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為什么要吃豆腐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記憶。這天我們除了要去掃墓之外還要吃各種的東西。但是,清明為什么要吃豆腐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jié)吃豆腐的原因:
豆腐,就是有福,寒食節(jié)不動鍋灶,但又不能不吃飯,想想只有煮熟的雞蛋可以吃,又解饑,所以就吃雞蛋了,但是后人常把清明和寒食節(jié)一天過,所以也沿用了吃雞蛋的風俗。北方有種說法:清明不吃雞蛋,窮得亂顫;清明不吃豆腐,窮得亂抖擻。所以在北方,清明要吃雞蛋和豆腐。
清明節(jié)除了吃雞蛋和豆腐以外還要吃青團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清明節(jié)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葷以魚肉為主,素以豆腐青菜為主,酒以家釀甜白酒為主。浙江桐鄉(xiāng)河山鎮(zhèn)有“清明大似年”的說法,清明夜重視全家團圓吃晚餐,飯桌上少不了這樣幾個傳統(tǒng)菜:炒螺螄、糯米嵌藕、發(fā)芽豆、馬蘭頭等。
清明節(jié)其他傳統(tǒng)食俗:
一、油炸撒子
油炸撒子最早起源于山西臨汾地區(qū)的洪洞縣,洪洞縣是中華古老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在這片土地曾經歷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移民,所以,現在南北各地都有撒子的制作。 “撒子”古為寒食節(jié)的“寒具”,是著名時令美食。由于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節(jié)的前一日就稱之為“炊熟”,人們在這一天會準備各式各樣可供冷食的食物,留待后面幾天吃,直到清明結束。
小吃特色: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說:“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huán)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梢娾套勇榛ǖ墓爬戏且话闶称房膳c之媲美的了。
二、子推蒸餅
子推蒸餅,俗稱蒸餅,是山西地方的傳統(tǒng)食品,據說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子推蒸餅相傳是寒食節(jié)流傳下來的一種熟食,人們?yōu)榱思o念忠誠堅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這一天,不舉煙火,也不進熱食,所以這一天便被稱為寒食節(jié)了。那么這一天人們吃什么呢,都是事先做好一些食品,在寒食節(jié)冷食。這些食品主要的就是蒸餅,因為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的,所以又稱為子推蒸餅。
三、清明燕
“清明燕”是山西人清明必做的面塑之一。用面粉捏成燕子的形狀,用山西的酸棗樹或者楊柳條竄連起來,掛在門楣上,用來表達對先賢的“留念”。這樣的習俗在山西綿延2500年,至今依然栩栩如生、生機勃勃的活躍在人們的生活中,用來展示以“忠孝”為主題的內涵思想。小假期閑暇之余,可以嘗試下這道有趣的面食,不僅僅是紀念介子推的忠孝,更重要的是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敬父母,多抽時間回家看看,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時再空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