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讀書心得《教師的挑戰(zhàn)》3篇
教師的挑戰(zhàn)》一書作者佐滕學先生明確地告訴我們:21世紀的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是為所有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xiàn)所有兒童學習權力,盡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量。下面是學習啦,為大家準備的寒假讀書心得《教師的挑戰(zhàn)》,希望大家喜歡!
寒假讀書心得《教師的挑戰(zhàn)》范文1
“21世紀的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是什么,那就是為所有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佐藤學教授說道。這讓我想起了書中介紹的一個教學場景:
這是以一邊緣化兒童為中心展開的數學課堂教學。小林老師要在一節(jié)課中通過一道例題理解“比例”的四種不同的解法,剛開始教學開展得很順利,突然學困生健治說,他不懂,完全不理解之前討論的解法。小林老師就請了一位同學解釋,但他還是不懂。如果我在課堂上碰到這樣的學生,這時我肯定會說:“下課后,老師再單獨和你解釋。”這樣做,就是不想影響上課節(jié)奏??墒?,小林老師沒有這樣處理,因為他知道這會使健治后面的課堂學習效率為0,他又請了好幾位同學解釋,直至他明白為止。本應3分鐘完成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卻為了一個孩子而花了整整20分鐘。有必要嗎?這讓我產生了疑問。
但再往下閱讀,這讓我一下子豁然開朗。同學們在一遍又一遍地幫助健治理解時,其實更多的人不僅鞏固了知識,而且越說越詳細,不斷地把知識分解內化。還能增進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的學習氣氛。更重要的是,身為教師,在課堂上傳遞了這樣一種思想:不懂就問,而且無論何時提出疑問,老師和同學就愿意幫助你。
讀了此書,才發(fā)現(xiàn)自己原本對“關注每位學生,提高高效課堂”的理解還只停留在非常狹隘的層面上,和佐藤學教授所提出的觀點相比,我們做得遠遠不夠!有時候我們在課堂上,尤其在公開課時,比較傾向于接受那些“好的回答”,或者說“符合老師要求的回答”。其實不然。教師應公平對待每位學生,雖然他們的學習基礎和經驗背景大相徑庭,但是他們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同伴合作,超越原有的學習經驗獲得屬于自己的成功。即便他的答案不完美,甚至只是只言片語,但他們的觀點同樣精彩,教師不應刻意扼殺他們想要發(fā)言的機會。
佐藤學教授提出的完整地接納每個孩子的想法,學會傾聽,正是教學中教師活動的核心。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xiàn)所有孩子的學習權力,盡可能提高孩子學習的質量。在孩子中培育相互傾聽關系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個孩子的心聲。要培育相互傾聽的關系,除了教師自身成為傾聽者之外,別無他法。
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這是對于每一位教師的挑戰(zhàn),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
寒假讀書心得《教師的挑戰(zhàn)》范文2
讀完《教師的挑戰(zhàn)》這本書,我印象最為深刻要屬“傾聽”。 在書中,一個個平凡的教師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宣告:課堂上正在發(fā)生著寧靜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傾聽和對話為基礎的學習共同體?,F(xiàn)在教育改革經常會提到“構建和諧課堂”,而我認為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要懂得傾聽。
也許有人會認為“傾聽”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不就是認真聽嗎?其實不然。真正的傾聽教學應該是相互的,而并非是我們教師一味地命令、要求學生要按照我們的想法、思路來回答?,F(xiàn)在我們教師所進行的傾聽教學,多半是讓學生傾聽自己的話語的一種教學,而不是在教學中培育相互傾聽關系的教學。那么我們教師到底憑借什么去構筑相互傾聽的關系呢?
我想我們教師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尊嚴。我們要尊重和接納學生的多樣性和可能性,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的感覺。在這一點上,我們常常是說起來容易,要真正做到其實很難。就拿我自己的一次經歷和大家說說吧。那是我踏上工作崗位帶的第一屆學生。這個班的學生比較活潑,語文課的課堂氛圍相對而言也比較輕松、活躍、和諧??墒俏疑狭巳舾商谜n后,我發(fā)現(xiàn)有個學生不管我上詩歌還是現(xiàn)代文閱讀抑或是其他類型的教學,他總是趴在桌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吹竭@種情況我時常會走到他的身邊提醒他,他總是愛理不理的樣子。有一次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在上課時點名讓他回答問題,他當時也很詫異,站起來斬釘截鐵地說“不知道”。我當時尷尬級了。因為在我想來,高一新生或多或少還是會有點懼怕老師的,他們就算是應付老師也會說一些的,可這位學生的答案著實讓我吃驚了不少。后來我課后又找這位學生交流了一下,他說,他從初中開始上課就一直睡覺的,老師也習慣了,不去理他的,他也習慣了。所以當我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時,他也吃驚了一下,也的確不知道。雖然他一再說自己習慣了老師對他不聞不問,可是我聽來卻很不是滋味。其實像這樣情況的學生每個班都會有。他們往往成績不怎么樣,經常違紀違規(guī),作業(yè)不及時完成。
我們教師對于這樣的教師剛開始出現(xiàn)問題時我們會單獨找這些學生交流,當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事后沒有什么長進后,長時間下來我們就容易把這部分學生邊緣化,而這部分學生也慢慢地會覺得難以融入這個集體中。師生關系就這么惡性循環(huán)著?!督處煹奶魬?zhàn)》一書作者佐滕學先生明確地告訴我們:21世紀的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是為所有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xiàn)所有兒童學習權力,盡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量。這里佐藤學先生強調是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利,而不是絕大部分學生。像我們中國的中學,每個班基本在45名學生左右, 這些學生的基礎不一,個性不同,要關照到每一個學生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我很羨慕日本的班級,學校規(guī)模不大,20多個孩子以U型排列圍聚來老師身邊,這樣的教學真是別樣的風景。中國教室里的學生多,不能成為我們不做到這一點的理由,我相信只要我們拿出足夠的愛心、耐心對待他們,尊重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尊嚴,我們師生關系一定可以更和諧。
其次我覺得一切教學的展開都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我們雖然經常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可我覺得我們這點做得并不是那么地號。我們的課堂往往是流于形式的,老師一個問題拋出后往往會傾向于請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回答,因為他們的答案往往會更接近所謂的參考答案,這樣老師就可以更順利地進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其實真正好的課堂應當是生成的,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對話,真正地想學生所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山崎老是在教學中真正的做到了這點。他的話語都是懇請與感謝的,沒有一句命令式的話語。在山崎老師的課堂中,學習是同教科書的對話,是同他人的對話,是同自身的對話。他的每一個話語都經過深思熟慮,清清楚楚地說出來;他的每一個話語都充滿對每一個學生的尊重;他采取“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地同教科書對話,借助同伙伴的切磋來發(fā)展自己的理解。”的課堂策略。
在課堂里構筑相互傾聽的關系,教師要自身甘愿傾聽每一個學生的心聲。要走進每個孩子身邊,站在他的身旁,彎下腰去傾聽,給孩子一個和諧、溫馨的環(huán)境去學習。如果沒有傾聽的過程,課堂再怎么熱鬧,學生的發(fā)言再怎么踴躍,他們的意識還是停留在原地,最初與最后的發(fā)言內容很難發(fā)生變化。而經歷了傾聽階段的學生,他們思考的內容會更加真實,并且能獲得生動而豐富的經驗,這樣的課堂才能促進合作學習。這樣也才能創(chuàng)設一個真正的寧靜課堂啊!
寒假讀書心得《教師的挑戰(zhàn)》范文3
手捧著《教師的挑戰(zhàn)》一書細細讀來,讓我對21世紀教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那就是為所有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xiàn)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力,盡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量。在書中,一個個平凡的教師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宣告:課堂上正在發(fā)生著寧靜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傾聽和對話為基礎的學習共同體。這是學校整體變革的基點,是保障每一個兒童學習權的挑戰(zhàn)。
一、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以及合作學習意識。
該書開篇就從“學習共同體”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入手,詳細闡述了合作學習的形式以及應實現(xiàn)的預期效果。所謂創(chuàng)造“學習共同體”教學,就是將教師的“教”有效地轉換成學生的“學”;將課堂變成“學習的場所”;將課堂模式轉變?yōu)?ldquo;主題—探究—表現(xiàn)”為單位的項目型課堂。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角色應從單向的知識傳遞者轉變成觸發(fā)學生思維的引領者以及與學生充分交流溝通的分享者。傳統(tǒng)課堂大都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除了回答問題幾乎很難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然而課堂革命帶來的是師生角色的互換,學生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發(fā)表自己的主張觀點,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其間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團隊意識,在習得知識的同時完善人格,從而實現(xiàn)教育的真正目的,教書和育人。書中反復指出,學習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與“對話”,是師生基于對話的“沖刺”與“挑戰(zhàn)”。在合作學習的課堂里,每一個兒童與教師一道奏響著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交響曲??梢妼W生自主學習以及合作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二、轉變教師角色,把話語權還給學生。
教師應徹底轉變自己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自己應該高高在上,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就可以駕馭課堂、操縱學生。相反,教師的角色應是和善的親近的學習領路人,課堂上聽到更多的如果是學生的聲音,而且是正向的積極的富有想象力和啟發(fā)性的聲音,那么這將是一堂成功的課題。在我的語文課上,我曾經是那個因為害怕失去話語權從而不能有效控制課堂局面的謹小慎微的老師。很多學生閃光的想法都被瞬間扼殺,久而久之學生們不再愿意開口,甚至連思考能力也開始減弱,沉悶的課堂讓時間過得更慢。后來,我開始尋找問題的出處。通過回憶曾經參與過的先進國家如韓國和美國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幡然醒悟:原來一節(jié)好課是需要師生共同努力來完成。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調整授課形式,讓學生占據主體地位,鼓勵發(fā)言甚至是錯誤的說法。慢慢的,課堂活躍了起來,學生們不時冒出的或精辟或出乎意料的回答常常讓我對這些年僅十幾歲的孩子們刮目相看。教師要像采擷珠寶一樣珍視每一個記錄學生成長的發(fā)言。
三、蹲下來,走進學生內心世界。
如何能更有效地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之中始終是困擾年輕教師。我嘗試著從一個動作開始做起,蹲下來。由于法國班的學生年齡偏小,“蹲”這個舉動能拉近師生距離。蹲下來糾正發(fā)音,蹲下來指導書寫錯誤的漢字,甚至蹲下來跟他們游戲……教師建立于學生相互傾聽雙向溝通的第一個要件是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一個兒童的心聲,走進他們的內心。只有這樣建立起來的溝通方式才是有效的,才是穩(wěn)固的。教師要敞開胸懷接納每個學生個體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在國際部任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就是小班型授課,因此顧及到每一名學生并不是一件難事兒。每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蹲下來,讓師生的心貼的更近;蹲下來,將自己的視線放得跟孩子們一樣平,看到的注定會是不一樣的風景。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師曾經指出:“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中有意義的構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fā)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我們都能蹲下來,用自己的傾聽和包容走進每一位學生!
課堂有時看上去像大海一樣沉默,但在海底卻正在發(fā)生著劇烈的運動,而這種力量恰恰是難以抗拒不可估量的。
或許,我們的課堂教學風格正在發(fā)生著靜悄悄地變革。
看了寒假讀書心得《教師的挑戰(zhàn)》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