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辯論的技巧
如果僅僅把辯論看作是唇槍舌劍的較量,未免失之偏頗,辯論之難,不僅在于辨手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敏捷的才思,良好的嗓音條件和一定的朗誦水平,而且,辯論和評判本來就是軟性的,更多靠評委的主觀判斷,因而辯論的技巧好比體操、跳水運動員的高難度技巧,沒有“絕活”得不了高分。于是乎,古文詩詞,名人名言,禪宗妙語,流行歌詞,廣告用語,乃至繞口令,歇后語都巧妙穿插在現(xiàn)代辯論中。如何將豐富的知識用練達精妙的語言表達出來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漫話辯論技巧,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有所收獲!
一、就事論事
這一點要求在辯論中抓住辯題,不能離題萬里大發(fā)議論,而要始終注意主攻方向。陳述觀點則不要太華麗,而一定要系統(tǒng)地說清楚;自由辯論則不能過多地糾纏在細枝末節(jié)上。
例如:人類是大自然的保護者(正)/破壞者(反)
反二:我再一次請問對方辯友,人類要生存,要發(fā)展的基礎是什么?
正四:我想再次告訴對方辯友,破壞是少數(shù)的。
請問,馬有白色的馬,但是馬一定要是白色的嗎?
反三:對方答非所問,請正面回答,人生存發(fā)展是以什么為基礎的?
在反方的追問下,由于正方一時沒有合適的回答,所以搬出了白馬非 馬論,但反方?jīng)]有被牽住鼻子,以四個字“答非所問”馬上把對方拉回來,在對自己有利的方向上毫不放松。
再例:電影制作是追求票房更重要(正)/追求藝術更重要(反)
反:對方辯友,藝術是電影存在的基礎和前提,對方一味追求票房是否忽略了其基礎性呢?
正:對方說前提不過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這樣的循環(huán)是沒有價值的!
反:那么對方辯友,是先有雞才會有蛋,所以作為基礎的藝術……
在這個回合中,反方就沒有注意“就事論事”,和對方糾纏雞和蛋的問題,結果放棄了由于正方說“無聊邏輯”而為自己帶來的優(yōu)勢地位,陷入糾纏的被動。
二、死纏爛打
這一點看似和上一點相同,但請仔細品讀。
從內容上說,原則性的問題必須死纏爛打,追住不放,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對方輕易脫身,在每一場比賽中都要設定令對方無法回答的“重炮”問題,把對手逼住不放。如何訂立重炮呢?辯論雙方總是既有理又沒理,總有些問題,特別是具體事理或者是哲學原理,對方是不能或無法正面回答的,應該把這些問題理出來。`
例:焚毀走私犀牛角是/不是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
反方說不是,一直追問:焚毀到底保護了哪些自然資源?
流動人口的增加有利于/不利于城市的發(fā)展
正方說有利,一直問,由于管理不善帶來的消極影響是否也要歸責于流動人口?
人類是大自然的保護者/破壞者
反方說破壞,一直問,保護者何以造成八大公害,十大污染,十六大破壞的環(huán)境問題呢?
以上的三個辯題中的例子,或攻或防,都可以讓對方要么陷入解釋的糾纏,要么跟隨自己到對自己有利的戰(zhàn)場,這就是重炮問題的好處。
就事論事是說任何回合,任何例子不要游離辯題;死纏爛打是要在對自己有利,事先自己準備過的問題上咬定對方不放松。一大一小,一具一抽,一全一側,望細體會。
三、主動轉移
能否做到這一點往往成為初級比賽和高級比賽的根本區(qū)別。
要說清楚這點首先要明確辯論--尤其是自由辯論之意義。在前段時間的院辯新生對抗賽第三場中,正方雙方語速飛快,比賽看似緊張激烈但實則犯了忽略大局的錯誤,以至使比賽陷入“兩小兒辯日”的泥濘之中。
自由辯論之在于說服聽眾。雙方不可能互服,所以要讓聽眾認可無非兩點:一為完善己方理論,二為指出對方的謬誤。這兩點是單方行為不需對方的認可:指錯,指出即可、補洞,補足即罷。所以要提出完成一個戰(zhàn)術目標之后的——主動轉移。
從原本的二三辯分別陳辭發(fā)展到現(xiàn)在攻辯階段,目的是在于增加對抗性和可看性,但不應該忽略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真正作用在于把己方理論闡釋清楚,把攻防路線全面鋪開。所以在這個階段,全隊都要全神貫注地思考對方的理論,看清對方所走的路線與自己路線的交鋒和不利,為自由辯論的戰(zhàn)場方向作下指引。
一個優(yōu)秀的辯手,應該是具備在短時間內發(fā)現(xiàn)對方立論問題的能力的(如何開發(fā)這種能力將在《辯手素質養(yǎng)成》一文中詳述)在攻辯結束之后,需要的是交流!所以一四辯此是任務尤其艱巨!一辯開始小結,指出對方在應對我方問題的時候的錯誤,指出對方理論的缺陷。四辯則既可告知二三辯攻擊方向,又可在己方理論處于被動時思考應對方略,隨機應變羽扇綸巾。這一分多鐘,實在是關鍵!
———————————————————————————————————————————
上述的兩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說都是為自由辯論準備。在知己知彼以后,則應該戰(zhàn)無不勝!主動轉移要求全隊在設定多個小的戰(zhàn)術目標后能步步為營。以本界新生杯決賽為例:
大學學習以博為主/以專為主
正方以博為主:戰(zhàn)術目標一:確定大學學習之特點,博之范圍,為主之評判標準。戰(zhàn)術目標二:確立邏輯底線:當今世界學科呈現(xiàn)交叉性和復雜性。三:展開推論:由邏輯底線決定了要完成學業(yè)和未來自身發(fā)展的博之根本性。四:解釋問題:解釋為什么對方說的以博為輔不能符合現(xiàn)階段的學習要求。五:攻擊理論:指出以專為主的諸多弊端,質問對方。
以上的一條清晰的自由辯論戰(zhàn)術,在真正比賽中貫徹了80%確保了正方的勝利。試想,如果糾結在五點中的任何一點上說個3分鐘,整個比賽將會無聊,整個觀點將會片面。此也即為很多初級比賽之無可看性也。
須注意,一定要與“避而不答”嚴格區(qū)分開來。許多辯手往往不聽對方發(fā)問,操起一張卡片就念,雖然可能靠事先準備的妙語引來掌聲,但瞞不住內行的評委和觀眾。所以主動轉移一定要在反擊或者至少守住的一次攻擊后方可進行。這一點將在“重視接口”專題中詳述。
主動轉移并非難點實為要點,只是很多新辯手沒有意識缺乏經(jīng)驗罷了。好比沒怎么打過架的人總是想著如何接一拳踢一腳,而武林高手卻要謀劃全面的攻防套路,很類似。
四、針鋒相對
“真理無言”,但是在辯論中卻要有“我即真理”的信念,并要把這種自信一浪高過一浪地推向聽眾,在氣勢,信心上都要與對手“針鋒相對”。
辯論達到白熱化時,雙方往往情緒激動,這時,如果一個沉穩(wěn)的辯手穩(wěn)定一下局勢,表達既從容又有力,往往比提高嗓門要有效得多,這也是針鋒相對之“以柔克剛”。
關系到場上氣氛,心理狀態(tài)的問題,必須針鋒相對。在有一次華師大對復旦的比賽中,復旦的辯手動輒就“我方第幾次請問了”“對方又退了幾步”,聽眾往往對這些話印象很深,不頂回去很容易造成場上的不利氣氛,所以師大在比賽中,當復旦隊剛說“對方已經(jīng)退出了第一步”,師大立刻反擊:“你說我們退步我們就退步,難道我們的退是長在對方身上的嗎?”這句回擊雖然于本方理論沒幫助而且顯得突兀,但在氣勢上頂了回去,如果后面能加上一句論證復旦隊前一回合的謬誤效果就很好了。
明確這一點是希望各辯手在辯論時不要忽略辯論的對抗性,而各說各的。要敢于對抗對方的理論、技巧,甚至是一些“很技巧”的東西,比如:
流動人口的增加有利于/不利于城市的發(fā)展
反:對方辯友,我們所說的流動人口指在兩地遷徙的人口,但括號,不包括因旅游、會議等的流動啊。
正:請對方辯友為我們正面解釋,旅游、會議的人口也在流動,怎么就不能是流動人口呢?
反:對方辯友我們是在定義后面加個括號啊,語文老師告訴我們,括號內內容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啊。
正:可是邏輯老師告訴我,一個真命題可不能前后矛盾!(掌聲,笑聲)
在這個關鍵的定義上,正方和對方針鋒相對,絲毫不讓反方在定義上有所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