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元節(jié)的滿文作文作文素材精選
關(guān)于中元節(jié)的滿文作文作文素材精選
中元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希望以下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中元節(jié)文章一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資料盤點關(guān)于中元節(jié)的各地習俗有哪些,望內(nèi)容能對您有幫助作用。更多精彩內(nèi)容更新盡在其他節(jié)日欄目,敬請期待。
農(nóng)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jié),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jié)。我國各地中元節(jié)的習俗雖各不相依,但也總是圍繞著祭祀而過。
福建:
永??h中元節(jié),已嫁之女子須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稱中元為燒紙衣節(jié)。已嫁之女準備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紗籠之,名為紗箱,送父母家。閩中中元有普度之俗,無論城鄉(xiāng)必定舉行,其經(jīng)費則由人沿門募集。即使極貧窮之家,也會想盡辦法籌款來應(yīng)付。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舉行普度時,也有子弟樂團之演出。
廣東?。?/p>
曲江縣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頭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歸善縣民以七月十四日為中元節(jié)。據(jù)傳因當年元兵南下,為了避兵災(zāi),故提早一天過節(jié)。澄??h中元節(jié)祭祖先及灶神。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為架橋,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陽縣施孤時,有錢人家還會買下犁耙、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 孩,分別寫在紙片上,施食時也把紙片撒下。買不起農(nóng)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憑單領(lǐng)取。
云南?。?/p>
騰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黃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黃瓜船,與包一起焚化。
普渡:普渡時家家門前都會擺設(shè)祭品於供桌,屋檐下掛紙燈,用來照路,使孤魂野鬼能找到供養(yǎng)他們的地方。普渡通常以寺廟為中心,附近居民將祭品拿到寺廟來祭拜。
放水燈:是港口邊特有的活動,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因為靠海邊,常會有人戲水溺斃或船員出船遭遇不幸的情形,所以除了陸地上的孤魂野鬼,也照顧水中的。臺灣以基隆中元祭的放水燈活動最有名,每年中元節(jié)都吸引大批民眾前往參觀。
搶孤:臺灣某些地方盛行在中元時舉行搶孤的活動,孤棚是由在四根柱子所構(gòu)成,上面涂滿牛油,參賽者分成四隊,從四個方向爬上孤棚,在孤棚的頂端,四邊都有祭品在上面,先搶到的隊伍獲勝。這項活動在頭城中元已成為最重要的活動,并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參觀。
河北?。?/p>
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并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jié)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并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面羊贈送女兒。
山西?。?/p>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jié)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chǎn)。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nóng)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jié)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nóng)民於中元節(jié)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目連節(jié),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為躲鬼。
河南?。?/p>
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jié)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nèi)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p>
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后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家采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jié)為掐嘴節(jié),家家吃粗茶淡飯。
陜西?。?/p>
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jié)農(nóng)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nóng)家,中元節(jié)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幡。
江蘇省:
吳縣居民中元節(jié)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jié)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nèi)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jié)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念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xiāng)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
四川?。?/p>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shù),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guān)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扎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nèi)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p>
嘉善縣以中元節(jié)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jié)晚上鳴鑼撒飯於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jié),一邊念經(jīng)。天臺中元節(jié)吃餃餅,筒類似春卷。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shè)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shè)一塊豆腐及一飯團(置於一片大樹葉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shè)一處祭品。
江西省:
吉安人中元節(jié)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折紙錠。據(jù)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后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放焰口時,法師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中元節(jié)文章二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jié)將至,小編為大家整理細數(shù)中元節(jié)的飲食習俗有哪些,供各位閱讀,望內(nèi)容對您有所啟示和幫助。
中元節(jié)是中國最大的鬼節(jié)。中元節(jié)的飲食一般是包子、水餃、饅頭,飯后吃蘋果、梨等時令水果。唯獨陵縣例外地稱中元節(jié)為掐嘴節(jié),吃粗茶淡飯。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元節(jié)應(yīng)該吃什么吧!
1、吃鴨
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么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2、吃餃餅
在浙江省臺州市的天臺,中元節(jié)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于春卷的食物。
3、吃粗茶淡飯
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jié)被當?shù)厝朔Q為掐嘴節(jié),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
4、吃瀨粉
在中元節(jié)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guī)缀踉谡麄€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qū),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5、吃扁食
在江蘇省的東縣鄉(xiāng),很多鄉(xiāng)民在中元節(jié)當天都會吃扁食
(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中元節(jié)文章三
中元節(jié)快到了,我們這里的習俗是在中元節(jié)到來之前半個月的時間里。是給已去世的親人上墳的日子。
父母的墓地在村北自家的桃樹林里。在二零一七年父親去世后也把爺爺奶奶的墳遷了過來。其實,說遷墳,只是在一塊磚上刻上爺爺奶奶的名字,埋在這里就算遷移過來了。這是因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平墳運動時,我家的祖墳早被夷為平地,祖先的尸骨也已蹤跡皆無。
雖然我沒見過爺爺奶奶,因為我出生的晚,而他們?nèi)ナ赖脑纭5乙老∮浀?,祖墳?zāi)菈K地,離我家不太遠,大約有二三百米的距離,占地面積約有兩千平方米。那里有不少墳頭,每個墳頭都很大,也有很多刻著字的墓碑、石桌,石凳,還有石獅子等。
我小時候經(jīng)常和哥哥姐姐們一起去那里玩耍。我記得,每年春天,墳地里都會長出很多野花野草。我特別喜歡那些野花,有白的、紅的、紫的、黃的。每次去那里玩,都要采一大把野花帶回家裝進花瓶里用水喂養(yǎng)著。那時,我總感覺,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比那些野花更美的了。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聽說:爺爺在世的時候,曾在前朝為官,曾娶了三房太太。大太太淳樸善良,只生了一個女兒。二太太有心計會哄我爺爺,因此很得寵,但卻不生育,可又不甘心自己無兒無女,擔心自己老了沒人管,就說服爺爺,讓她抱養(yǎng)了一個兒子。后來爺爺又娶了個三太太。三太太是農(nóng)村人,長得不僅漂亮而且很能干。他不僅要伺候大太太和二太太,還給爺爺生了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一個是我大伯,一個是我父親。
當年的大伯英俊瀟灑,年輕時一門心思研讀中醫(yī),后來終于成了當?shù)睾苡忻麣獾睦现嗅t(yī)。那真是藥到病除,深受當?shù)匕傩盏膼鄞?。大伯比父親大十幾歲,在我父親7歲的時候,爺爺因病去世,因此我的父親小時候受了很多苦,小小的年紀就擔起了養(yǎng)家的重任。
今天,自己一個人來給父母上墳,當然也得給爺爺奶奶一起上墳了。雖然我沒見過他們,但我卻聽村里人說過爺爺奶奶的故事。爺爺在世的時候是個大好人,經(jīng)常幫助村里的鄉(xiāng)親渡過難關(guān)。因此我家在村里人的面前都高看一眼。
父母在世時,那人緣更好!父親在村了工作,剛正不阿,耿直無私,村里的干部換了一茬又一茬,可父親卻一直在村里工作了幾十年。得過的獎狀、獎?wù)隆⒆C書等一大堆。退居二線后,還是不放棄學習,在工作之余自學了機械設(shè)計、制造,電焊電器等一些高難度的技術(shù)。為村辦企業(yè)出力流汗,深受村民的擁護和愛戴,真不愧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也是我這一生中最崇拜的人。
如今,父親走了,母親也走了,但他們的優(yōu)良品質(zhì)卻給了我……
中元節(jié)文章四
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jié),乃慶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jié),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jié),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漢人于中元節(jié)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tǒng)民俗,
舊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jié),與正月十五日的上元節(jié)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jié)同為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
中元節(jié)是道教節(jié)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jié)又稱"上元天官節(jié)",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中元節(jié)又稱"中元地官節(jié)",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下元節(jié)又稱"下元水官節(jié)",是下員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道教《太上三官經(jīng)》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tǒng)攝"。中元節(jié)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云觀為了祈禱"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佛教徒在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也叫盂蘭盆齋、盂蘭盆供。盂蘭盆會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間,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廟,有條件的,如廣濟寺、法源寺、拈花寺、廣化寺、嘉興寺、長椿寺等都舉辦規(guī)模不同的盂蘭盆會和中元法會。民國以來,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音樂堂等處歷年此時都有"追悼陣亡將士法會"。用番(喇嘛)、道(道士)、禪(和尚)三臺經(jīng),供著一個"海陸空軍陣亡將士"的牌位,進行公祭。
中元節(jié)期間,老北京還有舉行制法船、放荷燈、蓮花燈、祭祖、唱"應(yīng)景戲"等活動。
中元節(jié)文章五
1.現(xiàn)代作家豐子愷對中元節(jié)“放焰口”佛事有詳細的描述。佛教傳說中,相傳墜入地獄的餓鬼,欲吃食物,但食物會放出烈焰,故不能進食,只有七月半這天通過作佛事,方可進食,稱為“放焰口”:
我小時光,每逢中元節(jié),即陰歷七月十五日之夜,地方上總要集資舉辦佛事,以超度亡魂,名曰放焰口。河岸上涼棚底下搭一個臺,臺上接連兩張方桌,桌上供著香花燈燭,旁設(shè)椅子,是僧眾的座位。每家用五彩紙張剪成衣衫鞋帽之形,用繩子穿好了掛在沿河的柱子上,準備佛事結(jié)束時焚化給鬼魂。河岸兩旁,掛著無數(shù)燈籠,上寫“普濟孤魂”四字。琳瑯滿目,煞是好看!……黃昏時分,法事開始了。老和尚戴著地藏王帽子,披著袈裟,坐在正中;兩旁六個和尚各持法器。起初是鳴鐘擊鼓,念佛唪經(jīng)。到了深夜,流螢隱現(xiàn),有如鬼火明滅;陰風飄忽,仿佛魂兮歸來,就開始召請孤魂了。老和尚以悲緊之音,高聲誦念,眾僧屬而和之。每念完一段,撒一把米,向孤魂施食。那些米落入暗處,仿佛有無數(shù)鬼魂爭先搶奪,教人毛發(fā)竦然。所召請的孤魂,非常全面,自帝王將相以至囚徒乞丐,都可以“來受甘露味”,那文詞駢四儷六,優(yōu)美動人,不知是誰作的。有人說蘇東坡所作,未可知也。我因愛此文詞,當年曾向杭州瑪瑙經(jīng)房“請”得一冊《瑜伽焰口施食》??谷諘r我倉皇出奔,一冊書也不曾帶走。緣緣堂被焚前幾天,有一鄉(xiāng)親代我搶出一網(wǎng)籃書,這冊《瑜伽焰口施食》即在其內(nèi),因得不焚。往年有人闖入我家,搶走了許多古典文學書籍,卻不拿這冊書,大概他們不懂,所以不拿。此書因得保存至今。
2.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蕭紅對東北民間中元節(jié)放河燈的情景有一段細膩、感傷的描寫。節(jié)錄如下:
那河燈從上流擁擁擠擠,往下浮來了。浮得很慢,又鎮(zhèn)靜,又穩(wěn)當,絕對看不出來水里邊會有鬼們來捉了它們?nèi)?。這燈一下來的時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萬人的觀眾,這舉動實在是不小的。河燈之多,有數(shù)不過來的數(shù)目,大概是幾千百只。兩岸上的孩子們,拍手叫絕,跳腳歡迎。大人則都看出了神了,一聲不響,陶醉在燈光河色之中。燈光照得河水幽幽地發(fā)亮。水上跳躍著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會有這樣好的景況。一直鬧到月亮來到了中天,大昴星、二昴星、三昴星都出齊了的時候,才算漸漸地從繁華的景況走向了冷靜的路去。
河燈從幾里路長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過來了。再流了很久很久過去了。在這過程中,有的流到半路就滅了。有的被沖到了岸邊,在岸邊生了野草的地方就被掛住了。還有每當河燈一流到了下流,就有孩子拿著竿子去抓它,有些漁船也順手取了一兩只。到后來河燈越來越稀疏了。……多半的人們,看到了這樣的景況,就抬起身來離開了河沿回家去了。于是不但河里冷落,岸上也冷落了起來。這時再往遠處的下流看去,看著看著,那燈就滅了一個。再看著看著,又滅了一個,還有兩個一塊滅的。于是就真像被鬼一個一個地托著走了。
3.明代散文家張岱對當時杭州西湖七月半游樂賞月的風俗有一段生動描寫,讀來千古如新,節(jié)錄如下:
杭人游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guān)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
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fā)。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