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散文想念讀后感-張小嫻散文想念摘錄
《想念》的作者張小嫻是香港現(xiàn)代著名的言情作家。金庸先生曾說過:“有關(guān)于愛情的事情,應(yīng)該找張小嫻。”大家讀完后都有哪些感受?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張小嫻散文想念讀后感和《想念》的摘錄,希望大家喜歡。
張小嫻散文想念讀后感1
這些年來,時不時有女讀者跟我說,她們的男朋友偷偷跟別的女人來往,甚至上了床。當(dāng)她們發(fā)現(xiàn)了,他發(fā)誓說,他愛的是她,跟另一個女人只有肉體關(guān)系,而且這種事情再也不會發(fā)生了。
她們總愛問我:“你覺得我應(yīng)該相信他嗎?我應(yīng)該給他機會嗎?”
那個男人背叛的可不是我,我怎么看重要嗎?我也不可能替任何人做決定。
愛情有時候是一種宗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相信與否,并不是要不要相信擺在眼前的事實或是眼睛看不見卻存在的東西。相信不相信,純粹是個人的感覺。
愛情這種宗教不一定導(dǎo)人向善,也不一定帶給你光明和希望。它有時候是邪教來的,只有謊言和盲目。
然而,當(dāng)你執(zhí)意要相信它,誰又可以阻止?
有些人一次又一次地被自己所愛和信任的人傷害,還是會一次又一次的相信對方的懺悔,即使親耳聽到他說,他和另一個女人上過床,甚至親眼看到他們在床上,她還是會以為不會再有下一次。
我們難道還不明白,欺人和自欺的,總會配成一對?
要不要相信一個背叛過你的情人,重點從來都不是信任,而是你有多愛他。
當(dāng)你愛到?jīng)]有能力離開這個人,也沒有能力叫他滾蛋,那么,你只能夠跪在愛情的祭壇前面,嗅聞著花兒枯萎的氣息,默然無語。
張小嫻散文想念讀后感2
“男人這樣的生物,仔細一看,原來是傷痕累累的”。透徹的觀察力,平實的語言,精辟的分析一一這就是張小嫻。
讀張小嫻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本來是茶余飯后的無聊之舉,卻不知拿起就放不下了,短小卻深刻的文章,令人忍俊不禁,卻又回味良久。
這個世界是男女共存的,女人寫男人,各有觸角和觀點,張小嫻筆下的男人不是那幫形形色色的,而是一些男人骨子里共有的東西。“他有時像流著兩行鼻涕的小孩子,你很想愛撫他;有時他又像流著兩條口水的野獸,你很想摑他兩巴掌”; “邪惡和無辜的表情,可以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男人的臉上,你不知道應(yīng)該恨他還是原諒他”。這番話想必不少男人就是嘴上死撐著不承認(rèn),心里也不得不叫聲好。
有男有女就逃不了愛情,張小嫻筆下的愛情獨具一格的。“好的愛情,最狹窄的時刻也不過是在床上的時候,是最擠逼的了。壞的愛情,最廣闊的時候也只有在床上的時候,那已經(jīng)是最大的空間”;“無情的最高境界正是有情,若非有情,無法做出無情的事。有情的最高境界正是無情,只有對一個人無情,你才會背棄他,愛上另一個人”。仿佛如天界之上的神靈,用慧眼看穿了人世間的種種。
而對待感情的冷靜張小嫻的表現(xiàn)是獨一無二的。“如果有一個男人沉迷地愛你,你應(yīng)該盡量享受這份愛,但是不要期望他能夠愛你到永遠”“不要問天長地久還是曾經(jīng)擁有?凡是美好的東西總是以不同形式天長地久,功德圓滿”。這妥貼到心靈深處的言語,讓讀者在面對失敗的愛情時有一種特殊的欣慰。
連生活的無奈在張小嫻眼里也是與眾不同的,“人海茫茫,往往當(dāng)你鼓起勇氣再打電話給對方時,聽到的已是一種陌生的聲音。比人長久的,竟是一個號碼”;“每個人都有不可挽回的舊夢,重尋舊夢的代價往往是我們付不起的,當(dāng)你付得起,又無法重溫”。
但張小嫻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她不單單是一個冷眼看世態(tài)的女人,她同樣是個溫情的小女人。“美好的東西,往往在意料之外”“幸福就是重復(fù)”“人世間的幸福,總會令人好看一點”。很直白的話,卻溫暖得如寒冷
冬日的一抹陽光。
有人曾告訴我:張小嫻把男人寫到骨子里,確實如此,其實不僅是寫男人,對生活、對人有著強烈的愛恨交織的張小嫻,用女人特有的視角和犀利的筆風(fēng),在平凡現(xiàn)實中感受深藏在骨予里的內(nèi)蘊。
張小嫻散文想念讀后感3
有人說,女人的錢最容易賺取。
有人說,女人的心最容易偷取,但也是無法歸還的。
有人說,一篇愛情散文可以同時輕而易舉地賺取女人的錢和偷取女人的心。
我很情愿地給《想念》這本愛情散文集付錢,為它里面的文章流了很多次淚。
《想念》的作者張小嫻是香港現(xiàn)代著名的言情作家。金庸先生曾說過:“有關(guān)于愛情的事情,應(yīng)該找張小嫻。”是的,張小嫻的愛情是想理性的,不,理性中有溫柔地韻味。因此,有很多男讀者被她的文章感化。
《想念》這本書的名字,是從她對愛情的解釋里來的。她說:愛情,就是彼此永不止息的思念,是永遠放不下的牽掛,是心甘情愿的牽絆。
此書分五章,第一章:有多傻,第二章:嚴(yán)選愛慕者,第三章:你愛誰,誰就是你的王子,第四章:那個過程已經(jīng)是禮物,第五章,絢爛的思念。顯而易見,其順序也就是人的戀愛過程。
首先是什么是愛情,沒一個女生都會期待愛情,不,男生也不例外。第一章,我想說說《撒嬌的女人》。因為這一篇散文說出了我想說的話:會撒嬌的女人固然得到男人的憐惜,但是撒嬌這個天分不是與生俱來,也要講究天分的。我說,可是這天分也比不上你找到你愿意向他撒嬌而他又肯憐惜你的撒嬌重要。你空有一身撒嬌本領(lǐng),奈何明月照溝渠。就算你是一個不會撒嬌的女人,你也不用惺惺作態(tài),在愛你的人的面前,那些撒嬌的女人永遠比不上你。
第二章,嚴(yán)選愛慕者,就是要自己不要被虛榮誤導(dǎo),什么人都可以愛你,你可不是什么人都讓他愛你的。我很喜歡倒數(shù)第五篇《朋友.情人》。文章寫到,你會選擇怎樣的人當(dāng)你的朋友?有人回答:聰明的,有人回答;講義氣的,有人回答:傻氣的。我會選著傻氣的。因為我也是傻傻的,我可以和她們無憂無慮的去在自己的青春年華好好放肆。文章也問到:你會找怎么樣的人當(dāng)男朋友?有人回答;聰明,因為他會讓我進步。有人回答:講義氣,因為可以信任。有人回答:傻氣。女生應(yīng)該都會選著聰明吧,應(yīng)該很少人選講義氣,而傻氣呢?男孩子喜歡這樣的女孩子吧。愛情終究不同與友情,因為一開始選擇要求就不一樣了。
第三章,你愛誰,誰就是你的白馬王子。知道有一天,我們都老了,我們還是王子和公主,牢牢地握住彼此的手,走向人生的末尾。其中有一篇說到:愛情是最詩意的謊言。每個人都會說謊,無論是親人,朋友,還是愛人。在戀愛中,難聽的話只能從自己的嘴里說出,情人也不能說。當(dāng)你問他你是不是胖了。他會回答不。當(dāng)你失意的時候,你努力朝他笑了笑,他說:我看不到。我自己雖然不喜歡愛情存在欺騙,但是詩意的欺騙是愛的體現(xiàn),我允許它無賴地存在我的愛情里。
第四章過程已是禮物和第五章的絢爛的思念是否是過渡與結(jié)果?我不想多說什么。過程已是禮物只是失敗愛情的借口,只能思念,而思念,是無窮無盡的,它多么像無邊無際的宇宙,人們想探究她的過去,更想知道結(jié)什么時候結(jié)束。
我總結(jié)了喜歡張小嫻的三類人。
第一類,沒有經(jīng)歷過愛情洗禮的懵懂少女。她們對于愛情這座森林既向前往,又害怕森林的黑暗。所以,她們認(rèn)為張小嫻的愛情感想啟發(fā)了她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愛情。
第二類,經(jīng)歷了失敗的愛情,卻很迷惑的女生。但是,她們可以在書中找到了屬于她們的答案、找到安慰。
第三類,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遇到知音。她們與作者的愛情觀很相似。
有網(wǎng)友這么評價她:她洞悉生命的原始很本真。而我說:她用理性整理和解答人們凌亂的愛情感慨和疑惑。
張小嫻散文想念摘錄
很喜歡讀張小嫻的散文,每每翻開她的書,會有一種心里靜靜的感覺……
2012年的讀書計劃中,第一本便是張小嫻的最新散文《想念》,并做如下摘錄……
2月1日
愛一個自己不愛的人,那是煎熬。被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愛著,卻是一個小小的漂亮的獎座。
—— 《不要愛我》
苦的,不是牽掛,而是沒有應(yīng)答的牽掛,是沒有歸途的牽掛。
曾經(jīng)眷戀的身影已然遠去,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牽掛這一個人的那份深情,不會忘記當(dāng)時的自己。
—— 《可不可以不要牽掛一個人?》
得不到的愛情是一個詩意的傷口。然而,它終有一天是會愈合的,只留下淡淡的痕跡,淺淺的哀愁。歲月會讓你忘掉它。
—— 《渴望的,才是最好的》
男人工作的地方,是他們的圣殿,永遠不要為兒女私情去打擾他,也不要去那里威脅他。
—— 《不要跑到辦公室找他》
原來,當(dāng)一個人不愛你,你多么努力也是沒用的,晨昏定省,管接管送,在床上出盡九牛二虎之力,都是徒然的。
被愛的人,才有資格懶惰,他發(fā)號施令,說一句話,甚至只需要做一個表情,那個崇拜他的女人便會為他奔波。她在他面前,是一只勤勞的工蜂和工蟻,他一不喜歡,就可以踐踏他。
在愛情這張時間表里,努力是拿不到獎的。
—— 《做一個懶惰的男人》
張小嫻散文讀后感
認(rèn)識張小嫻的作品,是在我聽到她的散文集(永不永不說再見)的有聲讀物以后。張小嫻是個很有才情的女人,對待感情有著很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她的每一篇散文,都透過一個故事,反應(yīng)出一種感情的態(tài)度和心境。感覺她的作品很適合女人去閱讀,無論是情感還是婚姻,都會給你一些心的啟示。幫你看清楚很多東西,找到適合自己該走的路。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篇張小嫻的散文集里面文章,希望和我一樣認(rèn)同這篇文章的人,能發(fā)表自己的感想,和我一起交流探討。
與柴門文對話
我問柴門文對愛情的看法。她說她現(xiàn)在對兒女的愛更深。對丈夫的愛,是一種感情。因此,她今后的創(chuàng)作,重點都會放在家庭。
寫了許多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的女作家,最后卻告訴我們,愛情終于會消逝。一個女人最后的依歸,是家庭、是兒女。多么璀璨的愛,多么激蕩心靈的情,我們流過的眼淚,傷痛的回憶,刻骨銘心的對話,情人的體溫,都像是聽來的故事,隨風(fēng)逝去。
然后,男人和女人,實實在在地生活,養(yǎng)兒育女,積谷防饑。誰會一直戀愛到六十歲?堅持下去的人,是太蒼茫,還是有遺憾?
柴門文說,回歸家庭是女人的天性,至少,那是日本女人的天性。但曾幾何時,我們執(zhí)迷地追求愛情,以為女人最善于愛?
戀愛最終的渴望是婚姻,誰知有了婚姻之后,女人卻變成他兒女的母親,丈夫變成生活的伙伴。
女人不會再在異國的地鐵上,眼淚看著這個男人;不會再跟他在雪地上追逐。不會再期待他的電話,當(dāng)電話響起的時候,又遲遲不肯去接聽。
來日歲月,是否太早令人唏噓?
原來我們最大的情敵,不是第三者,而是歲月。
有沒有覺得說的很有道理呢,是啊,我們最大的情敵不是第三者,而是歲月。所有從戀愛步入婚姻,又成為媽媽的女人,應(yīng)該會有類似的想法吧。我們的世界,以前只有自己深愛的那個男人,當(dāng)有了孩子以后,更多的重心就放到了孩子的身上,老公就成了一起生活的伙伴。其實這不是感情變了,而是感情的升華吧,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而孩子又是兩個人的責(zé)任,所以雖然重心不同了,但我相信愛依然在,只是融入了更多親情的成分在里面,讓彼此真正變成對方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這樣理解,是不是也就不覺得像文章中感慨的那般悲觀了呢?
看過張小嫻散文想念讀后感-張小嫻散文想念摘錄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