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處處有哲學論文(2)
生活中處處有哲學論文篇二
作為生活藝術的哲學
編者按:我們很多人喜歡嚴肅認真的哲學研究,卻并無在哲學界謀個差事的興趣,我們喜歡的完全是另外一種哲學,是實用主義的哲學,探討的都是實際問題,如朋友去世后如何從悲痛中解脫出來,若身陷道德困境,如何積蓄勇氣采取正確行動,以及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等。本文恰好描述了這種人的背景和視角。
“過去30年,我們對西方哲學史的理解發(fā)生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事實上,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場悄無聲息的革命。最近出版的三本書讓我們見識了這種范式變革的意義和廣泛程度: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的《經(jīng)過審視的生活:從蘇格拉底到尼采》、薩拉·貝克維爾(Sarah Bakewell)的《如何生活:蒙田的人生問題和20個答案》、貝坦尼·休斯(Bettany Hughes)的《毒酒杯:蘇格拉底、雅典和美好人生的探討》。這場革命將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某些最有影響的西方哲學家(主要是古代哲學家但也包括蒙田、盧梭、叔本華、尼采等現(xiàn)代人)希望他們的哲學不僅僅是一套教義或純粹的思想內容而是有關人生的藝術。像大部分革命一樣,最明顯的一點是這場革命觸及我們看待過去的方式。
把哲學作為“生活方式”的觀點的核心是激進變革的思想。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Theses on Feuerbach (1845)中,馬克思提出了挑戰(zhàn)西方認識哲學的方式的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钡前颜軐W理解為“生活方式”的觀點并不是要改變世界而是改變哲學家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世界”的說法有個明顯的缺陷,因為沒有人確切知道改變的意思是什么。革命家和宣傳家們沒完沒了地談論改變世界,結果卻是社會陷入各種各樣的麻木和昏睡狀態(tài)。在革命開始前空談革命是毀掉革命的最好方法。生活在外表看似五彩繽紛實則沒有任何真正變革的世界,我們很快就感覺不到任何的不舒服了。
變的越多,不變的就越多(Plus ?a change,plus c'est la meme chose)另一方面,若一個人非常不幸地遭遇了革命,他將發(fā)現(xiàn)很難擺脫必須改變自我的那種絕情。彼得·斯洛特戴克(Peter Sloterdijk)借用里爾克(Rilke)的警告“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Du mu?t dein Leben ?ndern)作為新書的標題,現(xiàn)在聽起來似乎更加嚴厲。
在對西方傳統(tǒng)的這種理解中,學習哲學的主要理由不是要更多了解世界,而是更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特定時刻的生活狀態(tài)的不滿意。有一天,你突然痛苦地認識到生活中丟失了一些重要的東西,你的現(xiàn)狀和你的理想存在巨大差異。而且在你認識到這一點之前,空虛感已經(jīng)在一點一點將你吞噬。在某種程度上,你已經(jīng)不存在了。(蘇格拉底用來表示他正在做的事的術語‘助產(chǎn)術’(midwifery)肯定表達了這樣的意思,把他周圍的那些人放在哲學的嚴厲審查之下,好讓他們進入適當?shù)拇嬖跔顟B(tài))因此,哲學已經(jīng)預設了某種程度的自我厭惡。這或許說明哲學思考就是從意識到羞恥開始的。如果你對自我非常滿意,如果沒有感到羞恥之事,你就不需要哲學了。你的現(xiàn)狀已經(jīng)很好。
這是阿多對古代哲學史的解讀的起點。在1970年代后期,皮埃爾·阿多(Pierre Hadot (1922-2010)開始使用“靈性的修煉”來描述古代哲學家所做的事。這個術語是他從基督教圣徒圣依納爵·羅耀拉(Ignatius of Loyola)那里借來的,但是其應用范圍明顯被擴大了。這樣一來,阿多認為他讓這個詞回歸了本義:“圣依納爵的靈性修煉(Exercitia spiritualia)不過是__版本的希臘羅馬傳統(tǒng)。從最終分析看,我們必須回歸古代才能解釋靈性修煉的觀點的起源和意義?!?/p>
“靈性的修煉”是清醒的自我意識指導下的實踐和習慣,用來使用和訓練具體的人性潛能: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自我控制力等。這些是自我實現(xiàn)的竅門,其“目標是自我塑造或教育(paideia),是教導我們如何生活?!卑⒍嘣敿氂懻摿耸紫仍谙ED出現(xiàn)后來在羅馬哲學界推行的若干“靈性修煉”法。例子之一是“關注當下”。通過關注當下,我們可以把自己從挑動我們情緒的過去和將來的“激情”(我們都無法控制的東西)如懊悔、恐懼、擔憂、憤怒、悲傷中解放出來。關注當下也讓我們形成一種“全局意識”,幫助我們認識到“每個時刻的無限價值”。類似的,對未來困難和苦惱的思考(praemeditatio malorum)是另外一種靈性的修煉,預設了對壞事的清醒意識(如貧困、痛苦和死亡等),這些可能隨時降臨到我們頭上。通過思考這些問題,我們學會一旦遭遇這些不幸該如何對付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通過了解我們身上可能發(fā)生的事,我們獲得了對未知內容的控制。舉最后一個例子,“從上面俯瞰”幫助我們認識到如果放在更大的宇宙畫面中的話,我們像螞蟻一般的生活是什么樣子。這種修煉旨在治療我們傲慢自大,自以為了不起的毛病。
1981年,阿多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著作《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哲學:從蘇格拉底到福柯的靈性修煉》(Exercices spirituels et philosophie antique),其英文版由邁克爾·切斯(Michael Chase)翻譯而成。本書的崇拜者之一是??拢缫言谄诳献x過阿多有關“靈性的修煉”的文章,所以不遺余力地為本書做宣傳。阿多的文筆冷靜和樸素,不像法國其他哲學家(包括??略趦?,避免使用華麗的修辭和不必要的概念糾纏,寫作風格甚至帶有一種禁欲的色彩。人們可能納悶,這個最沒有法國典型色彩的法國哲學家到底要用什么方法征服世界呢?在法國哲學以風格華麗著稱的喧囂中,誰會注意到這本樸素的作品呢?但是他確實征服了世人,或許沾了福柯這個大名人的光。雖然有時候受到挑戰(zhàn),他研究古代哲學史的途徑不僅在法國而且在世界其他地方都贏得了穩(wěn)定的追隨者。后來,在1995年,他在《何謂古代哲學》(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antique)英文版于2002年出版,中文版《古代哲學的智慧》由中山大學張憲教授翻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譯注)中給出了更詳細的回答,不過,基礎早在1981年抓住福柯想象力的那本書就已經(jīng)奠定了的。
阿多認為,我們從古代人那里學到的教訓是哲學應該被理解為“一種人人都改變自我的邀請。”哲學探索就是重新創(chuàng)造自我。哲學是“對話,是對個人存在和生活方式的改造。”阿多沒有輕易使用“改變信仰”一詞,該詞借自宗教術語,因而帶有引人注目的存在深度。在任何人的傳記中,改變信仰都是重大事件,就像經(jīng)歷了死亡和重生一樣,正如阿多自己說的“整個人生被徹底顛倒過來?!?/p>
改變信仰者是獲得了嶄新自我的人。這種改變可能是宗教信仰,也是可能是藝術信仰、政治信仰或哲學信仰,但結果一樣。阿多相信這種徹底轉變的想法對古代哲學家表達其行為的方式來說非常重要。在考察了古代幾大哲學流派后,他得出一個結論,即所有哲學家都同意在哲學觀點轉變之前有一個焦躁不安的動蕩期(un état d’inquiétude malhereuse)。他們被激情所折磨,滿腹狐疑和焦慮,既不能過真實的生活,也不能做真實的自我(il n’est pas lui-même)。所有哲學流派也都同意,人們可以從這個狀態(tài)走出來,能夠過上真實的生活,改善自我,改造自我,達到一種圓滿的狀態(tài)(un état de perfection)。
哲學觀念轉變不是從一個隨機的自我轉變?yōu)榱硪粋€自我而是“變成自己渴望的樣子”的過程,即尼采喜歡說的獲得“真我”的過程。在轉變之前,這個人或許是個大人物,但并非真實的自我(il n’est pas lui-même)。無論在其他背景下哲學還有別的什么功能(如社會批判、普遍性的世界觀、語言分析等),這里強調的是哲學是塑造自我的有效工具。
古代主要哲學流派的共同點是一套基本實踐:“學習生活”、“學習死亡”、“學習對話”、“學習讀書”。像禪宗佛教,做任何事都有“正確的方式”。有時候,阿多談話似乎不是指古代哲學家的世界而是我們當下的世界:
我們已經(jīng)忘記了怎樣讀書:怎樣停下來休息,怎樣擺脫憂慮、回歸自我,不再尋找細微的差異和獨特性而是平靜地思考、仔細地體會,讓書本講給我們聽。這同樣是靈性的修煉,而且是最困難的修煉之一。
如上所述,阿多的古代哲學史途徑在法國和其他地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略凇稅圩o自身》中用“培養(yǎng)自我”的說法重復了阿多的議題。這里“存在藝術” (techne tou biou)的主宰是“個人必須愛護自身的原則。”該原則確立了自我的經(jīng)濟學框架,“確定必要性,主導其發(fā)展,組織其實踐?!备?掠X得“關心自我” (heautou epimeleisthai)扎根于希臘文化的最深處。他列舉了一系列被稱為“自我實踐” (pratiques de soi)”的思想和精神實踐,古代人就是通過這些實踐而完善了自我。
??碌淖詈笠槐緯慈肀镜摹缎允贰肥窃谒?984年去世前出版的。特別是第三卷《愛護自身》(Le souci de soi)可以明顯地看到受阿多影響的痕跡,把古代哲學理解為靈性修煉。多虧了??略谌澜绲拇竺@個觀點得以廣泛傳播。但是因為他英年早世,??碌淖詈笠粋€課題還有很多沒有完成。如果他再長壽一點,可能會提出更多有關西方哲學“愛護自身”的見解。在某種意義上,“這種未完成性”本身絕非偶然,難以置信的地方是,它恰恰是個活生生的證明,支持了一個人成果不僅包括生而且包括死的觀念。
不管是阿多的靈性修煉(exercices spirituels)還是??碌摹白晕覍嵺`”( pratiques de soi),1980年代中期出現(xiàn)的觀念是哲學家進行的哲學研究不是關于世界而是關于自我的。哲學研究就是自我塑造的實踐,是投身于實現(xiàn)自我的工程中。
難怪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的前一本書是??碌乃枷雮饔汿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字面意思是福柯的激情)哈佛大學出社2000年,中文版請參閱高毅譯的《??碌纳缾塾肥兰o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譯注)。在這本《經(jīng)過審視的生活》中,米勒考察了12位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狄奧根尼、亞里士多德、塞涅卡、奧古斯丁、蒙田、笛卡爾、盧梭、康德、愛默生、尼采),??卤救艘部赡軙x這些人。可以說該書就是圍繞同一個主題的一系列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小傳記,旨在幫助我們認識到西方哲學的發(fā)展過程就是認識自我和愛護自我的修煉。米勒書中的英雄之所以偉大并非因為他們是最重要的西方哲學家而是因為他們是哲學的實踐者。他們是思想家,但他們最主要的興趣不是提供有關世界的理論認識(雖然最后結果如此)而是描繪在這個世界生活或改造世界的路線圖。
潛伏在米勒途徑背后的是蘇格拉底的核心觀點,“未經(jīng)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自我審視中可能有一些黑暗的、令人擔憂的、甚至危險的東西。考察自我不是要走上幸福之路,米勒是個非常敏銳的分析家,決不至于忽略下面的內容:
對任何一位希望得到幸福、或政治智慧、或救贖的人來說,哲學式的自我審視實際上往往既能帶來自我信任又能引起自我懷疑,既有快樂也有痛苦,既有謹慎的政治行為也有魯莽的公共行動,既有救贖的寬慰也有自找的精神折磨。
有時候,自我審視是個詛咒,自我審視者是注定要失敗的人。??抡f“愛護自身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妙方?!睆谋举|上說,自我審視是痛苦的掙扎和自我克制。未經(jīng)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但經(jīng)過審視的生活可能讓人活不下去。哲學家愉快地宣稱“認識自我”,但是他們常常忘了提醒人們伴隨這些知識而來的是必須付出的高昂代價。畢竟,正如??伦⒁獾降?,看清自己的缺點和局限性確實不是令人舒服的學習。在某種程度上,任何追求智慧的嚴肅探索(哲學的定義本身)都開始于自我審視,而開始自我審視的人面對的往往是令人十分痛苦的世界,里面充斥著內心的掙扎、絕望的漂浮感、甚至個人災難。
但是,這并非整體的畫面而只是一個開端。雖然這個旅程或許給你的生活帶來威脅,但其最終目的地還是值得讓你去冒險。
從尼采1880年1月寫給奧托·艾澤醫(yī)生(Otto Eiser)的信中,我們能夠大致了解到人生旅程的困難和自我審視者戰(zhàn)勝生活后的獨特歡樂。
我的存在是個可怕的負擔,我本來早就應該了卻此生,但是我實在想做一些實驗,看看在忍受痛苦或徹底放棄的時候,心理和道德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問題。此外,我從對知識的渴望中得到的快樂把我推向能夠戰(zhàn)勝任何折磨和絕望的幸福之巔。
正如尼采建議的,不管生活是多么難以忍受,自我審視的生活都能夠帶來豐厚的回報:重新獲得人生的尊嚴。經(jīng)過審視的生活因而成為改造了的生活。在此意義上,真正的哲學就是一種表現(xiàn)。它不是我們討論了什么而是我們做了什么。色諾芬(Xenophon)在《回憶蘇格拉底》(Memorabilia)中指出,蘇格拉底說“如果我沒有在正式文件中暴露我的觀點,那就看我的行動吧。難道你不覺得行動比話語更可靠嗎?”
如果要保持有意義的東西,哲學并不一定要把自己限定在描述事物上,它必須促使事情發(fā)生,必須促成變革。這就是為什么哲學的核心或哲學的居住地并不在書本或學術論文里,而在哲學家的身上。除非體現(xiàn)在一個人身上,否則哲學的存在就是不適當?shù)?在某種意義上,哲學就是道成肉身?;浇虖倪@個見解中得益甚多。結果,在此傳統(tǒng)中,哲學家的傳記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如果哲學體現(xiàn)在哲學家的生活中,并以此得到“確認”,那么,這種生活從本質上說是哲學性的,學習生活與學習哲學文本并無不同。正如我們從哲學家的文本中尋找證據(jù)的可靠性和論證的合理性一樣,我們也能從哲學家的生活中比較其言論和行為是否對稱,行動是否有持續(xù)性。蹩腳的論證可能會掉哲學家的聲譽,而傳記中的缺陷同樣會毀掉他的聲譽。如果哲學家言行不一,那么,她本人就證明了她的哲學并不可靠。
在某種意義上,這樣的哲學家的生活是有腳本的,作者不是別人而是她自己。她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做的事必須與她說的人們應該做的事保持一致。每個手勢都必須符合整體的邏輯,任何偏差都可能讓自己的名聲毀于一旦。比如,假如蘇格拉底乞求雅典法庭的寬恕,人們可能說這是偶然的軟弱,但這個姿態(tài)將嚴重削弱其整個哲學體系的影響力。而這些哲學家的生活中沒有“傳記事故”。
哲學作為具身化的觀念的必然結果之一是重新認識到傳記作品的重要性,這一點意義重大?,F(xiàn)在,哲學家的生平故事并不是一些孤立的逸聞趣事,而是結構圓滿的敘述,目的是為了指導和塑造讀者的心靈。米勒說“講述思想英雄的故事在古代哲學流派中發(fā)揮了塑造作用。這些敘述的必要性促使人們提高理想化敘述的技巧,這些敘述能夠發(fā)揮啟蒙和塑造心靈的作用?!蓖ㄟ^了解哲學家的人生故事,充滿同情地理解其思想和行為的工作機理,我們得以塑造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雖然詹姆斯·米勒的途徑有明顯的福柯式路線,但薩拉·貝克維爾和貝坦尼·休斯則沒有。他們不提??禄虬⒍?,甚至連順帶提及也沒有。如果考慮到他們分別采取的蒙田途徑和蘇格拉底途徑是如何適合把這些作為“人生藝術”的解釋,這種忽略就特別令人困惑。它也與某種非理論性的精神(或許是故意的)有關,兩本書都可以隱約感覺到這一點。另一方面,這種忽略也說明哲學的這種解釋已經(jīng)深入人心,司空見慣了。
薩拉·貝克維爾的書名《如何生活》是對“勵志自助”類圖書的諷刺,她的書顯然并不屬此列。她探討了蒙田的生活和作品,明確無誤的目的就是從中挖掘出哲學意義的“人生藝術”。結果是它與其他傳記完全不同,它對蒙田的心理和文化世界的重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貝克維爾相信,這個世界的關鍵是人該如何生活。這是包含多個層次的大問題,有時候具有流動性,絕對不能與狹隘的倫理問題“人該如何生活”混淆。蒙田或許對后一個問題也有興趣,但是他的大部分時間仍然是竭力弄明白“如何過一種美好的生活,即正確的、值得稱道的生活,同時充滿溫情的、愜意的、幸福的生活?!边@個問題貫穿蒙田傳記的始終,無論是他辭掉工作,還是旅行、參政、退隱、對付病痛、最終有尊嚴地死去都與此有關。蒙田在尋找和發(fā)現(xiàn)“如何生活”的過程中成就了他自己。
并不令人吃驚的是,蒙田不喜歡他那個時代的“學院派哲學家”;覺得他們的哲學沒有多大用途。正如貝克維爾注意到的,他“討厭這些人的迂腐和抽象推理?!钡耆涣硪环N哲學征服了,“這種實用的哲學探討各種實際問題,如朋友死了如何擺脫悲傷、如何鼓足勇氣、如何在道德困境下行動、如何讓生活更充實等?!碧K格拉底、西塞羅、塞涅卡、斯多葛派和伊壁鳩魯?shù)热顺蔀樽鳛槿松囆g的哲學的脊梁,也是蒙田隨筆中自始至終不斷談及的哲學家。
《隨筆集》是善于探索的人所留下的獨特文字,是他的人生藝術的見證。該書沒有清晰的結構,也沒有完整的計劃或清晰的論證路線。更常見的是蒙田忘了他要去哪里,如果他真的有個目標的話,而讀者也不知道書中給出的東西到底是什么意思。貝克維爾注意到蒙田講的事情“并沒有特別的理由,比如他喜歡的唯一水果是西瓜;做愛時,他更喜歡躺著而不是站著;他不會唱歌;他喜歡與活潑的人結伴;常常為機敏巧妙的應答所折服。”總之,貝克維爾說,該書粗糙、混亂、稀里糊涂、“稀奇古怪”。
我們?yōu)槭裁磳@種東西感興趣呢?從普通的文學標準來看,這種書本來不大可能取得成功的,它一下子成為暢銷書真的讓人不可思議。但是,《隨筆集》不是一般的書,它有時候晦澀難懂,有時候清晰如畫,我們知道本書的異常之處不是它的話題而是它的過程,即揭示作者的自我形成過程,他就在每一頁的書中,就在我們面前。書里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沒有。但這只是意味著本書最終是寫作本身,并以此確立了人的自我。蒙田是在好朋友拉博埃西(étienne de la Boétie)死后開始寫作本書的事實以及書中反思死亡的很多內容進一步證明了它的獨特性。它是作品也是哀悼行為,與死亡親密接觸是作家能通過的最重要考試。
最終,休斯的《毒酒杯》是對蘇格拉底及其世界的“物理性”探索:描述了蘇格拉底作為有血有肉的人的生活,他遭受痛苦,感受快樂;他出汗、做愛、吃飯、打嗝、吐痰、撒尿、拉屎。也就是說她探索的不是“哲學地圖而是人的地形圖?!彼J為,實現(xiàn)此一目標的最好辦法是在他所在城市的物質世界里尋找蘇格拉底,因此她的書“目標是描述蘇格拉底居住的雅典,塑造他生活和體驗的地方而不是對這個城市的記錄或者推銷。”為了寫這本書,休斯不得不在雅典等地重走蘇格拉底的道路,觀察蘇格拉底本人可能看到的事物、風景和城市風貌,聆聽他本人可能聽見的聲音,品味他本人可能聞見的味道。休斯途徑的獨特之處在于她不僅使用了蘇格拉底的文獻,而且使用了蘇格拉底時代在雅典可能使用或看過的物品(硬幣、建筑物遺跡、紙草書卷、工具、藝術品)。
對有血有肉的蘇格拉底的描述當然是休斯著作的最偉大成就之一,這個人可以說是仆從桑丘·潘沙(Sancho Panza)而不是大名鼎鼎的堂吉訶德。通常,主流文獻中有關蘇格拉底的生平故事都是被置于莊嚴的悲劇框架中,描述一個與城市作戰(zhàn)的孤獨的、勇敢的思想家,戲劇性地刻畫越來越激烈的沖突、審判和悲慘結局。但是,在休斯的書中我們看到的東西完全不同,蘇格拉底成了喜劇人物,雖然沒有徹底消除悲劇因素。
他還能在哪里?他是石匠的兒子,一個長相丑陋、撅著肚子、步履蹣跚的怪人和天才。他明白凡人的生活是多么脆弱和愚蠢,同時又多么莊嚴和神圣。他是一名戰(zhàn)士,因為英勇無比而受到稱贊,就像冬天戰(zhàn)役中的雪人,卻在眾目睽睽之下令人尷尬地束手就擒。
重要的是,這個有血有肉的蘇格拉底并不想讓我們成為圣人,只是變得稍微好一點而已,他是一個無法超越的現(xiàn)實主義者,對丑陋的世界看得玲瓏剔透。難怪他的哲學不是無法通融的真理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不是恰當?shù)拇鸢?,不是作為產(chǎn)品的智慧,而是更深入、更連貫的思考。”
在書中某些地方,薩拉·休斯使用了柏拉圖的《會飲篇》中的例子解釋蘇格拉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他的哲學。在他看來,那個哲學是身體的表現(xiàn),在故事中通過他與其他客人的互動中表現(xiàn)出來。正如休斯敏銳地觀察到的,他與其他客人的關系可以用“親近的、友愛的、身體接觸的、牢固的、挑逗性的、喜歡的”等形容詞來描述,這是很說明問題的例子,畢竟,它或許證明哲學其實很簡單,就是有關歡宴的科學,幫你明白如何坐下來與身邊的人敞開心扉地交談。很可能就是在這樣的場合,蘇格拉底暴露了深埋心底的秘密“在雅典暖和的夜晚,圍著矮桌喝酒、聊天、吃東西,他再次證明了自己是研究人的哲學家,一個沒有把形而上學與現(xiàn)實割裂開來的人?!蓖ǔK矚g戴著面具和偽裝,喜歡挖苦諷刺,喜歡矯揉造作,或至少這是哲學家臨死時塑造的形象:怪異的、不合時宜的、令人難以容忍的人。
把所有這些內容考慮進來,我們不應該忽略這個事實,即本文描述的不過是認識哲學家著作及其生活之間關系的方式而已。把哲學作為人生藝術雖然在古代哲學家中占絕對優(yōu)勢地位,甚至在現(xiàn)代一些哲學家(如蒙田和尼采)中也是如此,但是它決非20世紀或21世紀哲學的主流。如今,哲學首先仍是一項“工作”。哲學家們研究結束之后,絕對不會把它帶回家,而是把哲學留在辦公室封閉的房間里。他們寫的著作或許十分精彩,但并不打算改造自己的生活。今天,哲學改造只能引起懷疑和猛烈抨擊,即使真的出現(xiàn)也往往遭到拒絕。哲學家的著作與哲學家的傳記完全是兩碼事,分別屬于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或許作為這種主流認識的具體體現(xiàn),哲學家行為糟糕的生活不再被視為對其哲學的傷害。從哲學上看,兩者毫不不相干。在古代希臘,犬儒學派的代表錫諾普的第歐根尼(Diogenes of Sinope)竭力踐行其哲學實踐,過“狗一樣的生活”。今天,哲學家在原則上即便像豬一樣生活,仍然被視為有能力撰寫出不朽哲學著作的人。即便遭到批判,那也是因為哲學著作中的缺陷或論證的弱點或缺乏內在的一致性,而不是批評家看到了他言行不一。
但是,情況并非總是這么簡單。1927年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出版了《存在與時間》,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著作,有人曾認為這是最重要的著作。僅僅幾年之后,海德格爾卻一度加入納粹黨。他的政治參與常常被認為是該哲學家犯下的最嚴重錯誤之一。我們感到震驚,理所當然。但是,我們的震驚源于哪里呢?因為一個叫馬丁·海德格爾的德國人加入了納粹黨的事實嗎還是一個叫海德格爾的偉大哲學家加入了納粹黨呢?如果是后者,我們?yōu)槭裁锤械綈阑?這難道不是我們對海德格爾令人憤怒的政治選擇所表現(xiàn)出的失望情緒嗎?我們是否有一種哲學家的人生應該與其哲學相符才好的期待呢?雖然這種期待可能比較隱蔽。
看了“生活中處處有哲學論文”的人還看了:
3.生活中的哲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