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的典故
言不由衷的典故
言不由衷的意思是話不是打心眼里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你們知道言不由衷的典故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言不由衷的典故,供大家閱讀!
言不由衷的解析
【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解釋】由:從;衷:內心。話不是打心眼里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致。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心口不一致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劍
【反義詞】由衷之言、言之有信、出自肺腑
言不由衷的典故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的弟弟姬友被封于鄭(今陜西華縣東),也就是鄭桓公。他在鄭地很受百姓愛戴。周幽王即位后,任他為司徒。周幽王荒淫殘暴,鄭桓公預計西周王朝將要垮臺,便聽了太史伯的話,把部族、財產及其家屬等遷移到東貌和鄶之間的地帶。不久,周幽王被申侯聯(lián)合西部的犬戎族殺死,桓公也在這次動亂中被殺。后來,他的兒子鄭武公攻滅了東虢和鄶,建立了鄭國,國都在新鄭(今河南省境內)。鄭國在春秋初年是一個新興的強國。后來逐漸衰弱,公元前375年被韓國所滅。公元前761年,鄭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兒為夫人,叫做武姜。生了太子寤生和叔段。鄭武公死后,寤生繼位,他就是鄭莊公。鄭武公和鄭莊公父子倆先后都擔任過東周周平王朝廷的卿土,很有權勢。當鄭莊公任卿土的時候,周平王同時又信任另一個貴族虢公,讓他分掌一部分權力。鄭莊公對此十分不滿,怨恨周平王。這時周室衰微,鄭國又正處于鼎盛時期,周平王不敢得罪鄭莊公,便對他說:“沒有這回事!”想以此平息鄭莊公的怨恨。但空口說白話不行,所以周、鄭互相交換人質。周平王的兒子狐到鄭國當人質;鄭莊公的太子忽在周朝作人質。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后,因為太子換父早就死了,所以平王的孫子姬林繼位,就是周桓王。周桓王準備把大權交給虢公。鄭國人一氣之下,便肆意挑釁,借故向周人發(fā)泄怨恨。這年夏天,鄭國的祭足(鄭國大夫,即祭仲)帶兵把周朝京都地區(qū)內溫地(約在今河南省溫縣)的麥子搶割一空。秋天,鄭國人又收割了成周一帶的谷子。周朝和鄭國從此結下了仇怨。《左傳·隱公三年》在記載了這件事情以后,評論道:“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維能問之。”這段話的意思是,言語不發(fā)自內心,即使互相派了人質也是沒有用處的。雙方如能設身處地、相互諒解,然后做事,又用禮儀來加以約束的話,就是沒有人質,又有誰能破壞得了他們之間的關系?“信不由中”的“信”,這里指人的言語;“中”同衷,衷,是“內心”的意思。成語“言不由衷”就由此而來。
言不由衷的造句
1、最重要的一點不要說言不由衷的話。
2、當她了解到你以前所有的“是”不少是言不由衷的,她會痛苦和驚訝。
3、仔細想想,一個虛擬的紀念碑也并不是就像我們剛開始想的那樣言不由衷。
4、逐漸地她的文字中的一絲言不由衷開始令她困擾。
5、他們說我是一個聰明的女生,其實是一句言不由衷的恭維話。
6、當一個人被迫或被引誘去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時,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觀點轉變。
7、“不過如果她是我們中的一員,我會更喜歡這場演出。”他言不由衷的繼續(xù)說道。
8、但是,政府不能言不由衷或者對政策反應遲鈍。
9、我們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我們做著不想做的事情,我們還堅持上完廁所一定要洗手。
10、我不能言不由衷,說我喜歡他們。
11、埃托奧也會有言不由衷時候,人們不便去刨根問底。
12、我又開始了說些言不由衷的話,不知是為了強迫自己不去想你,還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
13、我和他之間的曖昧都是言不由衷。
14、他在詳述苔絲生活中的一些偶然事件時,把它們當成了最重要的特點,因此自己也覺得言不由衷。
15、為了贏得多數(shù)選民,有時候他們不得不說一些他們自己都弄不明白的言不由衷的話語。
16、他言不由衷地說些需要更加同情之類的陳腔濫調。
17、他重復著鄧小平言不由衷的路線---即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18、這種情形下,人們往往言不由衷,只是作了對推銷電話的一個即時反應。
19、他的話只不過是一種言不由衷的恭維而已。
20、忽醒忽睡,連夢都變得空洞,糜爛的落寞言不由衷,灌溻的淚依然在閃爍。
21、其次,要表現(xiàn)出真誠,避免言不由衷。
22、我言不由衷地起立,敬禮,說道:“橋杰明白,請主席團放心。”
23、最壞的時候,他們會被看成是言不由衷或不誠實。
24、出于對自己言不由衷的愧疚,美國參議院最近通過了針對煙農的“買斷”法律,這樣,美國政府可以不再為它自己也嚴厲指責的一個行業(yè)提供補貼了。
25、她說她喜歡我,這話有些言不由衷。
26、世尊又說,那么就言不由衷的說,隨便敷衍幾句就可以了。
言不由衷的典故相關文章:
2.言不由衷的典故
4.言過其實的典故
6.無可奈何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