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寶寶內心需求的訣竅
了解寶寶內心需求的訣竅
寶寶不管大小,從剛剛出生的嬰兒到剛入學的寶寶都有屬于自己的內心需求,只有當父母的及時關心才能與寶寶進行良好的溝通。那么怎樣了解寶寶內心需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準備的了解寶寶內心需求的訣竅,希望對你有幫助!
了解寶寶內心需求的訣竅
吃飽了心情才會好
和身體一樣,嬰兒的情緒也是逐步發(fā)展的。隨著身體的發(fā)育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嬰兒的情緒也經歷著由少到多、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識別這些情緒,弄清這些情緒產生的誘因,盡量使嬰兒處于正性情緒(如:愉快、興趣)之中,避免負性情緒(如:懼怕、憤怒)的產生。
新生兒情緒比較簡單,主要是痛苦、厭惡、微笑反應,這些反應取決于他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健康狀況是否良好。吃飽了,睡足了,他們就愉快,表現(xiàn)為安安靜靜睡覺,有時候還會在睡夢中出現(xiàn)微笑反應;相反,饑餓、瞌睡或身體不舒服時,他們就痛苦,表現(xiàn)為哭鬧、煩躁,遇到令人不快的不良氣味或味道時,他們會以皺眉等反應來表示厭惡。在這個時期,父母所要做的主要是提供嬰兒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滿足他的生理需要,也就是吃、喝、拉、撒、睡。
內心渴求撫摩交流
2-3個月的嬰兒情緒不再完全取決于生理的需要了,他們開始有社會性的要求,如:需要父母的撫摩,需要與人交流,而且也有了玩的要求。
他們的情緒更豐富,當看到媽媽熟悉的面孔,或者有人面對面地逗他時,他會出現(xiàn)愉快的微笑。這個階段,父母需要多與嬰兒肌膚接觸,和他說話,逗他玩,滿足他的情感需要。
4-5個月的嬰兒手的動作開始發(fā)育,喜歡抓握、擺弄東西。這時候,擺弄一件他感興趣的東西往往能讓他產生愉快情緒,而且如果他的活動要求受到限制,小寶寶也開始會生氣。例如:把他正在擺弄的東西拿走,他會表現(xiàn)出憤怒。這個階段,父母應該滿足寶寶對手部活動的興趣,讓他一次擺弄個夠。
小小年紀分享愛心
6個月以后的嬰兒開始能夠區(qū)分陌生人和親人,表現(xiàn)出對親人的依戀。這時候,離開母親或其他撫養(yǎng)者時,嬰兒會表現(xiàn)出焦慮、悲傷;與陌生人相處時,還會產生懼怕情緒。這個階段,父母對嬰兒應該給予更多關懷。當嬰兒表現(xiàn)出對父母的強烈依戀時,父母要滿足他這種依戀感,這樣孩子才會有安全感,遇到陌生環(huán)境,也不至于過分懼怕和焦慮,愿意和別人交往并適應新環(huán)境。
1歲以后的孩子會表現(xiàn)出簡單的同情心,他會看到別人笑而笑,看到別人哭而哭。這種簡單的共鳴是高級社會情感的基礎。同時,看到新異的東西,他會感到驚奇,看到陌生人還會感到害羞。從此時開始,父母要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培養(yǎng)他對新事物的興趣了。
出生不久的寶寶,哭泣是表達自己想法的最佳方式當寶寶哭泣的時候,有的媽媽很煩,覺得孩子很磨人。寶寶哭時有的媽媽則默不作聲,該干什么干什么,他們覺得寶寶哭哭就好了,如果哭就過去哄,容易把寶寶慣出毛病。
止住寶寶哭泣的方法
通過哭聲了解寶寶需求
媽媽這么做是不正確的。寶寶出生后,只要沒有學會說話,有什么需要,就會用哭聲表達,媽媽學著識別寶寶的哭聲,才能了解寶寶的意圖。
比如,寶寶一個人在房間里害怕的時候,他就會竭盡全力地哭泣,聲音高亢而尖利。這個時候,如果媽媽不管寶寶,一定會在寶寶心中留下恐懼的印痕。媽媽要趕緊過去抱住寶寶,如果房間較黑,就打開房間的燈。然后把寶寶抱在懷里,和寶寶臉貼臉,安慰寶寶:“不怕,媽媽在家里,寶寶不怕!”
受到驚嚇后,媽媽可以持續(xù)幾天和寶寶保持親密的關系,因受到較嚴重驚嚇的寶寶,可能好幾天都處于恐懼中,而且到那個環(huán)境到那個時間就哭鬧。所以到了那個時間,媽媽就要陪伴寶寶,或者不在那個環(huán)境待著,就能避免寶寶以后哭鬧。
有的媽媽寶寶一大哭,她就慌神了,表現(xiàn)為語言錯亂、神情驚慌,把寶寶抱在懷里不停地搖擺,這樣做有可能強化寶寶的恐懼心理,所以,媽媽還是盡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弱化寶寶的恐懼情緒。
終止無謂的哭鬧
1、盡早回應寶寶
不管寶寶因為什么哭泣,即使媽媽在和別人討論很重要的事情,媽媽都要一聽到哭聲就趕過來,因為在剛開始想哭時,得到媽媽的回應是最容易避免或終止無謂的哭鬧的。
如果媽媽沒有及時回應,反倒讓寶寶有了感到委屈的理由,本來想撒嬌討好媽媽,媽媽沒有理會,就哭得厲害了。
寶寶養(yǎng)成了一定的吃奶習慣后,媽媽要到點就給寶寶喂奶。等到寶寶餓得直哭,將奶頭往他嘴里塞,不但不利于孩子呼吸,也容易發(fā)生窒息,對消化系統(tǒng)也不好。當寶寶哭起來的時候,媽媽最好馬上抱起寶寶,第一時間用語言安慰寶寶:“寶寶餓了,在喊媽媽呢,媽媽馬上就喂奶。”從這樣的話語里,寶寶讀出了重視,就不會有被怠慢的感覺了。
寶寶從睡眠中醒來的時候,是需要看到媽媽的。做媽媽的,心細一點,關注孩子每個時間段的睡眠持續(xù)時間,估計寶寶該醒來的時候,就陪伴在寶寶身邊。等寶寶睜開眼的時候,看到了媽媽的笑臉、喜歡的玩具,寶寶就會覺得很滿足。
2、尿了,不斥責
當寶寶哭聲不是很大,節(jié)奏表現(xiàn)得比較緩慢,還有扭動身體的動作,可能是寶寶尿尿了。這個時候,媽媽要及時走上去給寶寶換尿布。
有的媽媽一邊換尿布一邊叨咕:“又尿了!一天尿了多少次!”換尿布的時候,還順手拍了孩子一巴掌。這無端的指責會讓寶寶不知所措,感覺自己是不是做錯事了。為了取悅媽媽,以后尿濕了可能都不敢哭了。
有的媽媽覺得晚一會兒換沒什么,于是干完手上的活才去管寶寶,這樣寶寶會因為媽媽是不是愛自己而焦慮,長期得不到及時關注,會導致寶寶心理冷漠,缺乏對世界的信任感,長大后容易發(fā)生心理問題。
所以,當媽媽為寶寶換尿布的時候,最好夸獎寶寶幾句“寶寶真聰明,會告訴媽媽尿尿了”、“以后,尿尿了就哭啊!一哭,媽媽就過來給寶寶換”!一邊換一邊撫摸寶寶的身體,親吻寶寶,會讓寶寶受到鼓舞,以后尿濕了,就會及時哭喊提醒媽媽。
3、不要被寶寶要挾住
稍大一些的寶寶,就會使詐了。不高興了,有什么不滿意了,他就會哭泣,以獲得媽媽的同情。
比如,寶寶想吃糖了,媽媽覺得寶寶吃得太多了,就不想給寶寶。這個時候,寶寶可能會哭泣、叫喊什么的。媽媽當然不能看著孩子哭,先跟寶寶表明立場:“媽媽很愛你!但是今天你已經吃了一塊糖了,如果再吃會嗓子痛的??抟矝]用!”然后就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帶孩子出去玩、給孩子吃些水果、和孩子做做游戲什么的。
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一定要注意,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就不要輕易妥協(xié),否則哭泣會成為孩子日后要挾父母的武器!養(yǎng)成這樣的壞習慣,會給你帶來很多尷尬的瞬間!
怎樣了解稍大一些寶寶的內心需求
1、學會做個認真的傾聽者
一個明智的家長要做到少說話、多傾聽,不要急于對孩子的話下一些終結性的判斷。應多給孩子說話的機會,你才能聽到孩子最純真的心語。
所以,只有學會親切而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談話,孩子才樂開向你傾訴。
2、學會對孩子的話感興趣
當孩子講話時,要表現(xiàn)出認真和感興趣的姿態(tài)。要知道,當你對孩子的話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比如,你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都要表現(xiàn)出樂于傾聽的暗示,孩子才會樂于傾訴。
3、凡事都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凡事都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不要急著訓斥,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改過自新。如果不愿意聽孩子解釋,會讓孩子變得有話不敢說,漸漸變得不再喜歡跟你說話,孩子的表達愿望也會被阻止。
4、不要遏制孩子的言行
好家長切不要過度管束孩子的言行,而要給孩子的每一“言”一“行”都給予鼓勵和尊重。因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意味著他在獨立思考。只有鼓勵孩子,才能促進他想表達的意愿和想法。
5、注意與孩子說話的語氣
好父母,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批評孩子的語氣和方式。以防止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不接受你的建議。即使孩子不肯向你透露任何想法,也不要沖他發(fā)火,因為你越是這樣,孩子越是什么都不肯說。所以,孩子犯錯后不要過于指責,因為物極必反。
看過“了解寶寶內心需求的訣竅”的人還看了:
1.溝通的十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