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適合教師做讀書筆記的書籍
讀書筆記只是寫作的一部分,正因為教師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寫讀書筆記作,才能從一個普通教師走向成功,成為特級教師,名教師。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適合教師做讀書筆記的書籍,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老師的提包》讀書筆記
這是一陣輕柔的微風,吹不散花香;是一場黃粱夢,短暫卻令人魂牽夢繞。這是世間絕美的愛戀——“老師與我”。
一次偶然的機遇,她(大町月子,女主人公)在酒館遇見了中學時的國文老師,兩人在日后相處十分融洽,兩人時常喝喝酒、聊聊天、旅行······做著各種生活中瑣碎的小事,與普通朋友相處別無區(qū)別,但卻又是那么特別。這股愛淡淡的、涼涼的,如一杯茉莉花茶,還散發(fā)著縷縷清香。在這瑣碎中兩人體會到對方的愛,即使,只是短短的三年?!袄蠋煟覀兪裁磿r候能再見面呢。”自老師去世后,月子在結(jié)尾說道。既溫馨又含著淡淡的憂傷,澀澀的味道,令人欲哭又止。
這本書為我們用詩畫般的文筆,描繪了絕美的愛。令人感嘆三生,千絲萬慮,如輕煙被風吹散了一般境遇,美的令人神往。
愛,不分年齡,不分種族,不分性別。只要心中有愛,任何事物都無法阻擋你對愛的追求。人這一輩子追尋的除了或者的真諦,剩下的不就是愛么?如果連自己的愛都無法去爭取,活著,一點愜意的時光也不會擁有多少。愛是一件藝術(shù)品,令多少人沉醉其中?是寶貴的財富——你的愛人。我們不能歧視每一個人純真美好的愛,這都是可貴的,否則你自己也絕對不會獲得多少愛的回報。
“這樣的夜晚,我便打開老師的提包,里面空房無一物,唯有一個縹緲浩大的空間,延展開去……”老師的提包中含著無窮無盡的愛意吧?以及那份認真。
篇二:《名教師是寫出來的》
讀了丁昌桂《名教師是寫出來的》一書受益匪淺,我覺得他里面很多話很有道理。其實,不僅僅是名教師需要寫作,普通教師也需要寫作。寫作能夠豐富教師的專業(yè)智慧,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教師的實踐智慧和專業(yè)技能需要在反思中提升,這就需要寫作。
記得有一次在宜興市實驗小學聽講座,主講者是管建剛老師,他講怎么教學生寫作,怎樣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口才非常好,滔滔不絕,讓人佩服之至。翻閱有些作文雜志,也經(jīng)常能夠看到他的教學生寫作的文章,當然一些教育雜志上的論文更多了。很好奇:這個管建剛老師是如何有這么好的文筆,這么多文章見報。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次看他的《教師成長的秘密》一書,才豁然明白。“一個老師要從‘平凡’走向‘卓越’,他的10%是什么?現(xiàn)在,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你,就是兩個字:記錄!”堅持記錄?!爸灰习?,我就記錄,不記錄不回家。這是我一年出一本書的秘訣所在。 ”管建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恫蛔鼋虝场贰兑痪€教師》等等,記錄的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故事,記錄里多了思考,多了分析,多了研究。
管老師在書中提到:每天花48分鐘的時間用在記錄上,記錄當天的教育喜悅,教育煩惱,教育小失敗,教育小智慧,記上三年,你一定能從平凡走向優(yōu)秀,再記5年,你一定能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細想我們身邊,不乏教育故事,不乏教育靈感,缺乏的是記錄的手。只有記錄下來,才會永遠保存,記錄,不是寫文章,它是隨意的,一兩句,可以,八十句更好。不用構(gòu)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實與及時。真實,才有價值。及時,是怕遺忘。遺忘非??膳?,當初的一點感想,第二天就會遺忘掉一大半,過幾天就忘得所剩無幾。只有記錄,才會讓你的靈感永遠的保存。
記錄只是管建剛寫作的一部分,正因為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寫作,才從一個普通教師走向成功,成為特級教師,名教師。
所以,我覺得記錄是個不錯的寫作方法。平時可以記錄哪些呢?
一是教學的成功之處。每節(jié)課下來,我們總會有一些好的地方,詞語教學中,你是怎么樣教學生記住詞語的。比如,今年教三年級語文,在教“聰”字時,這個字很難記,我就這樣教:一個人要想變聰明,首先要用耳朵聽。在黑板上寫下“耳”。還要用眼睛看,這兩點就像是人的兩只眼睛,在黑板上寫下點和撇。還要口中說,在黑板上寫個“口”,還要心里想,再寫一個心字。通過這樣形象生動的拆字,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聰字。以后只要說到怎么寫“聰”字,學生就會說:“耳朵要聽,眼睛要看,嘴巴要說,心中要想?!边@個聰字的教學很成功,這就是教學中的一個亮點,我們可以把它記錄下來。
二是教學的失敗之處。即使是特級教師,也不可能每節(jié)課都成功。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設計自己覺得很不錯,但教學效果卻一般的。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失敗的地方記錄下來。
三是對比著來寫。同一節(jié)課,同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不同的方式來教學,教學效果肯定也不一樣,把這樣的對比記下來也是不錯的素材。將來寫教學論文的時候,就可以運用上這些。
當然,除了一些技巧之外,我覺得要想真正成為管建剛這樣的人才,更加需要的是堅持不懈。
篇三:《名教師是寫出來的》一書,值得每一位教師拜讀。
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2000字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边@是《教育新理念》一書總序開頭的第一句話,可見作者將教育的未來很大程度的放在了教師的身上,而從整個社會看,這也不僅僅是作者或編者的個人看法。在很多人看來,教師是教育理論的直接實施者;是傳遞知識技能的中間人,更是與學生面對面的教育者。一位教師的教育理念影響到的不只是自己的教育方法,還有學生的學習習慣。正因為教師對于教育的影響如此直接和有效,所以人們才會將教師放在教育陣地的前沿,很多的家長才會對教師提出更多的要求。我們常??吹揭粋€學校因為一位或幾位有才能的教師而名聲大噪,想必和這一想法是分不開的。
身為當今的教師,懷抱著許多家長的期望,肩負著振興教育的重任,我們需要用高度職業(yè)化的規(guī)范和成熟的理論來武裝自己,做有方向有目標的教育者而不是單純“唯書”的教書匠。面對全新的教材和學生,我們要有相應的調(diào)整。
一、 依托教材,超越教材。
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一直以教材為本組織教育教學,一切從教材出發(fā),習題、考試都離不開課本中的內(nèi)容。而課程改革以來,變動最大的就有我們的教材。課本中鮮艷的圖片和生動的語言多了起來,乏味俗套的問題少了許多。教材的編寫不光是給學生以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道德以及價值觀的滲透和學習方法的掌握。這些新理念的實施離不開我們教師。
1、研讀教材
現(xiàn)在的教材依據(jù)學生的情感知識需要進行編寫,貼近了學生的心靈,但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有許多的問題和困惑,在獨自閱讀課本時也有難以逾越的困難。作為新時期的教師,不能因為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就將這些難題和問題忽略,相反,它們正是我們在研讀教材時需要密切注意和著力最重的地方。一個教師,能否在拿到教材后發(fā)現(xiàn)這些難點,是熟悉和掌握教材的基礎。當然,我們對這些問題的重視根本的目標不是讓學生解決問題,而是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
同時,新教材中人文化的東西逐漸增多,一篇看似簡單的課文背后,可能蘊涵的情感、態(tài)度極為豐富,想讓學生能感悟這些情感,那么教師首先就需要具備從字里行間體悟情感、價值的能力。這也是現(xiàn)在教師所要有的研讀教材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2、組織教學
如同工程師的建設圖紙,醫(yī)生的醫(yī)治計劃一樣,在深入研讀教材后,走進課堂前,
每一位教師都會在心里對一堂課給出自己的設計。書中提到了一位中學教師,他在對美國科學教育代表團的代表開課時做了充分的準備,教學過程中,教學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教學方法靈活。而學生也非常積極地回答問題,師生互動,氣氛熱烈……真可謂是天衣無縫。這樣的一節(jié)課在我們大部分的教師心中絕對是一節(jié)無可挑剔的好課,但對于美國代表來說卻是一節(jié)充滿了問號的怪課:學生的問題去了什么地方?學生既然會回答所有的問題,那還要上課做什么?
傳統(tǒng)的教學中,我們都將教學設計建立在幫助學生記憶知識技能和解決難題上,如果一堂課下來,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會知識、記憶知識,都能沒有問題了,那么這堂課也就成功了。所以我們的教育發(fā)生了一種怪現(xiàn)象,當一位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圈問一年級的小朋友時,他們能回答出22種不同的答案;而用同樣的問題去問大學生時,他們卻不知如何作答,最后才在老師的點名下說出了一個答案。難道大學生還不如小朋友嗎?不是,關(guān)鍵在于,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校學習和訓練,我們的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標準答案,習慣了每個問題都只有一個答案了。書中,作者把這種教育叫做:去問題教育。學生的問題意識淡薄,沒有問題也就沒有了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明確一堂課以后學生得到些什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僅是為了最終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地進行發(fā)現(xiàn)、思考、合作,讓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能使學生產(chǎn)生更多的對未知知識的探求欲望。
3、 走出教材
課程改革以來,提倡走出教材、走出課堂的呼聲越來越高。教材作為教學的依據(jù),其地位仍然是不可動搖的。但現(xiàn)在的社會,知識更新速度驚人,信息量巨大,不用說是教材,就是權(quán)威的科學用書也有道不盡的地方。我們的學生最終還是要進入到社會中的,對于信息的掌握自然是越多越新越好?,F(xiàn)在很多的教師都將目光放到了教材以外,課堂信息量大了起來,這是一個好的現(xiàn)象。但是在跳出教材上需要有一個度,如果喧賓奪主、不分主次,那么就算信息再多,也只能是學生腦中的“過眼云煙”,不能生成連貫的知識體系,更不能激起學生的探求欲望。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尺度,要讓豐富的信息充實教材而不是割裂和主導教材。
二、做好教材、學生間的紐帶。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教師的傳統(tǒng)作用就是作為教材的有聲注解,將教材中的字句篇章嚼碎“喂”給學生,教材如是說,教師就如是說。知識的傳承需要這種細致的講授,但只有講授是不夠的。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學習都有一段停滯期、迷茫期,因為大學里的教師大部分不會將教材打開到具體的頁數(shù),然后一句一句的講解,課堂中的許多理論都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甚至與教材不相合,那么如何去讀手中的教材呢?該怎樣選擇不同的意見呢?新的理論該如何有序合理地安插到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呢?
教材猶如是一扇神秘的大門,打開門后的世界更加精彩,學生想要打開這扇門,特別是剛剛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學生,離不開教師的幫助。我們經(jīng)常說在輔導學生學習時要由扶到放,逐漸讓學生摸索出學習的方法,積累學習的經(jīng)驗。一百個讀者有一百種對文章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也會有不同,教師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給學生的只能是方向和方法,至于學生最終會得出什么樣的感悟,那就需要他們自己去思考和探求,讓學生在離開我們以后也能有效地進行自學。一句話,我們是教材和學生間的紐帶,必需卻又不著痕跡。
三、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自身。
準確把握教材、深入了解學生,恰倒好處地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三者的關(guān)系,這都是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本領?,F(xiàn)在的教師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照本宣科的教書匠,必須要有自己對教育的獨特的理解,有完善先進的教育理念做指導,并籍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因此教師的終身學習成為必然。
適應當今信息社會的教師,首先要有先進的理論作為思想指導。教育行為的發(fā)生離不開教育思想的作用?,F(xiàn)在,伴隨著推進素質(zhì)教育,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這一時期,我們教師所要面對的難題和矛盾會很多。如何在應試和素質(zhì)教育間尋求平衡點,如何正確判斷新生的理論方法,又如何在教育過程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重……一個教師如果能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那么在處理師生關(guān)系、處理教學策略與學習的學習策略等方面上就會有自己的特點,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地方造就了出了一批批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所以,當今的教師要有自己的靈魂,要具有自己的智慧,這樣才能在教育領域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大展拳腳。
其次,在提高專業(yè)理論的同時,不忘全面發(fā)展自己的知識能力,接觸新的事物。我們提倡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生出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一名教師,面對著一個班的學生,是否有能力一一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正確快速地解答呢?現(xiàn)在,計算機技術(shù)日新月異,互聯(lián)網(wǎng)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也加速了知識的傳播和更新。在網(wǎng)絡面前,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變得微不足道,作為教師,想要在課堂上自如地對待學生的質(zhì)疑,平等地與學生對話交流,那就少不了要更多更快地進行自我知識的更新,活到老,學到老。
篇四:教育新理念讀書筆記1500字
當我靜下心來仔細拜讀了袁振國先生的《教育新理念》后,感受頗多,收獲頗豐。對于我們一線教師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歷史是發(fā)展的,教育是變化的,思想是流動的,一成不變的教育和不思變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的;不斷根據(jù)時代的特點調(diào)節(jié)我們的思想,發(fā)展我們的觀點才能成為教育變革的主動者。我是九十年代畢業(yè)的師范生,自踏上工作崗位至今一晃已十多年了,這十多年中,課堂教學中遵循的主要是蘇聯(lián)教育理論家凱洛夫的教育學,即把一節(jié)課分解為準備上課、復習舊知、講授新知、鞏固新知、運用新知(作業(yè))五個階段。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其間我也在不斷汲取著新的教育理念,課堂上或多或少地悄然發(fā)生著一些變化。但我總覺得這些陸續(xù)吸收的理念,沒有象《教育新理念》這本書中所講得那么全面、深入,讓人信服。它讓我更加系統(tǒng)地了解到課堂教學的革命、學科教育的新視野、素質(zhì)教育的實質(zhì)、對理想教育的追求、各種教育觀的發(fā)展歷程以及教師如何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等,真讓我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閱讀期間,我不止一次地在書中空白處寫下自己的隨感,尤其是書中所舉到的一些實例,有的給了我極大的震撼。最讓我深有體會的是書中第一章里所提到的關(guān)于課堂教學革命的問題?!拔覀兊降鬃非笫裁?”我們的課堂上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孩子們沒有問題走進教室,沒有問題走出教室。書中把這種教育稱為“去問題教育”。我們的孩子放學回家以后,家長問孩子的第一句話,從黑龍江到海南島,差不多是一樣的;“今天的作業(yè)做完了嗎?”家長們關(guān)心的是學校既定的任務完成了沒有。世界上還有一個民族也特別關(guān)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以色列民族。當孩子們放學回家后,家長們問他們的第一句話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學校向老師提問了嗎?”如果孩子得意地說:“我今天向老師提了一個問題,老師沒有回答出來!”那家長會像孩子一樣的得意,會喜形于色??墒侨绻袊暮⒆踊貋韺议L說他提了一個問題把老師難住了,絕大多數(shù)家長會感到尷尬和為難,甚至會斥責孩子:“你逞什么能!”(《教育新理念》p8)為此,作者極具眼光地發(fā)出呼吁,應倡導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所謂“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也就是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這種教育思想在書中的后面也反復提到。教師并不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顯而易見,這種教育思想下的教育行為無形中保護和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競爭的日益激烈,創(chuàng)新能力已經(jīng)成為一個民族是否具有競爭能力,是否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關(guān)鍵。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說,創(chuàng)新更在于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個性的培養(yǎng)?,F(xiàn)實社會的變化越來越快,我們的學生走向社會以后,能不能成為社會的主人,能不能在千變?nèi)f化的社會生活中有自己獨立位置,關(guān)鍵在于能不能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的不斷變化。這種適應絕不是消極的、被動的適應,而是主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的適應。問題能力在于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于教師。
知識的本質(zhì)在于它的不確定性,在于它的不斷變化,在于它的推陳出新。因此,對于面向未來的教育,教學的過程也許比結(jié)果更重要,這就是化結(jié)果為過程的教學。分科教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進步的表現(xiàn),學科的分化,并不能改變現(xiàn)實世界是綜合的這樣的事實。然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卻將知識割裂了開來。一位教初三數(shù)學的老師有一天突發(fā)奇想,向全班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教室的體積有多大?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說:“這簡單,你告訴我們長、寬、高。'老師說不知道。同學們又異口同聲地說:“那就沒有辦法了。”老師反問同學們:“你們就不能想想辦法嗎?比如,量一量?“同學們受此啟發(fā),覺得茅塞頓開,又異口同聲地說:“你給我們尺。'老師說沒有?!澳蔷蜎]有辦法了。'老師沒有辦法,只好再次提示:“難道你們渾身不都是尺嗎?'“對啊!我們的身高、臂長、掌寬都是尺啊。'很快,這個問題迎刃而解。關(guān)于這個問題的每一個具體知識對初三學生來說,都是非常簡單的,可是要把它們綜合起來解決一個問題時,全班四五十個同學卻一籌莫展。(《教育新理念》p19)這個例子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知識被割裂開來是多么可怕的事!我們的學生變成了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長期以來,綜合知識的學習與運用不被重視,這不僅是個認識問題,而且是個觀念問題——把專門化看成是高級人才的象征,把簡單知識的綜合運用看成是低級人才的表現(xiàn)。如何使學生具有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成為我們的基本理念,把這種理念滲透在每門課、每節(jié)課的教學中,是不容易的。綜合性教學的關(guān)鍵是教師綜合知識的水平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這給我們一線的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我們只有不斷自我更新,拓寬學科視野,跨學科進行進修,提高將知識轉(zhuǎn)化為智慧、將理論轉(zhuǎn)化為方法的能力,提高將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有機整合的能力,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全面發(fā)展的自覺性。
我信奉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是這樣的教師:能夠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形成探求創(chuàng)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種以創(chuàng)新精神吸取知識、運用知識的性格,且?guī)椭鷮W生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應對環(huán)境的變化。我將為此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