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種植過程
水稻的種植過程
水稻是對水最敏感的時期,但是只要求水田水飽和狀態(tài),或淺水最有利于分蘗,在高溫條件下(26℃~36℃),土壤持水量在80%時會產生分蘗最多。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水稻的種植過程,一起來看看。
水稻的種植過程
整地:
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松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現(xiàn)在多用機器整地了。
育苗:
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xiàn)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插秧: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tǒng)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并插進土里。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F(xiàn)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并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jié)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成長的健壯,并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灌排水:
水稻比較倚賴這個程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份灌溉。
收成:
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機使稻穗分離,現(xiàn)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卷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谷。
干燥、刪選: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谷,需時時翻動,讓稻谷干燥。刪選則是將癟谷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谷機、風車或手工抖動分谷,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谷自動篩選出來。
水稻的種植技巧
先把水稻割倒, 一般先丟地上。收割的天氣通常驕陽似火,而收割的速度又要快,不然谷子很快會從稻子上脫落下來,太陽剛升起就要開始,因為中午實在太曬了,盡量利用早晚的時間干活。割的時候彎腰弓背,手上臉上經常被鋒利的禾葉割傷,有時眼睛還會被刺傷。
然后把它們捆扎成便于挑運的大小。水田很多都建在不平的地方,田埂修得狹窄而上面很多還留有種過作物的土壟。有的要挑很遠才能到打谷場。
在平原上,很多把打谷機拖到稻田中間,這樣節(jié)約挑的路程,但有的人家里沒打谷機。共用的也要講究先后次序對吧。
然后用打谷機進行脫粒,將谷子從水稻上打下來。這個比較簡單也不怎么費力。
余下的禾桿再捆扎起來或堆放,如果打谷在田中進行,那么就直接堆成稻草堆。這些東西可以用來燒火或者直接返田做肥料。
對于有聯(lián)合收割機的地方,可以上面的步驟全部在一臺機器上完成,省事。但通常只適合北方的麥田。稻田的田埂限制了機器的進入,而且很多稻田沒建在平原。而且也不是所有農民都用得起收割機的。
脫粒之后的谷子運到曬谷坪去曬干,不然很容易發(fā)芽。曬干之后,基本就結束了整個收割的過程。
曬干的谷子可以長期保存,但還不能吃。 準備吃的要進行打米。有專門的椿米機,現(xiàn)在都機械化了。椿完后還要用風車——北方很多直接利用自然風——吹去脫落的谷殼,余下的白米,就是我們吃的大米了。
這還沒有完,脫落的谷殼就是糠了,對于機械打米機,可以直接脫出細糠,老式的還得再磨碎,這個糠可以做飼料。
水稻的種植過程相關文章:
1.水稻秧苗怎樣種植
2.怎樣種植水稻
4.種植水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