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參觀博物館作文
有關參觀博物館作文
中外學者對博物館教育的含義、性質(zhì)等解釋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育職能的范疇。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參觀博物館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有關參觀博物館作文篇1
在閩臺緣博物館內(nèi),我一下子在開眼界,我在這里看到了許多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東西。也懂得了許多知識,也大吃一驚,自己真是只井底之蛙啊!
我在博物館里走來走去,眼睛也停不下來,對這里的東西我都充滿了好奇,真想一探究竟。我看見了一個大炮,一看標簽,我驚呆了,原來是清朝的清鐵炮。都過了那么久,他還依然保留著,雖然有點破了。它很長,中部有一對耳軸,鐵銹斑駁,衣如覆笠,我想象著它的威力一定會勢不可擋吧。我呆呆地站在那,我這次也認識了新的在炮,也大開眼界了一次。
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一個畫面,那也是一戶人家里,瞧,一個穿著布衫,頭發(fā)盤起來的婦人在賣力地拼湯圓,旁邊還有一個小男孩蹲著,地上是一筒煙花,他點燃了火柴,剛要點燃火花。另一個小孩馬上后起了耳朵。多么有趣,這個家庭真和睦啊!
我們在一處墻上看到了海峽兩岸風景迷人的圖片,海峽兩岸一水之隔、福建與臺灣一帶的地理淵源在這里體現(xiàn)。海峽兩岸的人民友好相處共同創(chuàng)建美好生活。臺灣與福建風俗相通,習慣相同。在閩臺緣博物館,我看見了臺灣的發(fā)展,臺灣和我們永遠是一家親,閩臺兩省之間保持著特殊的密切的關系。我了解臺灣的歷史。
在這里我大開眼界,我知道臺灣人民的心和我們的心是永遠連在一起的,雖然隔著海峽,但我們的心永遠系在一起,永遠,永遠。
有關參觀博物館作文篇2
昨天我和爸爸一起商量第二天要去哪玩,商量的結果是去上海自然博物館。于是今天就按照計劃辦了。
我和爸爸先坐地鐵七號線到靜安寺,靜安寺?lián)Q乘二號線到達南京東路,再找到河南中路,最后南行到延安東路260號,就到了。
到了上海自然博物館,去了售票處,買了一張門票,因為一個大人可以帶一個小孩。
爸爸拿著票給檢票員檢票,進了展廳。
我們先去了古尸展廳,發(fā)現(xiàn)了兩具尸體,一具尸體叫什么我已經(jīng)忘記了,另一具是無名尸體。這兩具尸體的骨頭都非常像木頭,可能因為埋在地下時間太久了。我第一次看到骷髏頭,可是感覺一點都不可怕。這個展廳非常小,小的只可以容納二十人。這個展廳一面是展品,一面是古尸的介紹。
看完了古尸展廳,我們進入這個博物館最大的展廳。剛進去我們就看到了巨大無比的恐龍化石,它的脖子居然伸到了博物館頂部!“它這么大怎么走路呢?”我和爸爸在一旁驚嘆。除了看到恐龍化石,我們還看到了大象模型。剛走到那兒,它就發(fā)出了叫聲。我和爸爸坐在它的屁股后休息時,居然發(fā)現(xiàn)它的尾巴這么奇怪。它剛開始是細的,后來就變成粗的了,粗的那邊長了一些長長的毛,根本不是人們說的像一根繩子。
我們一下子就找到了古人類展廳,那里面都是關于原始人的。我在里面看到的不只是原始人,我還看到了胎兒標本。這些胎兒分別是1、2、3、4、5、6個月。這個展廳實在太大了,我說也說不完,不過我總結了一點:以前人真的非常聰明。
走出展覽廳,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博物館的歷史已經(jīng)有幾百年了。這可以從它的地面看出,因為這里的地面非常光滑。
今天我來到上海博物館,學到了很多知識。
有關參觀博物館作文篇3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情同手足。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今天,我們一家子就來到了象征閩臺親緣關系的閩臺緣博物館。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坐落于中國文化名城——泉州市區(qū)西北側。北倚國家級景區(qū)清源山,南接風景秀麗的西湖,西鄰泉州市博物館。這里可真是一個兩岸文化交流和對臺灣宣傳的重要窗口啊!
一到廣場上,一對高約20米的“九龍柱”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對“九龍柱”還有一個寓意深遠的景象,這是以“九龍吐珠”象征著海峽兩岸同胞都是龍的傳人,海峽兩岸的關系堅如磐石,永遠都不會分開!襯托這雄偉景色的還有那48根“七彩燈柱”,這些燈柱可都是用我們?nèi)莸禄奶禺a(chǎn)——陶瓷,一小塊一小塊拼湊而成的。夜晚,這些燈柱還會發(fā)出明媚的光呢!
走進大廳,最值得一看的當然要數(shù)那著名設計師蔡國強先生創(chuàng)作的火藥爆繪壁畫。這幅畫是用火藥在日本特制的高知麻紙上進行爆破,炙燒成一棵大榕樹,并以現(xiàn)代化燈光和電腦技術控制,將海西兩岸常用的百家姓顯現(xiàn)在這幅畫上,幾秒鐘變換一種不同的姓氏圖騰。這幅壁畫寓意是象征著海峽兩岸同胞同文、同種、同根生。這幅畫的制作方法堪稱一絕,不愧是這所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時間可過的真快,我們又來到了二樓的主展館。這里的主展館可是都是圍繞“五緣”來展覽的哦!
首先,我們來到了第一緣——“地緣”部分。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十萬年前寶島臺灣的模樣,那是,正是冰河時期,臺灣海峽的海平面急劇下降。終于,臺灣和大陸相連了,古動物和古人類不斷遷入島內(nèi)。冰期結束,全球氣候逐漸回暖,海平面緩緩上升,重新形成了臺灣海峽,閩臺兩地先民沖破驚濤駭浪的險阻,仍然保持原始文化的密切關系,共同開辟了遠古家園。
接著,我們便來到了“血緣”部份。據(jù)說,閩臺同根同宗,血脈相連,骨肉相親。自古以來,閩越族人長時間從福建移居到臺灣,并激勵子孫勿忘故土。
從法緣到商緣,又從商緣到文緣,都令我難于忘懷,通過這次參觀,我進一步了解了閩臺同文、同種、同根的關系。
有關參觀博物館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