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讀書筆記(2)
小說讀書筆記篇三
我在閱讀海男的長篇小說《縣城》到一半的時候,在扉頁上寫下一句話:“這是一部體現了現實與理想之間巨大的、頑強的抗爭的小說。”然而,當你通讀了整部小說之后,你也許會用另一些比較簡單明了的內容來概括這部小說,即它只是描寫了與一個生活在縣城的普通家庭的成員有關的愛情和婚姻而已,從父親與張阿姨謎一樣的關系,到我與李路、咖啡商人和簡的愛情,當中發(fā)生的種種是與非、曲折與舒緩的情節(jié)變換,都是大部分在談論愛情和婚姻。這似乎會讓人感到灰心,因為這情情愛愛的糾纏與紛擾,雖則是情世中不可避免的俗世生活,但是它顯然無法勾引起我們閱讀它的興趣,我們只把這些情愛關系當成庸俗的情愛關系。
但是在這部小說中,愛情與婚姻只是它的表面文章而已。這部小說的核心,在我閱讀完整篇小說之后看來,有三個組成部分。其一,是海男對人生中所有發(fā)生的意外的大徹大悟。在小說的首頁里寫著一句關于托馬斯·品欽的話:“一個人一生中所遭遇到的意外超過他所能予以承認并保持神志正常的速度。”我覺得這句引言是支撐起小說中的故事源源不斷地向前發(fā)展的根基。順理成章、因果關系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源,是發(fā)展的本質。但是意外、巧合總是摻雜在根源與本質中而發(fā)揮作用,引導著事件向我們無法預知的,料想不到的方向推進,以一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形式展現跌宕起伏、平緩或湍急的事件。如海男在小說中寫下的:“所有猛然間向我們的肉身襲來的幸福的證據,悲哀的顫栗,災難的震撼,都是貫穿在我們生命中難以逃離的時間之鏡,它像一面鏡子在照著我們的卑微和我們佯裝在臉上的自尊。”我認為這段話是小說的核心之一,是小說的主題思想,是海男要向讀者說明的事情,而且她認為那是我們無法逃離的,因為它是命運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我們的任何抗拒與反叛都將注定是卑微與徒勞的,我們的行為似乎只能夠改變事件行進的方式,卻無法改變其結局。當我在閱讀過程中有時忽略了托馬斯·品欽的話在小說中的作用時,我一度以為串起所有故事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的線索是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引起故事騷動的縣城的流言和謠傳,那些關于哥哥羅華與心愛女人的流言,關于“我”與李路的流言,關于姐姐羅果與張羊的流言,關于弟弟羅果吸毒的流言,流言還繞著丁蘭、咖啡商人、簡、父親、張阿姨、小丫、桃子、楊瓊飛和副院長等等生活在縣城的人物而飛舞。所以可以說,流言制造了故事,而故事又反過來刺激了流言的產生與運轉。
其二,小說的第二個核心部分是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抗爭。什么是現實?什么是理想?在這部小說中,一開始縣城就是現實,許多人生活在現實中的縣城,而八十年代的喇叭褲、收錄機、自行車、高跟鞋和電影院以及在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紀初期中出現的代表著時髦摩登的事物就是理想,因為這些事物給予人美好的向往與情感,那也是理想帶給人的向往與理想。后來省城是理想,許多人物向往著省城,“我”與波蘭大貨車司機李路開赴理想所在地省城,省城生活著父親與張阿姨,簡與咖啡商人都生活在省城。而后,當姐姐與哥哥在縣城這個現實世界里受到愛情與婚姻的挫敗之后,他們同樣向往省城生活,姐姐羅果轉讓了縣城的服裝鋪與醫(yī)院的外科醫(yī)生幽居在理想省城,弟弟羅敏與林莎也在省城開了茶館,哥哥羅華為了拉近與楊瓊飛的距離于是在省城開了照相館。人在困境中,在悲傷時,在絕望里總是容易產生希望,產生美好的理想,這是支撐人繼續(xù)生活下去的力量之源。但是,理想總是不盡人意的,在省城同樣有來自縣城的困擾與騷動,理想同樣不可能不受現實的影響與制約而存在,這就是理想與現實之間巨大的、頑強的抗爭,這其中需要人付出多大的決心與耐力,人可以忍耐理想一次一次覆滅與重建,可以心平氣靜地面對冷酷與冰涼的現實世界,這其中的精神考驗與磨練是巨大的,也是困難與艱巨的??梢哉f,我們是這樣生活下來的,即一邊幻想著美好的星空,一邊腳踩著深陷的現實土壤。而當我們做夠了理想的夢后,我們又重回到縣城里去了。
從縣城到省城,從現實到理想的穿越途徑,在小說中,存在兩種方法。其一是旅館,“一座小縣城太沉悶的原因,使我們的目光與旅館相遇,也許只有住旅館里的男人對于我們來說是陌生的。”旅館在這里成為從現實通往理想的橋梁與紐帶,在旅館里經常發(fā)生偷情,偷情是縣城式婚姻生活之外的一種理想愛情形式;在旅館里發(fā)生艷遇,艷遇演繹了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橘紅色的夢幻般的愛情故事。其二是旅途,“旅途給人帶來的是一種陌生的情緒,所以,不能獲得自由的人通常會把雙臂伸向旅途,那個夠不到的地方,才是舒展身體和自由的理想之所。”往返于縣城與省城之間的旅途就是一種穿越現實與理想的方法,小說的開始“我”陪同姐姐到張羊所在的小鎮(zhèn)偷拍奸情的旅途與最后簡在巴黎向“我”發(fā)出旅途之邀,分別是通向現實與走向理想的旅途。
其三,是關乎人性的探究與思考。這一核心部分探索得更深入、揭示得更徹底是出現在小說的中部部分,“我”作為姐姐的同謀,陪同姐姐去過張羊所在的小鎮(zhèn),并在后來目睹姐姐與張羊幸福的留影,也陪同姐姐去過縣城郊外舞廳與張羊所在的地區(qū)并躲在衣柜里,都是為了撞破張羊與女人偷情的背叛,通過這些婚姻沖突與情史秘史的演繹,作為人性研究的“我”洞破了張羊狡黠和好色的人性與姐姐長久的懷疑和動蕩不安的人性。在經歷了愛情與婚姻的背叛之后,“我”又窺視到了姐姐報復形式的“無所謂”的人性,這種報復式的人性引導她與男人偷情并且洋洋自得;在弟弟羅敏的癮君子生涯里面,通過捆綁弟弟的行為,作為人性研究的“我”,了解了弟弟罪惡的人性,因對丁蘭的語言保證與目睹肖瘦田的脫胎換骨,也喚起了“我”贖罪自己的人性。人性在罪惡與懺悔之間來回搖擺,動蕩不安,經歷了一次次的沖擊與自贖,弟弟與林莎最終選擇了墜樓身亡為人性作一次補償和了結;而“我”,仍然得在縣城與省城之間,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在面對丁蘭與肖瘦田之間經歷人性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考驗。
小說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6.吶喊讀書隨筆3篇
10.大學生讀書筆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