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jié)氣春分養(yǎng)生食療原則有哪些
24節(jié)氣春分養(yǎng)生食療原則有哪些
春分,24節(jié)氣春分要如何養(yǎng)生呢?春分養(yǎng)生吃什么好呢?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24節(jié)氣春分養(yǎng)生食療原則,一起來看看吧。
24節(jié)氣春分養(yǎng)生食療原則
多吃時令菜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誡我們“不時,不食”,就是說,不是這個季節(jié)的菜果就不吃。時令菜也是“運氣菜”。食物一要講究“氣”,一要講究“味”。因為食物和藥物都是由氣味組成的,而藥物、食物的氣味只有在當令時,即生長成熟符合節(jié)氣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氣。
春令時菜包括有養(yǎng)陽之用的韭菜;助長生機的豆芽、萵苣、蔥、豆苗、蒜苗;滋養(yǎng)肝肺的晚春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櫻桃等。
給腸胃放假
人們的腸胃也需要休息。飯食吃進肚里,除腸胃之外,人體多個臟腑都要為之忙碌,就連大腦都要為之退讓三分,首先要保證氣血滿足腸胃的需要,這就是飲食后會發(fā)生大腦昏昏然的原因所在。
如果每周都能讓腸胃有一個休息日,便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排出體內(nèi)積存的毒素。在雙休日只吃早晚兩餐,或以稀粥、水果、蜜糖水代替一頓正餐的方法來減輕腸胃負荷。
養(yǎng)肝排毒
春應于肝、夏應于心、長夏應于脾、秋應于肺、冬應于腎,所以春天重在養(yǎng)肝。春天養(yǎng)肝的目的在于協(xié)調(diào)肝的陰陽平衡,在中醫(yī)里,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大棗和山藥就是不錯的選擇。
酒傷肝腸,因此春季更不應飲酒。菊花茶、金銀花甚至白開水才是適合春季的佳飲。
春令健康美食情報
法國人的餐桌上總有美酒相伴,廣東人的飯前飯后就少不了一啖靚湯。湯水之甘香和養(yǎng)生功效眾所皆知,“真功夫”新近推出“鮮潤四珍湯”,從藥膳養(yǎng)生的角度出發(fā),以雪耳、黃豆、豬后腿肉、鳳爪四款材料熬制的湯水貨真價實,能喝出“住家老火湯”的味道。
雪耳、黃豆的養(yǎng)生功效自不言說,鳳爪也是被不少人奉為養(yǎng)顏佳品,但你可能還不知道豬后腿肉是一頭豬身上“最值錢“的部位,它含有的紅血球量較多,蛋白質(zhì)、氨基酸等營養(yǎng)成分豐富,口感鮮嫩彈牙。所以在飲完湯水后,記得把湯料也吃完。
不要以工作忙碌為理由“虐待”自己的胃,尤其中午飯既要吃飽又要吃好。中午陽氣盛,生氣足,五臟功能處在最佳狀態(tài),是消化、吸收營養(yǎng)的好時候,此時飲湯對補充營養(yǎng)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分的六大養(yǎng)生食物
養(yǎng)脾佳品大紅棗
我國古代名醫(y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y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yǎng)脾佳品。
補中益氣有蜂蜜
蜂蜜也是“吃春”的首選,中醫(y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jīng),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暖還寒,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嘗鮮無不道春筍
說到春食,不能不提到春筍,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yǎng)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肴。在地方名菜中春筍均占有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筍”,南京的“春筍白拌雞”,浙江的“南肉春筍”。安徽黃梅戲中有個傳統(tǒng)折子戲名叫《打豬草》,其中就有碰斷了的春筍的情節(jié),說明食用春筍古已有之。
菠菜解毒防春燥
春天里吃食的菜蔬還有菠菜,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y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yǎng)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蔥蒜殺菌助春陽
蔥、姜、蒜不僅是調(diào)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欲、助春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yǎng)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愛吃的小蔥炒雞蛋或小蔥蘸醬,都是很有營養(yǎng)和順應節(jié)氣的最佳吃法。
時令食物春之芽
春日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賜予,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黃帝內(nèi)經(jīng)》說要“食歲谷”,意思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發(fā)出新鮮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總的說來,春天的飲食要多吃大自然在春天賜予我們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樣——清淡而甘甜。按照中醫(yī)五行理論,春天是生長發(fā)育的季節(jié),枯木逢春,肝膽之氣生發(fā),我們應該吃一些具有升發(fā)之性,味道偏于辛辣的食物,鼓舞肝膽之氣,有助于冬天儲藏的精氣發(fā)散到體表,為人的體力和腦力活動提供充沛的能量。
春分養(yǎng)生進補食療
參芪白蓮粥
原料:人參6克,黃芪25克,大棗15枚,白蓮肉(去心)50克,粳米50~80克。
制作:先將人參、黃芪用清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濃汁200毫升左右,去渣后將藥汁與去核之大棗、蓮肉、粳米伺人沙鍋,再加水適量,慢熬成粥。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益氣、補血、健脾。
應用:氣血虧虛、脾虛失運所致的神疲氣短、心悸不寧、失眠多夢、動則喘促、常自汗出、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月經(jīng)先期、質(zhì)稀色淡、氣墜腹痛等。
山藥蓮子湯
原料:淮山藥30克,蓮子35克,薏苡仁30克,白砂糖適量。
制作:將蓮子去皮去芯,與淮山藥、薏苡仁一起洗干凈,共入沙罐中,加水量,以文火煮至熟爛,放入白糖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溫服。
功效:益氣健脾、除濕止帶。
應用:脾氣虧虛、運化失常所致的精神疲倦、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瀉、兩足浮腫,以及帶下色白,或淡黃無臭,如涕如唾,連綿不盡等。
紅棗燉兔肉
原料:紅棗50克,鮮兔肉200克,味精、精鹽各適量。
制作:選色紅、個大、肉質(zhì)厚實的紅棗,洗干凈備用,將兔肉洗凈,切成小塊,與紅棗一起放瓦鍋內(nèi),加水燉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強身。
應用:脾氣虧虛、陰血不足所致的形體瘦弱、不思飲食、口淡無味、食后飽脹、面色萎黃、頭暈眼花,以及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而屬氣虛血虧者。
豬肝枸杞雞蛋湯
原料:鮮豬肝150克,枸杞子20克,雞蛋1個,生姜、味精、精鹽各適量。
制作:將豬肝洗凈,切成片;枸杞子、生姜分別洗干凈,姜切碎備用。將鍋內(nèi)水燒開,放入少量姜、精鹽,先煮枸杞子,約10分鐘后,下入豬肝片,待水再開時,放人攪散的雞蛋,調(diào)入味精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補血養(yǎng)肝明目。
應用:肝血虧虛所致的頭暈頭痛、眼花干澀、視物模糊、視力下降、迎風流淚,以及夜盲癥、貧血而屬肝血虛者。
燉蜜川貝
原料:_蜂蜜20克,川貝母lO克。
制作:將川貝放于蜂蜜中,隔水蒸燉服食。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應用:肺陰虧虛所致的久咳不止、干咳痰少而質(zhì)地粘稠、咽喉干燥,以及肺結(jié)核、慢性支氣管炎等而屬陰虛有痰者。
白燒鱔魚
原料:鱔魚500克,黃酒、蔥白、生姜、食鹽、胡椒粉、植物油各適量。
制作:鱔魚去骨及內(nèi)臟,洗凈切成寸段備用,鍋內(nèi)到人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鱔魚、蔥、姜,略炒后加入黃酒、食鹽、少量清水,小火燒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補虛損、止便血。
應用:對于產(chǎn)后虛贏、痔瘡出血、下痢膿血、臟腑耗損效果尤其為好。
注意:無論以何種方法烹飪鱔魚,都不可忘記佐以胡椒。
杜仲腰花
原料:杜仲12克,豬腎250克,蔥、姜、蒜、花椒、醋、醬油、紹酒、干淀粉、鹽、白砂糖、植物油、味精各適量。
制作:杜仲清水煎濃汁50毫升,加淀粉、紹酒、味精、醬油、鹽、白砂糖,兌成芡汁分成三份備用。豬腰片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浸人一份芡汁內(nèi),蔥、姜、蒜洗凈切段、片待用。炒鍋大火燒熱,倒入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放人花椒,待香味出來,投入腰花、蔥、姜、蒜快速炒散加入芡汁,繼續(xù)翻炒幾分鐘,加入另一份芡汁和醋翻炒均勻,起鍋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壯筋骨、降血壓。
應用:藥食合用,有補腎、健骨、降壓之功。無病食之,亦可強健筋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