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剛姓
剛,中國姓氏之一,下面學習啦給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之剛姓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百家姓之剛姓
剛,姓氏,第一個淵源:源于地名,出自戰(zhàn)國時期齊國剛邑,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第二個淵源:源于鮮卑族,出自北魏時期侯伏侯氏(胡引氏)人侯剛,屬于以帝王賜名為氏。第三個淵源:源于各民族變姓,屬于漢化改姓為氏。當代剛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山東、陜西、安徽和遼寧等省,另外在滿、蒙古、錫伯等民族中也有一些人以剛為姓氏。
剛姓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于地名,出自戰(zhàn)國時期齊國剛邑,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據(jù)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剛氏,乃以邑為氏。史記云:伐齊取剛壽。按,清有兵部尚書剛毅。”史籍《史記》中這樣記載:“昭王三十六年,相國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齊取剛、壽,以廣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謂張祿先生,譏穰侯之伐齊,乃越三晉以攻齊也,以此時奸說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睢……”司馬遷在《史記》里所說的陶邑,即今山東省定陶市;剛邑,即今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堽城鎮(zhèn);壽邑,即今山東省陽谷先壽張鎮(zhèn)。
春秋、戰(zhàn)國之際,諸侯國之間爭戰(zhàn)頻乃,時人確有多以封地、邑地、城池名稱為姓氏的歷史事實。因此,剛氏之姓源出剛邑,以居邑地名為姓氏,當為可信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堽城在1952年7月改為第七區(qū),1955年10月更名為堽城區(qū),1958年4月改建為堽城屯鄉(xiāng),同年10月建成堽城屯公社。1959年2月堽城屯、茅莊兩公社合并成立堽城公社。1983年8月改建成堽城區(qū)。1985年茅莊析出建為堽城鎮(zhèn)。
堽城因“堽城里”而得名。堽城里北依汶水,南臨洸河;向西一里有村堽城西,又七里有堽城壩,為元朝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本在堽城里村西,明朝時期移筑下游,仍沿舊稱;向南一里為堽城南村,又偏東南一里是堽城屯,地在蒙館公路東西折向西南的拐彎處,現(xiàn)在是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堽城鎮(zhèn)政府的所在。
第二個淵源
源于鮮卑族,出自北魏時期侯伏侯氏(胡引氏)族人侯剛,屬于以帝王賜名為氏。侯剛,公元?~525年,字乾之;河南洛陽人,祖籍代(今山西大同),后徙家居庸(今北京延慶),為北魏時期望族,其時門庭榮耀。今河南洛陽地區(qū)除了出土“侯掌墓志”外,還出土了一方“侯剛墓志”。侯剛是北魏晚期顯赫一時的風云人物,參與擁立北魏孝明帝元詡,保護靈太后,又與權臣元叉勾結囚禁靈太后,把持朝政。據(jù)史籍《魏書·侯剛傳》、《資治通鑒》記載,侯伏侯氏少年以善于鼎俎,有一手好廚藝,因而進飪出入,累遷至嘗食典御(防皇帝中毒,先替皇帝試食)。北魏宣武帝元恪以其質直,賜名“剛”,從此稱侯剛。侯剛有長子侯詳,自奉朝請稍遷通直散騎常侍、冠軍、主衣都統(tǒng)。侯剛以上谷先有侯氏,于是始家焉。在北魏正光初年,又請旨以侯詳為燕州刺史,如故,欲為家世之基,不久升為后。北魏正光五年,再拜司徒左長史,領嘗藥典御、燕州大中正。東魏孝靜帝興和中年(公元539~542年),侯詳累遷為驃騎州、殷州刺史(今河北隆平),后還朝久之病逝。當年在侯剛的操縱下,長子侯詳于北魏正光年間出任燕州刺史、燕州大中正,次子侯掌任燕州治中從事史,為侯詳?shù)淖笥沂帧:顒偖斈暌院钤敗⒑钫品秩窝嘀菀?,他自己則從代郡(今山西大同)徙家到居庸關(今北京延慶),“欲為家世之基”,很明顯是有政治野心的,他打算控制燕州政權,以左右北魏的朝政。
直到王族元叉死后,胡太后始追侯剛、劉騰等人的“亂廷之罪”。侯剛的兒子侯詳、侯掌怕被禍及,便取侯剛之名,改本族侯氏子嗣的姓氏為“剛”,稱剛氏,成為剛氏族人的一支。后在東魏時期,一部分剛氏族人恢復為侯氏。
第三個淵源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記載蒙古族哈丹氏,漢義就是“剛毅”,在蒙古民族中,立場堅定且百折不撓的英雄,即被稱為“哈丹巴特爾”,就是“剛毅英雄”的贊稱,其后裔子孫因以為姓氏,稱哈丹氏。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adan Hala。
到了明朝時期,蒙古族、錫伯族哈丹氏族人中有取其姓氏的漢義為漢化姓氏者,稱剛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八旗通志·烈女傳》、《滿漢名臣傳》的記載:
?、?滿族穆察氏,亦稱譚木查氏,滿語為Muca Hala,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qū))、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fā)河口、拉發(fā)河流域、雙陽縣境)等地,后多冠漢姓為穆氏、譚氏、剛氏等。該支剛氏鼻祖為穆察·剛阿達,滿洲正藍旗人,世居烏喇,明崇禎十一年(后金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他跟從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征伐明朝,因功加授世職騎都尉。在穆察·剛阿達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即稱剛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吳濟克忒氏,滿語為Ugiket Hala,世居地待考,所冠漢姓多為吳氏、剛氏等。該支剛氏鼻祖為吳濟克忒·剛塔,滿洲正藍旗人,在乾隆大帝執(zhí)政時期征伐準噶爾,因功授云騎尉,后官至直隸提督兼內務府大臣。后從征回民起義,結果因玩忽軍務罪被流放到伊犁,成為今新疆伊犁地區(qū)的剛氏鼻祖。
?、?滿族昂剛氏,滿語為Aangang Hala,世居遼陽地區(qū),后在清朝后期多改安氏,亦有取漢字“剛”為姓氏者,稱剛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剛姓遷徙分布
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臺灣省也名列第五百八十二位,以馮翊、洛陽為郡望。
當代剛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山東、陜西、山東和遼寧等省,另外在滿族、蒙古族、錫伯族等民族中也有一些人以剛為姓氏。
剛姓郡望堂號
郡望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置同名行政區(qū)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陜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qū)。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陜西高陵)。
洛 陽:亦稱洛陽郡。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置洛陽縣,該縣以在洛水之陽而名,屬于三川郡。西漢時期為河南郡治。東漢時期建為都城。三國的曹魏及后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時期東魏置郡,故城轄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兩朝,洛陽故城轄地達今韓國漢城市以西九公里處,大周王朝的武則天曾以洛陽為都城達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晉、后漢、后周、北宋、金國也都以洛陽為陪都,故而多稱洛陽為“六朝古都”。
堂號
馮翊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