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朝靴文化
天子威儀,本是從頭到腳的一個整體,俯首低眉的臣民,面君之時不敢仰視“天顏”,通常只能看到皇帝的那雙腳,因此,帝王的服飾,除開冠、帽必須按規(guī)矩著裝外,穿什么衣服搭配什么鞋子,同樣很有講究。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清朝皇帝朝靴文化,希望你喜歡。
清朝皇帝朝靴
清代男子鞋履,便服以鞋為主,公服才穿靴。靴子的材料多為黑緞,式樣初尚方頭,后又流行尖頭。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实鄞┏t用方頭朝靴,朝靴與服色相同,并飾黑色邊飾,上面繡有草龍花紋。
清朝拒用漢人衣冠,靴子便成為皇帝及文武百官公服時主要的足衣。清代的靴子式樣初尚方頭,后又流行尖頭式,皇帝穿朝服時用方頭朝靴,靴與服色相同,常飾有黑邊,上繡草龍花紋;靴底較為厚重,后來采用通草改為薄底。靴子的材料多為黑緞,清代徐珂的《清稗類鈔》說:“靴之材,春夏秋皆以緞為之,冬則以建絨,有三年之喪者則以布”;“風靴之頭皆尖,惟著以入朝者則方,或曰沿明制也。”今天的故宮中,存有當年同治小皇帝穿過的一雙青緞粉底小朝靴,方頭長筒,黑色緞面,白色靴底,造型小巧精致。
清代皇帝龍袍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的龍袍屬于吉服范疇,比朝服、袞服等禮服略次一等,平時較多穿著。穿龍袍時,必須戴吉服冠,束吉服帶及掛朝珠。龍袍以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古時稱帝王之位,為九五之尊。九、五兩數(shù),通常象征著高貴,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龍袍,據(jù)文獻記載,也繡有九條龍。從實物來看,前后只有八條龍,與文字記載不符,缺一條龍。
有人認為還有一條龍是皇帝本身。其實這條龍客觀存在著,只是被繡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這樣一來,每件龍袍實際即為九龍,而從正面或背面單獨看時,所看見的都是五龍,與九五之數(shù)正好相吻合。另外,龍袍的下擺,斜向排列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tǒng)山河”和“萬世升平”的寓意。
清代乾隆戎裝像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zhí)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歷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弘歷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社會經(jīng)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弘歷重視社會的穩(wěn)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nóng)民的負擔,并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歷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qū)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并拓廣了領土,并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tǒng)治,占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弘歷在位期間,民間藝術有很大發(fā)展,如京劇就形成于乾隆年間。但是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fā)起義。并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tǒng)治出現(xiàn)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
卒于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葬于清東陵之裕陵。
清朝皇帝朝靴文化相關文章:
1.關于清朝的禮儀
2.清朝宮女禮儀
清朝皇帝朝靴文化
上一篇:宋代服飾文化特色大全
下一篇:清朝皇后的朝服朝褂文化