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論文閱讀《在古詩誦讀中融入德育內涵淺探》
教書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讓我們一起到學習啦學習吧!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編輯的閱讀答案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論文閱讀《在古詩誦讀中融入德育內涵淺探》
長期以來,語文教材中有著豐富德育內涵的“古詩誦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教學參考書》未給一席之地,眾多的語文類刊物也不見這方面的片言只語;就是每年一度起著指揮棒作用的高考試卷也難覓其“芳蹤”,由此看來,古詩詞誦讀早已成為“被人們遺忘的角落”了。
目前,中學生思想狀況令人堪憂,在各科教材德育功能弱化而又倡導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載道明理工具的語文學科,本身有豐富而獨特的思想內涵且占總量20%多的“古詩詞誦讀”,理應成為當代中學生拓展視野、增知明理的好教材。語文教師應當肩負起責無旁貸的神圣使命,通過古詩詞的教學,使一代新人在接受中華古詩文的文學滋養(yǎng)和文化熏陶的同時,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中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
一、從古詩詞中感受志士仁人的崇高人格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有著無數(shù)閃耀著人格光輝的一代雄杰和感天地,泣鬼神的宏偉篇章。這些既是學生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又是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感受崇高人格的教材。
于謙的《石灰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這位一生清明廉正的明代重臣,借詠石灰堅貞不屈的品性,表達了不屈服,不媚俗的節(jié)操和不畏艱險,不怕粉身碎骨的獻身精神。“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問焚燒若等閑。粉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讀著這些通俗淺顯而又有鏗鏘有力、氣勢磅礴的詩句,聯(lián)想到他功高權重生病后連油鹽、醬醋、蘿卜、青菜都沒有的窘境和他最終為明王朝的基業(yè)而被殺的壯舉,于謙的那矢志報祖國,不怕犧牲,只求清白傳世的崇高人格躍然紙上。
又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說到文天祥,胸中泛起的往往是自豪感和沉重的責任感的雙重感喟:狀元丞相,富貴不淫;民族英雄,愛國詩人;生不逢辰,外侮頻頻,屢戰(zhàn)屢敗,被俘遭殺。“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詩作述說了自己起兵抗敵四年來的艱難歷程后,又以昂揚的斗志,發(fā)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這一忠貞愛國的千古絕唱。讀著 這浩氣貫天的壯美詩句,誰不為我們民族歷史上有一位彪炳千秋的英雄而自豪呢!
一首詩有更多的讀者,就會有更多的認同者。這種認同,往往是滲入人 的思想意識,甚至是可以生根的。尤其是在崇拜英雄的年齡階段多向青少年講述這些志士仁人和他們的光輝詩篇,讓他們的胸中時時激蕩著愛國主義的情濤,這種德育功能是任何學科所無法比擬的。
二、從古詩詞中了解封建統(tǒng)治的腐朽黑暗
引導中學生從古典詩詞中了解封建的腐朽、黑暗,既可以使他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可以讓他們了解詩人和詩中人物敢于反抗壓迫,敢于暴露黑暗的斗爭精神從而提高他們鑒別真善美和假惡丑的能力。
選自《竇娥冤》的《滾繡球》這折曲子。竇娥被張驢兒父子誣陷下毒,昏官不辯真相,顛倒善惡,打得他“肉都飛,血淋漓,”最后竟判他死刑。竇娥臨刑時對自己的冤屈發(fā)出三條誓愿:頸血沾練,六月飛雪,三年抗旱。這些愿望后來都實現(xiàn)了,雖然違背了物理,卻足以說明竇娥的冤情之深。也符合人民的愿望:冤禍定能昭雪,正義定能伸長?!稘L繡球》是竇娥含冤赴刑中對天地的控訴:“天地合,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正是從自身的困難經(jīng)歷中,她徹底地否認了天地的神圣和公正,富人坐惡而逍遙,窮人有冤無處告。“地也,你不為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天地鬼神是封建上社會統(tǒng)治秩序的象征,斥責天地,就是斥責封建統(tǒng)治。竇娥的悲慘一生,清楚不過地暴露出封建統(tǒng)治的黑暗,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封建統(tǒng)治的無比恨和對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腐朽統(tǒng)治的強烈的批判精神。
三、從古詩詞中領略綺麗多姿的壯美河山
古詩詞誦讀里有不少描寫壯美河山名勝古跡的篇章。她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對中國的無限熱愛、眷戀之情。學習這些詩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的親近感依戀情。
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一守描寫西湖自然風光的著名絕句。前兩句描繪了晴雨變幻中的湖光山色:陽光照耀下,湖水蕩漾、波光閃耀;雨幕朦朧時,霧漫群山,云煙飄渺。后倆句湖光山色,晴姿雨態(tài)描摹中宕開筆墨,以一個新奇貼切的比喻,概括西湖山水的精神氣韻:以無論淡妝還是濃抹都顯得嫵媚動人的西施,來比喻無論放晴還是下雨都美麗動人的西湖風景。詩人把西湖和西子天然美的資質都統(tǒng)一在一起,形象逼真地描摹了西湖勝景的自然多變和絕妙無雙,令人聯(lián)想無窮。讀著這樣的禮贊西湖山水的絕妙好句,我們很自然地和詩人一起,油然而生對戰(zhàn)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從古詩詞中體味真摯純粹的人間親情
親情、血緣情、朋友情、同志情,是人世間價值無比的一種情愫。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已,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有親情這一維系。所遺憾的是頌揚天下最圣潔的人性美-母愛的詩作寥入晨星;所幸的是,古詩詞頌讀里有兩首這方面的詩作。
青少年是一個呼喚理解,尋覓友情,渴望關懷的年齡階段。利用古詩詞誦讀里有關頌揚情誼的詩作,既可以十他們體味人間親情,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崇尚友情的道德情操。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送別詩,意在勸慰朋友不為離別而悲哀,讀了至友之情油然而生。其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別開生面,顯示了詩人在對待感情上表現(xiàn)出的一種超脫和理智的態(tài)度?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印。那么無論天涯、,海角千山阻斷,萬水隔離,而情感交流,不是如比鄰一樣嗎?昂揚的情緒,樂觀的曲調,給人以鼓舞和力量,實在是歌頌友誼的亙古佳句!
又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彌漫的煙雨彌漫的吳地江天,織成了無邊無際的愁網(wǎng);夜雨增添了秋意也渲染了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彌漫在滿煙雨中,更匯聚在兩個離人的心頭。天色微明,友人北歸,遙望遠山,別緒頓生。洛陽親友要知道我的現(xiàn)實境況么?請友人帶去的不是竹報平安,而依然是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聯(lián)系詩人已兩次被貶,正處于眾口交毀的惡劣環(huán)境中,當時交通落后,音訊不暢,與親友今生今世極有可能不再相會的形勢下,詩人從清澈無暇、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他們,這比任何相思的言辭更能表達出對親友的深情。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親友之情。
中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的嚴重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急劇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過時的思想教育方式,現(xiàn)行不盡科學的考試制度和用人制度等等。徹底改變存在的種種弊端,語文教師顯然是人微言輕、回天乏術。但古詩詞誦讀那豐富的內涵,無疑是治療這思想問題,提升人的靈魂的良藥之一。愿我們順應素質教育的歷史潮流,以精衛(wèi)填海的精神,充分利用詩詞豐富的人文價值,為提升新一代的靈魂、構建“和諧語文”而盡綿薄之力。
論文《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淺談網(wǎng)絡對語文教學的影響
西安市宇航中學 劉紅娟
【摘要】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一門基礎學科,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內涵。中學語文教學必須改變學生只是單一的從課堂獲取知識的途徑,教師要走出應試的狹隘圈子,以課本為中心,以研究性學習為載體,向課外拓展,以網(wǎng)絡為輔助,擴大學生的閱讀面、知識面。網(wǎng)絡走進語文課堂,猶如教海中引進了一溪活水,學生學得主動、快樂,教師教起來得心應手。
關鍵詞:網(wǎng)絡 課堂 創(chuàng)新 質量 快樂
一直認為:語文不是學出來的,因而語文成績好的學生,不是老師教的,而是學生悟出來的,一旦悟出了語文的真諦,它將融入你的血液中,從此伴你生長,滋潤你的生命,永不流失。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我一直主張語文課堂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對語文的欣賞感悟。可網(wǎng)絡的出現(xiàn),使我震撼,它改變了我的語文教育觀,大大地推進了語文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進程,使古老的語文教學逐漸融入到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
一、網(wǎng)絡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在語文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有極大的選擇自由,而學生的語文學習,更需要有充分的選擇自由。語文學習必須廣泛涉獵,必須有豐厚的文化積淀。“好讀書不求甚解”是學好語文不可缺少的一個側面,但在缺乏網(wǎng)絡的條件下,廣泛閱讀,多方涉獵,是無法在語文課堂上實現(xiàn)的,而借助網(wǎng)絡,卻完全可以做到的。網(wǎng)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匯集大量信息資源的數(shù)據(jù)庫,學生通過它可以了解、學習語文教學領域的最新知識,網(wǎng)絡巨大的知識容量為語文教學內容拓展了無限的空間,學生的學習范圍已不再局限于那好幾年甚至數(shù)十年都一成不變的教材。從課堂學習,到課外閱讀,只要鼠標輕輕一擊,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種美文名著,精彩句章,任你縱橫捭闔,盡收眼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利用網(wǎng)絡來收集信息,探究設計。例如,我在設計《到民間去采風》這一綜合實踐活動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到網(wǎng)上去尋找陜西的有關資料,學生們興致驟增,情緒高昂,他們或自己上網(wǎng),或小組合作,有的學生查到了陜西的文化名人,有的學生查到了陜西的風景名勝,并且自配解說詞和圖片,有的找到了陜西的民風民俗,有的研究了陜西的土特產(chǎn),更有學生綜合分析了陜西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地理交通后,提出了更好的開發(fā)陜西的設想,并擬訂了開發(fā)計劃書,也有學生對比分析了家鄉(xiāng)目前的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提出了“愛我家鄉(xiāng)”的口號,各種信息五花八門,紛沓而至。學生們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整理后印出來,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分享這些資料,聆聽著陜西古老厚重的歷史,欣賞著磅礴大氣的名勝古跡,看著令人垂涎三尺的三秦美食,同學們自豪的說:“陜西真好!”在此基礎上,我啟發(fā)引導學生要愛我家鄉(xiāng),為家鄉(xiāng)的建設出謀劃策,添磚加瓦,整個語文活動達到了高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這次活動,我不禁深思:網(wǎng)絡,不僅使學生獲得了知識,就連知識的延伸也遠遠超出了問題本身,學生的學習時空,思維智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二、網(wǎng)絡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效率
贊訶夫說過:“學生積極的情緒,能使學生精神振奮,思維活躍,容易形成新的聯(lián)系,而消極的情緒則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因此,要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首先要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熱情不是從天而降,要靠我們教師誘發(fā)。而美妙迷人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誘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基因。學生對教師所教的內容一旦產(chǎn)生了濃烈的感情和興趣,必將會化作強大的求知力量,然而,因受時空的限制,在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大都處于單打獨斗狀態(tài),成為一個個散落的珠片,難以實現(xiàn)與課程的深度整合。網(wǎng)絡的介入為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帶來了便利,使教學情境更加真實生動。我在講朱自清的《背影》時,為了能讓學生真正感受那份濃濃的父愛,學會感恩,我在教學中三次運用了flash, 聲情并茂的課文朗讀,讓學生看到了慘淡的家境,看到了那個肥胖的、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的蹣跚的背影,更看到了父親攀越月臺的艱難;深情哀傷的歌曲《背影》讓學生感受到了成人后的兒子對父親背影的回憶,對父親深深思念,將課堂推向高潮,有的學生竟潸然淚下;最后滿文軍的《懂你》全班同學流著淚低聲和著唱,表達對自己父母的理解和感激,我知道學生此刻是用心在唱,他們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的一片真情。反思這堂課,我通過網(wǎng)絡進行教學,既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學會感恩,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精彩一瞬間,定格在學生心目中的卻是永恒。
三、網(wǎng)絡提供自由交流、大膽創(chuàng)新的天地.
由于網(wǎng)絡能夠提供給千萬個閱讀者同時閱讀的可能,如一篇好的文章,一個好的段落,一句優(yōu)美的句子,一個自己的獨到的見解,還有許多需要傳閱的資料,如果發(fā)布于網(wǎng)上的話,就可以讓眾多的同學同時,異步地閱讀了。通過互連網(wǎng)主頁上的相關欄目,學生可以方便、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與其他同學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和體會,也可以從其他同學的看法中對自己的理解進行辨證、分析,從而達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目的。由于這種表達和交流是完全出于自發(fā)的,沒有任何的顧忌和限制,引起了學生廣泛參與的興趣,從另一個側面也激勵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理解,領悟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活動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們通過網(wǎng)上的交流,把問題提出來,并且互相解答,互相論證。在這個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和表達的能力,而學生的思路靈活多樣,他們敢于質疑,勇于求真,尋求一題多解,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不斷挖掘其中的意味,達到對文字的理解與積累,這不正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的很好的表現(xiàn)嗎?
四、學習因網(wǎng)絡而快樂
一直以來,學生認為語文枯燥乏味,是最不需要學的一門學科,即使半年不上課也無所謂,做語文的習題,絲毫感受不到成功的體驗與喜悅。網(wǎng)絡為學生開啟了一扇窗,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他們的思維不再受文本中那些有限的文字限制,而是如駿馬一般任意馳騁,當學生在學習魯迅的作品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身甘為孺子牛”的真實寫照,讓他們感慨萬千,一個以筆為矛直插敵人心臟,以一介書生挑起挽救民族危亡重任的憂國憂民的魯迅,讓學生敬佩,他們感受到了魯迅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但他們也關注到了當年魯迅和朱安的一段婚姻,對魯迅當年的選擇表露出極大的遺憾,他們認為魯迅活在人間,他也許并不完美,這種不迷信偉人,敢于解剖的精神,追求公正的態(tài)度,正是學生通過網(wǎng)絡世界獲得的一種人文素養(yǎng)。當學生學習劉禹錫《陋室銘》時,一方面明白了作者既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也有仕途失意,一貶再貶的人生無奈。學習《楊修之死》時,明白曹操是一個奸雄,他心胸狹窄,忌妒賢才,但通過網(wǎng)絡也同時感受到曹操是一個有宏才大略的人,他有遠大的眼光,偉大的政治抱負,同時還是一個愛惜人才的人,他善待重任辱罵他祖宗十八代的陳琳,他尊重關羽的選擇,敬重他的忠義……學生手捧文本,但不再停留在文本,他們跨越古今中外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一會兒將目光投向網(wǎng)絡世界,遨游其中,尋找新的認識,一會兒又傾聽文本的聲音和作者對話交流,視野的開闊使他們學會了辨別,思考和批判。這些驚奇的發(fā)現(xiàn),使學生感到了語文學習的無窮樂趣和魅力,體驗到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網(wǎng)絡進入語文課堂,它給語文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使語文課堂更加精彩,具有了現(xiàn)代化的氣息,但我們必須牢牢把住語文教學的本質特點,把握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把握語文教學的文化內涵,把握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的韁繩,不能因網(wǎng)絡而使語文教學面目全非,失去語文味,也不能因強調語文味而將其逐出課堂。學生要以網(wǎng)絡為平臺,在老師的指導下,圍繞特定的學習目標,開展自主探索、合作探討等學習活動,獲得對知識的深刻認識,取得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成果,達到拓展知識視野發(fā)展學習能力,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