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隨筆
孩子上音樂課,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那么大班音樂隨筆會寫些什么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大班音樂隨筆,希望你喜歡。
大班音樂隨筆篇一
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游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以下是我多年音樂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一、拉近距離,引起情感共鳴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主要是看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在雙方之間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如要保證橋梁的正常溝通,讓幼兒能積極地、主動地接受教師的一切授課內容,我認為關鍵是教師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離,“以童心喚童趣”。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tài)語言來進行授課。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夸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以此來縮短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孩子們很自然地就對我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喜歡和我交流,愿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同時,他們就會把對我的這種感情遷移到對我所擔任的音樂課的學習上,逐漸對音樂產生了興趣,并有了強烈的學習欲望。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此,我深有體會,因為在我小的時候,喜歡哪個老師,就特別喜歡上他(她)教授的課,并且這幾門課成績也就最優(yōu)秀。
二、創(chuàng)設意境,提高歌曲表達力
唱歌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現情意的好工具,但對于大多數大班幼兒來說,通常卻只是一種機械性的背唱。因此,聽起來總覺得干巴巴的,沒有感情色彩。孩子們在開始學唱時還有點樣子,可等一段時間
再去聽他們唱時,一首優(yōu)美的歌曲就面目全非了。如何培養(yǎng)幼兒對歌曲的表達力呢?
1、講述故事,引發(fā)興趣
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jié)、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采用傳統(tǒng)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我通常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jié)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如在教授《春天來了》這首歌時,我先繪聲繪色地講述:“春天來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瞧!有誰在迎接春天的到來?聽!是誰在為春天歌唱?美麗花兒、嫩綠的草兒、可愛的布谷鳥” ------或者將歌曲融入故事情節(jié)當中。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我就是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將歌曲通過角色對話演唱出來的------這樣,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
2、范唱感染,激發(fā)欲望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和情感,他們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快、或抒情,如何讓幼兒感知這一切呢?這時就需要教師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風格特點進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娃娃上灶》這節(jié)課,我進行了兩次范唱。第一次范唱是清唱并借助于動作,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美妙、歡快活潑及有趣;第二次范唱是邊彈邊唱,讓幼兒根據我唱的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描繪出歌中所唱娃娃廚師切菜切肉、翻炒做飯,用心者飯香菜香味道好,貪玩者飯焦菜焦真糟糕的有趣畫面;而在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范唱中,我通過豐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讓孩子們體會媽媽生病了,小烏鴉不貪玩,捉了蟲兒飛回家,一口一口喂媽媽的感人畫面------這樣,使孩子們對歌曲有了一個較完整的藝術形象,從而激發(fā)了幼兒學唱歌曲、急于表演的欲望。
3、模仿演唱,提高能力
唱,是一項重要的音樂實踐活動,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唱可以使幼兒在音準、吐字、唱詞、節(jié)奏等方面得到訓練和提高。由于大班孩子尚未具備一定的視唱的能力,不能獨立處理關于音準的高低、節(jié)奏的快慢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采用模仿演唱的方法來學唱歌曲。在教學中,我多用錄音帶。在幼兒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礎上,通過三個步驟來幫助幼兒進行模唱:第一步,要求幼兒耳聽錄音,心里默唱;第二步,要求幼兒隨錄音進行輕聲哼唱;第三步,要求幼兒模仿錄音,反復進行齊唱練習,直至
幼兒能夠基本跟上錄音的速度為止。
4、輔助律動,融入情感
律動,是一種根據歌曲的內容創(chuàng)設動作,隨著旋律的發(fā)展進行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由于孩子們好動,尤其喜歡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動,而律動正好符合他們這一年齡特點,因此也就成為他們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例如在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這節(jié)課,通過梳頭、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等一系列動作的編配,使幼兒在邊唱邊做的過程中,理解性地記憶歌詞,并能把疼愛媽媽的感情付注于演唱當中。
三、通過欣賞,提高鑒賞能力
音樂欣賞是人根據樂曲旋律的發(fā)展,進行形象思維的一種心理過程,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班幼兒尚不具備獨立欣賞的能力,他們必須有賴于歌詞的引導和教師講述的啟迪,才能完成整個欣賞過程。在教學中,我一般這樣引導幼兒:
1、通過講解、了解音樂。幼兒對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較深刻的,在首次給幼兒欣賞音樂作品時,一定應盡量使幼兒對音樂產生一種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這個過程應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想象活躍,情感上也有所觸動。例如在欣賞《啄木鳥》時,我要求幼兒閉目聆聽音樂,并跟隨教師有感情的配樂講解,在腦中展現出一幕幕啄木鳥為果樹治病以及果樹除蟲后枝繁葉茂的美麗畫面,使幼兒情不自禁地與音樂融為一體,更深地感受樂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2、通過動作,表現音樂。如在欣賞圣桑的《動物狂歡節(jié)》這組樂曲時,我先提出要求,讓孩子們只用動作,不許出聲,聽一至三遍音樂,并觀察孩子們的反應。結果,有的孩子很快用動作表現出了樂曲中個別動物的動作。我抓住時機,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動物角色的變換,發(fā)揮想象,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
3、通過圖畫,展現音樂。例如,在欣賞《嘀哩、嘀哩》這首曲子時,孩子們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我則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大膽想象,在紙上把關于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展現出來,從而完成這一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總之,對于大班孩子來講,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才能激發(fā)他們對音樂
活動的興趣。實踐表明:孩子們通過科學的音樂教育,不僅學到了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yǎng)了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fā)
大班音樂隨筆篇二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內容豐富,包括:唱歌、音樂欣賞、音樂活動(音樂游戲、舞蹈、律動),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有意識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差,具有好動不好靜,注意力易轉移,抽象思維還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維和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的特點。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游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以下是我多年音樂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一、拉近距離,引起情感共鳴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主要是看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在雙方之間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如要保證橋梁的正常溝通,讓幼兒能積極地、主動地接受教師的一切授課內容,我認為關鍵是教師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離,“以童心喚童趣”。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tài)語言來進行授課。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夸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以此來縮短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孩子們很自然地就對我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喜歡和我交流,愿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同時,他們就會把對我的這種感情遷移到對我所擔任的音樂課的學習上,逐漸對音樂產生了興趣,并有了強烈的學習欲望。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此,我深有體會,因為在我小的時候,喜歡哪個老師,就特別喜歡上他(她)教授的課,并且這幾門課成績也就最優(yōu)秀。
二、創(chuàng)設意境,提高歌曲表達力
唱歌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現情意的好工具,但對于大多數大班幼兒來說,通常卻只是一種機械性的背唱。因此,聽起來總覺得干巴巴的,沒有感情色彩。孩子們在開始學唱時還有點樣子,可等一段時間再去聽他們唱時,一首優(yōu)美的歌曲就面目全非了。三、通過欣賞,提高鑒賞能力
音樂欣賞是人根據樂曲旋律的發(fā)展,進行形象思維的一種心理過程,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班幼兒尚不具備獨立欣賞的能力,他們必須有賴于歌詞的引導和教師講述的啟迪,才能完成整個欣賞過程。總之,對于大班孩子來講,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才能激發(fā)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實踐表明:孩子們通過科學的音樂教育,不僅學到了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yǎng)了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fā)
大班音樂隨筆篇三
奧爾夫音樂《小小雞蛋把門開》,它是一首童謠,旋律生動活潑、歌曲的內容通俗易懂、富有詼諧情趣,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而且它的歌詞像兒歌一樣朗朗上口,易記,生動的描寫了黃茸茸、胖乎乎的小雞出殼的情景。
小雞這樣的可愛的小動物經常會出現在孩子們的各種活動中,小班的孩子們特別喜愛像小雞這樣可愛的小動物,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本次活動我分為了2個課時,第一個課時我把目標定位為:1.童謠學習《小小雞蛋把門開》;2.能夠用單響筒來演奏童謠的固定節(jié)奏;第二個課時我把目標定位為:幫助幼兒熟悉音樂《小雞之舞》,能跟隨音樂進行模仿小雞破殼過程,增強活動的趣味性。
在第一個課時的教學時,我運用了PPT課件圖片幫助孩子理解小雞從雞蛋變黃茸茸、胖乎乎的小雞的過程,從而引出童謠《小小雞蛋把門開》的學習,在節(jié)奏的練習中我首先是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身體樂器來打節(jié)奏,孩子們熟悉后我會告訴孩子:"小雞長得很可愛,剛出生的小小雞很小,小眼睛到處看,到處找媽媽,胖乎乎的身體走起路來非常的慢。"這時老師會請孩子邊唱著好聽的童謠邊走路,(這時老師會給予固定的拍子,穩(wěn)定孩子的節(jié)奏)孩子們就都能邊念童謠邊做動作了。在用樂器演奏固定拍子時,我告訴孩子:"小雞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種新的樂器寶寶--單響筒(老師交給孩子正確使用單響筒的方法),單響筒會發(fā)出跟小雞一樣清脆的聲音哦,拿起單響筒跟著小雞唱歌吧。因為有前面的身體樂器的練習做鋪墊,孩子們第二次就能很好的演奏童謠的固定節(jié)奏了,從孩子們在活動中的情況來看,孩子們第一個課時的目標還是完成得很好的。在第二個課時,學習音樂律動《小雞之舞》時,我首先是給小朋友講解小雞的成長故事,講解中我會引導孩子們幫助動物朋友小雞想出破蛋而出的好辦法,許多孩子都迫不及待的要說出了自己的辦法,有的孩子說:"用頭這樣、用腳這樣、用嘴巴敲、用翅膀打等等。"一下子活動中的氣氛就熱鬧起來了,從孩子們的回答可以看出,因為孩子們的詞匯量還不多,所以表達時語言還不完整、不夠準確,孩子們說完后,這時我會和孩子一起總結:"小雞是怎么把雞蛋打開的嗎?它會用什么辦法呢?"哦,原來小雞的身體很厲害,可以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去想辦法哦,小手握緊變成小錘子捶打蛋殼,用腳踢,用頭頂、還會用尖尖的嘴巴啄,太厲害了,快快快,快來變成一個大雞蛋,看誰能破蛋而出,變成一只可愛的小雞,這時老師放音樂《小雞之舞》讓孩子熟悉音樂,一起聽著音樂跟著老師來表演小雞破蛋而出的情景。孩子們熟悉律動后,老師將幼兒分成兩組,用一塊大布進行游戲,一半幼兒在大布下當小雞,模仿小雞出殼的動作,另一半幼兒在外用手按住布,音樂結束,將布拋向空中,小雞跳出殼了,特別是這一游戲環(huán)節(jié)把活動氣氛推向了高潮,孩子們在活動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快樂,反復的重復了兩次游戲后,還會聽到許多孩子在說:"慧慧再來一次吧!"真正的培養(yǎng)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就這樣孩子們在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的奧爾夫音樂活動中,獲得了對音樂的理解,以及掌握了節(jié)奏。像今天這樣《小雞之舞》的律動活動能不僅能幫助孩子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而且還能提高辨音的能力,更好的發(fā)揮相象力,創(chuàng)造力,這些都是離不開律動的,這時幼兒的感受對認識表達音樂起著重要作用。
大班音樂隨筆相關文章:
2.大班六一隨筆
3.大班教育感言隨筆
4.大班個人隨筆
5.保育教育大班隨筆
大班音樂隨筆
上一篇:大班生活習慣教育隨筆
下一篇:大班優(yōu)秀教育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