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開設東北方言課怎么回事_開設東北方言課有什么意義
近日,在武漢大學的“方言與中國文化”課上,許多學生用方言的形式給視頻進行配音和歌唱,此舉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和歡迎。教師阮桂君表示,不是只有普通話可以演繹文化作品,方言同樣可以,方言本身就是需要去運用的,它是情感的一種紐帶,也是情感的歸宿,需要傳承下去。
方言這個詞看起來簡單,放到中國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來,其背后所包括的類型則需要以成百上千來計算。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普通話的推廣,現(xiàn)在的人尤其是青年一代,面對方言已經(jīng)很陌生了。但是方言作為文化的“活化石”之一,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有著獨特的魅力,當代對于方言的傳承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如何傳承方言也成了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
武漢大學開設方言課,讓學生們接觸方言并且學習方言,將方言以一種新的形式“潤物細無聲”地傳授下去,這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嘗試。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學生不想學或者不愿意學方言,而是由于我們的成長環(huán)境。小時候,爸爸媽媽教我們說普通話甚至英語,上學了,學校又要求“請講普通話”,步入社會,我們大多也只能通過普通話來和其他人社交。所以,不是不想學,而是沒有去使用方言,也就不學、不說方言了。
在大學里面開設方言課,不是一定要教學生一種或者幾種方言,一是可行性不大,二是畢竟對于方言學習,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和授課課本。所以,網(wǎng)上有網(wǎng)友評論說,教方言怎么可能教得會?老師是要教東北話還是湖南話、四川話?教授方式難道要一字一句的翻譯教學嗎?的確,如何“教方言”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但是古人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同樣的道理,與其教會學生們具體的某種方言,不如在課堂上引入方言,以有趣和新奇的方式提起大家對方言的關注,進而提高對方言的保護和使用意識,這才是最重要的。
歸根到底,開設方言課作為學生們的一種通識素質教育課程,其內(nèi)在含義也在于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每一種方言流傳至今,歷經(jīng)千年,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厚的民族特色,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方言涉及歷史、風土人情、地理等多個方面,說不定,以后還會開設有關方言的“地方特色口音課”“方言歷史課”等課程,讓方言越來越多地融入我們的學習生活中!
不過,即使方言課程再豐富有趣,學生不感興趣也是徒勞。雖說,放眼中國,方言真真正正地消失是不可能的,但是,方言在你我這里“消失”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還是需要大家提高對方言的重視,不要讓我們的后代少了一種特色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