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吹糖人初三作文
傳統(tǒng)文化吹糖人初三作文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tǒng)文化吹糖人初三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tǒng)文化吹糖人初三作文1
今天,媽媽帶我去了河坊街,那里是杭州著名的旅游一條街,有很多有趣的傳統(tǒng)民俗藝人。我看到了捏泥人,蒸定勝糕、炒龍井茶,剪紙……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吹糖人。
吹糖人的叔叔是一個中年男人,小平頭,頭發(fā)已經(jīng)有點白了。他穿著一件深藍色的棉襖,外面套著一個圍裙,端坐在攤位前面。
他一手拿著細細的小竹棍,另一手用竹棍挑起了奶白色的糖漿。他把糖漿用兩根棍子拉直,使它軟軟的,像一條毛巾。然后,他抽出挑起糖漿的棍子,用手把挑起的糖漿搓圓,就像一個大泡泡,看上去很好玩。
接著,叔叔用右手拿住圓球,左手大拇指往圓球里面掏出一個洞來,再把洞口用糖漿封住,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中空的圓球。他又在圓球中間用兩個手指頭稍微用力,使這個圓球變成一個八字的葫蘆形狀。我以為這樣就做完了,沒想到神奇的在后面呢!
叔叔從圓球封頂拉出一根細長的糖漿管作為葫蘆蒂,還把葫蘆蒂作為吸管對著口子吹氣,邊吹邊握著這個造型,漸漸的,葫蘆的兩個圓球就漸漸鼓了出來,好像里面都裝滿了空氣。我看了覺得很奇怪,這么細的蒂,怎么能吹進這么多的氣?我也好想回家用超輕粘土替代糖漿試一試。
最后,叔叔用一根長長的竹簽串進了葫蘆洞里,這樣一個吹好的葫蘆就完成了。
我覺得吹糖人真神奇,真有趣!
傳統(tǒng)文化吹糖人初三作文2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豐富多彩,而其中,最令我著迷的便是“吹糖人”了。
有一次,在一個景點的后門,我看見一位老爺爺用勺子裝滿了糖,一勺一勺地往熱乎乎的鍋里倒著。眼看著一顆顆糖粒慢慢地融化成了糖漿,我好奇極了。這時,媽媽走過來看到了,便對我說:“這是吹糖人。”我更加好奇了,就問老爺爺:“爺爺,能讓我也試試嗎?”老爺爺朝我慈祥地點點頭:“那我們就來吹牛吧?!?/p>
什么?吹牛?我想我一定是聽錯了吧!我是來認真跟他學吹糖人的,可不是來學吹牛的!
這時,老爺爺一邊用勺子舀了一點熱氣騰騰的糖漿出來,一邊告訴我這叫“糖稀”。只見他把熱糖稀往他自己沾了滑石粉的手上一倒,立刻揉搓起來,不一會兒就把它搓成了一個糖團。緊接著,他快速地把這個糖團吹出了一個小氣泡。然后他就把這個糖泡泡遞給了我,示意我放進嘴里,用力吹氣。
我鉚足了勁,猛吸了一口氣,用盡全身力氣使勁往里吹氣,可是糖人卻只吹大了一點點而已。這時,老爺爺在一旁不停地指點著我:“要一鼓作氣直通通地吹進去?!眿寢屢苍谖疑砼圆煌5丶佑汀?/p>
終于,老爺爺用他粗糙的雙手接住糖人,讓我停了下來。我松開口一看:好肥的一頭牛啊!簡直跟豬一樣胖!老爺爺贊賞地看著我說:“這是今天吹的最大最壯的一頭牛了!”我恍然大悟,難怪他一開始叫我“吹?!蹦?看著這頭肥牛,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我熱愛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真希望“吹糖人”這樣的民間手工藝能夠永遠流傳下去!
傳統(tǒng)文化吹糖人初三作文3
吹糖是一種技藝,需要傳承。它承載了許多孩子童年的快樂。在無錫拈花灣小鎮(zhèn)里,就有一位吹糖人守著這門技藝。我也很想體驗吹糖,便來到了這家糖鋪。
門口,栩栩如生的千里馬,可愛的寶葫蘆,靈巧的小老鼠……個個都那么的奪人眼球。輪到我了,我要吹一只雞。這位阿姨戴上手套,揉搓著一個乒乓球大小的麥芽糖團。接著從里面拉出一根管子,讓我對著上面吹了幾口氣,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吹糖啦!
我輕輕捏著那管子,對里面大口大口地吹氣,可怎么也吹不進去,眼見著糖就要干了,阿姨一個彈指,把最細的那段彈掉了。我繼續(xù)吹,吹得面紅耳赤,腮幫子鼓得大大的,也不見得這糖膨脹得多快。顯然,阿姨也有些著急,又幫我彈掉了一段糖管。這下好吹多了,阿姨也喊道:“用力吹,用力吹!”我看到另一端也有點眉目了,心里一陣竊喜。阿姨又拉起一個小球和一根竹簽,叫我緩緩地吹。一眨眼的工夫,一根竹簽便入了雞肚,一陣“公雞下蛋嘍”的聲音過后,糖就吹好了。
因為吹的時候根本看不清糖的模樣,我趕緊接過糖,細細端詳起來:半圓的雞冠,一派威武。可愛的小嘴,怎么看都好看。傲驕的小尾巴,翹在屁股上,最重要的是兩腳邊那晶瑩剔透的雞蛋,圓滾滾的,真惹人喜愛。遠看一下,還真像一只威風凜凜,高高在上的“下蛋公雞”呢!你可別說,這位阿姨還真有兩下子哩!
也許,我看到的只是成果,卻沒有看到阿姨學藝時的辛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有相應(yīng)的回報。我希望吹糖這樣的手藝能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傳承的不僅僅是技藝,更是文化……
傳統(tǒng)文化吹糖人初三作文4
在以前,我們學校正門旁常坐著一位吹糖人的老人,每當下課,便常有同學來買那些香甜又美觀的小糖人,老人便烤著麥芽糖,擦試著滿頭大汗,在手中塑出一個個藝術(shù)呂。
可不久后,老人便因種種原因到了別處叫賣。每憶起那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小人,雖未品味過他的真正品道,可還是十分懷念。
終于,在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們班展開了“品味傳統(tǒng)文化”的活動。在那一個朗爽的早晨,在同學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糖人老師傅來到了班級做糖人,在全班的歡呼聲下,在桌子騰開的空位上做起了表演。
同學們靜靜坐在座位上,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只見老師傅不緊不慢地搗騰著麥芽糖,待麥芽糖軟化后,老人沾一手玉米粉,抓起一團麥芽糖,像一團橡皮泥揉了起來。忽然,像變魔術(shù)似的,師傅抓起一處,一拉,拉出一個中空的“糖吹管”。管子馬上硬了起來,老人便一手托著管子吹子,一手在鼓起的糖團上捏。鼓起的糖像一個快速膨脹的氣球,不一會兒,變成了形象的桃。老人一連做了幾個,分給了全班,大家望著手中的“藝術(shù)品”不舍得吃。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師傅已滿頭大汗,烤麥糖的是雄雄的炭火,師傅的手早已蕩得這紅一塊,那紅一塊。
一個看上去精致的糖人作品常被人愛不釋手,但在高興同時,人們常忘了這背后的辛苦,做一個精美的糖人,往往需練上十幾年,在炭火的烘烤下更是不易。常沒幾人能堅持下來,糖人也漸漸被人遺棄。想到這里,我不離感到一陣溫暖。
傳統(tǒng)文化吹糖人初三作文5
瑞安自古已有千年歷史,因此,小吃文化極多。今天我們就去探訪一下吹糖人。
來到小街,一位阿公正在賣糖人,邊做邊賣,十塊錢一個。整個小攤就是一個柜子,最上面的架子是用來放完成的作品的;中間的三個柜子,一個放現(xiàn)金,一個放綠色的紙片,還有一個放黃色的紙片;下面的三格是裝麥芽糖的,有紅、黃、綠三種顏色,新開格子還有煤油燈在燃燒,讓糖變軟,變得更好塑形。此時,架子上正擺著幾支糖人。有公雞的,有黃鼠狼頭葫蘆的,也有孔雀開屏的。各形各色,栩栩如生。
這位阿公已年過半百,但手腳還是那么利索。他手上布滿皺紋,一道又一道。從阿公的口中得知,他已經(jīng)做這個手藝二三十年。當談到吹糖人這個手藝時,阿公長嘆一口氣,目光暗淡地說:“做這個手藝的人越來越少嘍!”是呀,這些街上小吃開始沒落了,我似乎也有一點失落。
只見阿公用小棒子攪拌黏糊糊的綠色麥芽糖,取出一團,搓成一個圓球,拉出一根,一彈,斷了。他往里吹,圓球漸漸變大,阿公用木棒往里捅,把管口給扔掉。又做一只公雞,公雞有著紅色的身子和黃色的小翅膀,我的糖人,做好了。
糖人不僅是空心的,還有聲音呢!那是一個口哨。阿公拉出一段紅色的麥芽糖,讓它變成空心的,在中間開了一個口子,口哨就做好了。含著它使勁一吹,口哨發(fā)出響亮尖利的聲音,實在太棒了!
從公雞的尾部開始吃。從里面吸進一口甜甜的空氣,心曠神怡。咬一口,甜味在口腔里舞蹈,蕩漾。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美食——吹糖人。它不僅好吃,還耐看呢!
傳統(tǒng)文化吹糖人初三作文相關(guān)文章:
★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作文10篇
★ 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感悟作文6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