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八句話(2)
時間:
若水1由 分享
有一天,我遠遠地看到一個母親在陽光下很嚴肅地觀察兒子。孩子大約有六七歲,他在試圖搬運一箱雪碧。箱子很重,孩子抱不起來,就端起一頭挪過去,再端起另一頭挪過去。母親一直站在一邊微笑著。這個游戲進行了二十多分鐘,孩子只挪動了很短一段距離。對這個孩子而言,這箱雪碧畢竟太重了一些。
我忍不住走過去問這位母親,她站在這里做什么?她說:我要鍛煉孩子,看他能不能把這箱雪碧弄回家去。我不由得感到,這實在是個很負責任的家長。對學齡前的兒童,在夏天的烈日下給他這樣一個科目訓練,一般家長是意識不到的。那個小孩恐怕不是第一次進行類似的訓練,一直很努力地“工作”著:折騰來折騰去,橫著挪,豎著推。
我在一旁夸獎孩子,家長說:還不行。這位家長鍛煉孩子的意識值得稱道,我準備配合她一下。我說:你的孩子真了不起,一般的小孩根本就不敢做這樣的事。你看他搬得多起勁呀!他做得這么認真,以后肯定特棒!
在這里,我把我的方法和她的方法結(jié)合在一起,給了孩子更好的感覺,孩子果然更賣勁了。我對他母親說:說不定孩子會想出更好的辦法來。
孩子折騰了一陣,忽然發(fā)現(xiàn)路邊有兩根樹枝,他靈機一動,把樹枝鋪在地上,再把那箱雪碧挪到樹枝上拖著走,果然比剛才快多了。我進一步夸獎他:這個孩子真棒!
我想,這位母親的做法和我稍微加進來的一點做法就是一個完整的做法。母親已經(jīng)做得很不錯,敢于嚴格訓練孩子,這時再加上一點鼓勵和欣賞,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就有了創(chuàng)造性。而對于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又要給予更加充分的鼓勵和贊賞。
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
家長們要使孩子發(fā)生變化,就一定要取消嘮叨式、數(shù)落式、訓斥式、包辦式等各種錯誤的家教模式及嘴臉。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也一樣。反過來。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也應該給予孩子。
你做了飯,你的家人不欣賞,沒有好評價,還有很多埋怨和嘮叨,你做飯還有好感覺嗎?如果不僅在飯桌上,甚至你在廚房里做飯的時候就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監(jiān)督,發(fā)號施令,唯恐你做得不好,你還有什么好感覺?你沒有好感覺了,沒有積極性了。
你買了幾本書送給孩子,推薦他讀一讀。過了幾天,你很關心他讀書以后的感想。一方面,你是關心孩子知識的全面發(fā)展;另一方面,作為家長也很希望你買的書孩子能夠喜歡。如果你推薦給孩子的書他很長時間都不讀,家長也會覺得沒有意思的。如果他讀了,對這幾本書很欣賞,你會很高興。這里不僅有你對孩子的關心,而且有你對自己勞動得到評價的期待。大人都很在意這一點,更何況孩子?
那么,家長們?yōu)槭裁床谎芯垦芯亢⒆拥男睦砟??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是不是也期待正確的評價呢?
如果家長為孩子買了一件禮物,發(fā)現(xiàn)孩子一點也不愛惜,你會是什么感覺?同樣,如果孩子很努力地做了一件事情,卻沒有得到正確評價,孩子心理上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反應,是可想而知的。
許多作家都關心自己的作品在社會上受到的評價,你對一個作家說,你哪部作品我看過,印象特別深,你和這個作家一下子就容易貼近。為什么?作家希望自己的勞動和創(chuàng)造被人理解。一個做手拉面的師傅工作的時候,有人圍觀,他絕對不會反感,絕對不認為你在干擾他的工作,他反而將手中的面抖得特別來勁。往往當圍觀的人散去以后,拉面的師傅臉上還會有些失落。為什么?他在表演他的技術(shù),表演他的勞動。
小孩更是這樣。
我曾經(jīng)觀看過一個小孩和他爸爸打羽毛球,孩子雖然年紀很小,但是技術(shù)不錯,經(jīng)常能夠接住爸爸打過來的球。我看了一會兒,對他爸爸說:你的孩子挺棒的,總能接住你打的球。孩子來勁了,前前后后跑得更歡。及至我走的時候,他眼巴巴地看著我,希望我留下來繼續(xù)“觀戰(zhàn)”。當時我真有些不忍心從他的世界中撤退。這說明什么?說明人的技術(shù)和能力得到別人的評價是多么重要。
家長們要不斷地體察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要將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最容易受到鼓勵的事情、最渴望得到的東西給予孩子,自己最不愿意、最不喜歡的事情一定不要給予孩子。
你在工作中反感別人一天到晚對你嘮叨,你就不要嘮叨孩子。你不愿意一天到晚面對一張訓斥的面孔,你就不要訓斥孩子。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給孩子三寶:向上的積極性、學習的興趣、自信心。
善于進入孩子的思維,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是三個積極性:向上的積極性、自信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積極性。
我曾經(jīng)看過一個場面,一輛小公共汽車,一大群人在奮力地推它。我問:這輛車壞了?他們說:不是,司機不在,放在這里堵路,給它挪個地方。我想,如果司機在,給車挪個地方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車有馬達,油箱里有油,一發(fā)動就跑起來了。硬推,或者著急了打砸一頓,無疑是很愚蠢的辦法。
我們希望孩子進步,希望孩子成功,千萬不要做不會開車的人,去推,去打,去罵,而要去發(fā)動。發(fā)動什么?要發(fā)動這個汽車本身的馬達,要發(fā)動孩子本身的學習動力。
孩子學習的動力在什么地方?主要是三個積極性。在這個問題上,希望家長們打破迷信,千萬不要認為只有大知識分子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才。絕對不是這樣。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們的父母文化程度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