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發(fā)聲要點在哪
唱歌的發(fā)聲要點在哪
你知道唱歌的時候發(fā)聲點在哪里?那么應該如何把握?下面是學習啦!讓小編我來給你們分析一下唱歌的發(fā)聲點在哪里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唱歌的發(fā)聲的要點
1. 如何歌唱的歌
如何歌唱的歌:吸足一口氣,邊吸邊鼓起;胸腹共參與,上下連一體;口形長圓形;口喉打哈欠,臉部呈微笑,丹田控氣力;高音如行云,低音如小溪;用啊帶五音,喔歐衣烏玉;哪里需放松,哪里需積極,氣通聲音通,勤學出成績。
2. 確定聲部
聲樂學員起步前應請有經(jīng)驗的聲樂老師確定自己的聲部(男高、男中、男低;女高、女中,女低。每個聲部中細分為較高、標準、次高。中低聲部也細分三類型)。自己也可體察自己聲音的粗細、明亮度,換聲點在哪里,必要時請文藝醫(yī)院??漆t(yī)生檢查聲帶的長度、厚度、寬度。不同聲部喉部的開啟度有所不同,共鳴腔的比率有差異。不能誤認為發(fā)某幾個較高音階困難,就可能不是高音聲部,只是歌唱技術水準未到火候。
3. 自然流暢
中聲區(qū)與高聲區(qū),先要練好中聲區(qū),力求氣息流通,氣貼聲,聲貼氣,不能氣少聲多,要讓聲音自然、流暢、腔圓。自然聲區(qū)七個音階重點練習,逐步擴大到中聲區(qū)的所有音域。低音如流水,聲門有所靠攏,聲帶全體振動;中音特別接近換聲點幾個音階,聲帶張力有所提高,聲帶部分振動;到了高聲區(qū)聲帶適當拉緊,聲門緊靠,聲帶邊緣振動。聲帶的調(diào)控是在氣息支持下由中樞神經(jīng)主導下進行。沒有氣息,聲帶也能顫動、閉合,但不規(guī)則,不持久。有了適度的氣息,聲帶調(diào)節(jié)更靈巧。
4. 不能赤手空拳
朱學松老師希望學員上課時帶幾件物品:一、新華字典;二、一根寬皮帶;三、錄音機;四、筆;五、記錄本。帶字典為了隨時查閱某個歌詞的聲母、韻母;皮帶束在腰間,測試氣息的強度;錄音機可以錄下老師的講述與示范,回去琢磨、對照;筆與紙,記下老師的錦言妙語。平時在家練聲、練歌有鍵盤樂器定音或自彈自唱。
5. 發(fā)好一個“啊”
朱學松老師反復提醒學員:呼吸是基礎,將微笑、半打哈欠、嘆氣三者協(xié)調(diào)進行。微笑才能使舌根放松,下顎、牙關松弛;半打哈欠有助于喉部放開,上通道與下通道連起來,讓氣息暢通無阻地輕輕沖向聲帶,促使聲帶振動。嘆氣與日常嘆氣有差別,而是向外有向內(nèi),有一種牽拉。發(fā)好一個“啊”音,用“啊”哼許多練聲曲。換聲點前幾個音階,“啊”帶一點“喔”,使聲音更集中,為過渡到高聲區(qū)作準備。“啊”唱好了,意味著克服了喉音、鼻音。
6. 喉部不用勁
歌聲與平時說話,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前者的技術含量更高,稍不留意,會損壞嗓子,后者一般無失聲風險。不要將歌唱簡單化,到處是速成的歌手,可以無師自通,聽聽唱片跟著唱就能一夜成名。臺上幾分鐘,臺下幾年功,始終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竟Φ挠柧毘3J菐啄辏踔潦鞘?、二十年。天生歌喉,即良好的嗓音條件,加上后天發(fā)奮鉆研,逐個攻克難關。喉部不用力,支點在丹田及丹田周圍,抓住了這一關鍵性環(huán)節(jié),歌聲才能飛起來。
7. 展開喉頭之一
有一個比喻:吃一驚、嚇一跳是展開喉頭的一把鑰匙,而且要自始至終將這一狀態(tài)保持下來。吸氣、呼氣均要在運動狀態(tài)下進行,吸氣不能有僵持的感覺,呼與吸都應有彈性,呼氣時胸腹擴張的狀態(tài)幾乎保持不變,一個大氣球不是迅速泄氣,而是被不斷拍打一下,然后跳躍起來。
8. 展開喉頭之二
做到喉頭穩(wěn)定的基礎是展開喉頭,張開口深吸一口氣,始終保持著,此時聲帶處于安穩(wěn)的環(huán)境,氣息暢通無阻地沖擊聲帶。聲帶也在阻擋氣息,所以氣息要均勻、輕柔,速度有快慢,根據(jù)音的需要而定。喉部包括舌根、牙關不能緊張,好像沒有喉部、脖子,靠胸腹部支持點來唱。
9. 展開喉頭之三
只有喉頭打開,才能使之穩(wěn)定,才談得上放開唱,放下來唱.氣息不是一條線,而象一個氣柱、氣團沖擊聲帶,引起振動,如振動頻率合理,進而引發(fā)泛音共鳴。嚇一跳、吃一驚、半打哈欠或張開口吸口氣等是打開喉頭的好辦法,打開了且始終保持著,象吞一個乒乓球。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象形成一個大皮球,不斷拍打它,從而產(chǎn)生動力。
10. 能歌善琴
一專多能,聲樂學員要懂得或粗通一件鍵盤樂器,如手風琴、鋼琴等,平時跟琴練聲、練唱,培養(yǎng)音準觀念。五線譜的某一個音要在鍵盤上找到,這樣對加深視譜能力大有益處。聲樂的基本點就是音準、節(jié)奏、音色、音質(zhì)、唱腔、呼吸、共鳴、聲門調(diào)節(jié)、咬字吐字、視譜、歌曲處理、保護嗓子等問題。高音上不去,不一定是中音、低音聲部,即使高音輕松上去,但不甜美,不松馳,同樣是遺撼。一流的嗓音條件,一流的指導老師,一流的歌唱技術,終成大器。不能滿足于天賦嗓音條件優(yōu)越,要有高超的技藝來武裝。
唱歌的發(fā)聲力點
唱法術語。指字與聲音的結合所產(chǎn)生的振點。具有喈和共鳴的聲音與清晰的字頭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結合為歌聲,一般簡單認為是在咽部,但對它的射擊點, 即產(chǎn)生振動力量的點(力點)的安放意見很多,大多主張把發(fā)聲的力點控制在上門齒根,認為這樣能夠在正常的諧和共鳴情況F保證歌唱發(fā)聲的聲傳能力,使歌聲送 得遠。重要的是能在確保歌聲的共鳴效果情況下,使咬字器官各部位自如地動作。根據(jù)咬字控制相應的口形、口腔空間,使字音清晰,使字與聲圓滿地結合。
但就中國唱法與西歐唱法相比較,對力點的安放不盡一致。主要是由語言特點及語言習慣所形成的。一是字聲結合要有利于各國語言表達,有利于各民族的風格揮 灑,有利于不同國家、民族的感情表現(xiàn)習慣。在中國一般多采用發(fā)聲九點安放在上門齒根、上頜、眉骨中。西方選擇發(fā)聲力點靠后,如頭頂、腦后、頸后等處?,F(xiàn)在 我國民族新唱法,也主張把力點向上向后移動,這樣有利于音域的擴展及共鳴(特別是上部共鳴)的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