了選調生,返鄉(xiāng)工作。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業(yè)績,不到兩年,她就當上了百色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市委宣傳部副科長,又令多少人艷羨!但她卻又一次義無反顧地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到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如果說《扶貧從“新手”到“熟路”》以及兩本駐村日記展示了她的文采,那么在百坭村一年的時間里她交出的答卷則見證了她的才華: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貧困發(fā)生率從23%降至2.7%,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4萬元,百坭村被評為2018年度“鄉(xiāng)風文明”紅旗村……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她的感召下,會有越來越多的黃文秀們正走出象牙塔,勇敢堅定地把才華獻給這個偉大的時代。
黨之英才,“文秀”于心。為什么要選擇返鄉(xiāng)?為什么要申請派駐?追尋她的人生足跡,我們發(fā)現(xiàn),一切早已注定。2008年,黃文秀考入山西省長治學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習。在這里,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背后有紅色老區(qū)的基因傳承,也有“求真、求實、求善、求美”的精神感召,還有徐本禹等榜樣的力量感化,更有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真理引力,以及她自己的親身體驗。“沒有政府的扶貧資助,家里不可能供我上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yè),選擇加入黨組織,都是發(fā)自內心的?!睆某嘧又牟l(fā)出來的是怎樣一種力量?從后進生到班級前十名,從勤工儉學到發(fā)憤讀書,她用“打不死的小強”精神,一步一步踐行著報效鄉(xiāng)梓、黨、祖國和人民的理想信念,義無反顧地行進在自己“心中的長征”路上。現(xiàn)在,她用自己年輕而短暫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忠誠和擔當。
國之棟梁,“文秀”于民。為什么要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作為來自百色市田陽縣農村貧困家庭的姑娘,貧困是她心里揮之不去的痛。直到2016年,她畢業(yè)參加工作后,她的家庭才因卸下了她這個包袱而剛剛脫貧。正是疾“貧”如仇,她才發(fā)誓說“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一年2.5萬公里兌現(xiàn)了她的諾言。她在總結中這樣寫道:一年來,我堅持帶領群眾學習貫徹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團結黨員群眾,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帶領村“兩委”干部如期完成百坭村2018年的各項脫貧攻堅任務,從一名扶貧“新手”變得“輕車熟路”。面對重重困難,她以“讓扶過貧的人像戰(zhàn)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的氣概,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從堅持運用土辦法入戶調查、建檔立卡到認真聽取社情民意、查擺問題,從被懷疑排斥到死纏爛打,從“我還不夠勇敢”到“我發(fā)現(xiàn)我的方言進步了、可以和貧困戶完整用桂柳話交流了”……她筆下這些斗智斗勇的扶貧故事,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樂”。我想,這一定是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這是何等的情懷啊!
黃文秀同志,以優(yōu)秀的文才展秀于偉大時代,以堅定的政治信仰忠誠于偉大的黨,以堅實的前進步伐奉獻于偉大人民,值得我們學習!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2
1946年8月,程開甲赴英留學。新中國成立后,程開甲放棄了國外優(yōu)厚條件回到中國,1960年,加入到我國核武器研究的隊伍,從此消失20余年。從1963年第一次踏進羅布泊到1985年,程開甲一直生活在核試驗基地,為開創(chuàng)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yè),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開甲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準確性的核試驗方案,設計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平洞、豎井和增強型原子彈在內的幾十次試驗。
程開甲是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shù)最多的科學家。他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國家強起來,國防強起來?!?/p>
頒獎詞:
空投平洞豎井,朔風野地黃沙,戈壁寒暑成大氣,于無聲處起驚雷,一片赤誠一生奉獻,一切都和祖國緊緊相連,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鱗開。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3
看完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我的眼淚濕了眼眶,作為一名支教結束已經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我深知基層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層工作者的一個縮影,我們都應該向文秀同志學習,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學習她扎根基層、心系群眾,學習她胸懷大愛、無私奉獻,學習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拼搏奮進。文秀走了,千千萬萬個文秀還在,每一個青年學子都要承擔起光榮的歷史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投入時代的洪流中,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限度將自己投入到祖國偉大建設當中去。
通過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跡,讓我明白了基層是艱苦的,只有心懷信仰,才能成芳華。努力、陽光、熱情、真誠、有追求,是黃文秀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誠的初心,質樸的奉獻融入貧困群眾,擔當起脫貧攻堅重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一脈相承的信仰,奉獻與犧牲的信念,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量,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看完黃文秀的視頻,我感慨萬分,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短暫的一生,為老百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鏗鏘誓言猶在耳,壯志未酬淚滿巾。文秀走了,帶著百坭村的扶貧重任和群眾的脫貧愿望、帶著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群眾的無限深情,匆匆離去。在她短暫的生命里,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以信仰鋪設腳下芬芳。雖然她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貧路,也將激勵著千千萬萬扶貧干部不懈奮斗,繼續(xù)前行!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黃文秀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學習。在今后的支教之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為祖國奉獻自我的青春力量。
黃文秀同志勇挑重擔,體現(xiàn)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我們要學習她身上可貴的精神,努力學習、勤于實踐、不懈奮斗,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中煥發(fā)出絢麗的光彩!
外國語學院劉明晟同學表示,今天學習了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讓我極為感動且備受鼓舞。在此向扶貧先鋒致敬,向第一書記致敬。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投身西部熱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的地方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貢獻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愿望。愿加入西部計劃,同志愿者們攜手共進,以前仆后繼、一往無前的毅力和決心,助力黨和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服務社會,報效祖國,扎根西部,融入基層,深入脫貧攻堅戰(zhàn)主戰(zhàn)場,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奮斗,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做好扶貧工作,讓國家放心、人民幸福,是所有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追求和目標。我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虛心學習,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扎實的工作能力貢獻青春力量。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4
有一種溫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動??戳恕陡袆又袊?,它使許多人熱淚盈眶,他們正在用自己的事跡行動追逐踐行著中國夢。
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帶來的事跡也許也稱不上偉大,但他們的執(zhí)著與堅持把我徹底折服,在他們身上,能看見小草般堅韌不拔的品格。
其中張玉滾的事跡尤其讓我觸動,張玉滾,38歲,河南省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校長,先后榮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張玉滾大學畢業(yè)后,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xiāng),從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斤糧食的民辦教師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學校地處偏僻,路沒修好時,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里的全能教師,手執(zhí)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勞,“80后”的他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人們都為之感動,感動的不只是那優(yōu)秀的品質,還有那無私的愛。
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經過一點一滴的奉獻,經過日積月累時間的考量,也會變得很偉大。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的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張玉滾正在用自己的青春為基,甘愿做一顆大樹,一棵去托起孩子們夢想的大樹。我想,最有意義的事情也莫過于此吧!
我們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于追問,而在于行動。作為一名交通青年,用我們一點一點的行動,保障道路的安全通暢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而這條路不僅僅是聯(lián)通某個地方,它更是群眾們回家的路。我們一定會牢記這些精神,把感動的火苗埋在心間,用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一種溫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動??戳恕陡袆又袊?,它使許多人熱淚盈眶,他們正在用自己的事跡行動追逐踐行著中國夢。
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帶來的事跡也許也稱不上偉大,但他們的執(zhí)著與堅持把我徹底折服,在他們身上,能看見小草般堅韌不拔的品格。
其中張玉滾的事跡尤其讓我觸動,張玉滾,38歲,河南省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校長,先后榮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張玉滾大學畢業(yè)后,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xiāng),從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斤糧食的民辦教師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學校地處偏僻,路沒修好時,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里的全能教師,手執(zhí)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勞,“80后”的他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人們都為之感動,感動的不只是那優(yōu)秀的品質,還有那無私的愛。
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經過一點一滴的奉獻,經過日積月累時間的考量,也會變得很偉大。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的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張玉滾正在用自己的青春為基,甘愿做一顆大樹,一棵去托起孩子們夢想的大樹。我想,最有意義的事情也莫過于此吧!
我們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于追問,而在于行動。作為一名交通青年,用我們一點一點的行動,保障道路的安全通暢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而這條路不僅僅是聯(lián)通某個地方,它更是群眾們回家的路。我們一定會牢記這些精神,把感動的火苗埋在心間,用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5
“提到中國女排,就有落淚的感覺?!边@幾天,年輕網(wǎng)友這樣說。
偉大的精神總有催人淚下的力量。正是靠著百折不撓、英勇頑強、團結奮斗的拼搏精神,中國女排在極其艱難的情形下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奇跡,贏得了一場場蕩氣回腸、慷慨壯烈的史詩般勝利,最終在里約賽場贏得金牌,再次在奧運賽場奏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高高升起五星紅旗。
這種感動整整綿延了35年。從1981年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賽冠軍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國女排,成為這支光榮集體的強大基因。盡管其間幾經挫折、磨難、沉浮,但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國際賽場。在最艱困的情況下,我們看到的是一次次奮起,而沒有絲毫放棄。這種愈挫愈奮的堅強,鑄就了幾代中國女排的精神氣質,在漫漫歲月中豐富了中國女排精神的,成為一代代中國觀眾熱愛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將女排視作“英雄之師”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師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獻和傳承。在中國女排漫長的奮斗歷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們銘記,她就是郎平。在中國女排最需要、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她一次又一次放棄個人利益,不計榮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線,擔當起國人的期望與重任。
幾個普通鏡頭,留下了這種精神的感人瞬間:上世紀90年代中期,郎平從大洋彼岸歸來執(zhí)教陷于低谷的中國女排,首都機場歡迎的人群中,有她當年五連冠的老戰(zhàn)友,她遙遙地向著戰(zhàn)友們揮手示意,無聲宣示著振興這支英雄之師的意志。幾年前,老隊友陳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慟中堅定了重回中國女排、續(xù)寫中國女排輝煌的信念。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陳招娣忍著傷痛,與大家奮戰(zhàn)到奪冠的最后時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傷的陳招娣“背上領獎臺”的骨肉相連、榮辱與共的戰(zhàn)斗情誼。這一切,賦予女排精神鮮活、實在的內容,成為郎平的生命意志。
奧運賽場,向來是最高強度的競技比拼,但是也是精神意志的較量。競技者自身的潛力與能量,往往在拼搏中激發(fā)、昂奮、高漲、磅礴,形成氣吞山河的力量。靠著“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韌勁,中國女排硬是咬下了這一場場硬仗,贏得了最后的勝利,寫下了新的傳奇。這是拼搏精神的勝利與壯歌!
中國女排在里約再度奪冠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在日益崇尚訓練條件、獎金待遇的當下體壇,拼搏精神彌足珍貴、永不過時、必須弘揚!
中國女排在奧運賽場寫下的新的壯歌,將鼓舞國人在感動落淚之時,用踏踏實實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以點滴奉獻匯入時代大河。
女排精神不朽!
感動中國觀后感范文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