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湯圓為何又叫元宵
每年在元宵節(jié)都是我國很盛大的一個節(jié)日,在元宵節(jié)有很多的習(xí)俗,其中有一些習(xí)俗全國全種有所不同,但是國全非常統(tǒng)一的一個習(xí)俗就是吃元宵,全國各地都會在元宵節(jié)吃元宵,那在吃元宵這個習(xí)俗是從何而來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湯圓為何又叫元宵”,歡迎閱讀與借鑒!
湯圓為何又叫元宵
關(guān)于吃元宵這個習(xí)俗還要從西漢時的大才子文學(xué)家東方朔說起,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傳說,東方朔為人非常的有才華,而且說話方面也很是幽默,按現(xiàn)在的話說擁有脫口秀演員一樣的好口才,因為他的才能和風(fēng)趣深得皇帝的喜愛,傳說在一個冬天東方朔到御花園里要折幾枝梅花,用來獻給皇帝,想討皇上的龍顏一笑,很巧的是他到御花園正好到一個宮女要跳井自盡,東方朔肯定不能見死不救啊,原來這個小宮女叫元宵,她因為進宮之后不允許和家人相見,更不能給父母盡盡孝道,宮女元宵越想越郁悶,一時想不開就要自尋短見,東方朔為了勸說這個宮女元宵,就答應(yīng)她幫她想辦法見一見家人。
過了兩天之后, 東方朔就喬裝在城中擺攤算卦,然后所有找他算卦的人都會抽到一個“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然后在城中這件事情就傳開了,大家都來求東方朔,問他有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傍晚,天上的火神會命一個紅衣仙女作為使者來火燒長安城,你們應(yīng)該想辦法讓當(dāng)今皇上知道些事,我把歇后語給你們寫下來,然后東方朔轉(zhuǎn)身就走了。
后來當(dāng)?shù)毓賳T層層上報,皇帝真的知道了此事,皇帝看歇后語中寫道:“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皇帝心中很害怕,就找來了東方朔,東方朔說火神最愛吃湯圓,宮女元宵不是總給陛下您做湯圓嗎?您讓元宵在十五晚上多做些湯圓,然后您在親自己焚香為火神上供,在讓長安城中的所有人都如此去做。然后讓家家戶戶都掛燈,放煙花,在讓城外的百姓都進城看燈,這樣擺出滿城大火的假象,這樣就可以瞞天過海了。
就這樣正月十五的晚上,城里非常的熱鬧,元宵的父母親人因此進城和元宵團聚了,正月十五晚上安然無恙,平安無事。于是皇帝就下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做湯圓供奉火神,因元宵姑娘做的湯圓好,火神愛吃,所以就把湯圓叫元宵了,也把這天叫元宵節(jié)。
元宵和湯圓的區(qū)別
口味的區(qū)別
湯圓:湯圓除了甜的,還有咸味的,既有包餡的,也有無餡實心的。其中咸味的湯圓基本是中間不加餡料,靠湯入咸味;而無餡實心湯圓則非常清淡,只是在湯里放入少量白糖,不像芝麻花生餡的那么油膩,適合怕油的人士選用。
元宵:最大特點就是甜,餡料種類相對少一些,主要是黑芝麻、五仁、豆沙等,再加些白糖。
餡料的區(qū)別
湯圓:最早以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為主。現(xiàn)在人們的口味越來越挑剔了,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元宵和湯圓兒也打破傳統(tǒng),向水果口味兒進軍了,近兩年還出現(xiàn)了咖啡、抹茶等西式口味的,有點兒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
元宵:最早以什錦餡兒、棗泥餡兒為主。什錦餡兒其實就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混合在一起的,感覺特像月餅里的五仁兒餡兒。
制作工藝的區(qū)別
湯圓:做湯圓兒的過程,就像包餃子。需要先把糯米面和好,醒透;然后做餡兒,餡兒里的水份含量比元宵餡兒多,可以像餃子餡兒一樣散著,也可以揉成小球兒;最后揪一塊兒面,捏成片兒,把餡兒包在里面,揉成球兒就可以了。
元宵:是以餡兒為主的,先把餡兒做好,切成小塊兒,然后把餡兒放在盛有糯米面的大笸籮里來回?fù)u(現(xiàn)在是用機器),搖到餡兒的外面滾上一層厚厚的糯米外衣為止。
口感的區(qū)別
湯圓:表皮兒勁道,餡兒料也有嚼勁兒,煮出來的湯會比較粘稠,有點兒像喝米湯的感覺。
元宵:表皮兒光滑、口感細(xì)膩,由于餡兒里水分多,所以湯圓被咬破的那一剎那,餡兒會像流沙一樣流出來;此外,湯圓煮出來的湯比元宵清亮。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湯圓為何又叫元宵相關(guān)文章:
★ 十五鬧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