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免费,看黄色片子免费,色综合久,欧美在线视频看看,高潮胡言乱语对白刺激国产,伊人网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碰就硬老熟妇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國學知識 > 哲學 >

中國哲學相關(guān)的論文

時間: 坤杰951 分享

  中國傳統(tǒng)哲學非常重視“誠”,特別是先秦時代的思孟學派,其“誠”觀念非常深刻且甚為嚴密。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中國哲學相關(guān)的論文的相關(guān)資料,歡迎閱讀!

  中國哲學相關(guān)的論文篇一

  中國傳統(tǒng)哲學非常重視“誠”,特別是先秦時代的思孟學派,其“誠”觀念非常深刻且甚為嚴密。開掘這份寶貴的思想遺產(chǎn),對于理解中國傳統(tǒng)哲學乃至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對于指導當代人的日常生活也有緊迫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誠”觀念的重要地位

  在中國古代,無論儒家、道家還是釋家,其實都重視誠。道家中的莊子學派多處言及誠,《漁父》強調(diào)“不真不誠,不能動人”;《徐無鬼》中告誡統(tǒng)治者:“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誠,以應(yīng)天地之情而勿攖。”唐代釋道世撰《法苑珠林》120卷,其中專列有“至誠”篇。儒家中荀子等也強調(diào)誠,不過主要取誠其意而言;最為推崇誠的莫過于思孟學派。

  思孟學派的主要著作是《中庸》和《孟子》。據(jù)傳《中庸》為子思所作,是此則早于《孟子》。事實上,《中庸》與《易傳》的思想與表述多有相通相洽之處,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都致力于究天人之際,闡發(fā)天道與人道相通的哲理。張岱年先生曾考證《易傳》之作當在莊子之前,那么,《中庸》的主要思想也應(yīng)該形成于孟子之前。

  《中庸》一書集中討論“圣人之道”。通常人們說,圣人之道實即中庸之道,并不為過。就“中庸”的字義分析,程頤認為“中”乃天下之正道,“庸”乃天下之定理,二者均為體;王夫之則發(fā)揮傳統(tǒng)的闡釋,認為“中庸”是講中之用,以中為體,以庸為用。無論“庸”作“常”或作“用”解,中庸均具有本原意義。然而,張岱年先生提出了一個很值得注意的觀點,他認為“中庸”并不是該書最重要的觀念,其最重要的核心觀念是誠;《中庸》以誠為人生的最高境界,人道的第一原則①。

  張先生的觀點是很有道理的。從心學角度看,誠是中庸的基石。通觀《中庸》一書,首先解釋“中庸”,再與三達德等相聯(lián)系,然后申述道不遠人之旨,由此引出對誠的大段闡述,進而贊頌圣人之道,論述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誠在《中庸》中的核心地位,從開篇即可見出端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三句,就是論誠的伏筆,后文“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正好與之照應(yīng)。如果說圣人之道集中表現(xiàn)為“極高明而道中庸”,那么其所以高明緣于誠,履行中庸之道本于誠。一方面,中庸的顯見義是稟中而執(zhí)兩,或執(zhí)兩而用中,主體正是依靠誠才將心靈中的對立觀念統(tǒng)一在一起;另一方面,中庸的潛在義含有心靈凝聚為一,合乎自然之道,而誠正是對天人之際處的形容。王夫之在論“中庸”一名之大旨時寫道:“故‘性’、‘道’,中也;‘教’,用也。‘修道之謂教’,是庸皆用中而用乎體,用中為庸而即以體為用。故《中庸》一篇,無不緣本乎德而以成乎道,則以中之為德本天德,而庸之為道成王道,天德、王道一以貫之。”② 誠可以合中庸之體用為一事,因而理所當然地居于核心地位。

  《孟子》繼承了子思一系的傳統(tǒng),對誠也倍加推崇。“誠”字在《孟子》中凡22見,雖然多為形容詞,約略相當于“確實”,但有幾處闡述得非常深刻?!峨x婁上》表達了與《中庸》相似的觀點:“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盡心上》更進一步指出:“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如果說“思誠者”較之“誠之者”更容易理解,那么稱“萬物皆備于我”則有助于人們認同“不誠無物”

  的命題,且“反身而誠”一語明確肯定這是一種復歸于內(nèi)心深處的精神活動,值得我們深入品味。

  漢代以后,學界對誠多作淺俗化的理解,以之為一種思想態(tài)度,即誠實、誠愨,類似于敬、忠、信等概念。如趙歧注《孟子》,解釋“反身而誠”曰:“誠者,實也。反自思其身所施行,能皆實而無虛,則樂莫大焉。”漢儒距離先秦較近,在字義的注釋上有其優(yōu)勢;但漢代的時代風尚使學術(shù)界往往有 于外而無于內(nèi),一些注釋家常常不能理解先哲的玄思,所以又有明顯的不足。

  依朱熹的看法,宋代學界將誠作深入把握,最先理解為“實理”的是程頤。不過我們在周敦頤的《通書》中已見先聲。周子以誠為圣人之本,認為易道中的乾元既為萬物資始,也是誠之源。正是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于是而立。在現(xiàn)實 社會生活中,誠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圣人之所以為圣人,就在于守此一誠而已?!锻〞放c《太極圖說》相貫通,周子所謂的“誠”不啻是“太極”的換一種說法。

  朱子本人對誠的論述極為豐富,致力于“會眾說而折其衷”③。只是他在不同時境中依據(jù)不同的觀點予以表述,難免相互矛盾。他既明確肯定程頤的以誠為“實理”的觀點④,又似持有保留意見,認為“性是實,誠是虛;性是理底名,誠是好處底名。”還就近取譬說,性如扇子,“誠”譬這扇子做得好⑤。他常將典籍中的“誠”字解釋為誠愨,很多地方是恰當?shù)?,但僅以真實無偽闡釋《中庸》中的誠,顯然未能盡其意。

  王夫之堅決反對將誠僅作真實無偽解釋,其理由之一是,先哲稱“誠者天之道”,不能表述為“無偽者天之道”,因為對于天來說,本來無所謂偽,也就不能說它不偽;就是“思誠者人之道”也不宜替換為“思無偽者人之道”。因此,他認為,“說到一個‘誠’字,是極頂字,更無一字可以代釋,更無一語可以反形。盡天下之善而皆有之謂也,通吾身、心、意、知而無不一于善之謂也”⑥。在“中庸序”中,他將知與覺區(qū)分開來,指出前者表現(xiàn)為隨見別白,在人的心靈中雖顯明卻是疏遠的,適合于名言;后者表現(xiàn)為觸心警悟,意識方面雖隱幽但體驗親切。這是很深刻的見解,對于誠的把握應(yīng)當基于覺而不應(yīng)局限于知。不過誠與“道”是否異名而同實,還有待深入研究。

  探尋漢以后學界對誠的把握軌跡,我們發(fā)現(xiàn)它呈現(xiàn)一“之”字形軌跡:漢儒多從 經(jīng)驗層次理解,至周敦頤、程頤而深入于一天人的體驗;朱熹在漢儒與程頤之間持折衷立場,偏于強調(diào)真實無偽之義,至王夫之則再次向深層掘進。

  筆者認為,由于誠本身為合內(nèi)外之道,因此從相對外在的方面或相對內(nèi)在的層次把握均有存在的理由,不宜片面否定。然而在王夫之之后,學界鮮見對“誠”作深層次的且有創(chuàng)見的發(fā)掘,因而本文擬主要就后一方面進行探索,圍繞《中庸》的有關(guān)論述,嘗試兼顧儒、道、釋的觀點,尋其會通——畢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又辨其區(qū)別——畢竟三者具有不同的 哲學體系。

  二、“誠”觀念的深刻內(nèi)涵

  其實,在中唐時期,李翱的《復性書》就有對誠的深入把握。作者力圖會通儒、道、釋,特別是《中庸》與《易傳》的思想觀念,以誠為復性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該書釋“誠”為“定也,不動也”,并且將《中庸》“誠則明”與《系辭傳》的“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聯(lián)系起來,都是值得后學重視的見解。

  宋儒以誠為實理,容易將誠與性相混淆。“性”純粹是名詞,稱性即理,鮮有異議;誠則帶有形容詞和動詞的性質(zhì)⑦,可釋之為“實然”而不宜釋之為實理。同樣,將它看作是“太極”的同義詞也不合適,太極自在自為,誠何以流行發(fā)育天地萬物?考慮到誠在思孟學派和宋明 理學中才被提到極頂位置,筆者完全贊同張岱年先生的看法,不必以誠為表示實有的范疇,只將它作為一個心學范疇看待較為適當。誠主要指一種 心理境界,達到這種心理境界則敞亮“天理之本然”。朱熹也曾說過:“誠以心言,道以理言。”⑧誠的初義當是言而有信?!墩f文解字》釋“誠”為“信也”,《增韻·清韻》則釋為“無偽也,真也,實也”,都是對日常語義的概括。作為 哲學范疇,誠的涵義則要豐富、深刻得多。

  首先,誠是天道與人道的交接處,是天人合一的心靈狀態(tài)與精神境界。無論是體天之道,還是行人之道,均須“一乎誠”。王夫之指出:“一乎誠,則盡人道以合天德,而察至乎其極。……以天道言,則唯有一誠, 而明非其本原。以人道言,則必明善而后誠身,而明以為基,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⑨ 張載曾說,“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⑩。如果將這句話理解為誠是性與天道的統(tǒng)一體,不免含混之嫌;而理解為在誠的境界中,性與天道合而為一,才少有歧義。誠的境界既無內(nèi)外之別,又無陰陽之分,所以非隨見別白能力之所及,也就是超越了感性與知性所能把握的范圍,是一種宇宙與人生渾為一體的體驗。有的學者認為,《中庸》論誠是對《大學》八目之一的“誠意”的發(fā)揮,其實未必然。前者較之后者遠為深刻,其蘊涵遠為廣闊:“誠意”并不一定具有深入天人之際的內(nèi)涵,且在它之外,還有格、致、修、齊、治、平等與之并列,而《大學》的八目總體上都屬于《孟子》所說的“思誠”領(lǐng)域。

  其次,要達到誠的境界,需要反身內(nèi)省,復樸歸真。孟子提出的“反身而誠”命題,是一個非常深刻而又表意明確的心靈哲學命題。所謂“反身”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反求諸己,還含有在精神上撥亂反正的意味。先哲注意到,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受到各種感性欲念和種種知性觀念的牽扯或束縛,心靈常常處在紛亂而動蕩不安的狀態(tài),需要靜、定,即持不動心。不動心的獲得需要撥云見日的功夫,以敞亮天道之本然,此即反身而誠。這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 心理過程。老子倡導為道者當“日損”,要求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而如周敦頤所說,誠無為;陸九淵的 經(jīng)驗是“剝落”,稱人心有病,遮蔽了天理,剝落得一番,就有一番清明。先哲普遍認為,誠的境界是大清明。我們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禮儀、事象等都存在矯飾、虛偽的情形,所以必須復樸歸真,誠則既真且樸。中國古代 文化主要是人學,甚至可以說是心的文化,因而將反身內(nèi)省的誠視為天與人的交接處,這是一種內(nèi)向的究天人之際、體天地之道的心法。

  再次,至誠意味著寂然感通,盡心知天。《易傳》所談到的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功夫,同樣適用于誠。李翱在《復性書》中描述道:“方靜之時,知心無思者,是齋戒也。知本無有思,動靜皆離,寂然不動者,是至誠也。”周敦頤更為明確地強調(diào):“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誠精故明,神應(yīng)故妙,幾微故幽。誠、神、幾,曰圣人。”{11} 這便是《中庸》所說的,“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孟子倡導“盡心”,其實也強調(diào)的是誠:由盡心而能知性并進而知天,即誠者;由存心、養(yǎng)性而事天,即是誠之者?!吨杏埂返淖髡邔懙溃?ldquo;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至誠則可盡性,盡性則與天地參,借用莊子的話說,這是“以天(性)合天(道)”{12}。

  最后,誠的境界的樣態(tài)是萬物皆備于我,是上下與天地同流,個體的生命與無窮的大化相契合,仿佛渾然一體。孟子在《盡心》篇作了多角度的描述。其它思想家也曾談到類似的心靈體驗?!独献印分袑懙溃?ldquo;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13} 觀復、歸根、知常,可以說是誠明的另一種說法。主體在這天人之際處賞會,其實沒有語詞能予以確切的表達,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釋迦牟尼說,悟亦無所得。張載稱這種知叫“德性所知”或“天德良知”:“誠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聞見小知而已。天人異用,不足以言誠;天人異知,不足以盡明。”{14} 對宇宙與人生達到無異、無別的體認,讓人得意而忘言,在這種意義上講誠,的確沒有一字可代釋,沒有一語可反形。由于反身而誠深入于無限之域,主體體認得很親切,且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所以“樂莫大焉”。

  總之,誠雖然不宜作為標示實有的范疇,但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具有 實踐功用的心學范疇。誠是聯(lián)結(jié)天道與人道、統(tǒng)合各種心 理因素且見諸 社會實踐的樞紐。至誠則達到天與人的交接處,它具有反身內(nèi)省、復樸歸真、寂然感通、盡心合天諸意涵。儒、道、釋于此會通。不過儒家更要求誠者積中而發(fā)外,為現(xiàn)實人生立法,且在實踐活動中一以貫之,于是而合內(nèi)外之道。

  三、“誠”在心靈中的樞紐作用

  朱熹曾中肯指出:《中庸》“乃孔門傳授心法”,“所謂誠者,實此篇之樞紐也”{15}?,F(xiàn)在的問題是:誠是如何在心靈中發(fā)揮樞紐作用,從而合內(nèi)外之道的?

  辨析“自誠明”與“自明誠”的關(guān)系是理解誠的樞紐作用的關(guān)鍵。馮友蘭先生在《新原道》的論“易庸”節(jié)認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是自誠而明,“修道之謂教”則是自明而誠。如此解釋似乎將“率性之謂道”的中介地位給遮蔽了:性合天德,可修之道只能是人道。他以“由明得誠”為最高境界更是有待斟酌:由誠而明當更為深入,見性畢竟比立教更為根本。以禪宗的掌故為例,飽讀經(jīng)書的神秀可謂是自明誠,即由教而明,擇善固執(zhí)——他以心為明鏡臺,堅持勤拂拭,其誠意可鑒;而六祖慧能則可謂是自誠明,雖不識經(jīng)書,但寂然感通,不思而得,見性而明——是為大清明,遠遠超越了神秀所達到的境界。

  在中國傳統(tǒng) 哲學中,儒、道、釋雖然都注重精神修養(yǎng),但存在著明顯的分別:儒家主張內(nèi)外兼修,道家特別是莊子學派不免揚內(nèi)抑外,佛家較之道家更甚,他們尚內(nèi)而棄外,否定世俗的生活而企求達到涅槃境界。這種分別集中表現(xiàn)于誠在心靈活動中的樞紐作用上。

  理解中國哲學,必須承認人類心靈除感性與知性外,還存在第三層面。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國古代 文化,無論儒家、道家還是后來加入的佛家,其思想都在這超越知性的第三層面大顯精彩{16}。誠為人道與天道交接處,因此是屬于心靈第三層面的活動。

  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還當注意心靈存在向內(nèi)收斂和向外發(fā)散的雙向運動。在古代西方,亞里士多德較早地意識到心靈存在認識和欲求兩大功能。無獨有偶,我國柳宗元也提出,人真正與生俱來的寶貴能力有志與明兩端:“剛健之氣,鐘于人也為志,得之者,運行而可大,悠久而不息,拳拳于得善,孜孜于嗜學,則志者其一端耳。純粹之氣,注于人也為明,得之者,爽達而先覺,鑒照而無隱,盹盹于獨見,淵淵于默識,則明者又其一端耳。……舉斯二者,人倫之要盡是焉。”{17} 至近代,康德的批判哲學既考慮了心靈的三層面,即感性、知性和Vernunft{18},同時又將Vernunft能力區(qū)分為理論的和實踐的——前者總是追求更高乃至最高的統(tǒng)一性,后者則是自由意志向外發(fā)散。綜合先哲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將心靈描述為一個扇面,最外在的是感性層,無窮多樣;中間是知性層,相對概括和抽象;第三層面則凝為一點。

  由此我們?nèi)菀桌斫夥鸺业浼洞蟪似鹦耪摗匪^的“一心法有二種門”,其一為心真如門,另一為心生滅門;二門不相離,總攝一切法。一心開二門的理論與“八識”說潛在相通。法相宗所講的前五識相當于感性,六識即是知性,七、八兩識處在意識閾下,構(gòu)成心靈第三層面。其中七識在王夫之看來相當于志{19};第八識為藏識,其功能一方面是收攝,一方面是生發(fā),與康德對于Vernunft能力的認識基本一致。筆者并不贊同佛家的心生萬法的觀點,但承認它所描述的心靈活動的機制頗有道理。所謂開真如門,其實是心靈超越感性與知性的雜多,向內(nèi)收斂,凝聚為渾然的一;所謂開生滅門則反之,是心靈由一向外發(fā)散,表現(xiàn)出似乎無常的雜多。釋氏的意旨是希望人的生存只開真如門而閉生滅門,這便是涅槃境界?!”容^而言,《中庸》之作遠早于《大乘起信論》{20},而它所倡導的“誠”的心法卻達到了幾乎同樣的理論高度:自誠明為冥思、體悟,是心靈向內(nèi)收斂于一,類似于開心真如門;自明誠則須向?qū)W、力行,是心靈向外發(fā)散于多,類似于開心生滅門。

  思孟學派的思想家是心學大家,他們所謂的“誠者,天之道”就是指心靈向內(nèi)凝聚為一點,此時以天合天,敞亮天理之本然,純一而無偽,可以說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李翱的《復性書》對由誠而明有一段較好的描述:“誠而不息則虛,虛而不息則明,明而不息則照天地而無遺。非他也,此盡性命之道也。”其實莊子所謂的“心齋”、“坐忘”的 心理過程與之類似,佛家所倡頓悟也是如此。

  然而,佛、道兩家只肯定心靈由多歸一,由實轉(zhuǎn)虛,由動復靜,鄙視甚至厭棄由一轉(zhuǎn)多。佛家以一為凈,以多為染。開真如門為“還滅”,于是見空(實相)、得一(真如);開生滅門則為“流轉(zhuǎn)”,于是滋生妄念、分別。道家如莊子等以為五聲五色擾亂心靈,是非觀念樊然殽亂,于是一味醉心于游心,以期精神入于寥天一。以思孟學派為代表的儒家“極高明而道中庸”,兼顧自誠明與自明誠,既能游于方( 社會規(guī)約)外,更要求奮于方內(nèi)。

  “自明誠”可作兩解,一是由教而入,這是認知活動,約略相當于佛家的漸修,包括學問、思辨等;一是擇善固執(zhí)而篤行之,這是 實踐活動,即通過學問、思辨而明理,然后身體力行,一以貫之。儒家同時注重于這兩方面,既遵循天道又發(fā)揚人道,通過修道以立教,建構(gòu)了積極入世的道德 哲學和 政治哲學。

  《中庸》講“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是一個非常好的見解,表明對于人的生存來說,二者可以、也應(yīng)該互為因果。通過誠而達到大清明,然后仍要誠之以轉(zhuǎn)化為行動,即修道以立教。不過須特別注意的是,自明誠的“明”其實不同于自誠明中的“明”:前者處在意識領(lǐng)域,緣于學,是可以言說的,即由教而明;后者則是深層無意識的敞亮,緣于悟,是難以言說的,即見性而明。先哲對此鮮有辨析,現(xiàn)代學界有必要予以澄清,否則易于造成觀念的混亂。如下圖所示。

  理解了這一點,有助于我們厘清一樁學案:千百年來,學界一般認為“誠者”為圣人之事,“誠之者”只是賢人之事,根本沒有面向事實本身進行反思。其一,如果說“圣人”生而知之,不學而能,那么連十五而志于學、一生發(fā)憤忘食的孔子也不敢擔此稱號;事實上,被奉為圣人的歷史人物,都既是立教者,又是受教者。其二,圣人不能只停留在玄思之中,不能設(shè)想他只是領(lǐng)悟天之道,而無須履行人之道,無須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尋求自我實現(xiàn)?!吨杏埂分兄v五達道、三達德以及九經(jīng)之屬莫不是指人之道。其三,由于社會生活存在著種種利益沖突,即使是圣人,一旦介入其中便只能堅守道德境界,所謂天地境界其實只存在于個體的精神生活中。處在魯國宰相位置上的孔子不可能是純粹的“天民”。最后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中庸》對“圣人”并未像后世那么迷信,承認他有所不知,行有所不能。因此,對于個體來說,誠者與誠之者不僅可以、而且應(yīng)該合為一體,是此則為道之損與為學之益協(xié)調(diào),頓悟與漸修互補,下學而上達,致知又力行,從而真正達到合內(nèi)外之道。

  基于上述,我們看到,佛家與道家固然以游于方外見長,但儒家更見徹上徹下的功夫。其心法以誠為樞紐,一方面倡導反身而誠——自誠明,知性知天;一方面要求擇善固執(zhí)——自明誠,居仁由義;兼顧兩端且收放自如——“我欲仁,斯仁至矣”{21}。一念之間貫通方外方內(nèi),從而獲得生存的自由和寄托。比較而言,儒家哲學既不乏深刻性,又能肯定日用之常,致力于達到個體與群體、人類與自然的和諧,是一種積極而較為完善的人生哲學,對于人們的現(xiàn)實社會生存具有更為普遍的指導意義。

下一頁分享更優(yōu)秀的<<<中國哲學相關(guān)的論文

255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