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免费,看黄色片子免费,色综合久,欧美在线视频看看,高潮胡言乱语对白刺激国产,伊人网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碰就硬老熟妇

學習啦>實用范文>報告總結>學習總結>

經濟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時間: 雪錦826 分享

  經濟論文寫作是經濟應用寫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進行經濟學術交流的主要載體,是獲得經濟信息、促進經濟技術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濟論文開題報告范文,歡迎閱讀。

  經濟論文開題報告范文篇1:

  經濟學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企業(yè)技術進步的低碳經濟貢獻度研究

  一、選題背景

  全球經濟隨著工業(yè)革命的延續(xù)而迅速增長,由此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短缺己經違反了自然界中原有的碳循環(huán)平衡,造成了全球碳排放嚴重超出自然界可以承受的范圍等問題,人類也一直在努力為碳減排出“謀”劃策。在此背景下,遏制氣候變暖,拯救地球家園,使世界各國形成了 “同呼吸,共命運”的“責任共同體”。當然,作為迅速發(fā)展中的大國,人口基數大,資源相對短缺,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同時工業(yè)化在不斷進步所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再加上中國現有的碳生產力水平較低,排放一噸二氧化碳所產生的GDP僅僅相當于發(fā)達國家的25%左右,這些都顯示出我國在碳減排方面的重大壓力,我們應當也必須在國際社會上顯示我們對低碳發(fā)展的決心和信心,提高發(fā)展中國家的低碳思想覺悟,加快對低碳排放的投入和發(fā)展。同時,我國發(fā)展低碳經濟也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在國際上的競爭地位的一項很重要的路徑。2009年11月,時任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發(fā)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哥本哈根會議召開前舉行新聞發(fā)布會,會上講到中國政府已經作出決定并且有信心在十年內將單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40%-45%,這是中國官方文件中針對溫室氣體減排問題首次公開的明確數字,同時也表明了相關政府部門在減少碳排放、發(fā)展低碳經濟上的決心。低碳發(fā)展不僅符合現階段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國能源戰(zhàn)略里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實現綠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政府正大力提倡節(jié)能減排,而低碳發(fā)展與前者的基本任務是相輔相成的,所以為使社會向資源節(jié)約型轉變,現階段我們要把節(jié)能減排和低碳發(fā)展放在突出位置。節(jié)能減排和低碳發(fā)展都必須以技術進步為主要支撐力,通過低碳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企業(yè)對技術方面的資金和人力投入,以及全社會人民的共同努力,早日實現我們的碳減排目標,恢復自然界中原有的碳循環(huán)平衡系統(tǒng)。技術進步是推動低碳經濟發(fā)展,實現我國低碳化、可持續(xù)化發(fā)展的主要路徑。首先,技術進步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單位能源的產出量和環(huán)境治理等方面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產生較大的積極影響;其次,技術進步可以開發(fā)新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完善碳捕集和封存技術,新能源技術的開發(fā)利用是調整能源結構、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從源頭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一項重要舉措,推廣并使用新能源技術,增加低碳能源生產的項目產值。未來時期,技術進步必將成為發(fā)展低碳經濟、優(yōu)化能源消費結構、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手段。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借助以往學者的研宄成果,從理論上說明技術進步能促進低碳經濟的發(fā)展;在此基礎上,研究和分析企業(yè)技術進步的低碳經濟貢獻度;最后根據研宄結果進行分析,對有關低碳發(fā)展政策的制訂及執(zhí)行提供有力依據,試圖對企業(yè)發(fā)展低碳經濟,促進碳減排提出合理性建議。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低碳經濟” 一詞起源于2003年英國政府發(fā)表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一創(chuàng)建低碳經濟》,同年10月《全球科技經濟瞭望》對英國的低碳經濟能源政策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各國紛紛效仿,致力于發(fā)展低碳經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緩氣候變暖的速度。作為工業(yè)革命背景下科技進步的產物,世博會始終是科技創(chuàng)新展示和傳播的平臺,在2010年以“城市科技的創(chuàng)新”為分主題的上海世博會上,綠色新能源的身影隨處可見,包括太陽能光伏發(fā)電、LED景觀照明燈和燃料電池汽車都實現了零碳排放,也預示著低碳經濟進入了迅速發(fā)展階段。在CNKI期刊全文數據庫中以"低碳經濟"為關鍵詞進行搜索,2009年之后相關文獻呈井噴態(tài)勢增多,截止2015年4月1日共有19588條檢索結果,其中包含技術進步的期刊共有3772篇。

  對于“低碳經濟”的概念,國內外學者不斷充實對它的研究角度和深度,國外著名學者萊斯特.R ?布朗(2002)⑴對低碳經濟的實質和內涵進行了早期探索,研究結論指出若要緩解氣候變暖的現狀,必須加快能源消費結構的改變,爭取早日實現能源消費結構從化石等非清潔性能源向熱能、風能、水能和氫能等清潔性綠色能源轉變,這樣才能使碳減排取得較大的進步,盡快使我國經濟向低碳化、可持續(xù)化方向發(fā)展。在布朗對低碳經濟的早期探索產生的重大影響下,各國學者紛紛對本地的碳排放現狀也做了較為系統(tǒng)的評價,并提出了一些早期發(fā)展低碳經濟的建議。如英國的Johnston等(2005)和德國的Treffers等(2005)分別對其國家的碳減排現狀以及如何應對等問題分別進行了研究,認為利用現有技術和相關政策對促進碳減排起到了積極作用,并呼吁相關政府加大對低碳經濟的重視,不斷深入研究低碳技術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最近10多年來,我國學者們緊隨外國研宄者們對低碳發(fā)展的研究腳步,對低碳發(fā)展的研究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如奔涌之勢涌現出來。如莊貴陽(2005)何建坤(2009)等學者們通過研究發(fā)現碳減排的核心在于對新能源技術的研發(fā),通過技術進步與創(chuàng)新可以改善能源利用效率,盡可能的減少碳排放。牛文元(2009) 賀慶棠(2009) [7]同樣得出,目前實現我國經濟低碳化的關鍵途徑是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迅速擴大企業(yè)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對清潔、綠色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追求一種綠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平衡。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課題首先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從理論層面上分析技術進步促進二氧化碳減排的途徑,在廣泛收集和整理相應指標數據的基礎上,用灰色關聯分析理論中的灰色綜合關聯度對北京市企業(yè)技術進步的相關指標的上升幅度與碳排放強度的降低幅度之間的密切關系進行可靠的衡量,說明碳排放強度指標的降低與技術進步有密切關系,并進一步分行業(yè)計算北京市2005-2012年技術進步的碳減排效應值。其次,構建低碳經濟發(fā)展評價指標體系,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2005-2012年北京市低碳經濟發(fā)展水平作出綜合評價;最后,在第四部分對低碳經濟評價體系中的技術進步指標作相應的替換,通過對比分析得出北京市企業(yè)技術進步的低碳經濟貢獻度。

  本文首先在關于低碳經濟的內涵和主要影響因素以及低碳經濟的發(fā)展模式文獻研宄的基礎上,通過定性分析,驗證技術進步是低碳經濟發(fā)展的最主要影響因素之一,總結出技術進步促進了碳減排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同時將定量分析說明技術進步對發(fā)展低碳經濟的促進作用,試圖做出有說服力的結論。

  通過分析和借鑒以往學者的研宄結果,建立低碳經濟評價系統(tǒng),對低碳經濟發(fā)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這就是本文的主要理論研宄部分。數量分析主要體現在,將技術進步作為促進二氧化碳減排的主要推動力進行研究,運用灰色關聯系統(tǒng)中的灰色關聯分析方法驗證技術進步的兩個主要變量研發(fā)人員比重的增幅和R&D經費比重的增幅與碳排放強度降幅之間的灰色綜合關聯度,從而說明二者與碳排放強度降幅之間的密切關系,同時驗證了技術進步是降低碳排放強度的主要推動力,并進一步分行業(yè)分析計算技術進步的碳減排效應值;最后,以北京市企業(yè)為樣本,利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將技術進步的兩項指標進行逐年替換,剔除經濟增長和產業(yè)結構的影響,最終計算出北京市2006-2012年技術進步的低碳經濟貢獻度。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簡單表示為:

  五、寫作提綱

  摘要 3-4

  ABSTRACT 4

  緒論 7-9

  0.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7-8

  0.2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8

  0.2.1 研究目的 8

  0.2.2 研究方法 8

  0.3 研究思路 8-9

  1 文獻綜述 9-13

  1.1 低碳經濟相關內容概述 9-11

  1.1.1 低碳經濟的內涵及發(fā)展 9-10

  1.1.2 低碳經濟的主要影響因素 10

  1.1.3 低碳經濟發(fā)展水平的評價 10-11

  1.2 企業(yè)技術進步與低碳經濟的關系 11-13

  1.2.1 企業(yè)技術進步對碳減排的貢獻 12

  1.2.2 企業(yè)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12-13

  2 企業(yè)技術進步促進碳減排的途徑 13-17

  2.1 促進碳捕集與封存(CCS) 13-15

  2.1.1 碳捕集 14-15

  2.1.2 碳運輸 15

  2.1.3 碳封存 15

  2.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5-16

  2.3 優(yōu)化能源消費結構 16-17

  2.3.1 增加能源可采儲量 16-17

  2.3.2 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長 17

  3 企業(yè)技術進步的碳減排效應 17-27

  3.1 灰色關聯分析模型 18

  3.2 企業(yè)技術進步指標選取和數據來源 18-23

  3.3 北京市企業(yè)技術進步碳減排效應的量化分析 23-27

  3.4 小結 27

  4 北京市企業(yè)技術進步的低碳經濟貢獻度的量化分析 27-40

  4.1 低碳經濟發(fā)展水平的評價 27-29

  4.2 低碳經濟發(fā)展綜合評價指數的計算及分析 29-37

  4.2.1 數據來源及標準化處理 30-31

  4.2.2 低碳經濟發(fā)展指標體系遞階層次 31

  4.2.3 低碳經濟發(fā)展指標體系模糊判斷矩陣及權重計算 31-36

  4.2.4 低碳經濟發(fā)展綜合評價指數的計算 36-37

  4.3 北京市企業(yè)技術進步的低碳經濟貢獻度計算 37-39

  4.4 小結 39-40

  5 結論與展望 40-42

  5.1 研究結論 40-41

  5.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41-42

  5.2.1 研究局限性 41

  5.2.2 研究展望 41-42

  參考文獻 42-45

  申請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45-46

  致謝 46

  六、本文研究進展(略)

  七、參考文獻

  [1][美]萊斯特.R.布朗.生態(tài)經濟:有利于地球的經濟構想[M].臺灣:東方出版社,2002.

  [2] Johnston D, Lowe R,Bell M. 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O2emission reductions in excess of 80% 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J].Energy Policy,2005, (33) : 1643-1659.

  [3] TrefFers T, Faaij, Sparkman J.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systems for the long-term: two visions for the di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J]. EnergyPolicy, 2005,(33) : 1723-1743.

  [4]莊貴陽.中國經濟低碳發(fā)展途徑與潛力分析[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5,8(3) :8-12.

  [5]何建坤.發(fā)展低碳經濟關鍵在于低碳技術創(chuàng)新[J].綠葉,2009,(1) :46-50.

  [6]牛文元.低碳經濟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突破口[N].中國報道,2009-3-19(3).

  [7]賀慶棠.低碳經濟是綠色生態(tài)經濟[N].中國綠色時報,2009-8-4 (2).

  [8]付允等.低碳經濟的發(fā)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8,18(3) : 14-19.

  [9]丑潔明,封國林.構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低碳經濟發(fā)展模式[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1,01 (1):48-53.

  [10] Ehrlich P R.Ehrlich AH.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issues in human ecology [J].San Francisco: Freeman, 1970: 89-157.

  經濟論文開題報告范文篇2:

  摘要 本文對經濟類學位論文及開題報告的內容、結構進行了分析,重點討論了論文寫作中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應包含的內容,以及如何在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中取得創(chuàng)新。

  關鍵詞 學位論文 開題報告 內容與結構

  Key Words Graduation thesis Writing-plan report Content and structure

  畢業(yè)論文的寫作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在取得相應學位前必須經歷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本人結合自己在取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感受,就經濟類學位論文的開題及寫作談幾點看法,重點討論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應包含的內容及如何取得創(chuàng)新。本文結構如下:第一部分分析開題報告的步驟與內容,第二部分分析畢業(yè)論文的內容與結構,第三部分給出論文寫作的一個實例。

  一、開題報告的步驟與內容

  開題報告是關于開展課題或論文寫作的計劃報告,由畢業(yè)生個人完成,向導師、評議小組等匯報,目的是①說服導師、評議小組同意報告人進行下一步的論文寫作工作;②對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做得到導師和評議小組成員的修正、指導。開題報告的字數大約占畢業(yè)論文字數的10~20%。

  (一)開題報告的步驟。開題報告的步驟具體包括:選題;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對課題進行初步研究;確定題目;開題報告的書面寫作;向導師、評議小組匯報;進行論文寫作或重復上述步驟。

  1、關于選題。

  (1)選題應是本人熟悉的內容,應能夠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內容應是與本專業(yè)相關的,部分本科生在畢業(yè)論文的選題時不自覺地寫其他專業(yè)的題目,這應是極力避免的。

  (2)選題的題目要小,即討論問題的范圍要小,如“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較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在選題范圍上要小,而寫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中資金的籌集、運用或養(yǎng)老保險、合作醫(yī)療等其中的一個方面則更有針對性。

  (3)選題要有時效性,而實效性是相對的,如現在“三農問題”是熱點,分析唐宋時期的土地制度可能對我國未來的土地改革有借鑒意義,但分析1955~1978年之間我國的土地制度可能就過時了。

  (4)題目的名稱要規(guī)范、簡潔、無歧義。

  2、關于資料的收集。

  (1)在資料的收集上,前期面亦廣,后期亦窄,故應盡快確定題目;

  (2)論文寫作需要參考與課題相關的各種文章書籍資料,一般而言,學士、碩士、博士論文可能分別需要10、30、100篇左右。從已經出版成書的博士論文看,參考文獻有30篇的,也有300多篇的。

  (3)重要的資料可采取復印的方式保存,看到與論文相關的資料時,可記錄下該資料的名稱、觀點、頁碼等,以在以后的寫作中參考。同時,收集資料時要記錄下對參考文獻要求的各個項目。

  (二)開題報告的內容。開題報告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選題意義。選題意義包括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前者指能夠提出一種新的理論、觀點或用具體的數據驗證某種尚待證明的已有理論,后者則涉及研究問題的現實背景、能夠對有關的經濟主體和政策當局提供建議或做出評價。

  2、文獻綜述。文獻綜述部分包括理論的淵源、國內外在該課題上已有的研究,本人對有關理論演進過程的評價等,在此基礎上指出已有研究的欠缺之處,并提出自己要研究的問題。

  3、研究方法。即論文寫作涉及的研究方法,具體的名稱很多、含義不等。在開題報告中可以簡略陳述自己的“研究方法”,因為這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而方法論又與哲學相聯系,往往難以表達清楚而容易導致歧義。

  4、可能取得的創(chuàng)新之處與可能遇到的困難。應清楚地寫出預期的成果或創(chuàng)新之處,這是開題報告的重點,有創(chuàng)新、有成果才能讓別人覺得你的工作有價值。同時對已經具備的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困難、問題進行客觀的陳述,以獲得評議小組老師的幫助和指導。

  5、論文提綱。對于論文提綱有兩種看法:一是粗略的提綱即可,一般具體到章;二是詳細的提綱,細化到章下面的每一節(jié)。詳細的提綱可能更好,因為這表明報告人已經做了很多工作,開題報告更容易通過。

  6、參考文獻。列出的參考文獻應包括:①已經看過的;②已經搜集到但沒有看過的;③尚未搜集到但與本課題密切相關的、需要別人提供的。論文定稿后,參考文獻則只涉及引用或借鑒過的。參考文獻的引用要規(guī)范。

  二、學位論文的結構與內容

  一般而言,經濟類學位論文應包括四部分內容:①文獻綜述(包括研究意義、問題的提出等);②理論分析;③實證分析;④研究結論及政策含義。這四部分內容的邏輯是: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觀點,其次從理論上對該問題進行分析、證明,然后再對該問題或觀點用事實加以證明,最后得出結論、給出結論的含義。

  關于論文的結構,即如何組織上述內容,最緊湊的是采取順序型結構,即按“提出問題——理論分析——實證分析——得出結論”的順序組織內容,但難度往往較大,尤其是討論問題的范圍較廣、論文篇幅較長時。另一種常見結構是先總后分型結構,即先提出問題,對問題給出若干解釋或分解成若干子問題,然后對每一種解釋、子問題給出“理論分析——實證分析”。如果論文的各個章節(jié)存在一種邏輯關系,表明論文在結構上很嚴謹;如果各個章節(jié)之間沒有邏輯關系、聯系不密切,是一種松散的結構,內容再好也很難稱之為一篇優(yōu)秀的學位論文。

  (一)文獻綜述。該部分與開題報告中的相關內容近似,具體包括①選題意義;②文獻綜述(文獻必須是與要討論的問題相關的,做的好可以單獨構成一篇文章);③問題的提出;④分析的框架(范式)、對有關名詞、術語、概念的界定;⑤研究方法;⑥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等。

  (二)理論分析。

  1、理論分析應注意的問題。理論分析的目的是在理論上支持、證明論文提出的觀點。經濟理論是解釋經濟現象的一套簡單的邏輯體系(林毅夫,2005),可以用文字表述,更多的是用符號(如數學符號)表示。如果論文中提出的觀點、理論能夠很好的解釋一種經濟現象、并能夠準確預測某一種經濟現象的發(fā)生,就是一種好的觀點或理論。但同一種經濟現象,可由不同的理論來解釋,而不同理論流派首先或基本的區(qū)別在于其前提假設上(當然,主流經濟學有著共同遵守的假設,比如理性人假設、資源的有限性假設),如考夫曼(2001,p.507)分析的貨幣主義與凱恩斯主義在前提假設上存在的區(qū)別、王廣謙(2003,p.413~415)討論的金融市場理論和行為金融理論在前提假設上的區(qū)別,而兩種理論由不同的前提假設出發(fā),經分析推理得出的結論及政策含義就存在巨大差異。因此,在論文寫作、進行理論分析時,討論應在一套理論體系(或者說一個分析平臺、框架、參照系)內展開,借用、引用不同的理論時應注意彼此在研究的前提、得出的結論上是否沖突;同時理論的正確與否應看其內部邏輯推理是否一致、能否被經驗證明或證偽,不要斷章取義、隨便引用某個經濟學家的話來佐證論文的觀點;不要出現同時贊同市場和贊同政府的傾向,觀點在前后應該具有一致性;如果論文討論的是非主流經濟理論,比如行為金融理論,那么引用某些普遍的結論,如競爭比壟斷更有效率、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等也要慎重;另外,在一篇文章中,自己提出的觀點(或“理論”、“理論”的結論及推論)應是自洽的,能夠相互解釋、相互之間不矛盾。2、關于理論分析中的創(chuàng)新。一篇論文的重點、價值在于創(chuàng)新,但理論創(chuàng)新難度很大,因而一般盡量不要試圖提出什么新的理論或試圖綜合兩種理論。但在理論分析中,創(chuàng)新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已有的理論進行評述,將部分文獻綜述的內容擴展、加以詳細論述,來證明論文提出的觀點。這往往是理論分析的普通形式,是部分碩士、博士論文的大頭。

  (2)在他人的基礎上,對已有的理論或模型進行演繹、推理,或補充、改進,得出新的結論,以更適應我國當前的現實(這應該也算一種創(chuàng)新)。

  (3)評述若干種理論,指出其不足之處,然后提出自己的觀點,雖然你沒有在理論上證明該觀點,而只是在后面的實證分析中證明。

132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