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冬至是中國的鬼節(jié)
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很多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一般當天都會早點回家,因為天黑的早,陰極之至,故有鬼節(jié)之說。那么關于冬至是中國的鬼節(jié)還有什么說法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吧。
相傳中的中國“鬼節(jié)”是農(nóng)歷七月十五,在中國有四大鬼節(jié),清明節(jié)、三月三、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西方鬼節(jié)中有墨西哥鬼節(jié)、泰國鬼節(jié)、萬圣節(jié)。
清顧祿《清嘉錄》記載說:“蓋土俗家祭,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朝為鬼節(jié)。端午、冬至、年夜為人節(jié)。所以冬至為人節(jié),不屬于鬼節(jié)哦!
冬至節(jié)傳說:
傳說之一: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傳說之二: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F(xiàn)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傳說之三: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祛病。
關于冬至的來歷 冬至的由來
冬至是我國農(nóng)歷中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冬節(jié),也稱長至節(jié)、亞歲等。在節(jié)氣排序中,冬至排序位于第二十二節(jié)氣,但它卻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冬至的資料 冬至祭祖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逗鬂h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魏晉王朝以后,時任朝廷也開始在冬至當日舉行朝會,其盛大僅次于元日(元旦)。朝會典禮中有一儀式為朝賀禮,皇帝在當中要接受各國與周邊民族的使臣、以及文武百官的上表祝賀。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xiàn)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宋王朝以后,皇帝更專門制定冬至節(jié)大朝會的儀衛(wèi)兵仗,俗稱“掛冬仗”,宮城內(nèi)外遍布排列井然有序的步騎兵甲,同時懸掛旌旗、擊鼓、奏樂。而入朝官員則必須穿著制服覲見皇帝,比照祭祀大禮。 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后,陰氣漸消,陽氣漸長。至明清時期,冬至這天,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jié),但春天已經(jīng)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jié),表示年終有所歸宿。現(xiàn)在我國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閩臺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jié)日,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為什么說冬至是中國的鬼節(jié)
上一篇:冬至節(jié)氣哪些人需要進補
下一篇:冬至進補吃堅果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